京城东,以北——古北口
2021-12-23叙事散文嘎玛丹增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2 编辑
2009 京都散记之:
京城东,以北——古北口··嘎玛丹增·唯一可以确定,1933年的古北口,充满了硝烟和血腥。1567年,戚继光、谭纶率部,在明初已有……
2009 京都散记之:
京城东,以北——古北口··嘎玛丹增·唯一可以确定,1933年的古北口,充满了硝烟和血腥。1567年,戚继光、谭纶率部,在明初已有……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2 编辑 <br /><br />2009 京都散记之:
京城东,以北——古北口··嘎玛丹增·
唯一可以确定,1933年的古北口,充满了硝烟和血腥。
1567年,戚继光、谭纶率部,在明初已有长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改筑长城。抵御外敌的社会功用,在一场持续80天的战火后,从此永远丧失。于今,剩下一段段古老的砖墙,沧桑岁月。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按捺不住帝国野心,伺机侵入华北。长城要塞古北口,位于居庸关和山海关中段,距离京城仅120公里。1933年3月11日拂晓,杨令公庙道人王乐如刚刚走进庙堂,香炉尚未点燃,就听到猛烈的炮响,打开庙门,即见对面长城脚下东关外土地庙,一遍火光过后,青灰砖墙瞬间被撕开了几个口子。其时,国军十七军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刚刚步入这个临时指挥所3小时,正在部署抵御日军防务。日军精锐第八师团和骑兵第三旅团,借助飞机、重炮、坦克的配合,气势汹汹,试图一举拿下通往北平和华北的重要关口。没想到在北关,遭遇了东北军六十七军和中央军十七军等部官兵的坚决抵抗,闪电占领古北口的企图未果。
战争的突然,军火粮草的不足,通讯设施被毁,又无后援可及,上午十时,右翼一一八师将军楼阵地被日军突破。正面一线防守的一一二师,放弃了古北口正关的抵抗,撤至南关。剩下二十五师在前线继续战斗。师长关麟征率领官兵浴血奋战。敌人占领正关后,主力转向二十五师右翼龙儿峪阵地。驻守该地的一四五团,受敌左右夹击,伤亡惨重,交通电话均被截断,具体战况不明。关麟征师长将正面防线交由73旅旅长杜聿明指挥,自己亲率特务连赶赴右翼前线,会同指挥七十五旅主力,意图夺回位于蟠龙山高处的将军楼阵地,解围一四五团。途中,遭遇日军战斗前哨,与敌短兵相接。仓促上阵的国军士兵,半月前还在徐州、蚌埠驻防,除了迫击炮,别无其他重装武器,既无对空作战武器,也无对日作战经验。部分士兵,甚至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遭遇战中,一士兵拉开手榴弹引线后,没有投掷,关麟征不幸负伤。七十三旅旅长杜聿明,当即被任命为副师长,代理师长指挥战斗,自此开始了一位将军,长留抗日名将册页的历史。这位年仅29岁的米脂汉子,率部与日军鏖战于古北口城与龙儿峪阵地,经过三天三夜的恶战,毙敌二千余人,守住了潮河右岸阵地。我军近4000具将士的尸体,摆满了寒冷的山原谷地。
杨令公庙,在古北口东关以北不到200米的地方,供奉着杨家将塑像极其先祖灵位,始建于辽太平五年(1025)。杨业作为北宋名将,曾是辽国最强大的敌人之一。为自己的敌人修建庙堂,在历史上比较罕见。人类对英雄的敬仰,多与政治和种族无关。当年辽人修建杨令公庙,除了表达对杨氏家族 “精忠报国”精神的崇敬,更是对英雄的纪念。
