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 客
2021-12-23抒情散文江腾笑
秧客泡树花开得热热闹闹,田野一片葱葱绿绿,我家的责任田波光粼粼,远远望去,像绿色草原一个湖汊。此时此景,父亲急了,总是不停地对我们说,季节不等人,要接秧客了。听说要接秧客,母亲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堂屋收拾得顺顺当当。还把挂在楼下的腊鱼、……
秧客
泡树花开得热热闹闹,田野一片葱葱绿绿,我家的责任田波光粼粼,远远望去,像绿色草原一个湖汊。此时此景,父亲急了,总是不停地对我们说,季节不等人,要接秧客了。
听说要接秧客,母亲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堂屋收拾得顺顺当当。还把挂在楼下的腊鱼、腊肉,腊丸子、腊皮子等取下来,用开水浸泡好。头天晚上,当民师的妻子,打着电筒,走东家,串西家,不住地接秧客。妻子也是秧客,假日里,帮乡亲插秧,与乡亲们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关系。因而,一个个秧客总是乐意应允妻子的邀请,放下手中的农活,甘心情愿地到我家当秧客。
大清早,太阳还未露脸,树上的宿鸟还在窝里啾啾地叫,田鸡还在睡梦中。一个个穿着农靴的秧客下田扯秧了。一厢厢绿嫩的秧苗,像一块块绿色的翡翠,上面滚动一颗颗洁白的露珠,像一盏盏亮晶晶的小灯泡。秧客坐着“秧马”,一人一厢,双手抓秧,发现哗啦啦的响声。人声、笑声、水声惊醒了田鸡的睡梦,惊散了正在热恋之中情侣青蛙,还将秧苗和泥土的馨香飘散于田间。太阳爬上了山岗,田里洒满了金色霞光,像铺上一床金毯。秧客身后摆满了一个个秧把,像一队队整装待发的士兵。
这时,母亲笑吟吟地送来早点。她一手提着装在油条的篮子,一手提着茶壶。她热情地叫大家上岸过早。秧客说,不必起田,就在田中坐着吃。于是,大家用田水洗洗手,用自己的衣服,或从口袋中掏出手帕揩揩手,接过母亲从田岸传递过来的一根根油条,一杯杯茶水,甜津津地吃起来、喝起来。过了一会儿,父亲将秧把一提提地搬到田岸滤水,接着说:“秧差不多了,中午我还扯呢。”此时秧客才洗脚上岸。
早饭后,一个个秧客挑着一担担秧来到田间。像投手榴弹一样,将一个个秧把甩入田中。水田上空,秧把与燕子、白鹭齐飞共舞,划出道道绿弧。水田内,一个个秧把如同一颗颗的星星,撒落得均均匀匀。秧客插秧个个是能手。“四五寸,九十根,棵距行距插均匀;不插浅不插深,棵棵栽插泥巴心。”嫩绿的秧苗在秧客手与田之间不断跳跃,发出哗哗啦啦地响声。远远望去,秧客如一个个画师,灵巧的双手就像握着神奇的彩笔,描绘一幅幅绿色的画图。此时此景,还会让人想起《插秧歌》:“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
秧客喜欢“撵笼”。几个秧客并排插,谁落了后,谁就入笼成了“王八”。笼子由小渐渐变大,围笼的人抵头上岸,笼中的“王八”还在插,岸上的人拍着胯子笑。田上,白鹭翻飞,燕子穿梭;田边山脚下,杜鹃似火,山鸡起舞。置身于此境中,秧客们情不自禁地唱起来。干娘、嫂子爱唱民间流传的歌,新媳妇、姑娘们爱唱《春天的故事》等歌。有时候还讲故事。故事的内容有流传的,有现编的,内容丰富多彩,时时逗得笑个不停。
太阳快到当顶,中午插秧任务完成大半。这时,在家忙生活的母亲送了“过中的”。内容大都是糖鸡蛋、苒萩粑及茶水等。田岸上,嫩绿的青草和猩红的野月季之间,摆着杯盅碗筷,糖鸡蛋、苒萩粑等飘散着阵阵的清香。秧客起田,在清清的溪沟里洗净手脚,或立或蹲,或用草帽垫坐,甜甜地吃着糖鸡蛋、苒萩粑等,咕咕噜噜地唱茶。
家有秧客,灶里不断火,路上不断人。全家忙得不可开交。父亲抓紧办田。先是犁,后是耙,再是耖。父亲办的田,泥烂于浆,泥软如棉,田平如镜。父亲对我扯秧和插秧不满意,他说,我扯的秧像“鸡脖子”,怕秧客不好插;插秧像“捉虱子”,怕我挡了秧客的手脚。他安排我挑秧。看到秧客身后的秧把寥寥无几。我便慌了,急了,我挑着秧一溜小跑,生怕秧客空了手。汗水和泥水湿透了的衣服,脸上的泥巴像一块块伤疤,新媳妇秧客看到我那样儿,笑得前俯后仰。
下午,太阳还有丈把高,秧插完了,秧客洗脚上岸了。田里一片新绿,秧鸡在旁边起舞,青蛙在田间歌唱,山上传来“个个快活“的杜鹃鸟声。秧客笑了,笑似一朵朵的山花。
