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还物
2021-12-23叙事散文于文华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0 编辑
借 物 还 物 □文/于文华与一位来自乡村的老人为邻,彼此相安无事,常常得到无私照料与特别关爱,心中窃喜:庆幸遇上……
借 物 还 物 □文/于文华与一位来自乡村的老人为邻,彼此相安无事,常常得到无私照料与特别关爱,心中窃喜:庆幸遇上……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0 编辑 <br /><br /> 借 物 还 物
□文/于文华
与一位来自乡村的老人为邻,彼此相安无事,常常得到无私照料与特别关爱,心中窃喜:庆幸遇上了一位与人为善的好芳邻。
她的身上保留、继承了许多来自乡野的朴素优良的习俗,每每叫我刮目相看,思绪纷飞——引起或者勾连起我思想的火花,让我不知不觉沉浸在往昔的回味里。比如她亲戚送来的烧制好的芳香四溢的馒头、依旧散发着土地芬芳的土特产,都要给我家适当送来一些。尽管送的数量不多,但那份心意却让全家十分感动。每每借了我家的小物什,总会借机送来一些来自乡村的美味——春天嫩嫩的苜蓿、来自沙漠的沙葱,夏天的嫩玉米、鲜黄瓜,秋天的葫芦、小巧玲珑却吃起来脆甜的苹果。再比如借了我家小小的簸箕,送回时总要送给几碗或是新鲜的麻子或是扁豆子或是炒好的胡麻葵花——而这些来自乡村,依旧弥漫着田野气息的物产,的确是妻子喜欢而改善生活的好东西。麻子是做麻腐饺子、麻腐包子的好原料,扁豆可以炒着吃,可以做扁豆稀饭,胡麻炒熟,找个碾槽碾的面面的,是做胡麻馒头、油胡煊的最佳绝配。葵花有时是炒熟的。生的,打上铁锅,炒一番,全家人就会吃到芳香宜人的新葵花了。借了细细的萝儿,每每送给我家几碗她碾好的香香的香豆子(一种可以做馍馍的佐料)。细细回想一番,这样的习惯好像善于精打细算的城市人不大能做到。一来是我们不大喜欢张口到邻居家借东西(除非实在万不得已),二来几乎借了什么,也一是一二是二,清清爽爽,分毫不差,就像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的上海人,算计的明明白白,不会吃半点亏,也不让别人占到丝毫便宜。
记忆中清楚地记得,在乡村,邻里之间甚至村东头跑到村西头借东西是常有的事情。被借者没有任何傲人的资本,既不会盛气凌人,也不会沾沾自喜,而显得十分随意而平和。能够有东西借与人,或者有人上门来借,证明有人缘,会活人,能成事。只要家中有的,谁借都会痛痛快快借于对方,从来不会刁难与使脸色。借者亦不会理亏自卑,既不觉得自惭形秽,更不会感觉低人一等。彼此低头不见抬头见,都知根知底,十分熟稔。有些人家来了不速之客,提前没有准备,赶快到邻居家借几个馒头或者茶叶。而只要家中有的东西,一般都会尽可能满足,不会让来者空手而回,大失颜面。家里来了客人或者远方亲戚,许多农妇女就要走东家串西家借东西——去祁家借了两个馍馍,去贺家借了半罐头瓶子的清油,又急匆匆跑到刘三家借了白面——而被借者新蒸了馍馍,会赶紧还给人家。当然不是原来当初的借数,借时是两个,送来的却变成了四个。“她大婶,你还什么还,就当是娃娃们吃了?”“好娃的婶婶呢,刚刚新蒸了馍,俺拿来几个,你尝尝,是酸还是甜,”“嗨,你的手艺好着哩,差不到那里去”。五婶婶家置办了一个能容纳10斤的塑料拉子(桶子),谁家上街灌醋秤煤油都借。当然不白借,归还之时每每有意剩余那么一碗多半碗,为的是以后借的时候好借。而五婶婶家也乐的这样不花本的营生。至于借黑面还大麸面(头一遍面,比较黑,但比黑面强),借半升子(一种盛面的容器,标准是四碗面)还满满一平升子是彼此心照不宣的秘密。
这样的礼节与规矩,仿佛是约定俗成,天经地义,心知肚明,不容更改的礼仪。借了蒸笼,送回时蒸笼里一般要特特放两个馒头。借了一根绣花针,还时就变成了两个甚至三个。“春兰姐,我这次从货郎担那里找了些好针,给你拿了几个,你试一试,看你起来好不好使。”
一个乡村,就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彼此互相帮衬,彼此互相体谅。有些人家甚至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祖先,即使分了家,立了户,但都不分彼此,在大是大非面前,谁都齐心协力,合舟共济。信奉“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生活准则、人生信条与古道热风。虽有不可避免的磕磕碰碰、吵吵闹闹,但一场酒席一吃,一次酒一喝,一切都会冰释前嫌,主动和好如初。
