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怀旧系列之五十六:叫 魂
2021-12-23叙事散文于文华
◆乡土怀旧系列之五十六:叫 魂 ■ 文/于文华 人有魂魄吗?乡下人认为,人是有魂魄的。魂魄是一个人的精气神,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名有姓的人,活的有头有脸、有滋有味的根本。若丢失了魂魄,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抽取了生命活力的躯干。《聊斋志……
◆乡土怀旧系列之五十六:叫 魂
■ 文/于文华 人有魂魄吗?
乡下人认为,人是有魂魄的。魂魄是一个人的精气神,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名有姓的人,活的有头有脸、有滋有味的根本。若丢失了魂魄,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抽取了生命活力的躯干。《聊斋志异》里的人物,被狐狸精勾了魂摄了魄,会不由自主地乖乖就范,落入圈套,失去自由与性命。
野地里拾柴,不觉天已黑透,四下里同伴不知什么时候悄然溜走,而背篼里的柴火却多的无法背起来。咬紧牙关放在肩头,一步一步路过野坟滩地时,生性胆小的我想起往日大人讲的鬼怪故事,顿时吓得头皮发麻,不敢前行半步。而那几个破败,长满杂草,老鼠与长虫(蛇)出没、遍布大小洞穴的坟,却是必须穿越的路径,白天可以小跑着一溜烟穿过,此时成了无法逾越的一道坎。就像人生中,有时候不得不面对的“沟坎”——你不能绕道,不能跳过,必须正确应对,想方设法走过。 坟地与我们村子似乎没有关系。不见有人来烧纸、上坟、祭奠,也不曾听见大人们提起是谁家的先人。想必是遥远人家先人的坟冢。大白天放驴时,骑着高大的驴子,耀武扬威地,一点也不害怕。铲草时,几个人从塌陷的洞中,隐隐约约瞥见过蒙着尘土、业已腐朽的棺材板,甚至一些长短不一的骨头。只是谁都不敢走近坟堆半步,生怕被勾魂摄魄。此时此刻,一个个黑呼呼的坟头,仿佛狰狞的鬼怪,张望着孤立无援,欲哭无泪、欲叫不敢张口的我。心中是一阵阵的懊悔:拾这么多柴干啥?背又背不动。倒掉一些,轻松是轻松,但想到灶火前堆放的烧柴不多了,这一背篼的谷茬根,着实能烧几天,肩膀便增添了力量。
脚步惊扰了躲在杂草里酣然大睡的什么鸟,“扑棱棱”扑闪着翅膀,低声鸣叫着,像是埋怨着我打搅了它们香甜的睡眠,还有意识从我近旁掠过,又似乎给我壮胆助威,但我听见鸟叫全身凉飕飕的,一个机灵,似有什么击穿了我的身体,好像泄了气的皮球,浑身一下子软弱无力,险些一个踉跄栽倒在地,背篼也差点摔出。
我竟是一步也不敢向前了!找一个高处的土崖,将背篼放下,擦擦汗,心里焦急万分地呼唤着父母能够来帮我。正这样想着,猛然看见远处忽明忽暗跳跃的亮光,像是一把火,霎时燃亮了我的心扉。亮光慢慢向我这里移动着,还喊着我的乳名。我高声叫着:“我在这里!”既是给自己壮胆也是欣喜异常地应答——果真是父亲,提着马灯(一种带罩子的煤油灯,有抓手可提在手里,风雨吹不灭。一般轻易不用,只有浇水、打场时才排上用场。),远处传来“你等着,我来接你”的呼应,声音带着关切和安慰……
回到家里,匆匆忙忙扒拉了几口饭,我就钻入奶奶的烫炕上,迷迷糊糊睡着了。不知何时奶奶进门,摸摸我的头颅,说是有些发烧。先是熬了些焦小米汤,(把小米炒的焦黑焦黑,熬制成红黑色的汤),强行让我喝下。又将她绑腿的黑绑带解下来,吩咐我脱了衣服,从胳膊上面一把把捋下来,拿绑带扎在手腕上。再拿几根黑线,一个一个手指,一下一下捋着,将血捋到指头尖,拿细针将指头尖戳破,流出黑红的血来。放了血,奶奶叫我仰面躺在炕上,盖上棉被,她走到外面,说是我的魂吓丢了,要把魂叫回来。一袋烟的功夫,传来奶奶低低地的叫喊声:“五十七,回来。五十七,回来。”(爷爷五十七岁时生了我,故起了这样的乳名),想必临走时奶奶给妈妈做了安顿。妈妈一旁教着我一声声应答着:喊一声,就要答一声。