战争,从来就是惨烈的,既是血腥的杀戮,也是英雄的对决。日军蓄谋已久,战争准备充分。国军开赴前线时,士兵还穿着草鞋和单薄棉衣,毛毯、大衣抗寒衣物概无。三月的燕山还是冰天雪地,十分寒冷。而粮秣弹药的运输工具只有骆驼和毛驴,为躲避空袭,只能夜行,从北京来回需要七八天时间。无论保家卫国的热忱多么强盛,抵抗多么勇敢无畏,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终因准备不足,友军协调作战不力,不胜敌众;加之通讯不畅,指挥难达。战争开始不久,各部只能各自为战,一线阵地相继失守,逐渐退回二线阵地。根据杜聿明将军的回忆,战争进行到第三天,“河西村内,到处都是溃退的零散队伍,整个阵线后方一遍混乱”。一四五团派出的一个前卫哨,在主力撤退以后,四面受敌。七个士兵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强大敌人,坚守在高地,英勇奋战,依据有利地形,击败了敌军数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利用长城砖石继续抵抗,杀敌百余人。日军久攻不下,动用飞机、大炮将高地夷为平地。指挥进攻的日军长官,面对七具烧焦的尸体,肃然起敬。命令他的士兵就地挖坑,将其掩埋,并将一块写着“支那七勇士”的木牌,立于墓前。当地人张桂芬告诉我们:“听老人说,日本人站在墓前,带队军官叽哩哇啦说了一通日语,日军们纷纷脱下军帽,静默了很久……”那是军人,对军人勇敢的敬仰。长眠在古长城的七个中国英雄,至今在纸页上,找不到他们的名字。他们长城样矗立在大地之上。
在当地村民张桂芬的引领下,我们正沿着蟠龙山脊,西侧古长城行走。这段长城已无城墙,属于古北口长城,比戚继光更早,明初由徐达率部修筑的部份。墙楼不存,地表上裸露着间断的墙基。几座敌楼,也是根据旅游需要,近年复建。长城两侧,灌木丛生,密密麻麻的野山枣树相拥其间,枝头结满密密麻麻的细小果实。站在这里,古北口镇尽收眼底。燕山山脉你推我拥,一直伸向遥远的天际。在这个无山不古,有水则明的弹丸之地,有书面记载的大小战役,就发生过138起。历史上,究竟有多少帝王将相、骚人墨客来此赞叹,难以翔实考证。那些远去的历史和传说,在张桂芬讲述中,异样的鲜活生动:
“明初,刘伯温为规划迁都燕京,走遍了燕山。回到南京后不久,见到孙思邈。对孙说,燕京东北一带瘟疫流行,民众生活在极度恐慌之中。孙思邈于是来到了古北口,快要进村时,见一只白虎卧伏山口,挡了去路。那长虫张开大口,齁嘍不止。原来,老虎之前到一农家觅食无果,万般无奈中,偷吃了院落里晾晒的腌菜,得了哮喘,昼夜难眠。知道孙思邈到来,专门在路边等候。孙思邈说可以给你治病,但你今后不得继续伤及人畜。老虎点头哈腰,立马答应。给老虎用药后,没有几天就好了。‘齁嘍爷’从此住在山上,不再下山伤害人畜,恪守了诺言……”民间传说,总把历史、愿望和想象纠结一体,很难分清何为真实,何为想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传说,雕刻了一座老虎的石像,并取名为“齁嘍爷”。这尊小型石像,如今就安放在东关药王庙孙思邈塑像脚下。
流传在民间的“齁嘍爷”的故事,也是卧虎山名字的源头。古北口长城由盘龙、卧虎、司马台三段构成,最早建于北齐六年(555),现存的长城建于十六世纪的明朝,未经现代修整,基本保持着原态,属于古长城中最具规模和沧桑的段落。其中,蟠龙山长城的将军楼、司马台长城的望京楼和天梯,为建筑精华。
在当年第十七军指挥所——土地庙遗址,已经看不到建筑物的痕迹。坡地之上草木葳蕤,三两根挺拔的麻柳香樟,绿叶纷披,我行我素地造形着四季青黄。有“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之称的古北口,人文沉积深厚。人神共居一处的关帝庙保存完好,分别供奉着神龙氏、华佗、孙思邈等药王、关公、观音等的塑像。以道教为主的寺庙,在烽烟不断的古北口,从不寂寞。香火鼎盛时期,数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式寺庙达108座之众。于今,仍有10余座保存相对完整的庙宇,可燃香火。
古北口,作为华北通往内蒙的重要关隘,历代均住有重兵把守,仅清代就在河西村建柳林营,设提督府。历代扼守边关的将帅们,陆续将家眷带到此地,繁衍生息,渐渐形成了多民族共居的场镇。古北口镇的河东村和河西村,居住着汉、满、蒙古、回、苗、朝鲜和裕固等民族,族姓人名十分庞杂,在2796户村民中,姓氏多达132个。除朝鲜、裕固族人,九一八事变后,躲避战乱流亡于此,均为驻军后裔。
