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古城之乐来自天国(图文)

2021-12-23叙事散文郭珊玖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5 编辑

  飞机在西北高原的上空盘旋,一对鹰的翅膀渐渐地贴向玉龙雪山。无雨季节,云之南的天空与我挨得最近,像一张小女孩的脸,极其淳朴地铺展着。我自认为是懂得一些……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5 编辑 <br /><br />  飞机在西北高原的上空盘旋,一对鹰的翅膀渐渐地贴向玉龙雪山。
  无雨季节,云之南的天空与我挨得最近,像一张小女孩的脸,极其淳朴地铺展着。

  我自认为是懂得一些音乐的,尤其是热带植物林里发出的那种青翠欲滴的声音,微妙、自然、亲切、友善,没有一丝人工雕刻的痕迹。

  可等我再往西北部挺进时,我的整个身心顷刻间就被一股潮水所淹没,城市里所有的嚣张都嘎然而止。

  我很清楚自己已经迷失了方向。

  一种不腐不烂的音乐,是最受世界瞩目的被称人之为“纳西古乐”的“丽江洞经音乐”。

  虽说是于明清时期传入丽江的中原道教洞经音乐,但在曲谱处理和演奏技法上大胆地添列了纳西族的风格,聆听起来要比具有八百年历史的丽江古城还要典雅,它似乎让回旋着的音符流淌了更久。

  即便是当地1996年初的大地震也没能将它侵袭,人们在瓦砾中仓皇奔跑,发出尖锐的叫嚷,可古乐之魂却在超越时空的领域舒缓地焕发着一种民族的光辉。

  已过耄耋之年的宣科先生是纳西古乐会的会长,这个纳西老头一直以“纳西古乐”为傲,使每一个前来聆听古乐的旅人叹为观止。

  彼时,身着长袍的宣科叽哩呱拉说着多种语言,大汗淋漓地比划着:“流行音乐简直是对音乐本身的糟蹋,音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音乐跟水一样,水能载舟又能覆舟,音乐呢,既能悦人又能杀人,你像卡拉OK,哎呀呀,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啊!”人称“鬼才”宣科一点不假。

  一座纳西族传统的四合院里,摆满了朴素的座椅,每张条桌的前端均被掏了一排洞,没人的时候看,简直就算一个个音符。这是安放茶杯的。翻滚的白开水泡着墨绿的茶叶片,客人们此起彼伏地品尝。想想看,是不是类似一只只玉手在敲击琴键?

  那时候,我就很幼稚地联想:这也许是又一种洞经音乐吧。

  演奏厅是由正房改造的,两根木柱子赫然而立,已被岁月的手掌抚摸得闪闪发光。紧靠木柱是台面,安放着古雅庄重的各种道具和乐器。据说这些物什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我怎么都不信,有人正告我:“休得不信,它跟古城之水一样,日夜流着呢!”我于是就信了,像掌握了一个真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也。

  古乐队在人们的翘首以盼中开演了。

  一列乐师戴着眼镜,身着青蓝长袍马褂,从后台鱼贯而出。好歹站定了,却见银发飘飘,身子摇摇欲坠。我立马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老朽了老朽了。这些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缓步入座后,如进无人之地,均作昏昏欲睡状。

  宣科先生解释说:“这是一种超脱的境界,不是一般凡人所能为的哟。这些老‘古董’每年都要有一、二个要离开我们,这是我们纳西人的损失。赶紧听吧,听一次就少一次了。”宣科先生说完这些话的时候,发出一连串的笑声。

  古曲老掉牙,譬如《浪淘沙》,再譬如《紫薇八卦舞曲》。我困在音乐里,整个一醉生梦死状。冥冥之中,是尘土飞扬的战场静若止水的佛寺以及情人的呐喊慈母唤儿归的尾音。

  近两个小时的聆听,我渐渐地变得哲学。及至后来登机穿越一股大气流时,我的耳旁仍在回响一种神奇的声音:“东巴文字是不是也像一种洞经音乐呢?它起码应该是音符呀!”

  没有人敢肯定地回答我。我的一段生命似乎消耗在了那种怪怪的音乐里了。

  在丽江听纳西古乐,最好是闭上眼睛,用你的心去听。不多久,你就能听到一种来自天国的语言,它真的是源于初始生灵的呼唤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