质朴而谦逊的乡村,总是以宽厚的胸怀接纳风雨,以仁和的心态面对苦难,以期盼的目光向往美好。
尽管手头的钱少而又少,但为了孩子的前程,为了娃娃的发展,谁都会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尤其一个村子有人考了中专、大学,就是全村子每个人的荣光,要是哪个村子连续几年考上的学生多,父老乡亲脸上会感到扎沾沾自喜,人家走路轻飘飘,说话底气足。借起学费来就相对容易,比娶媳妇、盖新房理直气壮。好像一脚踏进了大学门中专),就有了某种指靠与盼头,完全能够轻轻松松赚到钱。其实,这些借款还是由父母剩吃俭用偿还的。还款时除了感激的好话,还拿了或是新打下的子粒饱满的黄豆或是刚碾好的金黄瓦亮的小米,有时是十多斤葵花,有时是几碗胡麻。实在没有拿的,就称两斤白糖,名义上则是为了慰劳家里的长者。“我来看看刘爷,也没个拿的,就秤了些白糖,”“你看你来就来了,拿什么礼行。”
婚丧嫁娶之时,借的物更多,从碗盏碟子盘子到大方盘大瓷盘,从炕桌小方桌大方桌小凳子方凳子长条凳,甚至左邻右舍的炕都被借去——乡下没有旅店,家家户户的大炕借了,就是天然舒适的方便旅社,主人会打扫得干干净净,炕上的铺盖收拾的整洁簇新。自然,会张罗的男人能做饭的巧妇也一并“借”了去——乡村宴席图的是人多热闹喜庆。一家的喜事就是全村的喜事。一户的悲哀借是所有人的悲痛。大东一言语,谁都言听计从,不大丝毫折扣。还物时主家会端去一盆子的肉菜,几个馒头。当然欠下的人情,自会慢慢以各种形式陆续归还。
乡村不言谢。只是实打实地从心中感激与谢忱。时光迁移中,日子一天天往前走,与时俱进的新一代农民身上,发生了许多转变——有人依然在坚守乡土,连同乡村的习俗与风气,有人走进了城市,脱胎换骨变得和城市人一模一样,有人一半在乡野,一半在乡镇,有些习俗慢慢和城市接轨,有些还依旧保持着乡村的质朴本真。
其实,我固执地认为:守住乡村的根脉,保持传统的习俗,不是落伍的表现,不是退步的举止,而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的共同记忆,延续我们每一个凡人的梦想与希翼!
□文/于文华
与一位来自乡村的老人为邻,彼此相安无事,常常得到无私照料与特别关爱,心中窃喜:庆幸遇上了一位与人为善的好芳邻。
她的身上保留、继承了许多来自乡野的朴素优良的习俗,每每叫我刮目相看,思绪纷飞——引起或者勾连起我思想的火花,让我不知不觉沉浸在往昔的回味里。比如她亲戚送来的烧制好的芳香四溢的馒头、依旧散发着土地芬芳的土特产,都要给我家适当送来一些。尽管送的数量不多,但那份心意却让全家十分感动。每每借了我家的小物什,总会借机送来一些来自乡村的美味——春天嫩嫩的苜蓿、来自沙漠的沙葱,夏天的嫩玉米、鲜黄瓜,秋天的葫芦、小巧玲珑却吃起来脆甜的苹果。再比如借了我家小小的簸箕,送回时总要送给几碗或是新鲜的麻子或是扁豆子或是炒好的胡麻葵花——而这些来自乡村,依旧弥漫着田野气息的物产,的确是妻子喜欢而改善生活的好东西。麻子是做麻腐饺子、麻腐包子的好原料,扁豆可以炒着吃,可以做扁豆稀饭,胡麻炒熟,找个碾槽碾的面面的,是做胡麻馒头、油胡煊的最佳绝配。葵花有时是炒熟的。生的,打上铁锅,炒一番,全家人就会吃到芳香宜人的新葵花了。借了细细的萝儿,每每送给我家几碗她碾好的香香的香豆子(一种可以做馍馍的佐料)。细细回想一番,这样的习惯好像善于精打细算的城市人不大能做到。一来是我们不大喜欢张口到邻居家借东西(除非实在万不得已),二来几乎借了什么,也一是一二是二,清清爽爽,分毫不差,就像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的上海人,算计的明明白白,不会吃半点亏,也不让别人占到丝毫便宜。
