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望到清澈
2021-12-23叙事散文仰望或者倾听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08 编辑
一选入这本书的散文,多在《散文》《雨花》《芒种》《百花洲》《鸭绿江》《山东文学》《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特区文学》等知名文学期刊发表过,也有一些篇章是……
一选入这本书的散文,多在《散文》《雨花》《芒种》《百花洲》《鸭绿江》《山东文学》《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特区文学》等知名文学期刊发表过,也有一些篇章是……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08 编辑 <br /><br />一
选入这本书的散文,多在《散文》《雨花》《芒种》《百花洲》《鸭绿江》《山东文学》《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特区文学》等知名文学期刊发表过,也有一些篇章是新鲜的面孔。它们以相同的字体亮相,文字,此时构建的是一个稳妥的居住空间,它记录留存了我过往的声音。
分三辑。影与像,里面充盈着温热、覆盖和疼痛;词与物,里面强调着注视、发现及表述;行与止,里面彰显着行走、晴朗与安静。这三辑,构成纸页上干净的语言局面。和我的第一本散文集相比,这本书的篇幅明显拉长了,说是挑战写作的难度,其实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说着说着,高楼已黄昏,他的声音还在夜色里漂浮。夜色对周遭的事物进行了简化,使得声音的存在得以凸显。
我喜欢这样的自说自话,它给了我宽厚的抚慰,获得内心的持久的安静。仿佛和另一个自己相处,彼此声气相求。写作没有什么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个人的。因为文学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唯一能解决的,是一个人的表达欲望。写作,是支撑内心的一种方式。
我希望,我的文本展开的是一个个属于自己内心里可能打动读者的生活场景,加上不动声色的叙述,使得阅读成为一种可能的追溯或者探求。
二
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名字是《守望》。守望,有伸展空间,也有思考姿态,是可以在感官上体察到的生存现场。
我知道,我在守望什么。守望精神的家园,坚持自己的写作姿势。以一种近乎冥顽的姿态,临崖独立,对抗着纷纷攘攘的世界。因为书写,我知道了如何在守望中应对时光的流逝。
“守望,而且守望的是‘乌托邦’,这个人可真得有一种英雄之气”(张炜《匆促的长旅》),我无意为自己贴上某种标签,只是表述我对自身的一种期许,能把生命中最美好的章节书写下来。
《守望》收集的多是短文。它只是一棵小树。它需要生长,获得自由而独立的空间。它的存在,使得过往的事物在未来的日子里得以延伸。我希望它是一本让人安静的书,现实的声嚣是它的铺垫。
《守望》出版以后,得到了读者的心理认同,把文字从纸上搭救出来。我和她每次碰面都很客气。偶然的机会,她在别的办公室里看到我写母亲的文章,看着看着,眼泪就在眼眶里打旋,她察觉自己的失态,没有任何招呼,就逃离了别人惊疑的注视。她对我的鼓励和帮助就像我的大姐,但我从来都是称呼她“主任”。像她一样支持我写作的人还有很多。如果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就像主播播报与会人员,我自己都感到羞愧。他们只是希望我能走得更远,而不是获得廉价的感激。他们的存在,坚定了我对心灵自由的恪守姿势。
从《守望》到《清澈》,似乎由一种姿势转化为质地。清澈,是守望的接续吗?
三
清澈,是个有些稚气的词。在文学成为一些人华丽的行头的当下,一个人为了守护内心的清澈而写作,他的行为是迂腐的。
在一些写作者眼里,散文应该讴歌主旋律,他却偏偏向细枝末节延伸,以此呈现他对生活的深层思考。生活的表层乏善可陈,他时常向过往的生活倾斜,深深地沉浸,抵达着生命的真实和内心的清净。他过分倚重于修辞。喜欢质感的比喻,这是否标志着一个人内心的童真。他坚持文学事业是一种诗性工作,他努力用文字使生活洁净起来。
这样的一个写作者,你会如何想象他的模样?一个对内心过于专注,有些自闭的落寞文人?一个和众生喧哗的时代构成紧张关系,执意构建内心格局的倔强书生?
