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书信时代

2021-12-23抒情散文刘永宗
(图片来自网络)
书信时代刘永宗每每想起那叠遗失的信件,我的心便会隐隐作痛……那是我和她纯真友情的见证,也是我文学梦想启航的推动者,我却在无意中让它们“失散”在漂泊的路上……高中读了一半,我便离开了依依难舍的校园,一门心思做起文学梦来。在那……



(图片来自网络)
书信时代

刘永宗 每每想起那叠遗失的信件,我的心便会隐隐作痛……那是我和她纯真友情的见证,也是我文学梦想启航的推动者,我却在无意中让它们“失散”在漂泊的路上……

高中读了一半,我便离开了依依难舍的校园,一门心思做起文学梦来。在那个时候,我天真地想,如果想当作家,读不读大学无所谓,而且这样在家自学写作可以大大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于是,我便开始所谓的创作了。写完后开始天南地北地投。但是稿件投出去后,大都如泥牛入海。那时为了刺激自己的写作兴趣,我从杂志上学到了一招:参加各类文学大赛,那样收到回信的几率就比较大了。这一招还挺灵验,果真回信渐渐多了起来。其中有一些作家培训班的,我参加了北方文研所作家班的函授学习,创作导师江湖挺负责任的,稿子改的特别认真,我参照他的修改建议重新整理后又拿出去投稿,渐渐地也开始发表一些习作了。

那个时候颇为自豪,以为我所在的小镇像我这样能写东西的人不多。但是弟弟带回来的一本《北方作家》改变了我的看法,这份杂志就是我函授的单位主办的,但是我的习作却一直未能被他们的编委老师看重,而这期的杂志居然有我一位学妹的文章,这位学妹我并不认识,但她的指导老师我听说过。所以我就顺着这点和她“攀亲”,给她写了信,希望她能传授写作投稿的经验。

信件寄出去挺长一段时间杳无音信,在我就要就这件事淡忘的时候,却意外地收到了回信。我至今依然记得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天空很蓝,因为真诚”,我没想到真的可以收到回信,而且可以意外收获一份纯真的友谊。她在信中说,她收到信的时候,信封已被磨损的有些破烂不堪,因为她已经升到高二了,而我却还按高一的地址给她写信,信件是几经辗转才到她手中的。有了这番波折,就让我收到的这封信更有分量了,呵呵……她还告诉我,她手头有一些书可以借给我看,嗜书如命的我自然“顺水推舟”,从此,书来信往,那段贫寒的日子也因之而丰盈起来。

那个时候,每天我都会带着一种期待。期待邮差的铃声响起,期待他给我带来好消息。到后来的时候,为了可以有更多的书可以借出去,我订阅了许多文学杂志,经过大量的阅读和书信对文笔的磨练,写作似乎也渐渐上了门道。常常一天会收到好几封信,这其中有一些是报社寄来的样报。其中湄洲日报海外版的潘真进老师不但会寄样报,每回还会单独寄一份我作品的剪报(可以直接贴在剪报册上),这份细心让人感动……

书信时代已经远去,谁也无法“力挽狂澜”。我曾经试图找回失落的书信时代,却发现似乎有些“吃力不讨好”,终究还是“妥协”了。如今网络、通讯如此发达,又有几人能提笔写信? (1045字)
2009年3月25日夜于昆明
书信时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6111c0100ctfv.html


[ 本帖最后由 刘永宗 于 2009-3-26 09:50 编辑 ] 书信, 永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