记忆中清楚地记得,在乡村,邻里之间甚至村东头跑到村西头借东西是常有的事情。被借者没有任何傲人的资本,既不会盛气凌人,也不会沾沾自喜,而显得十分随意而平和。能够有东西借与人,或者有人上门来借,证明有人缘,会活人,能成事。只要家中有的,谁借都会痛痛快快借于对方,从来不会刁难与使脸色。借者亦不会理亏自卑,既不觉得自惭形秽,更不会感觉低人一等。彼此低头不见抬头见,都知根知底,十分熟稔。有些人家来了不速之客,提前没有准备,赶快到邻居家借几个馒头或者茶叶。而只要家中有的东西,一般都会尽可能满足,不会让来者空手而回,大失颜面。家里来了客人或者远方亲戚,许多农妇女就要走东家串西家借东西——去祁家借了两个馍馍,去贺家借了半罐头瓶子的清油,又急匆匆跑到刘三家借了白面——而被借者新蒸了馍馍,会赶紧还给人家。当然不是原来当初的借数,借时是两个,送来的却变成了四个。“她大婶,你还什么还,就当是娃娃们吃了?”“好娃的婶婶呢,刚刚新蒸了馍,俺拿来几个,你尝尝,是酸还是甜,”“嗨,你的手艺好着哩,差不到那里去”。五婶婶家置办了一个能容纳10斤的塑料拉子(桶子),谁家上街灌醋秤煤油都借。当然不白借,归还之时每每有意剩余那么一碗多半碗,为的是以后借的时候好借。而五婶婶家也乐的这样不花本的营生。至于借黑面还大麸面(头一遍面,比较黑,但比黑面强),借半升子(一种盛面的容器,标准是四碗面)还满满一平升子是彼此心照不宣的秘密。
这样的礼节与规矩,仿佛是约定俗成,天经地义,心知肚明,不容更改的礼仪。借了蒸笼,送回时蒸笼里一般要特特放两个馒头。借了一根绣花针,还时就变成了两个甚至三个。“春兰姐,我这次从货郎担那里找了些好针,给你拿了几个,你试一试,看你起来好不好使。”
一个乡村,就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彼此互相帮衬,彼此互相体谅。有些人家甚至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祖先,即使分了家,立了户,但都不分彼此,在大是大非面前,谁都齐心协力,合舟共济。信奉“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生活准则、人生信条与古道热风。虽有不可避免的磕磕碰碰、吵吵闹闹,但一场酒席一吃,一次酒一喝,一切都会冰释前嫌,主动和好如初。
质朴而谦逊的乡村,总是以宽厚的胸怀接纳风雨,以仁和的心态面对苦难,以期盼的目光向往美好。
尽管手头的钱少而又少,但为了孩子的前程,为了娃娃的发展,谁都会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尤其一个村子有人考了中专、大学,就是全村子每个人的荣光,要是哪个村子连续几年考上的学生多,父老乡亲脸上会感到扎沾沾自喜,人家走路轻飘飘,说话底气足。借起学费来就相对容易,比娶媳妇、盖新房理直气壮。好像一脚踏进了大学门中专),就有了某种指靠与盼头,完全能够轻轻松松赚到钱。其实,这些借款还是由父母剩吃俭用偿还的。还款时除了感激的好话,还拿了或是新打下的子粒饱满的黄豆或是刚碾好的金黄瓦亮的小米,有时是十多斤葵花,有时是几碗胡麻。实在没有拿的,就称两斤白糖,名义上则是为了慰劳家里的长者。“我来看看刘爷,也没个拿的,就秤了些白糖,”“你看你来就来了,拿什么礼行。”
婚丧嫁娶之时,借的物更多,从碗盏碟子盘子到大方盘大瓷盘,从炕桌小方桌大方桌小凳子方凳子长条凳,甚至左邻右舍的炕都被借去——乡下没有旅店,家家户户的大炕借了,就是天然舒适的方便旅社,主人会打扫得干干净净,炕上的铺盖收拾的整洁簇新。自然,会张罗的男人能做饭的巧妇也一并“借”了去——乡村宴席图的是人多热闹喜庆。一家的喜事就是全村的喜事。一户的悲哀借是所有人的悲痛。大东一言语,谁都言听计从,不大丝毫折扣。还物时主家会端去一盆子的肉菜,几个馒头。当然欠下的人情,自会慢慢以各种形式陆续归还。
乡村不言谢。只是实打实地从心中感激与谢忱。时光迁移中,日子一天天往前走,与时俱进的新一代农民身上,发生了许多转变——有人依然在坚守乡土,连同乡村的习俗与风气,有人走进了城市,脱胎换骨变得和城市人一模一样,有人一半在乡野,一半在乡镇,有些习俗慢慢和城市接轨,有些还依旧保持着乡村的质朴本真。
其实,我固执地认为:守住乡村的根脉,保持传统的习俗,不是落伍的表现,不是退步的举止,而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的共同记忆,延续我们每一个凡人的梦想与希翼!
小杂粮.jpg (328.63 KB, 下载次数: 162)
2009-9-3 21:34 上传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