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期
2021-12-23抒情散文梁星钧
婚 期 梁星钧 一个人不可能太圆满。像我们这类几番读书升学,在外谋职打工的拚搏者,多少有些耽误和错过了传统认为的最佳婚期,尽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倡导晚婚晚育,可给我们一些安慰,但遗憾是肯定的。我当时“到龄”没对象,同样急坏了父母及众血亲,……
婚 期 梁星钧
一个人不可能太圆满。
像我们这类几番读书升学,在外谋职打工的拚搏者,多少有些耽误和错过了传统认为的最佳婚期,尽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倡导晚婚晚育,可给我们一些安慰,但遗憾是肯定的。我当时“到龄”没对象,同样急坏了父母及众血亲,他们纷纷出马,甚至“倾巢出动”,大张旗鼓为我四处打探张罗,我本能地拒绝着,也很反感,想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解决这一人生大事。然而婚事并非一个一解答案,其中掺杂许多变数。就一般情况言,婚姻主要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和姻缘,实力是相对的,而姻缘属偶然,所以婚姻往往又表现为一种阴差阳错。
我工作的首站是人人羡慕的城郊乡,一年之后因撤乡并镇而调往龙源镇。龙源地广人稠,纵横上百里,人口逾万人,我被分联一个边远大村,村校有三个女子引我注目,其中一个最入心。通过几次接触,即同在一家农户吃过一餐饭,同在到校的山包上走过一段路,托她给当地的队长代过几次会议通知纸条,就基本垫定了我们间的好感关系。但之后没故事,也没任何约会往来,相反她还走了,去一个地方读书去了,辞了那个代课教师,然而三年之后我们还是阴差阳错走到了一起。
婚期的选择就摆在日程上。
对此我是不在乎的,甚至都不打算请客。我认为既有婚姻的内容实质,又何必看重掩人的形式呢?再说我已有言在先,父母含辛茹苦送我上学,几番补习,家财耗尽,亟待疗伤。所以我许诺并公开表态说,你们送我读书,结婚我不花你们一分钱,相反我还要尽力帮你们!我是说到做到的,自参加工作起,就给家提供了短缺的农业税、两个妹妹的婚事、婆婆丧事及周年的一些款项用度。况且我和女友商量好了,到时我们旅游结婚,从重庆乘船至武汉三日游,女友满心欢喜,兴致勃勃听我给她朗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
然而父母不这么看。父亲把牙一咬,作了一个果断决定:请客!他的想法我很清楚:他好歹当干部也风光了20年,就养这么一个儿子,不请客说得过去吗?再穷,赊帐,我也要请客!见他说得如此斩钉截铁,我们只好折衷为简单请,即只请内亲,办风光点。接下他们开始四处找人看期。第一个不行。舅舅荐了一个先生,看出了“保准”婚后生儿子的两个最佳期:一个是六月某日,一个是腊月某日。这两张红纸期书,很快就送到我手里,望我尽早决定。我给未婚妻扬了扬,却并不给她细看,她追我跑了许多路,直到把我送上山顶,然后随我骑车回到乡镇,我才给她展示内容。她脸绯红,问我选哪个期?我想了想,说,六月太热,饭菜不好处理,腊月太冷,天寒地冻。因为那时农村家里办一台酒席,是不简单的,得提前一月两月甚至半年筹备,忙碌,张罗,哪像现在城里这么方便,只中午一餐饭,两三个小时就了事呢。
我终没采纳高手先生看的两个最佳婚期,而确定在九月某日的母亲生日上,是有我自己的考虑的,一是时间合宜,正好不冷不热,农村也不太忙,二是简朴易行,反正母亲每年要过生日,符合我的婚事从简这一宿愿,三是方便易记,与母亲同生日,便于日后记念,可谓一举两得,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四是暗合心愿,我以前从没说起这点,这是我的内心隐情,因我老爱忘记母亲生日,这样做后还忘得了吗?当然我也多少受了舅舅一点影响,因他对我们从小就常讲,母亲在生我们时,是“儿奔生娘奔死”啊!这句话我记下了,我也深知,博古通今的舅舅是身体力行的,他每年过生日时,总先想到自己母亲,第一件事就是奔向母亲坟头,烧纸祭拜,表达对生母的感恩之情,然后才回家安心过生日。想想自己非常惭愧,也联想到一些人,往往自己大了,就把自己的母亲给疏远淡忘还甚至遗忘了。
婚礼以农村的传统方式进行。
