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荷
2021-12-23叙事散文清风拂面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34 编辑
缘荷车缓缓开进了荷园的大门,我睁开微阖的目,转向车窗外,眼前是一截短墙。蓦然的,我看到了它的身影,那么突兀,那么出乎意料。因为它的出现,我忽略了满池摇曳……
缘荷车缓缓开进了荷园的大门,我睁开微阖的目,转向车窗外,眼前是一截短墙。蓦然的,我看到了它的身影,那么突兀,那么出乎意料。因为它的出现,我忽略了满池摇曳……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34 编辑 <br /><br />缘荷
车缓缓开进了荷园的大门,我睁开微阖的目,转向车窗外,眼前是一截短墙。蓦然的,我看到了它的身影,那么突兀,那么出乎意料。因为它的出现,我忽略了满池摇曳生姿的荷——那是一只喜鹊,黑背白腹,静静地站在墙上不着一言。但我知道它的出现,肯定是为了陪伴我。我们两个一路相随,从乡下到城市,此刻它又先我一步来到这里。我心下暗自思量,是不是和这六百亩荷塘有着千丝万缕的夙缘?
荷塘离城市很近,不过一个小时的车程。离得这么近,我却与荷保持着不可思议的疏离。我的脚步在浮世的风尘中不停地跋涉,为了生计,为了生活,为了一切鸡零狗碎无法捡拾的理由,我就这么心安理得的远离着近在咫尺的一池静美。一直以来,我近乎固执地把荷放在掌心,在纸页间细细摩挲。我看到王昌龄的《采莲曲》里,芙蓉向脸两边开,豆蔻女子的红颜与荷相映生辉,窄袖轻罗,亭亭静植,终究分不清人面与荷花哪个更动人。也曾随同朱自清先生徜徉在他的《荷塘月色》中,月下的荷,是不是该有着冷肃端然的清绝?还曾沉溺在余光中的爱情诗里,想田田之间,有一枝特别可怜,想她红颜曾加艳。在无边的神往中,荷被我种植在文字深处,种植在光与影的家园,它美得清雅卓绝,不染纤尘。她这个凌波的仙子,在我的梦里飞升。清张潮盛赞荷,凡花色之娇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层者,多不结实。甚矣全才之难也。兼之者,其惟莲乎。此一论,让我引荷为完美的典范。
所谓近情情怯,此刻,当我真的面对她们,竟然觉得有些恍惚,是不是一颗烟火深处的灵魂,看什么都会生出烟火不尽的样子?她的形容在我的眼底乍然绽放,我却没有读出她置身世外的清绝与超然。满池的荷,在我面前错落地铺陈美丽,那么泼辣,那么不顾惜,挤挤挨挨熙熙攘攘,像是在诉说俗世间无处不在的喧腾热烈,一朵,一朵一朵,一朵一朵一朵,花开着,就那么任性而为地开着,残的,半残的,盛放的,含苞的,昂首的,低眉的,在绿叶之上,在水波之上,纷纷然的,雀跃的步子,迎风飘举的裙裾,处处透露无从掩饰的热烈,急匆匆的,像是在赴一场旷日持久的盛会。而我总是太过愚钝,不懂她们到底是属于这外部的喧哗,还是属于那清净无为的内心。
满池高高低低的荷默然无语,只是淡扫蛾眉悄然绽放,在柔缓的风中蹁跹伶仃的美丽。天气薄阴,时不时零星一点半点小雨,荷的清韵,借着雨的氤氲,悄悄将我浸润。那一抹一抹粉红,恰若一朵朵娇羞的笑,藏着三分俏丽七分婉约,妩媚地施施然迎向我。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谁能拒绝这样委婉地邀约呢?满池的荷,如满月般清辉朗朗,牵系我的目光。而荷池边的柳丝在风中轻拂,仿佛一双柔若无骨的纤纤素手,轻舒水袖,绾着无尽的绵绵,直贴到荷的颊上去。“芙蓉如面柳如眉”,相得益彰呀。薄凉的风中再响起一段清泠的笛声才好呢,让它幽渺地响起来,像响在另一个远离了俗世的幽静之所。果然,我听到了哪里传来的歌声,虽然不若笛音的清妙,但在这清风细雨中迤逦而来,一样是潮润淡远,像那个撑着油纸伞走过悠长雨巷的姑娘的足音。
