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
2021-12-23叙事散文寂寞沙洲
丰碑五月。高台。历史的脚步已经远去,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在暖暖的五月的阳光里, “西路军烈士纪念馆”那几个苍劲有力的字发出宁静而苍凉的光芒。
烈士们的家园很安静,安静的几乎没有一点风声,只有淡淡的阳光的清香夹杂着浅浅的花草的味道在空气里弥……
丰碑
五月。高台。
历史的脚步已经远去,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
在暖暖的五月的阳光里, “西路军烈士纪念馆”那几个苍劲有力的字发出宁静而苍凉的光芒。
烈士们的家园很安静,安静的几乎没有一点风声,只有淡淡的阳光的清香夹杂着浅浅的花草的味道在空气里弥漫。 走进大门,沿着水泥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雕塑家何鄂创作的红西路军第五军“血战高台”的雕塑:几个头裹绷带的战士正瞄准马匪,栩栩如生,他们不同的姿态表达的是相同的情怀,不同的眼神流淌的却是相同的悲愤。 我抚摸着粗粝的石头,在正午的阳光里有粗糙的温暖和粗粝的疼痛,我似乎感觉到了历史的心跳,触摸到了鲜血的体温。这座雕塑,它复活的是一段历史,唤醒的是一种永远的疼痛。而此刻,在这里,看不到浴血奋战的场面,听不到战鼓雷鸣;看不到血雨腥风的画面,听不到人喊马叫。这里只有安详生活着的人们和正午安静的阳光。也许,战争的残酷就凝聚成那撕心裂肺的瞬间痛彻筋骨的雕像,可是更残酷的是战争却不是一个瞬间。 雕塑的正东面是巍峨的纪念碑,碑的正面是李先念书写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永垂不朽”,背面简练的文字写着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的历史。 我抬头,看到了头顶高远的天空,看不到他们生命的高度。 我俯首,感觉到了脚下厚重的土地,感觉不到他们灵魂的厚度。 尽管,鲜血曾经淹没了那片土地,可是多少光阴也覆盖不了那些光辉灿烂的名字和那些浴血奋战的历史,也忘却不了那些惨无人道的画面。我们不妨回首,也许这样的翻阅和回首有点残酷,可是,这沉重的一页是两万多人的鲜血浸染的,永远也无法翻过,因为他太沉重了。也许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这段历史就是浪花一朵,可是这一朵浪花足可以折射出所有的哀伤。有些历史的分量是文字抑或画面无法承载的,就如这段历史。 1937年1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在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的率领下,英勇奋战,一举攻克了高台。此时,西路军总部及九军到达了临泽、沙河一线,红三十军到了倪家营子。敌军军长马步芳、副军长马步青集中9万兵力围攻西路军。除了一部分兵力在倪家营子、沙河、临泽钳制红军外,以4个骑兵旅,1个骑兵团,1个手枪团,1个炮兵团及民团,一共有两万余人集中围攻高台。红五军从元月12日一直打到元月20日,最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高台失守。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及300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 红五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牺牲时,他的妻子正在千里之外每天看着他中学时的照片和杨克明工作时用的公文包,这一看,足足看了30年,白发苍苍的妻子最终等来的却是一个噩耗—自己的丈夫早已离开了人世。妻子悲伤欲绝,最终在一天后去世。还有军长董振堂的事迹更让人潸然泪下,1937年1月20日,高台因敌我力量悬殊,红九军准备从事先挖好的地道撤退,但因副总司令彭德怀的不同意,只好死守高台。下午2点,我军只剩下军长和四个警卫员,敌军还有七、八万人,军长只好命令跳下城楼,两名警卫员不幸摔死,其他两名被敌人杀害,只剩下了孤军奋战且摔断了腿的董军长,最后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这段历史血泪相和。 这段岁月长歌当哭。 这分疼痛和泥土一样无力而永恒。
如今,有的只是那些安静的文字诉说着沧桑的往事。不敢设想,七十多年前,这片土地上流淌了多少鲜血,掩埋了多少忠魂,那巍峨的纪念碑铭记着先烈的足迹,丈量着先烈们灵魂的高度。 南北两座亭子里,矗立着安静的墓碑,是他们两人的墓碑,和纪念碑遥遥相对。那些刻在石头山的文字是记载着他们生命走过的痕迹,却无法承载那些灵魂的分量。 他们的故乡远在千里之外,如今隔着万水千山,他们再也听不到故乡的呼唤了,也许只能梦回故里了。
简单的亭台,简单的墓碑。在安静的阳光里,我抚摸着那略带体温的墓碑,我想象着他们血肉模糊的容颜。