不是深秋时节,长城脚下,野椿、黄栌、丹枫还在色彩的途中,蓄意如何嫣红。潮河沿北而来,穿过盘龙、卧虎两山峡谷,经古北口镇,弯弯曲曲,一路向南,非常坚决,直接流向有名的密云水库。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古长城,在更东的山脊上盘龙伏虎,把燕山的险峻和奇诡,推向了只能仰视的高度。
脚下的每一块砖石,都是历史的章节;每一段城墙,都凝结着先人智慧;每一根草木,都浸满志士的鲜血……那些修筑长城的人们,那些镇守边关为国捐躯的英雄,虽已化土成灰,但他们留下了古长城的奇迹,继续在时间里汗流浃背,以伟岸而灵慧的辉光,照耀着江河大地。
1933年4月21日。朝河右岸,近五公里的阵线上,战争已经僵持了38天。日军第八师团,并同第六师团主力、有近6000人的第三十三旅,向坚守在此的国军第十七军发起了猛烈进攻。先期驻防的二十五师和一一二师,损失惨重,已经撤至密云县城休整。接防的二师黄杰师长和八十三师刘戡师长,率部进行了顽强抵抗。日军攻势异常迅猛,经过八天八夜苦战,我军后退600米至南天门阵地继续抵抗。此战歼敌3000多人,国军伤亡也极其惨重。
战争,再一次暂时进入胶着状态。此间,国军派出别动分队,绕道日军后方,进行了多次偷袭,给与敌军后方沉重打击,极大地消弱了日军锐气。
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留在南关坚守的国军遭受重创后,没有及时得到兵员补充。日军又调集了第五师团第十一联队补充到南天门前线,5月10日发起总攻,以绝对的空中优势,在步兵、火炮、坦克的强大攻势下,抵御工事被炮火一一荡平,南天门阵地全线崩溃,人员伤亡不可胜数。剩下残军,被迫撤至大小新开岭阵地。12日,阵地失守。至此,古北口长城抗战,惨然落幕。
杨令公庙道人王乐如,从抗战爆发的第一天,就带领村民开始了救护活动。国军败退后,长城内外,尸横遍野。堆积在街巷、关口、房前屋后的将士遗体,被当地群掩埋于自家菜窖。王道士带领一帮青壮汉子,爬山涉谷,掩埋着荒原野地的国军遗体。
死亡官兵实在太多了!
日军控制古北口以后,也在收集阵亡遗体。双方各不相扰,只是我军死亡的将士,既无入殓的器物,更无悼念的仪仗,只能就地挖坑掩埋。他们像尘土样皈依尘土,其籍贯、姓名、年龄、音容笑貌等等,让人缅怀的地址,永远秘藏于大地深处。在艰苦卓绝的古长城抗战中,他们只是阵亡名册上的名字,仅仅留给亲人们,一个模糊的吊念方向。
很想知道,1060年的欧阳修,站在古北口的哪个位置,留下了“古关衰柳聚寒鸦,驻马城头日欲斜;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的诗句。因为,行走在古北口土地上,你的脚步不经意间,就会惊醒某个英雄的魂灵。
1999年夏天,一对老年夫妇,走进了南关长城脚下的古北口阵亡将士公墓。“老人敬献了花圈以后,长跪不起,最后趴在地上,泪流满地,嚎啕大哭。看到这样的情形,任何人都会感动。这个来自台湾的老人,已经很老了,走路都要陪同他的夫人搀扶。他参加过古北口抗战。他说这一生最后的愿望,就是回到古北口,看看牺牲在这里的战友……”张桂芬说起这段往事时,眼含热泪,声音和表情,均有不可抗拒的感染力量,远胜于我在此间的叙述。见过无数的导游,但从来没有一个像张桂芬一样,能够通过声音感染我。严格地说她不是导游,25年前,从邻近的河北滦平嫁到古北口,就深情于这片厚重的土地。她心里装着太多古北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撼天动地。
下午的阳光,穿过云层,温暖地照耀着古北口抗战阵亡将士墓。灰白色的大理石墓碑,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立于民国二十三年三月。文革中,墓地遭到了严重损坏,墓碑也险遭损毁,幸而被村民藏于自家房内,侥幸逃过一劫。掩埋着360具国军将士的硕大坟冢,长满了青草树木。那是长城内外,到处都可以看到的野生草木。甚至可以确信,它们就是英雄的魂灵——如此郁郁葱葱,生生不息。