这样的一个写作者,是当下的我,还是遥远的我?这种个体的坚持,能否支撑真实的内心?我的写作,只是内心的一种表达方式。写作,是针对自己发生的一件事情,每一次写作,都是对内心的一次清洗,如同水流,沉淀沙砾,消解声嚣,最终获得表情的平静。内心深处的水流,有着奇特的柔情、敏锐的感知,在生活的低处褒有健康洁净的分子。这是水流的特质。
曾经用尽努力,想闯荡世界,经年之后,我却慢慢地向回走去,走向我的童心,走向中国文学的童年。我在《清澈》里说:“复原童年的清澈,就是生命的重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李贽《童心说》),从童心的层面上言说散文,它是简洁的,纯净的,像童话一样,表述着巨大的善、永恒的真。
老子云:“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写作者于太牢高台是疏离的,他始终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在生活的现场,单纯而执拗地书写着人性的本真。
《清澈》是这样的一本书,它用成人的笔,表达的是孩子般纯净的心。
选入这本书的散文,多在《散文》《雨花》《芒种》《百花洲》《鸭绿江》《山东文学》《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特区文学》等知名文学期刊发表过,也有一些篇章是新鲜的面孔。它们以相同的字体亮相,文字,此时构建的是一个稳妥的居住空间,它记录留存了我过往的声音。
分三辑。影与像,里面充盈着温热、覆盖和疼痛;词与物,里面强调着注视、发现及表述;行与止,里面彰显着行走、晴朗与安静。这三辑,构成纸页上干净的语言局面。和我的第一本散文集相比,这本书的篇幅明显拉长了,说是挑战写作的难度,其实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说着说着,高楼已黄昏,他的声音还在夜色里漂浮。夜色对周遭的事物进行了简化,使得声音的存在得以凸显。
我喜欢这样的自说自话,它给了我宽厚的抚慰,获得内心的持久的安静。仿佛和另一个自己相处,彼此声气相求。写作没有什么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个人的。因为文学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唯一能解决的,是一个人的表达欲望。写作,是支撑内心的一种方式。
我希望,我的文本展开的是一个个属于自己内心里可能打动读者的生活场景,加上不动声色的叙述,使得阅读成为一种可能的追溯或者探求。
二
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名字是《守望》。守望,有伸展空间,也有思考姿态,是可以在感官上体察到的生存现场。
我知道,我在守望什么。守望精神的家园,坚持自己的写作姿势。以一种近乎冥顽的姿态,临崖独立,对抗着纷纷攘攘的世界。因为书写,我知道了如何在守望中应对时光的流逝。
“守望,而且守望的是‘乌托邦’,这个人可真得有一种英雄之气”(张炜《匆促的长旅》),我无意为自己贴上某种标签,只是表述我对自身的一种期许,能把生命中最美好的章节书写下来。
《守望》收集的多是短文。它只是一棵小树。它需要生长,获得自由而独立的空间。它的存在,使得过往的事物在未来的日子里得以延伸。我希望它是一本让人安静的书,现实的声嚣是它的铺垫。
《守望》出版以后,得到了读者的心理认同,把文字从纸上搭救出来。我和她每次碰面都很客气。偶然的机会,她在别的办公室里看到我写母亲的文章,看着看着,眼泪就在眼眶里打旋,她察觉自己的失态,没有任何招呼,就逃离了别人惊疑的注视。她对我的鼓励和帮助就像我的大姐,但我从来都是称呼她“主任”。像她一样支持我写作的人还有很多。如果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就像主播播报与会人员,我自己都感到羞愧。他们只是希望我能走得更远,而不是获得廉价的感激。他们的存在,坚定了我对心灵自由的恪守姿势。
从《守望》到《清澈》,似乎由一种姿势转化为质地。清澈,是守望的接续吗?
三
清澈,是个有些稚气的词。在文学成为一些人华丽的行头的当下,一个人为了守护内心的清澈而写作,他的行为是迂腐的。
在一些写作者眼里,散文应该讴歌主旋律,他却偏偏向细枝末节延伸,以此呈现他对生活的深层思考。生活的表层乏善可陈,他时常向过往的生活倾斜,深深地沉浸,抵达着生命的真实和内心的清净。他过分倚重于修辞。喜欢质感的比喻,这是否标志着一个人内心的童真。他坚持文学事业是一种诗性工作,他努力用文字使生活洁净起来。
这样的一个写作者,你会如何想象他的模样?一个对内心过于专注,有些自闭的落寞文人?一个和众生喧哗的时代构成紧张关系,执意构建内心格局的倔强书生?
这样的一个写作者,是当下的我,还是遥远的我?这种个体的坚持,能否支撑真实的内心?我的写作,只是内心的一种表达方式。写作,是针对自己发生的一件事情,每一次写作,都是对内心的一次清洗,如同水流,沉淀沙砾,消解声嚣,最终获得表情的平静。内心深处的水流,有着奇特的柔情、敏锐的感知,在生活的低处褒有健康洁净的分子。这是水流的特质。
曾经用尽努力,想闯荡世界,经年之后,我却慢慢地向回走去,走向我的童心,走向中国文学的童年。我在《清澈》里说:“复原童年的清澈,就是生命的重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李贽《童心说》),从童心的层面上言说散文,它是简洁的,纯净的,像童话一样,表述着巨大的善、永恒的真。
老子云:“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写作者于太牢高台是疏离的,他始终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在生活的现场,单纯而执拗地书写着人性的本真。
《清澈》是这样的一本书,它用成人的笔,表达的是孩子般纯净的心。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