站在董正堂烈士的墓碑前,我失语。那些文字见证着他当时的英武,四十二岁的生命绽放成一束鲜花,永远盛开在高台这片土地上。 就在我们离开纪念碑的一瞬间,孩子忽然紧紧抱住了墓碑,他说:“妈妈,我想和董振堂爷爷拥抱。”他的小脸贴着墓碑,那一刻,我忽然觉得那段历史足可以贴近每一个人的灵魂,我相信先烈们会感觉到孩子的体温,因为孩子听到了他们的心跳了,我的泪水滚落在我脚下那片曾经血染的土地上。 墓碑后面是硕大的坟冢,孩子问我:“妈妈,这么大的坟到底埋了多少红军?” 我不知道,谁也不知道埋了多少鲜活的伤残的完整的支离破碎的活着的已经死了的生命。 坟冢上是一些不知名的小草依旧在阳光下舒张着葱笼着,一年一度,岁岁吐露芬芳,也许是先烈们的英灵在向世人召唤。坟冢的周围是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在阳光下泛着生命的光泽。 走进雕塑北面的“陈列馆”,堂内的图片复原着那段悲惨的历史,一幅幅画面再现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在那些文字里我又嗅到了鲜血的味道。当孩子看到那些图片、文史资料上马匪对红军的惨无人道的拷打摧残:如马步芳把红军的肠子绑在马尾上,然后让马在前面跑,红军的肠子都被拽了出来,孩子泣不成声。孩子指着被割下来的孙玉清的头颅,哭诉着说:“妈妈,你看看他的脸上都是枪眼,马家军为什么如此残忍,我恨不得杀了他们。”看着那些敌人用袋子装着的准备请功的红军的尸体,我的心里尖锐而又剧烈的疼痛,那种残酷无法用文字表述,那一刻,文字是苍白的,疼痛是有呼吸的。 有一堆累累尸体中,下面的文字是“其中有一具尸体是董振堂的”,孩子看着,抽噎着,问:“哪一具尸体是董振堂爷爷?”我忍着泪水说:“他们哪一具都是董振堂爷爷。” 那些残酷的画面,记录着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那些累累白骨,折射着今天的灿烂,那些幸存的人们,见证着活着的美好。 走出“陈列馆”,心里疼痛泛滥。那鲜活的雕塑再一次点亮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是历史,那巍峨的纪念碑依旧擦亮了那些陈旧的往事。也许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在现世安稳里我们照出历史每走出一步的艰难与不易。 这一段历史,不知道让多少人潸然泪下,这段历史,她已经陈旧;这段历史,她永远鲜活。 走出大门,蓦然回首,纪念牌巍峨依旧,松树无言,柏树无语,松柏青翠挺拔,庄严肃穆。只有他们日夜伴着先烈们的忠魂,只有他们见证那些来来往往流淌着泪水的眼眸,他们都浸泡在我的泪水里。 五月,你们在阳光里安静的长眠吧,你们在历史的烽烟里安静睡眠吧。 岁月的河流无情地涤荡着生活的轨迹,暗淡着记忆的踪影,但这用鲜血凝成的文字,用生命绘出的图画,却在时光不息的流逝中,越发闪烁出熠熠光彩。
[ 本帖最后由 寂寞沙洲 于 2009-6-22 08:35 编辑 ]
烈士们的家园很安静,安静的几乎没有一点风声,只有淡淡的阳光的清香夹杂着浅浅的花草的味道在空气里弥漫。 走进大门,沿着水泥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雕塑家何鄂创作的红西路军第五军“血战高台”的雕塑:几个头裹绷带的战士正瞄准马匪,栩栩如生,他们不同的姿态表达的是相同的情怀,不同的眼神流淌的却是相同的悲愤。 我抚摸着粗粝的石头,在正午的阳光里有粗糙的温暖和粗粝的疼痛,我似乎感觉到了历史的心跳,触摸到了鲜血的体温。这座雕塑,它复活的是一段历史,唤醒的是一种永远的疼痛。而此刻,在这里,看不到浴血奋战的场面,听不到战鼓雷鸣;看不到血雨腥风的画面,听不到人喊马叫。这里只有安详生活着的人们和正午安静的阳光。也许,战争的残酷就凝聚成那撕心裂肺的瞬间痛彻筋骨的雕像,可是更残酷的是战争却不是一个瞬间。 雕塑的正东面是巍峨的纪念碑,碑的正面是李先念书写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永垂不朽”,背面简练的文字写着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的历史。 我抬头,看到了头顶高远的天空,看不到他们生命的高度。 我俯首,感觉到了脚下厚重的土地,感觉不到他们灵魂的厚度。 尽管,鲜血曾经淹没了那片土地,可是多少光阴也覆盖不了那些光辉灿烂的名字和那些浴血奋战的历史,也忘却不了那些惨无人道的画面。我们不妨回首,也许这样的翻阅和回首有点残酷,可是,这沉重的一页是两万多人的鲜血浸染的,永远也无法翻过,因为他太沉重了。也许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这段历史就是浪花一朵,可是这一朵浪花足可以折射出所有的哀伤。有些历史的分量是文字抑或画面无法承载的,就如这段历史。 1937年1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在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的率领下,英勇奋战,一举攻克了高台。此时,西路军总部及九军到达了临泽、沙河一线,红三十军到了倪家营子。