我的文字,从不适宜歌颂。置身气势恢弘的古长城,只能静心屏息,匍匐着靠近,静听英雄们,如何在大地深处,粗重地呼吸。
2009-12-3 成都紫荆苑
京城东,以北——古北口··嘎玛丹增·
唯一可以确定,1933年的古北口,充满了硝烟和血腥。
1567年,戚继光、谭纶率部,在明初已有长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改筑长城。抵御外敌的社会功用,在一场持续80天的战火后,从此永远丧失。于今,剩下一段段古老的砖墙,沧桑岁月。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按捺不住帝国野心,伺机侵入华北。长城要塞古北口,位于居庸关和山海关中段,距离京城仅120公里。1933年3月11日拂晓,杨令公庙道人王乐如刚刚走进庙堂,香炉尚未点燃,就听到猛烈的炮响,打开庙门,即见对面长城脚下东关外土地庙,一遍火光过后,青灰砖墙瞬间被撕开了几个口子。其时,国军十七军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刚刚步入这个临时指挥所3小时,正在部署抵御日军防务。日军精锐第八师团和骑兵第三旅团,借助飞机、重炮、坦克的配合,气势汹汹,试图一举拿下通往北平和华北的重要关口。没想到在北关,遭遇了东北军六十七军和中央军十七军等部官兵的坚决抵抗,闪电占领古北口的企图未果。
战争的突然,军火粮草的不足,通讯设施被毁,又无后援可及,上午十时,右翼一一八师将军楼阵地被日军突破。正面一线防守的一一二师,放弃了古北口正关的抵抗,撤至南关。剩下二十五师在前线继续战斗。师长关麟征率领官兵浴血奋战。敌人占领正关后,主力转向二十五师右翼龙儿峪阵地。驻守该地的一四五团,受敌左右夹击,伤亡惨重,交通电话均被截断,具体战况不明。关麟征师长将正面防线交由73旅旅长杜聿明指挥,自己亲率特务连赶赴右翼前线,会同指挥七十五旅主力,意图夺回位于蟠龙山高处的将军楼阵地,解围一四五团。途中,遭遇日军战斗前哨,与敌短兵相接。仓促上阵的国军士兵,半月前还在徐州、蚌埠驻防,除了迫击炮,别无其他重装武器,既无对空作战武器,也无对日作战经验。部分士兵,甚至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遭遇战中,一士兵拉开手榴弹引线后,没有投掷,关麟征不幸负伤。七十三旅旅长杜聿明,当即被任命为副师长,代理师长指挥战斗,自此开始了一位将军,长留抗日名将册页的历史。这位年仅29岁的米脂汉子,率部与日军鏖战于古北口城与龙儿峪阵地,经过三天三夜的恶战,毙敌二千余人,守住了潮河右岸阵地。我军近4000具将士的尸体,摆满了寒冷的山原谷地。
杨令公庙,在古北口东关以北不到200米的地方,供奉着杨家将塑像极其先祖灵位,始建于辽太平五年(1025)。杨业作为北宋名将,曾是辽国最强大的敌人之一。为自己的敌人修建庙堂,在历史上比较罕见。人类对英雄的敬仰,多与政治和种族无关。当年辽人修建杨令公庙,除了表达对杨氏家族 “精忠报国”精神的崇敬,更是对英雄的纪念。
战争,从来就是惨烈的,既是血腥的杀戮,也是英雄的对决。日军蓄谋已久,战争准备充分。国军开赴前线时,士兵还穿着草鞋和单薄棉衣,毛毯、大衣抗寒衣物概无。三月的燕山还是冰天雪地,十分寒冷。而粮秣弹药的运输工具只有骆驼和毛驴,为躲避空袭,只能夜行,从北京来回需要七八天时间。无论保家卫国的热忱多么强盛,抵抗多么勇敢无畏,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终因准备不足,友军协调作战不力,不胜敌众;加之通讯不畅,指挥难达。战争开始不久,各部只能各自为战,一线阵地相继失守,逐渐退回二线阵地。根据杜聿明将军的回忆,战争进行到第三天,“河西村内,到处都是溃退的零散队伍,整个阵线后方一遍混乱”。一四五团派出的一个前卫哨,在主力撤退以后,四面受敌。