一声一声亲切的呼唤。一声一声深情的低语,仿佛还回响在我的耳畔,而疼爱我呵护我如掌上明珠的奶奶,现在却在遥不可知的天国安息。
走进家里炕跟前,奶奶点燃了几张黄纸,在我的头顶燎着,不时说着:“五十七,回家吃饭了。”我神志清醒地说着“吃饭了”, “五十七,回家喝水了。”我紧跟着回答着“喝水了。”奶奶像巫师鬼婆子一样,喊得动情而悠扬,仿佛要从虚无的大气里,呼唤回一种什么金贵的东西,也像是要竭尽全力把我丢失的什么找回家。妈妈也在一边帮着腔,说着“回来了。吃了。喝了……”之类的话。我心里感觉好笑,但笑不出声来。尔后,我不知不觉,一觉安然甜睡到天亮,觉得神清气爽了许多。
上小学三年级时,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上课的铃声敲响了,不见班长喊:“起立,”同学们便有些乱糟糟的。就在班主任进门之前,班长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将一个杂色碎布做成的书包放到讲台上,里面“骨碌碌”钻出十几个黄亮软绵的杏子来。班长神色严峻地有些伤感地说:“同学们,和我一个村子的张万喜,中午爬到他们家的杏树上摘杏子。为了全班每个人都能吃到几粒杏子,他爬到了最高处,不慎跌落在地,现在还昏迷不醒……”听见这样的话语,有些女同学情不自禁抽抽搭搭落下泪来,男同学也黯然伤神,不知道说什么好。有人提议去看望一下。班长和班主任说了一声,全班几乎所有人都无形之中被感动。有人拿出不多的零花钱,买了些零食,有人到自家母亲摆的凉粉滩前拿了些凉粉,有人不知道咋办?班长带路,一路小跑,来到一公里左右的张万喜家。他们家早已黑压压的围满了前来闻讯的乡亲。乡村的人,就是这样的古道热肠,热心热肺。一家有难,邻里主动前来帮忙。一人的安危,牵挂和影响着整个村子的父老乡亲。张万喜的母亲,张口浅浅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说让同学们回去学习,只让几个人进门看一下。我们挤着涌进屋里,气息奄奄的张同学躺在炕上,医生在一旁忙碌着,他的父母在不远处的杏树下喊着、叫着,径直来到屋里。一声声深情呐喊:“万喜,回家吃饭来;万喜,回家来……”,带着亲人的无限关切,带着父母的拳拳情谊。我们,不约而同地在心底呐喊着:“万喜,你安好如初!万喜,你睁开眼睛!万喜,你起来看看我们……”。喊了半天魂,人还人事不省。他的父母劝说我们回校上课,病好后张万喜就到学校上学,并安顿说这几天不要喊叫张万喜的名字,他的魂丢了。一个星期后,张万喜终于走进了教室,我们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高兴,只是他的脚跛着,似乎走路没有以前利索。后来学习很好的张万喜因为身体不合格,没有考取大学,回家务农。听说现在是村支书,带领乡人发家致富,奔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上。
西北人将说话神经兮兮、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的人称为神魂子,说喝了 “迷魂汤”。沙漠里走路,会踏上一种“迷魂草”,一晚上走不出沙漠。即或在大白天走路,也会不知不觉迷了路,明明脚步朝前迈,走上一天,你会发觉还在原地踏步。
父亲那次去沙漠里拔沙冰草,说回来好搓草腰子。可进去三四天了,音信全无。急的母亲嘴上出满了血泡。唉声叹气却又无可奈何,只是默默地流泪。深夜,母亲披着衣服,一边纳鞋底,一边等待着。我睡了一觉醒来,发觉母亲还在“刺啦刺啦”忙碌着。我说睡觉吧,明天再纳也不迟。母亲笑着,说:没啥!不困。一会儿就睡。风吹柴门“哗啦”响了一下,母亲赶紧跳下炕,套上布鞋,匆匆走出门外。细细听了半天。没有狗叫声,没有驴蹄走路的轻快声,只得有些灰心地走进屋里。我不知道母亲是啥时间睡觉的,只知道早上我爬起来,热气腾腾简单而实惠的早饭已端到我的面前。