敌军军长马步芳、副军长马步青集中9万兵力围攻西路军。除了一部分兵力在倪家营子、沙河、临泽钳制红军外,以4个骑兵旅,1个骑兵团,1个手枪团,1个炮兵团及民团,一共有两万余人集中围攻高台。红五军从元月12日一直打到元月20日,最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高台失守。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及300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 红五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牺牲时,他的妻子正在千里之外每天看着他中学时的照片和杨克明工作时用的公文包,这一看,足足看了30年,白发苍苍的妻子最终等来的却是一个噩耗—自己的丈夫早已离开了人世。妻子悲伤欲绝,最终在一天后去世。还有军长董振堂的事迹更让人潸然泪下,1937年1月20日,高台因敌我力量悬殊,红九军准备从事先挖好的地道撤退,但因副总司令彭德怀的不同意,只好死守高台。下午2点,我军只剩下军长和四个警卫员,敌军还有七、八万人,军长只好命令跳下城楼,两名警卫员不幸摔死,其他两名被敌人杀害,只剩下了孤军奋战且摔断了腿的董军长,最后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这段历史血泪相和。 这段岁月长歌当哭。 这分疼痛和泥土一样无力而永恒。
如今,有的只是那些安静的文字诉说着沧桑的往事。不敢设想,七十多年前,这片土地上流淌了多少鲜血,掩埋了多少忠魂,那巍峨的纪念碑铭记着先烈的足迹,丈量着先烈们灵魂的高度。 南北两座亭子里,矗立着安静的墓碑,是他们两人的墓碑,和纪念碑遥遥相对。那些刻在石头山的文字是记载着他们生命走过的痕迹,却无法承载那些灵魂的分量。 他们的故乡远在千里之外,如今隔着万水千山,他们再也听不到故乡的呼唤了,也许只能梦回故里了。
简单的亭台,简单的墓碑。在安静的阳光里,我抚摸着那略带体温的墓碑,我想象着他们血肉模糊的容颜。
站在董正堂烈士的墓碑前,我失语。那些文字见证着他当时的英武,四十二岁的生命绽放成一束鲜花,永远盛开在高台这片土地上。 就在我们离开纪念碑的一瞬间,孩子忽然紧紧抱住了墓碑,他说:“妈妈,我想和董振堂爷爷拥抱。”他的小脸贴着墓碑,那一刻,我忽然觉得那段历史足可以贴近每一个人的灵魂,我相信先烈们会感觉到孩子的体温,因为孩子听到了他们的心跳了,我的泪水滚落在我脚下那片曾经血染的土地上。 墓碑后面是硕大的坟冢,孩子问我:“妈妈,这么大的坟到底埋了多少红军?” 我不知道,谁也不知道埋了多少鲜活的伤残的完整的支离破碎的活着的已经死了的生命。 坟冢上是一些不知名的小草依旧在阳光下舒张着葱笼着,一年一度,岁岁吐露芬芳,也许是先烈们的英灵在向世人召唤。坟冢的周围是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在阳光下泛着生命的光泽。 走进雕塑北面的“陈列馆”,堂内的图片复原着那段悲惨的历史,一幅幅画面再现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在那些文字里我又嗅到了鲜血的味道。当孩子看到那些图片、文史资料上马匪对红军的惨无人道的拷打摧残:如马步芳把红军的肠子绑在马尾上,然后让马在前面跑,红军的肠子都被拽了出来,孩子泣不成声。孩子指着被割下来的孙玉清的头颅,哭诉着说:“妈妈,你看看他的脸上都是枪眼,马家军为什么如此残忍,我恨不得杀了他们。”看着那些敌人用袋子装着的准备请功的红军的尸体,我的心里尖锐而又剧烈的疼痛,那种残酷无法用文字表述,那一刻,文字是苍白的,疼痛是有呼吸的。 有一堆累累尸体中,下面的文字是“其中有一具尸体是董振堂的”,孩子看着,抽噎着,问:“哪一具尸体是董振堂爷爷?”我忍着泪水说:“他们哪一具都是董振堂爷爷。” 那些残酷的画面,记录着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那些累累白骨,折射着今天的灿烂,那些幸存的人们,见证着活着的美好。 走出“陈列馆”,心里疼痛泛滥。那鲜活的雕塑再一次点亮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是历史,那巍峨的纪念碑依旧擦亮了那些陈旧的往事。也许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在现世安稳里我们照出历史每走出一步的艰难与不易。 这一段历史,不知道让多少人潸然泪下,这段历史,她已经陈旧;这段历史,她永远鲜活。 走出大门,蓦然回首,纪念牌巍峨依旧,松树无言,柏树无语,松柏青翠挺拔,庄严肃穆。只有他们日夜伴着先烈们的忠魂,只有他们见证那些来来往往流淌着泪水的眼眸,他们都浸泡在我的泪水里。 五月,你们在阳光里安静的长眠吧,你们在历史的烽烟里安静睡眠吧。 岁月的河流无情地涤荡着生活的轨迹,暗淡着记忆的踪影,但这用鲜血凝成的文字,用生命绘出的图画,却在时光不息的流逝中,越发闪烁出熠熠光彩。
[ 本帖最后由 寂寞沙洲 于 2009-6-22 08:35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