七个士兵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强大敌人,坚守在高地,英勇奋战,依据有利地形,击败了敌军数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利用长城砖石继续抵抗,杀敌百余人。日军久攻不下,动用飞机、大炮将高地夷为平地。指挥进攻的日军长官,面对七具烧焦的尸体,肃然起敬。命令他的士兵就地挖坑,将其掩埋,并将一块写着“支那七勇士”的木牌,立于墓前。当地人张桂芬告诉我们:“听老人说,日本人站在墓前,带队军官叽哩哇啦说了一通日语,日军们纷纷脱下军帽,静默了很久……”那是军人,对军人勇敢的敬仰。长眠在古长城的七个中国英雄,至今在纸页上,找不到他们的名字。他们长城样矗立在大地之上。
在当地村民张桂芬的引领下,我们正沿着蟠龙山脊,西侧古长城行走。这段长城已无城墙,属于古北口长城,比戚继光更早,明初由徐达率部修筑的部份。墙楼不存,地表上裸露着间断的墙基。几座敌楼,也是根据旅游需要,近年复建。长城两侧,灌木丛生,密密麻麻的野山枣树相拥其间,枝头结满密密麻麻的细小果实。站在这里,古北口镇尽收眼底。燕山山脉你推我拥,一直伸向遥远的天际。在这个无山不古,有水则明的弹丸之地,有书面记载的大小战役,就发生过138起。历史上,究竟有多少帝王将相、骚人墨客来此赞叹,难以翔实考证。那些远去的历史和传说,在张桂芬讲述中,异样的鲜活生动:
“明初,刘伯温为规划迁都燕京,走遍了燕山。回到南京后不久,见到孙思邈。对孙说,燕京东北一带瘟疫流行,民众生活在极度恐慌之中。孙思邈于是来到了古北口,快要进村时,见一只白虎卧伏山口,挡了去路。那长虫张开大口,齁嘍不止。原来,老虎之前到一农家觅食无果,万般无奈中,偷吃了院落里晾晒的腌菜,得了哮喘,昼夜难眠。知道孙思邈到来,专门在路边等候。孙思邈说可以给你治病,但你今后不得继续伤及人畜。老虎点头哈腰,立马答应。给老虎用药后,没有几天就好了。‘齁嘍爷’从此住在山上,不再下山伤害人畜,恪守了诺言……”民间传说,总把历史、愿望和想象纠结一体,很难分清何为真实,何为想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传说,雕刻了一座老虎的石像,并取名为“齁嘍爷”。这尊小型石像,如今就安放在东关药王庙孙思邈塑像脚下。
流传在民间的“齁嘍爷”的故事,也是卧虎山名字的源头。古北口长城由盘龙、卧虎、司马台三段构成,最早建于北齐六年(555),现存的长城建于十六世纪的明朝,未经现代修整,基本保持着原态,属于古长城中最具规模和沧桑的段落。其中,蟠龙山长城的将军楼、司马台长城的望京楼和天梯,为建筑精华。
在当年第十七军指挥所——土地庙遗址,已经看不到建筑物的痕迹。坡地之上草木葳蕤,三两根挺拔的麻柳香樟,绿叶纷披,我行我素地造形着四季青黄。有“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之称的古北口,人文沉积深厚。人神共居一处的关帝庙保存完好,分别供奉着神龙氏、华佗、孙思邈等药王、关公、观音等的塑像。以道教为主的寺庙,在烽烟不断的古北口,从不寂寞。香火鼎盛时期,数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式寺庙达108座之众。于今,仍有10余座保存相对完整的庙宇,可燃香火。
古北口,作为华北通往内蒙的重要关隘,历代均住有重兵把守,仅清代就在河西村建柳林营,设提督府。历代扼守边关的将帅们,陆续将家眷带到此地,繁衍生息,渐渐形成了多民族共居的场镇。古北口镇的河东村和河西村,居住着汉、满、蒙古、回、苗、朝鲜和裕固等民族,族姓人名十分庞杂,在2796户村民中,姓氏多达132个。除朝鲜、裕固族人,九一八事变后,躲避战乱流亡于此,均为驻军后裔。
不是深秋时节,长城脚下,野椿、黄栌、丹枫还在色彩的途中,蓄意如何嫣红。潮河沿北而来,穿过盘龙、卧虎两山峡谷,经古北口镇,弯弯曲曲,一路向南,非常坚决,直接流向有名的密云水库。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古长城,在更东的山脊上盘龙伏虎,把燕山的险峻和奇诡,推向了只能仰视的高度。