面对着荷,我忽然想到了将离这个词。看着她们昂然向上,引着自己,与亲密无间的水有过相交之后又决绝地分离。我一下子如醍醐灌顶般被她提醒——爱而不腻,有相契,有适度的距离,才是自然之态。我坚信,这才是我心底里一直以来所熟悉的荷,她的空灵是恒久的,她的宁静是恒久的,她的睿智也是恒久的。真想学一学喃喃负手叩东篱的黛玉,让我也拍遍这花塘边的曲栏,问问那一瓣瓣超然于清波之上的荷,是不是也可以一念之间将我搭救?或者俯她悲悯的双眸,让我于这份清明澄澈中参透红尘中的一切原本都只是名缰利锁。其实心下未必不知,让我最为痴缠的爱恨情愁,不过是团团荷叶上的那滴露,看起来晶莹剔透,也只是转眼即逝的绚烂。只因为自己甘心陷溺呀!顿悟,我盼望这电光石火灵光一现,可我又清楚地了解自己——缺少顿悟的慧根。
心思迷离是我的,荷呢,她不升亦不降,只保持她恒常的清丽,睁着无邪的眼,静静打量着扰攘红尘。曾经我以为她的静来自于经历过后的从容,现在我才了解,她的静与生俱来,是隐在骨子里的,所以她才能那样沉静端然不蔓不枝。她不需要攀附,亦不需要缠绕,更不需要那些欹斜的姿态,她不需要靠这些旁逸斜出之态来迎合取悦任何一抹目光。你来了也好,你去了,那就去吧。一切随缘。
原来荷既属于扰攘红尘,又皈依于自己清净的内心。在她的脚下有厚实的尘缘不尽,在她的头顶,是飞升后的超然物外,是佛,是仙,是释迦牟尼悲悯的目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荷将她的根扎于泥土,却将她的花升向无限,它是佛的,更是人的。她是过程,也是抵达。经历过后的了悟才能更彻底吧。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呀。
沿着荷塘向前,夹岸的水中植着睡莲,她们却又呈现了别样的稳妥与安然。荷叶一片紧抵着另一片,铺铺展展。开在荷叶上的睡莲却不多,众星捧月一般。娇红一朵枕数片鲜绿荷叶与水亲密相拥,水光潋滟映照她清明的内心——安心原来是她馨香的大美。这里的睡莲不同于莫奈画笔下的那些,她们不模糊,不退避,不拒人千里,她们的光华是走进俗世心底的关怀和爱。
临近水边,荷与荷的间隙,触目皆是水草,有些灰黄,不似浮萍的碧绿,倒添了几分隐晦的清韵。它随了水波荡漾,在水下轻舒腰身。蛙声起自碎萍。极爱这句诗,寥寥数语,却隐着闲闲的不经心,仿佛随意而散漫的闲章,那一点美,全着落在这个闲字上。所谓水不可以无藻,这些荇呀,藻呀,萍呀,是正文之后隐着的那点儿小聪明,有着慧黠的机灵与调皮。庄重之后,原也需要这些提神的小玩意儿,就像华美的丝绸,要缀上一穗穗流苏才佻挞活泼。
如果说夏天是铿锵锵的急管繁弦,那么这些居于水中的植物,就是清雅的小曲,短笛无腔信口吹,处处皆是随意。随性而为,这是真的好。人说莲令人淡,岂不知,对着空蒙烟雨,这荷塘的一切,皆令人淡了。
在水草的身旁伫立着的,是隔年的荷的残梗,不知道它是不是正在屏息静听雨中万物轻巧的低语。我虽然无从探问,却让目光流连了许久。
在荷塘边我想,如果没有芰荷,蛙鼓以及蝉鸣,夏将显得多么可疑,又多么寂寞。
信步走到那截短墙边,我的旧友却已不见了影踪,只有满池的荷张着翠羽华盖顾自妖娆。与荷相比,我们多么渺小。
2458字
车缓缓开进了荷园的大门,我睁开微阖的目,转向车窗外,眼前是一截短墙。蓦然的,我看到了它的身影,那么突兀,那么出乎意料。因为它的出现,我忽略了满池摇曳生姿的荷——那是一只喜鹊,黑背白腹,静静地站在墙上不着一言。但我知道它的出现,肯定是为了陪伴我。我们两个一路相随,从乡下到城市,此刻它又先我一步来到这里。我心下暗自思量,是不是和这六百亩荷塘有着千丝万缕的夙缘?
