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榆情
2021-12-23抒情散文立青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13 编辑
文/甘肃 立青 在童年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而又令人眷恋的是坐落在村子中央的那棵大榆树。论长势,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论年龄,古木苍天,无证可考。村子里的人就……
文/甘肃 立青 在童年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而又令人眷恋的是坐落在村子中央的那棵大榆树。论长势,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论年龄,古木苍天,无证可考。村子里的人就……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13 编辑 <br /><br />文/甘肃 立青
在童年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而又令人眷恋的是坐落在村子中央的那棵大榆树。论长势,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论年龄,古木苍天,无证可考。村子里的人就这么过来了。
当我出生的时候,它已经历史悠久。依稀记得那时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有或大或小的一片树林,里面大多是白杨,所以那棵年逾古稀的白榆,格外吸引人的目光。据说这白榆还救过村子里人的命呢!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它给人们捧上圆润饱满的榆钱,在饥荒岁月来说,这也是每家上乘的餐饭,至今老人们还不时在茶余饭后给孩子们讲那些苦难的往事。这不仅让我想到了作家杨显惠《风雪夹边沟》里的场景,这其中的缘由已经定格在历史的烟云之中,我只能以旁观者的眼光来喟叹这悲天悯人的一幕幕惨剧。同时,也为自己能生在这样一个温饱小康的社会而暗自庆幸。
童年在爷爷的呵护、白榆的陪伴下像落叶一样飘向远方。长大后我了解了一些关于家乡的历史,这其中不乏人们口耳相传的成分,据老人们说,这村子里的人都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移来的,也许是在很久很久以前迫于生计而迁徙,或者是其他的原因,他们的第一站就来到了白榆生长的地方,看到白榆长的茂盛,便在此落脚,繁衍至今。或者是为了纪念这次大规模的迁徙而决定种下白榆,让它来见证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后来经过代代相传,白榆在子孙后代的培育下茁壮成长,而今已到垂暮之年,被列入《甘肃省古树名木名录》。而这地名西洞堡却无详实的文字材料可考证,当年西路军在与马家军的对决中取得了西洞堡大捷,歼敌一千四百余人,这是历史遗留的一点蛛丝马迹。想而今,也许知道西洞堡的人不多,但只要来过村子里的人,对白榆的印象刻骨铭心。就像莫高窟与敦煌,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敦煌,但绝对很少有人不知道莫高窟一样,白榆已成为村里人的一种品牌,与外界保持着交流与联系。
这些年气候恶化,沙尘肆虐,不时狂风大作。春夏之交,被狂风吹落的榆钱遍地都是,一些老人带着怀旧的情感摘一点,将它做成食品,与人分享;一群群无知的顽童顺手拾一把,塞到嘴里,品尝新鲜。尤其是到了秋天,白榆更是风烛残年,经常看到一些裸露的木质与枯枝,一片片黄叶随风打着旋,呼啸着伸向远方,这是岁月给予它的痕迹,可能也是它的归宿。白榆见证了久远的过去,还隐藏着关于家乡的秘密,我多希望它能对我畅所欲言,让我为家乡树碑立传,而它却默然不语,仰天闭目,用自己的绿意把家乡的变化珍藏在记忆深处。
2009.09.08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在童年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而又令人眷恋的是坐落在村子中央的那棵大榆树。论长势,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论年龄,古木苍天,无证可考。村子里的人就这么过来了。
当我出生的时候,它已经历史悠久。依稀记得那时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有或大或小的一片树林,里面大多是白杨,所以那棵年逾古稀的白榆,格外吸引人的目光。据说这白榆还救过村子里人的命呢!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它给人们捧上圆润饱满的榆钱,在饥荒岁月来说,这也是每家上乘的餐饭,至今老人们还不时在茶余饭后给孩子们讲那些苦难的往事。这不仅让我想到了作家杨显惠《风雪夹边沟》里的场景,这其中的缘由已经定格在历史的烟云之中,我只能以旁观者的眼光来喟叹这悲天悯人的一幕幕惨剧。同时,也为自己能生在这样一个温饱小康的社会而暗自庆幸。
童年在爷爷的呵护、白榆的陪伴下像落叶一样飘向远方。长大后我了解了一些关于家乡的历史,这其中不乏人们口耳相传的成分,据老人们说,这村子里的人都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移来的,也许是在很久很久以前迫于生计而迁徙,或者是其他的原因,他们的第一站就来到了白榆生长的地方,看到白榆长的茂盛,便在此落脚,繁衍至今。或者是为了纪念这次大规模的迁徙而决定种下白榆,让它来见证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后来经过代代相传,白榆在子孙后代的培育下茁壮成长,而今已到垂暮之年,被列入《甘肃省古树名木名录》。而这地名西洞堡却无详实的文字材料可考证,当年西路军在与马家军的对决中取得了西洞堡大捷,歼敌一千四百余人,这是历史遗留的一点蛛丝马迹。想而今,也许知道西洞堡的人不多,但只要来过村子里的人,对白榆的印象刻骨铭心。就像莫高窟与敦煌,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敦煌,但绝对很少有人不知道莫高窟一样,白榆已成为村里人的一种品牌,与外界保持着交流与联系。
这些年气候恶化,沙尘肆虐,不时狂风大作。春夏之交,被狂风吹落的榆钱遍地都是,一些老人带着怀旧的情感摘一点,将它做成食品,与人分享;一群群无知的顽童顺手拾一把,塞到嘴里,品尝新鲜。尤其是到了秋天,白榆更是风烛残年,经常看到一些裸露的木质与枯枝,一片片黄叶随风打着旋,呼啸着伸向远方,这是岁月给予它的痕迹,可能也是它的归宿。白榆见证了久远的过去,还隐藏着关于家乡的秘密,我多希望它能对我畅所欲言,让我为家乡树碑立传,而它却默然不语,仰天闭目,用自己的绿意把家乡的变化珍藏在记忆深处。
2009.09.08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