这天,我们选派6位代表把亲从龙源迎回来,对方送亲队伍浩浩的20人,穿行在蜿蜒的山路上,宛若一条长龙。父母远道恭迎,笑逐颜开。的确,婚礼达到了当地风俗和我们意愿的双重目的。礼宾先生是文珍爸,一个知书达理,品貌端庄的文墨先生,他讲话待客词简意练,彬彬有礼,博得了全场的满堂采。因为客只有20桌,全属内亲,所以秩序井然,酒席也安排得有质有量。
我敢说我们两次给当地开了好头,创了特色,让人仿效。
一次是15年后的父亲去逝。我把葬礼办得有气势有声势。我们让隆隆的大型流弹炮火映红了半边天,给我的父亲去处开路,让纷飞的爆竹烟花腾空而起,彩霞满天,浮现了我父亲一生热情和善而真诚好客的张张笑脸,也让这些震天动地的轰鸣,宣告了一个令人深切缅怀和无限景仰的慈祥老人的庄严终结,也给平凡而壮阔的父亲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大句号。
再就是这次婚礼。在父母的张罗下,《长城大决战》的精彩电影吸引了众宾朋,但十个后厨小摊同时忙得不亦乐乎,简直就是一道奇观。真的,这时我才真正体味到了父亲一生本事的集中展现,似乎都浓缩在这一点上了,他不愧当了20多年的农村干部,他事先就给十个小组开会,分别任命了十个小组长,把大家充分鼓动和调动了,所以大家忙而有序,秩序井然,都有活干,热情非常高涨,连包抄手的女人们都是两眼盯着电影,手里忙包抄手,做到了两不误。20桌的酒席质量虽说不敢与城里比,但仅从晚上全用了每人一碗自包的抄手代米饭,夜宵全用了每人一碗自做的汤圆醪糟代面条,翌日早餐全用每人一碗自制的油茶馓子代面条三项,就堪称当地一绝,可说没谁能办得到,事隔20年后的今天,也没谁能办到,而我的父亲母亲,办到了!
我把婚期选在母亲生日,与母亲同乐,亲友们谁也没想到,他们纷纷问我,咋没选个“五·一”、国庆、元旦之类的国家大节,连龙源送亲来的大叔见面也风趣地劈头问母亲:今天到底主要是结婚呢,还是过生?母亲笑脸盈盈地回答,我那个算个啥,年年都过,孩子们的事才重要,今天是孩子们的节日!
这就是我的母亲。时年近60岁,白发添了一层,人却精神饱满,她始终跑前跑后,根本就没把自己的生日当回事,也许,肯定,正如她所说的,她早忘了,而一心扑在我的婚事上。而这一点,令我们很遗憾。所以我们在喝那杯农村习俗的交杯酒时,我们共同心里默念:祝母亲生日快乐!在礼宾先生举杯同邀大家共庆一杯酒时,我和娇艳的妻子同念:祝慈爱的母亲生日快乐!祝我们的婚姻幸福美满快乐!
(写于09,5,9 于清江河)
一个人不可能太圆满。
像我们这类几番读书升学,在外谋职打工的拚搏者,多少有些耽误和错过了传统认为的最佳婚期,尽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倡导晚婚晚育,可给我们一些安慰,但遗憾是肯定的。我当时“到龄”没对象,同样急坏了父母及众血亲,他们纷纷出马,甚至“倾巢出动”,大张旗鼓为我四处打探张罗,我本能地拒绝着,也很反感,想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解决这一人生大事。然而婚事并非一个一解答案,其中掺杂许多变数。就一般情况言,婚姻主要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和姻缘,实力是相对的,而姻缘属偶然,所以婚姻往往又表现为一种阴差阳错。
我工作的首站是人人羡慕的城郊乡,一年之后因撤乡并镇而调往龙源镇。龙源地广人稠,纵横上百里,人口逾万人,我被分联一个边远大村,村校有三个女子引我注目,其中一个最入心。通过几次接触,即同在一家农户吃过一餐饭,同在到校的山包上走过一段路,托她给当地的队长代过几次会议通知纸条,就基本垫定了我们间的好感关系。但之后没故事,也没任何约会往来,相反她还走了,去一个地方读书去了,辞了那个代课教师,然而三年之后我们还是阴差阳错走到了一起。
婚期的选择就摆在日程上。
对此我是不在乎的,甚至都不打算请客。我认为既有婚姻的内容实质,又何必看重掩人的形式呢?再说我已有言在先,父母含辛茹苦送我上学,几番补习,家财耗尽,亟待疗伤。所以我许诺并公开表态说,你们送我读书,结婚我不花你们一分钱,相反我还要尽力帮你们!我是说到做到的,自参加工作起,就给家提供了短缺的农业税、两个妹妹的婚事、婆婆丧事及周年的一些款项用度。况且我和女友商量好了,到时我们旅游结婚,从重庆乘船至武汉三日游,女友满心欢喜,兴致勃勃听我给她朗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