如今我家离开了土地,也离开了那一个个渐渐变老的秧客。每当回忆起秧客的往事,心里难免有些依恋和惆怅。插秧季节,回到家乡,可是,看不到成群结队秧客,当然更看不到秧客们那自误自乐的场面,说不清此是坏事,还是好事。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江腾笑 于 2009-4-12 13:42 编辑 ]
泡树花开得热热闹闹,田野一片葱葱绿绿,我家的责任田波光粼粼,远远望去,像绿色草原一个湖汊。此时此景,父亲急了,总是不停地对我们说,季节不等人,要接秧客了。
听说要接秧客,母亲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堂屋收拾得顺顺当当。还把挂在楼下的腊鱼、腊肉,腊丸子、腊皮子等取下来,用开水浸泡好。头天晚上,当民师的妻子,打着电筒,走东家,串西家,不住地接秧客。妻子也是秧客,假日里,帮乡亲插秧,与乡亲们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关系。因而,一个个秧客总是乐意应允妻子的邀请,放下手中的农活,甘心情愿地到我家当秧客。
大清早,太阳还未露脸,树上的宿鸟还在窝里啾啾地叫,田鸡还在睡梦中。一个个穿着农靴的秧客下田扯秧了。一厢厢绿嫩的秧苗,像一块块绿色的翡翠,上面滚动一颗颗洁白的露珠,像一盏盏亮晶晶的小灯泡。秧客坐着“秧马”,一人一厢,双手抓秧,发现哗啦啦的响声。人声、笑声、水声惊醒了田鸡的睡梦,惊散了正在热恋之中情侣青蛙,还将秧苗和泥土的馨香飘散于田间。太阳爬上了山岗,田里洒满了金色霞光,像铺上一床金毯。秧客身后摆满了一个个秧把,像一队队整装待发的士兵。
这时,母亲笑吟吟地送来早点。她一手提着装在油条的篮子,一手提着茶壶。她热情地叫大家上岸过早。秧客说,不必起田,就在田中坐着吃。于是,大家用田水洗洗手,用自己的衣服,或从口袋中掏出手帕揩揩手,接过母亲从田岸传递过来的一根根油条,一杯杯茶水,甜津津地吃起来、喝起来。过了一会儿,父亲将秧把一提提地搬到田岸滤水,接着说:“秧差不多了,中午我还扯呢。”此时秧客才洗脚上岸。
早饭后,一个个秧客挑着一担担秧来到田间。像投手榴弹一样,将一个个秧把甩入田中。水田上空,秧把与燕子、白鹭齐飞共舞,划出道道绿弧。水田内,一个个秧把如同一颗颗的星星,撒落得均均匀匀。秧客插秧个个是能手。“四五寸,九十根,棵距行距插均匀;不插浅不插深,棵棵栽插泥巴心。”嫩绿的秧苗在秧客手与田之间不断跳跃,发出哗哗啦啦地响声。远远望去,秧客如一个个画师,灵巧的双手就像握着神奇的彩笔,描绘一幅幅绿色的画图。此时此景,还会让人想起《插秧歌》:“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
秧客喜欢“撵笼”。几个秧客并排插,谁落了后,谁就入笼成了“王八”。笼子由小渐渐变大,围笼的人抵头上岸,笼中的“王八”还在插,岸上的人拍着胯子笑。田上,白鹭翻飞,燕子穿梭;田边山脚下,杜鹃似火,山鸡起舞。置身于此境中,秧客们情不自禁地唱起来。干娘、嫂子爱唱民间流传的歌,新媳妇、姑娘们爱唱《春天的故事》等歌。有时候还讲故事。故事的内容有流传的,有现编的,内容丰富多彩,时时逗得笑个不停。
太阳快到当顶,中午插秧任务完成大半。这时,在家忙生活的母亲送了“过中的”。内容大都是糖鸡蛋、苒萩粑及茶水等。田岸上,嫩绿的青草和猩红的野月季之间,摆着杯盅碗筷,糖鸡蛋、苒萩粑等飘散着阵阵的清香。秧客起田,在清清的溪沟里洗净手脚,或立或蹲,或用草帽垫坐,甜甜地吃着糖鸡蛋、苒萩粑等,咕咕噜噜地唱茶。
家有秧客,灶里不断火,路上不断人。全家忙得不可开交。父亲抓紧办田。先是犁,后是耙,再是耖。父亲办的田,泥烂于浆,泥软如棉,田平如镜。父亲对我扯秧和插秧不满意,他说,我扯的秧像“鸡脖子”,怕秧客不好插;插秧像“捉虱子”,怕我挡了秧客的手脚。他安排我挑秧。看到秧客身后的秧把寥寥无几。我便慌了,急了,我挑着秧一溜小跑,生怕秧客空了手。汗水和泥水湿透了的衣服,脸上的泥巴像一块块伤疤,新媳妇秧客看到我那样儿,笑得前俯后仰。
下午,太阳还有丈把高,秧插完了,秧客洗脚上岸了。田里一片新绿,秧鸡在旁边起舞,青蛙在田间歌唱,山上传来“个个快活“的杜鹃鸟声。秧客笑了,笑似一朵朵的山花。
如今我家离开了土地,也离开了那一个个渐渐变老的秧客。每当回忆起秧客的往事,心里难免有些依恋和惆怅。插秧季节,回到家乡,可是,看不到成群结队秧客,当然更看不到秧客们那自误自乐的场面,说不清此是坏事,还是好事。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江腾笑 于 2009-4-12 13:42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