五天后的下午,父亲终于回来了。说是踏上了迷魂草,说啥也走不出来沙漠。父亲不信邪,试着绕了半天,发觉走到天亮日头出来了,还在原地转圈圈。只好找寻到一条旧路,才摸索着走出沙窝。
叫魂亦称“喊惊”、“喊魂”等。是一种旧时汉族信仰的民俗,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乡村的人认为:小孩遇到惊吓,魂魄丢失了,要一声接一声呼唤回躯体。大人有疾病将死,魂魄离散,须招魂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因而有“招魂”之俗。其实,中华民族早就注意到了幼儿时期人容易受到心理创伤,或是害怕或是恐惧或是胆怯或是惊恐。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且这种创伤的影响会潜伏在内心深处,导致一个人日后某些疾病的根源。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缺医少药的偏僻乡村,家中遇到有人突然生病,或喑哑无语,或神志不清,或昏厥不省,就认为是丢了灵魂。亲人的灵肉分离,自然会使家中所有亲人都心急如焚,要是魂魄不及时回归身体内,肉体离开了灵魂的滋养,肉躯自会慢慢枯槁,直至死亡。为了让迷路、丢失的灵魂及早回归肉躯,就得热爱他的亲人将其呼唤回来。于是,叫魂就成了旧时农村的民俗风情。这种呼唤,对受过惊吓、心理恐惧的小孩,既是一种心理疏导与安慰,也是一种亲切自然的呵护方式,会让人尤其小孩感觉自己在家人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通过呼唤,幼小的心田里感觉到某种缓解、某种舒展与放松。
这种乡音十足叫魂的呼唤声,不时会从乡村传来,激荡着人的心扉,回荡在乡村上空——时不时就又有人丢了魂。我丢过,我的兄弟姐妹丢过,我的同伴丢过。乡人固执地认为:丢失了魂魄,就一定要找回来。也一定能够找回来。而一个人有了魂魄,才能光明正大、器宇轩昂地生活在世上,才能够信心百倍地、精神抖擞地朝着自己梦想的目标前行!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09-4-26 17:38 编辑 ] 魂魄, 习俗, 乡土
■ 文/于文华 人有魂魄吗?
乡下人认为,人是有魂魄的。魂魄是一个人的精气神,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名有姓的人,活的有头有脸、有滋有味的根本。若丢失了魂魄,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抽取了生命活力的躯干。《聊斋志异》里的人物,被狐狸精勾了魂摄了魄,会不由自主地乖乖就范,落入圈套,失去自由与性命。
野地里拾柴,不觉天已黑透,四下里同伴不知什么时候悄然溜走,而背篼里的柴火却多的无法背起来。咬紧牙关放在肩头,一步一步路过野坟滩地时,生性胆小的我想起往日大人讲的鬼怪故事,顿时吓得头皮发麻,不敢前行半步。而那几个破败,长满杂草,老鼠与长虫(蛇)出没、遍布大小洞穴的坟,却是必须穿越的路径,白天可以小跑着一溜烟穿过,此时成了无法逾越的一道坎。就像人生中,有时候不得不面对的“沟坎”——你不能绕道,不能跳过,必须正确应对,想方设法走过。 坟地与我们村子似乎没有关系。不见有人来烧纸、上坟、祭奠,也不曾听见大人们提起是谁家的先人。想必是遥远人家先人的坟冢。大白天放驴时,骑着高大的驴子,耀武扬威地,一点也不害怕。铲草时,几个人从塌陷的洞中,隐隐约约瞥见过蒙着尘土、业已腐朽的棺材板,甚至一些长短不一的骨头。只是谁都不敢走近坟堆半步,生怕被勾魂摄魄。此时此刻,一个个黑呼呼的坟头,仿佛狰狞的鬼怪,张望着孤立无援,欲哭无泪、欲叫不敢张口的我。心中是一阵阵的懊悔:拾这么多柴干啥?背又背不动。倒掉一些,轻松是轻松,但想到灶火前堆放的烧柴不多了,这一背篼的谷茬根,着实能烧几天,肩膀便增添了力量。