然而父母不这么看。父亲把牙一咬,作了一个果断决定:请客!他的想法我很清楚:他好歹当干部也风光了20年,就养这么一个儿子,不请客说得过去吗?再穷,赊帐,我也要请客!见他说得如此斩钉截铁,我们只好折衷为简单请,即只请内亲,办风光点。接下他们开始四处找人看期。第一个不行。舅舅荐了一个先生,看出了“保准”婚后生儿子的两个最佳期:一个是六月某日,一个是腊月某日。这两张红纸期书,很快就送到我手里,望我尽早决定。我给未婚妻扬了扬,却并不给她细看,她追我跑了许多路,直到把我送上山顶,然后随我骑车回到乡镇,我才给她展示内容。她脸绯红,问我选哪个期?我想了想,说,六月太热,饭菜不好处理,腊月太冷,天寒地冻。因为那时农村家里办一台酒席,是不简单的,得提前一月两月甚至半年筹备,忙碌,张罗,哪像现在城里这么方便,只中午一餐饭,两三个小时就了事呢。
我终没采纳高手先生看的两个最佳婚期,而确定在九月某日的母亲生日上,是有我自己的考虑的,一是时间合宜,正好不冷不热,农村也不太忙,二是简朴易行,反正母亲每年要过生日,符合我的婚事从简这一宿愿,三是方便易记,与母亲同生日,便于日后记念,可谓一举两得,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四是暗合心愿,我以前从没说起这点,这是我的内心隐情,因我老爱忘记母亲生日,这样做后还忘得了吗?当然我也多少受了舅舅一点影响,因他对我们从小就常讲,母亲在生我们时,是“儿奔生娘奔死”啊!这句话我记下了,我也深知,博古通今的舅舅是身体力行的,他每年过生日时,总先想到自己母亲,第一件事就是奔向母亲坟头,烧纸祭拜,表达对生母的感恩之情,然后才回家安心过生日。想想自己非常惭愧,也联想到一些人,往往自己大了,就把自己的母亲给疏远淡忘还甚至遗忘了。
婚礼以农村的传统方式进行。
这天,我们选派6位代表把亲从龙源迎回来,对方送亲队伍浩浩的20人,穿行在蜿蜒的山路上,宛若一条长龙。父母远道恭迎,笑逐颜开。的确,婚礼达到了当地风俗和我们意愿的双重目的。礼宾先生是文珍爸,一个知书达理,品貌端庄的文墨先生,他讲话待客词简意练,彬彬有礼,博得了全场的满堂采。因为客只有20桌,全属内亲,所以秩序井然,酒席也安排得有质有量。
我敢说我们两次给当地开了好头,创了特色,让人仿效。
一次是15年后的父亲去逝。我把葬礼办得有气势有声势。我们让隆隆的大型流弹炮火映红了半边天,给我的父亲去处开路,让纷飞的爆竹烟花腾空而起,彩霞满天,浮现了我父亲一生热情和善而真诚好客的张张笑脸,也让这些震天动地的轰鸣,宣告了一个令人深切缅怀和无限景仰的慈祥老人的庄严终结,也给平凡而壮阔的父亲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大句号。
再就是这次婚礼。在父母的张罗下,《长城大决战》的精彩电影吸引了众宾朋,但十个后厨小摊同时忙得不亦乐乎,简直就是一道奇观。真的,这时我才真正体味到了父亲一生本事的集中展现,似乎都浓缩在这一点上了,他不愧当了20多年的农村干部,他事先就给十个小组开会,分别任命了十个小组长,把大家充分鼓动和调动了,所以大家忙而有序,秩序井然,都有活干,热情非常高涨,连包抄手的女人们都是两眼盯着电影,手里忙包抄手,做到了两不误。20桌的酒席质量虽说不敢与城里比,但仅从晚上全用了每人一碗自包的抄手代米饭,夜宵全用了每人一碗自做的汤圆醪糟代面条,翌日早餐全用每人一碗自制的油茶馓子代面条三项,就堪称当地一绝,可说没谁能办得到,事隔20年后的今天,也没谁能办到,而我的父亲母亲,办到了!
我把婚期选在母亲生日,与母亲同乐,亲友们谁也没想到,他们纷纷问我,咋没选个“五·一”、国庆、元旦之类的国家大节,连龙源送亲来的大叔见面也风趣地劈头问母亲:今天到底主要是结婚呢,还是过生?母亲笑脸盈盈地回答,我那个算个啥,年年都过,孩子们的事才重要,今天是孩子们的节日!
这就是我的母亲。时年近60岁,白发添了一层,人却精神饱满,她始终跑前跑后,根本就没把自己的生日当回事,也许,肯定,正如她所说的,她早忘了,而一心扑在我的婚事上。而这一点,令我们很遗憾。所以我们在喝那杯农村习俗的交杯酒时,我们共同心里默念:祝母亲生日快乐!在礼宾先生举杯同邀大家共庆一杯酒时,我和娇艳的妻子同念:祝慈爱的母亲生日快乐!祝我们的婚姻幸福美满快乐!
(写于09,5,9 于清江河)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