脚下的每一块砖石,都是历史的章节;每一段城墙,都凝结着先人智慧;每一根草木,都浸满志士的鲜血……那些修筑长城的人们,那些镇守边关为国捐躯的英雄,虽已化土成灰,但他们留下了古长城的奇迹,继续在时间里汗流浃背,以伟岸而灵慧的辉光,照耀着江河大地。
1933年4月21日。朝河右岸,近五公里的阵线上,战争已经僵持了38天。日军第八师团,并同第六师团主力、有近6000人的第三十三旅,向坚守在此的国军第十七军发起了猛烈进攻。先期驻防的二十五师和一一二师,损失惨重,已经撤至密云县城休整。接防的二师黄杰师长和八十三师刘戡师长,率部进行了顽强抵抗。日军攻势异常迅猛,经过八天八夜苦战,我军后退600米至南天门阵地继续抵抗。此战歼敌3000多人,国军伤亡也极其惨重。
战争,再一次暂时进入胶着状态。此间,国军派出别动分队,绕道日军后方,进行了多次偷袭,给与敌军后方沉重打击,极大地消弱了日军锐气。
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留在南关坚守的国军遭受重创后,没有及时得到兵员补充。日军又调集了第五师团第十一联队补充到南天门前线,5月10日发起总攻,以绝对的空中优势,在步兵、火炮、坦克的强大攻势下,抵御工事被炮火一一荡平,南天门阵地全线崩溃,人员伤亡不可胜数。剩下残军,被迫撤至大小新开岭阵地。12日,阵地失守。至此,古北口长城抗战,惨然落幕。
杨令公庙道人王乐如,从抗战爆发的第一天,就带领村民开始了救护活动。国军败退后,长城内外,尸横遍野。堆积在街巷、关口、房前屋后的将士遗体,被当地群掩埋于自家菜窖。王道士带领一帮青壮汉子,爬山涉谷,掩埋着荒原野地的国军遗体。
死亡官兵实在太多了!
日军控制古北口以后,也在收集阵亡遗体。双方各不相扰,只是我军死亡的将士,既无入殓的器物,更无悼念的仪仗,只能就地挖坑掩埋。他们像尘土样皈依尘土,其籍贯、姓名、年龄、音容笑貌等等,让人缅怀的地址,永远秘藏于大地深处。在艰苦卓绝的古长城抗战中,他们只是阵亡名册上的名字,仅仅留给亲人们,一个模糊的吊念方向。
很想知道,1060年的欧阳修,站在古北口的哪个位置,留下了“古关衰柳聚寒鸦,驻马城头日欲斜;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的诗句。因为,行走在古北口土地上,你的脚步不经意间,就会惊醒某个英雄的魂灵。
1999年夏天,一对老年夫妇,走进了南关长城脚下的古北口阵亡将士公墓。“老人敬献了花圈以后,长跪不起,最后趴在地上,泪流满地,嚎啕大哭。看到这样的情形,任何人都会感动。这个来自台湾的老人,已经很老了,走路都要陪同他的夫人搀扶。他参加过古北口抗战。他说这一生最后的愿望,就是回到古北口,看看牺牲在这里的战友……”张桂芬说起这段往事时,眼含热泪,声音和表情,均有不可抗拒的感染力量,远胜于我在此间的叙述。见过无数的导游,但从来没有一个像张桂芬一样,能够通过声音感染我。严格地说她不是导游,25年前,从邻近的河北滦平嫁到古北口,就深情于这片厚重的土地。她心里装着太多古北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撼天动地。
下午的阳光,穿过云层,温暖地照耀着古北口抗战阵亡将士墓。灰白色的大理石墓碑,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立于民国二十三年三月。文革中,墓地遭到了严重损坏,墓碑也险遭损毁,幸而被村民藏于自家房内,侥幸逃过一劫。掩埋着360具国军将士的硕大坟冢,长满了青草树木。那是长城内外,到处都可以看到的野生草木。甚至可以确信,它们就是英雄的魂灵——如此郁郁葱葱,生生不息。
我的文字,从不适宜歌颂。置身气势恢弘的古长城,只能静心屏息,匍匐着靠近,静听英雄们,如何在大地深处,粗重地呼吸。
2009-12-3 成都紫荆苑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