脚步惊扰了躲在杂草里酣然大睡的什么鸟,“扑棱棱”扑闪着翅膀,低声鸣叫着,像是埋怨着我打搅了它们香甜的睡眠,还有意识从我近旁掠过,又似乎给我壮胆助威,但我听见鸟叫全身凉飕飕的,一个机灵,似有什么击穿了我的身体,好像泄了气的皮球,浑身一下子软弱无力,险些一个踉跄栽倒在地,背篼也差点摔出。
我竟是一步也不敢向前了!找一个高处的土崖,将背篼放下,擦擦汗,心里焦急万分地呼唤着父母能够来帮我。正这样想着,猛然看见远处忽明忽暗跳跃的亮光,像是一把火,霎时燃亮了我的心扉。亮光慢慢向我这里移动着,还喊着我的乳名。我高声叫着:“我在这里!”既是给自己壮胆也是欣喜异常地应答——果真是父亲,提着马灯(一种带罩子的煤油灯,有抓手可提在手里,风雨吹不灭。一般轻易不用,只有浇水、打场时才排上用场。),远处传来“你等着,我来接你”的呼应,声音带着关切和安慰……
回到家里,匆匆忙忙扒拉了几口饭,我就钻入奶奶的烫炕上,迷迷糊糊睡着了。不知何时奶奶进门,摸摸我的头颅,说是有些发烧。先是熬了些焦小米汤,(把小米炒的焦黑焦黑,熬制成红黑色的汤),强行让我喝下。又将她绑腿的黑绑带解下来,吩咐我脱了衣服,从胳膊上面一把把捋下来,拿绑带扎在手腕上。再拿几根黑线,一个一个手指,一下一下捋着,将血捋到指头尖,拿细针将指头尖戳破,流出黑红的血来。放了血,奶奶叫我仰面躺在炕上,盖上棉被,她走到外面,说是我的魂吓丢了,要把魂叫回来。一袋烟的功夫,传来奶奶低低地的叫喊声:“五十七,回来。五十七,回来。”(爷爷五十七岁时生了我,故起了这样的乳名),想必临走时奶奶给妈妈做了安顿。妈妈一旁教着我一声声应答着:喊一声,就要答一声。
一声一声亲切的呼唤。一声一声深情的低语,仿佛还回响在我的耳畔,而疼爱我呵护我如掌上明珠的奶奶,现在却在遥不可知的天国安息。
走进家里炕跟前,奶奶点燃了几张黄纸,在我的头顶燎着,不时说着:“五十七,回家吃饭了。”我神志清醒地说着“吃饭了”, “五十七,回家喝水了。”我紧跟着回答着“喝水了。”奶奶像巫师鬼婆子一样,喊得动情而悠扬,仿佛要从虚无的大气里,呼唤回一种什么金贵的东西,也像是要竭尽全力把我丢失的什么找回家。妈妈也在一边帮着腔,说着“回来了。吃了。喝了……”之类的话。我心里感觉好笑,但笑不出声来。尔后,我不知不觉,一觉安然甜睡到天亮,觉得神清气爽了许多。
上小学三年级时,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上课的铃声敲响了,不见班长喊:“起立,”同学们便有些乱糟糟的。就在班主任进门之前,班长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将一个杂色碎布做成的书包放到讲台上,里面“骨碌碌”钻出十几个黄亮软绵的杏子来。班长神色严峻地有些伤感地说:“同学们,和我一个村子的张万喜,中午爬到他们家的杏树上摘杏子。为了全班每个人都能吃到几粒杏子,他爬到了最高处,不慎跌落在地,现在还昏迷不醒……”听见这样的话语,有些女同学情不自禁抽抽搭搭落下泪来,男同学也黯然伤神,不知道说什么好。有人提议去看望一下。班长和班主任说了一声,全班几乎所有人都无形之中被感动。有人拿出不多的零花钱,买了些零食,有人到自家母亲摆的凉粉滩前拿了些凉粉,有人不知道咋办?班长带路,一路小跑,来到一公里左右的张万喜家。他们家早已黑压压的围满了前来闻讯的乡亲。乡村的人,就是这样的古道热肠,热心热肺。一家有难,邻里主动前来帮忙。一人的安危,牵挂和影响着整个村子的父老乡亲。张万喜的母亲,张口浅浅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说让同学们回去学习,只让几个人进门看一下。我们挤着涌进屋里,气息奄奄的张同学躺在炕上,医生在一旁忙碌着,他的父母在不远处的杏树下喊着、叫着,径直来到屋里。一声声深情呐喊:“万喜,回家吃饭来;万喜,回家来……”,带着亲人的无限关切,带着父母的拳拳情谊。我们,不约而同地在心底呐喊着:“万喜,你安好如初!万喜,你睁开眼睛!万喜,你起来看看我们……”。喊了半天魂,人还人事不省。他的父母劝说我们回校上课,病好后张万喜就到学校上学,并安顿说这几天不要喊叫张万喜的名字,他的魂丢了。一个星期后,张万喜终于走进了教室,我们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高兴,只是他的脚跛着,似乎走路没有以前利索。后来学习很好的张万喜因为身体不合格,没有考取大学,回家务农。听说现在是村支书,带领乡人发家致富,奔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上。
