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二娘
2021-12-23叙事散文lcn100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8 编辑
孙二娘———山乡人物系列之六(白族)李灿南 孙二娘,不姓孙,姓杨,名玉翠。是外乡嫁到小山村的媳妇,听说还读了一年初中哩。然而与她杨玉翠名字极不相称的是她……
孙二娘———山乡人物系列之六(白族)李灿南 孙二娘,不姓孙,姓杨,名玉翠。是外乡嫁到小山村的媳妇,听说还读了一年初中哩。然而与她杨玉翠名字极不相称的是她……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8 编辑 <br /><br />孙二娘
———山乡人物系列之六
(白族)李灿南
孙二娘,不姓孙,姓杨,名玉翠。是外乡嫁到小山村的媳妇,听说还读了一年初中哩。然而与她杨玉翠名字极不相称的是她却长得五大三粗。不要说在女人堆里一站就是鹤立鸡群,就是在小山村男人堆里一站也是格外惹眼。据说那年在生产队打场上,男人们说她丈夫骨瘦如柴,她牛高马大,很不相配,再说她虽然坚实,不一定有力气,也许是山大无柴,借口和她比摔跤之际,目的是想趁机占点便宜。谁知她一口气竟把三个男人摔倒在地直求饶告罪,而她却是气不喘,脸不变色,心不跳,一副得意的样子获大胜。
小山村乡民们,每年在水稻栽播季节的栽秧第一天,都要举行“开秧门”。 这是白族农耕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又称“田家乐”,是集劳动与娱乐于一身的栽秧盛会。 “开秧门”这天,三个小伙子举着有一杆高2丈6尺以上,顶上配有五彩雉尾的栽秧旗走在队伍前,人们敲锣打鼓,唱起白族民间曲艺吹吹腔,一路上吹吹打打来到田间,把“秧旗”插在田头,祈祷丰收,开始栽秧。一天的劳动结束后,人们在秧旗引路下,边走边吹唢呐、敲锣打鼓回村。在回来的路上走到半路,三个小伙子累得气喘吁吁,旗都举不起,眼看栽秧旗都快要倒下。有人提议叫她丈夫来举,那意思是你力气大,怎么不来举,她二话不说一步跨上前独自一个人就把栽秧旗举着回来。
虽然她力大无比,却性格豪爽,从不欺人,疾恶如仇,而且还敢说、敢做、敢当;记性又好,只要小山村发生过的大事,不管是谁家孩子哪年生,老人哪年去逝,她都记得实在。只要你问,她会说出孩子生日,老人去逝的时间,小山村人说她是一本活脱脱的“字典”。
在那粮食不够吃的大集体年代,公社上有一个干部来到小山村召开群众大会。他在会上讲了几个小时的话,话中有不少指责社员懒,不积极参加劳动,还要国家回供粮食。散会前他说,他已把国家供应给的粮食指标带来了,明天大家就去山下粮管所去买。他想,社员们一定会说一些感激涕零的话。然而,他等了几分钟不仅一个说感激之类话的人都没有,而且一个也没有从他手上领走供应单。他感到很奇怪,又开始说了几句指责村民们的话。谁知他话还没有落地,孙二娘站起来冲着他说,你这同志就你一个人讲了半夜的话,把我们说得一无是处,只知道向国家伸手要,我们就那么没有骨气?告诉你,你有本事、有骨气,怎么不帮我们背来?还好意思说我们。她的话一落地就拉着丈夫气鼓鼓地走出了会场,闹得那位工作同志十分尴尬,一时下不了台,只好草草宣布散会。后来听说她出身贫农,也就没有和他理论。小山村人说这杨玉翠真了不起,上面来的人上她也敢顶,真是水浒中孙二娘再世。从此,大人小孩不叫她杨玉翠,而是叫她孙二娘。
几年过去,她也慢慢地老了。但仍是腰不弯,眼不花,那性格、那力气仍不减当年。
有一天,小山村来了一个汉子,他一出现,孙二娘就注意到他了。这个衣着时髦的人显得很憔悴,眼神里流露出几分恐慌。一见到人眼里掠过一丝隐隐的慌乱和不安,还有一种不大自然的微笑,那微笑让你感到很僵硬。孙二娘想,这人怎么有点眼熟,好象似在哪里见过。刹那间她想起来,那天她到乡上赶街,见人们围着一张省公厅的通辑令在看,那上面的相片就是眼前这个被通辑的人,怪不得有点眼熟。想到此她本能地追上前大吼一声,你站住。那人见是一个老太婆追上来,很快摸出一把匕首,转声恶狠狠地叫道,你再上前我就宰了你。谁知她没吓倒,几步上前抓住他,一使力就把那人狠狠地摔倒在地。这时她丈夫和几个乡人跑来,大家一齐把那人扭送到乡上派出所。果真是通辑令上通辑的在逃犯,当场受到派出所长夸奖。事后不久派出所送来一面锦旗和1万元资金给她。她说,锦旗我掛起,奖金1万元我要2仟元,其余的给村上用它做点事。