荷塘离城市很近,不过一个小时的车程。离得这么近,我却与荷保持着不可思议的疏离。我的脚步在浮世的风尘中不停地跋涉,为了生计,为了生活,为了一切鸡零狗碎无法捡拾的理由,我就这么心安理得的远离着近在咫尺的一池静美。一直以来,我近乎固执地把荷放在掌心,在纸页间细细摩挲。我看到王昌龄的《采莲曲》里,芙蓉向脸两边开,豆蔻女子的红颜与荷相映生辉,窄袖轻罗,亭亭静植,终究分不清人面与荷花哪个更动人。也曾随同朱自清先生徜徉在他的《荷塘月色》中,月下的荷,是不是该有着冷肃端然的清绝?还曾沉溺在余光中的爱情诗里,想田田之间,有一枝特别可怜,想她红颜曾加艳。在无边的神往中,荷被我种植在文字深处,种植在光与影的家园,它美得清雅卓绝,不染纤尘。她这个凌波的仙子,在我的梦里飞升。清张潮盛赞荷,凡花色之娇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层者,多不结实。甚矣全才之难也。兼之者,其惟莲乎。此一论,让我引荷为完美的典范。
所谓近情情怯,此刻,当我真的面对她们,竟然觉得有些恍惚,是不是一颗烟火深处的灵魂,看什么都会生出烟火不尽的样子?她的形容在我的眼底乍然绽放,我却没有读出她置身世外的清绝与超然。满池的荷,在我面前错落地铺陈美丽,那么泼辣,那么不顾惜,挤挤挨挨熙熙攘攘,像是在诉说俗世间无处不在的喧腾热烈,一朵,一朵一朵,一朵一朵一朵,花开着,就那么任性而为地开着,残的,半残的,盛放的,含苞的,昂首的,低眉的,在绿叶之上,在水波之上,纷纷然的,雀跃的步子,迎风飘举的裙裾,处处透露无从掩饰的热烈,急匆匆的,像是在赴一场旷日持久的盛会。而我总是太过愚钝,不懂她们到底是属于这外部的喧哗,还是属于那清净无为的内心。
满池高高低低的荷默然无语,只是淡扫蛾眉悄然绽放,在柔缓的风中蹁跹伶仃的美丽。天气薄阴,时不时零星一点半点小雨,荷的清韵,借着雨的氤氲,悄悄将我浸润。那一抹一抹粉红,恰若一朵朵娇羞的笑,藏着三分俏丽七分婉约,妩媚地施施然迎向我。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谁能拒绝这样委婉地邀约呢?满池的荷,如满月般清辉朗朗,牵系我的目光。而荷池边的柳丝在风中轻拂,仿佛一双柔若无骨的纤纤素手,轻舒水袖,绾着无尽的绵绵,直贴到荷的颊上去。“芙蓉如面柳如眉”,相得益彰呀。薄凉的风中再响起一段清泠的笛声才好呢,让它幽渺地响起来,像响在另一个远离了俗世的幽静之所。果然,我听到了哪里传来的歌声,虽然不若笛音的清妙,但在这清风细雨中迤逦而来,一样是潮润淡远,像那个撑着油纸伞走过悠长雨巷的姑娘的足音。