西北人将说话神经兮兮、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的人称为神魂子,说喝了 “迷魂汤”。沙漠里走路,会踏上一种“迷魂草”,一晚上走不出沙漠。即或在大白天走路,也会不知不觉迷了路,明明脚步朝前迈,走上一天,你会发觉还在原地踏步。
父亲那次去沙漠里拔沙冰草,说回来好搓草腰子。可进去三四天了,音信全无。急的母亲嘴上出满了血泡。唉声叹气却又无可奈何,只是默默地流泪。深夜,母亲披着衣服,一边纳鞋底,一边等待着。我睡了一觉醒来,发觉母亲还在“刺啦刺啦”忙碌着。我说睡觉吧,明天再纳也不迟。母亲笑着,说:没啥!不困。一会儿就睡。风吹柴门“哗啦”响了一下,母亲赶紧跳下炕,套上布鞋,匆匆走出门外。细细听了半天。没有狗叫声,没有驴蹄走路的轻快声,只得有些灰心地走进屋里。我不知道母亲是啥时间睡觉的,只知道早上我爬起来,热气腾腾简单而实惠的早饭已端到我的面前。
五天后的下午,父亲终于回来了。说是踏上了迷魂草,说啥也走不出来沙漠。父亲不信邪,试着绕了半天,发觉走到天亮日头出来了,还在原地转圈圈。只好找寻到一条旧路,才摸索着走出沙窝。
叫魂亦称“喊惊”、“喊魂”等。是一种旧时汉族信仰的民俗,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乡村的人认为:小孩遇到惊吓,魂魄丢失了,要一声接一声呼唤回躯体。大人有疾病将死,魂魄离散,须招魂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因而有“招魂”之俗。其实,中华民族早就注意到了幼儿时期人容易受到心理创伤,或是害怕或是恐惧或是胆怯或是惊恐。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且这种创伤的影响会潜伏在内心深处,导致一个人日后某些疾病的根源。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缺医少药的偏僻乡村,家中遇到有人突然生病,或喑哑无语,或神志不清,或昏厥不省,就认为是丢了灵魂。亲人的灵肉分离,自然会使家中所有亲人都心急如焚,要是魂魄不及时回归身体内,肉体离开了灵魂的滋养,肉躯自会慢慢枯槁,直至死亡。为了让迷路、丢失的灵魂及早回归肉躯,就得热爱他的亲人将其呼唤回来。于是,叫魂就成了旧时农村的民俗风情。这种呼唤,对受过惊吓、心理恐惧的小孩,既是一种心理疏导与安慰,也是一种亲切自然的呵护方式,会让人尤其小孩感觉自己在家人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通过呼唤,幼小的心田里感觉到某种缓解、某种舒展与放松。
这种乡音十足叫魂的呼唤声,不时会从乡村传来,激荡着人的心扉,回荡在乡村上空——时不时就又有人丢了魂。我丢过,我的兄弟姐妹丢过,我的同伴丢过。乡人固执地认为:丢失了魂魄,就一定要找回来。也一定能够找回来。而一个人有了魂魄,才能光明正大、器宇轩昂地生活在世上,才能够信心百倍地、精神抖擞地朝着自己梦想的目标前行!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09-4-26 17:38 编辑 ] 魂魄, 习俗, 乡土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