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乡村美食家

2021-12-23叙事散文妹姚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34 编辑

乡村美食家时近中午,一行衣着光鲜打扮体面的男男女女陆续进了小城最著名的那家酒店,大家围桌依次落坐。年轻漂亮打扮入时的酒店老板娘手拿印刷精美的菜单,笑容可……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34 编辑 <br /><br />乡村美食家

  时近中午,一行衣着光鲜打扮体面的男男女女陆续进了小城最著名的那家酒店,大家围桌依次落坐。年轻漂亮打扮入时的酒店老板娘手拿印刷精美的菜单,笑容可掬,说:“各位,今天想吃点什么,本店南北大菜,满汉全席,煎炒烹炸,样样俱全。”于是,菜单在这些食客手里依照职位高低女士优先很有秩序地传递着……“来个红烧排骨怎样?”“哎呀,现在谁还吃肉,来点清淡的吧。”“糖醋鲤鱼如何?”“不行,不行,那破鱼跟木头似的,一点味道都没有。”“来个笨蛋炒香椿吧,有笨鸡蛋吗?”……每次去酒店几乎都这样,大家实在不知道吃什么好,或者还有什么东西更好吃。

  要说现在的人,那真是太懂享受了。吃饭不叫吃饭,那叫吃营养、吃情调、吃气氛、吃关系、吃品味、吃格调,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我时常想到:如果我的爷爷还健在的话,那该多好。

  现在想来,我的爷爷在当时应该算是一位美食家。他青年时代闯荡江湖,先是在天津学手艺,后又谋生于内蒙古、黑龙江、乌鲁木齐……足迹几乎踏遍全国,所到之处品尝到了各地的特色名吃。后来,爷爷回到了老家山东的小村子里生活。这时,一个物质非常贫乏时期到来了。在外面吃惯了美味的爷爷,面临到清苦生活的考验。

  打开尘封的记忆,那些关于我爷爷与美食、与我的童年的那些画面,潮水般从我心底深处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

  我总觉得我记事的时候应该很早。记忆中,那是一个夏季的午后,午睡醒来,就见我奶奶笑眯眯地边抱起我来边说:“宝贝,我的乖宝贝,走,奶奶给你拿好吃的去。”奶奶抱我来到爷爷住的房间,小心地探头望了望,没人。随即,她用手拿着一根竹筷小心地伸入挂在墙上一个扁口的玻璃瓶中,沾出里面一点点淡黄色的黏黏的液体,往我嘴里放。我张开娇嫩的小嘴去接,只觉得一股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天国般遥远的香甜顷刻充满了全身。我敢保证:那决对是世界上最最无与伦比的美食。随即,奶奶连续几次将筷子伸到瓶子里,飞快地喂我。长大一些,我才知当时奶奶喂给我吃的那东西叫蜂蜜。为什么奶奶不敢明目张胆拿给孩子吃呢?原来,凡是爷爷喜欢吃的东西,是从来不会与人分享的,即使是孙儿辈也不行。从这点来说,我爷爷是一位很会心疼自己的老人。

  爷爷做的每道菜,让你闻到一点味儿那就是天大的面子了。有一次,爷爷宰了一只奶奶喂养的大公鸡。爷爷极其细致认真地解剖着那只鸡:退毛、开膛、掏出内脏,然后将心、肝、肺、鸡内金等分成若干,宰杀完毕后,将大公鸡挂到柴门上,我和哥哥满心以为全家肯定会美餐一顿。但是,我们太天真了,几天过去了,别说吃肉,我们连鸡是啥味儿都没闻到。

  每逢乡间大集,(乡下5天一集)爷爷总是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之外到处乱响的自行车去赶集。逛遍整个集市,买回自己喜欢的“美食”,藏在屋里独自享用。说是美食,其实也不过就是几个苹果、桃子、梨、几块儿蘸了白糖的酥芯儿点心或者几块橘子味的水果糖。