面对着荷,我忽然想到了将离这个词。看着她们昂然向上,引着自己,与亲密无间的水有过相交之后又决绝地分离。我一下子如醍醐灌顶般被她提醒——爱而不腻,有相契,有适度的距离,才是自然之态。我坚信,这才是我心底里一直以来所熟悉的荷,她的空灵是恒久的,她的宁静是恒久的,她的睿智也是恒久的。真想学一学喃喃负手叩东篱的黛玉,让我也拍遍这花塘边的曲栏,问问那一瓣瓣超然于清波之上的荷,是不是也可以一念之间将我搭救?或者俯她悲悯的双眸,让我于这份清明澄澈中参透红尘中的一切原本都只是名缰利锁。其实心下未必不知,让我最为痴缠的爱恨情愁,不过是团团荷叶上的那滴露,看起来晶莹剔透,也只是转眼即逝的绚烂。只因为自己甘心陷溺呀!顿悟,我盼望这电光石火灵光一现,可我又清楚地了解自己——缺少顿悟的慧根。
心思迷离是我的,荷呢,她不升亦不降,只保持她恒常的清丽,睁着无邪的眼,静静打量着扰攘红尘。曾经我以为她的静来自于经历过后的从容,现在我才了解,她的静与生俱来,是隐在骨子里的,所以她才能那样沉静端然不蔓不枝。她不需要攀附,亦不需要缠绕,更不需要那些欹斜的姿态,她不需要靠这些旁逸斜出之态来迎合取悦任何一抹目光。你来了也好,你去了,那就去吧。一切随缘。
原来荷既属于扰攘红尘,又皈依于自己清净的内心。在她的脚下有厚实的尘缘不尽,在她的头顶,是飞升后的超然物外,是佛,是仙,是释迦牟尼悲悯的目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荷将她的根扎于泥土,却将她的花升向无限,它是佛的,更是人的。她是过程,也是抵达。经历过后的了悟才能更彻底吧。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呀。
沿着荷塘向前,夹岸的水中植着睡莲,她们却又呈现了别样的稳妥与安然。荷叶一片紧抵着另一片,铺铺展展。开在荷叶上的睡莲却不多,众星捧月一般。娇红一朵枕数片鲜绿荷叶与水亲密相拥,水光潋滟映照她清明的内心——安心原来是她馨香的大美。这里的睡莲不同于莫奈画笔下的那些,她们不模糊,不退避,不拒人千里,她们的光华是走进俗世心底的关怀和爱。
临近水边,荷与荷的间隙,触目皆是水草,有些灰黄,不似浮萍的碧绿,倒添了几分隐晦的清韵。它随了水波荡漾,在水下轻舒腰身。蛙声起自碎萍。极爱这句诗,寥寥数语,却隐着闲闲的不经心,仿佛随意而散漫的闲章,那一点美,全着落在这个闲字上。所谓水不可以无藻,这些荇呀,藻呀,萍呀,是正文之后隐着的那点儿小聪明,有着慧黠的机灵与调皮。庄重之后,原也需要这些提神的小玩意儿,就像华美的丝绸,要缀上一穗穗流苏才佻挞活泼。
如果说夏天是铿锵锵的急管繁弦,那么这些居于水中的植物,就是清雅的小曲,短笛无腔信口吹,处处皆是随意。随性而为,这是真的好。人说莲令人淡,岂不知,对着空蒙烟雨,这荷塘的一切,皆令人淡了。
在水草的身旁伫立着的,是隔年的荷的残梗,不知道它是不是正在屏息静听雨中万物轻巧的低语。我虽然无从探问,却让目光流连了许久。
在荷塘边我想,如果没有芰荷,蛙鼓以及蝉鸣,夏将显得多么可疑,又多么寂寞。
信步走到那截短墙边,我的旧友却已不见了影踪,只有满池的荷张着翠羽华盖顾自妖娆。与荷相比,我们多么渺小。
2458字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