如今,孙二娘也是个快奔80岁的人了,虽然力气早已不如当年,也没干其它活计,早就和丈夫在家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只不过小孙孙们让她高兴或不听话时,拍在他们屁股上那一巴掌仍就还是有力,一个个被拍得哈哈大笑,直叫喊着求她下回就不要拍了。
(1608字)
———山乡人物系列之六
(白族)李灿南
孙二娘,不姓孙,姓杨,名玉翠。是外乡嫁到小山村的媳妇,听说还读了一年初中哩。然而与她杨玉翠名字极不相称的是她却长得五大三粗。不要说在女人堆里一站就是鹤立鸡群,就是在小山村男人堆里一站也是格外惹眼。据说那年在生产队打场上,男人们说她丈夫骨瘦如柴,她牛高马大,很不相配,再说她虽然坚实,不一定有力气,也许是山大无柴,借口和她比摔跤之际,目的是想趁机占点便宜。谁知她一口气竟把三个男人摔倒在地直求饶告罪,而她却是气不喘,脸不变色,心不跳,一副得意的样子获大胜。
小山村乡民们,每年在水稻栽播季节的栽秧第一天,都要举行“开秧门”。 这是白族农耕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又称“田家乐”,是集劳动与娱乐于一身的栽秧盛会。 “开秧门”这天,三个小伙子举着有一杆高2丈6尺以上,顶上配有五彩雉尾的栽秧旗走在队伍前,人们敲锣打鼓,唱起白族民间曲艺吹吹腔,一路上吹吹打打来到田间,把“秧旗”插在田头,祈祷丰收,开始栽秧。一天的劳动结束后,人们在秧旗引路下,边走边吹唢呐、敲锣打鼓回村。在回来的路上走到半路,三个小伙子累得气喘吁吁,旗都举不起,眼看栽秧旗都快要倒下。有人提议叫她丈夫来举,那意思是你力气大,怎么不来举,她二话不说一步跨上前独自一个人就把栽秧旗举着回来。
虽然她力大无比,却性格豪爽,从不欺人,疾恶如仇,而且还敢说、敢做、敢当;记性又好,只要小山村发生过的大事,不管是谁家孩子哪年生,老人哪年去逝,她都记得实在。只要你问,她会说出孩子生日,老人去逝的时间,小山村人说她是一本活脱脱的“字典”。
在那粮食不够吃的大集体年代,公社上有一个干部来到小山村召开群众大会。他在会上讲了几个小时的话,话中有不少指责社员懒,不积极参加劳动,还要国家回供粮食。散会前他说,他已把国家供应给的粮食指标带来了,明天大家就去山下粮管所去买。他想,社员们一定会说一些感激涕零的话。然而,他等了几分钟不仅一个说感激之类话的人都没有,而且一个也没有从他手上领走供应单。他感到很奇怪,又开始说了几句指责村民们的话。谁知他话还没有落地,孙二娘站起来冲着他说,你这同志就你一个人讲了半夜的话,把我们说得一无是处,只知道向国家伸手要,我们就那么没有骨气?告诉你,你有本事、有骨气,怎么不帮我们背来?还好意思说我们。她的话一落地就拉着丈夫气鼓鼓地走出了会场,闹得那位工作同志十分尴尬,一时下不了台,只好草草宣布散会。后来听说她出身贫农,也就没有和他理论。小山村人说这杨玉翠真了不起,上面来的人上她也敢顶,真是水浒中孙二娘再世。从此,大人小孩不叫她杨玉翠,而是叫她孙二娘。
几年过去,她也慢慢地老了。但仍是腰不弯,眼不花,那性格、那力气仍不减当年。
有一天,小山村来了一个汉子,他一出现,孙二娘就注意到他了。这个衣着时髦的人显得很憔悴,眼神里流露出几分恐慌。一见到人眼里掠过一丝隐隐的慌乱和不安,还有一种不大自然的微笑,那微笑让你感到很僵硬。孙二娘想,这人怎么有点眼熟,好象似在哪里见过。刹那间她想起来,那天她到乡上赶街,见人们围着一张省公厅的通辑令在看,那上面的相片就是眼前这个被通辑的人,怪不得有点眼熟。想到此她本能地追上前大吼一声,你站住。那人见是一个老太婆追上来,很快摸出一把匕首,转声恶狠狠地叫道,你再上前我就宰了你。谁知她没吓倒,几步上前抓住他,一使力就把那人狠狠地摔倒在地。这时她丈夫和几个乡人跑来,大家一齐把那人扭送到乡上派出所。果真是通辑令上通辑的在逃犯,当场受到派出所长夸奖。事后不久派出所送来一面锦旗和1万元资金给她。她说,锦旗我掛起,奖金1万元我要2仟元,其余的给村上用它做点事。
如今,孙二娘也是个快奔80岁的人了,虽然力气早已不如当年,也没干其它活计,早就和丈夫在家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只不过小孙孙们让她高兴或不听话时,拍在他们屁股上那一巴掌仍就还是有力,一个个被拍得哈哈大笑,直叫喊着求她下回就不要拍了。
(1608字)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