  当年,我们整个大家族只有我、哥哥,还有一个堂妹,三个孩子。
  每每出去玩耍归来,路经爷爷的屋门,我们总能闻到里面散发出一种糖果的香甜气息,馋得我们直流口水。我们小哥儿几个就商量着找爷爷要“好好儿”。(好吃的东西)那天,我们偷偷在门帘处掀起一个缝儿,发现爷爷正面朝里在炕沿边儿坐着,不时地往嘴里扔着什么;扔之后便是津津有味地咀嚼几下。于是,小哥儿三个鼓足勇气,哥哥在前我和堂妹在后,排着队伸着小手,径直走到爷爷跟前:“爷爷,爷爷,爷爷,我要吃糖……”平时对我们总是面沉似水的爷爷,今天心情不错;他见到我们后先是一愣,后就对着我们微微咧了咧嘴,那应该算是笑吧。我惊讶地睁大眼睛看着爷爷,心想:原来爷爷也会笑呀,可他为啥平时对我们那么凶呢?爷爷看了看我们,用少有的慈祥装作哑声地逗着我们:“你们想吃糖是吧,这样,你们先出去等着,爷爷给你们变去。”我和哥哥、堂妹听话地退出屋子。只一会,爷爷果然喊我们了:“孩子们,进来吃糖喽。”我们鱼贯而入,只见爷爷手心里摆放着四小块糖渣儿,一看就知道一块糖被他咬开的,他分别给了我们每人一小块,然后一扬手将稍微大的第四块丢进自己嘴里。

  爷爷堪称是位“乡村美食家”,他很爱吃也很会吃。离我家五、六华里远的集市上,常有很大的咸梭鱼出卖——许是从渤海湾捉上来的。经常,爷爷能买下足有二十几斤重的咸梭鱼。爷爷将咸鱼结实地拴在自行车的后支架上;再买上几种制作咸鱼所配备的作料;然后就哼着曲儿悠悠地骑车返回。回家后,先让我奶奶熬上一锅稠稠的黄米粥(或小米粥),接着用清水把鱼洗净,沥干水分,剁成小段儿。米粥由热变凉后,用一个干净的缸,一层鱼一层粥地排列,最后把菜缸密封。一个多月后,揭开密封的缸,撒上大青盐粒子搅拌均匀,再重新密封,二十多天以后,一股让人馋涎欲滴的鱼香味慢慢散发开来。这个时候,鱼与小米已融合为一体。这时,奶奶总会端着一个粗瓷小碗,掀起缸盖儿,用勺子从里面挖出腌制好的鱼酱,放于锅内。大火蒸透,熟了以后浇上几滴芝麻油。这样,一道令人胃口大开的乡村大菜就可以端上桌了。这道菜,其特点是鲜、咸、香,没有丝毫的鱼腥味。那时,爷爷已是十分注意饮食,绝对不吃太咸的食物。今天看来,这是很科学的。咸梭鱼,是爷爷奉献给全家的一道绝美的营养大菜。

  相信很多人都认识刺猬,可是你品尝过刺猬的味道吗?大多数人的回答肯定是:没有。据说,刺猬肉有很丰富的营养价值,“具有提神醒目,消除疲劳,健身壮骨,降气镇痛、凉血止血、行气解毒、消肿止痛,补下元,理胃气,增强食欲的功效。”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偏僻小村,又有几人能懂得这些。我爷爷不愧是走过南闯过北的人,见多识广。他的一些行为不被村里人所接受,他总是特立独行,从来不管别人的目光。也许在这点上,爷爷对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时我还很小,一次在村东头湾边上的大柳树下,不知谁刨出了几个刺猬。这东西浑身净是刺儿;大人们厌恶地用铁锨扔到一边儿,小孩子们则用小木棍到处挑着玩耍……恰巧爷爷打此路过,见状,很是吃惊,急忙弯腰捡起宝贝似地放进草筐背回了家去。爷爷是怎样将刺猬宰杀的,我不知道,只知道时间不长就从我爷爷那屋里飘出来阵阵香味儿;那是爷爷在用砂锅炖刺猬呢。趁着爷爷不在,我悄悄地掀开锅盖儿,呀,里面的刺猬肉细细的,还有各种作料和红红的辣椒,不时散发着勾人食欲的阵阵香味儿。可惜,那时我是不敢偷吃的,一个是因为爷爷不允许,再一个是因为太辣,我只好赶紧盖上盖子,从爷爷的屋子退出来。面对如此鲜美的美食,全家人却没那个口福儿,只能眼巴巴儿地瞅着爷爷独自享用。

  多少年过去了;如今,我们的生活已是今非昔比。可是,爷爷却早已离开了我们。我总在想,爷爷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那个时代太贫穷了太落后了。如果爷爷能够活到今天,我会让爷爷天天像“过年”似的大块朵颐的——自然,这只不过是做孙女的一点孝心的流露。

  现在的我,是能够理解当年爷爷那种“自私”的行为了,虽然这理解之中有一些对长辈的不敬。

[/copyright]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