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杜永生的世界(下)

2021-12-23叙事散文霍名夏

杜永生的世界
——兼谈其散文创作的文学本色与艺术风格
(下)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说,作为一位富有创造性的作者,你认为他描写的艺术作用何在?为什么描写事实内里,同时又不忘描写事实的本身呢?又为什么常常为自己所要描写的事情能够更加细腻深入伤脑……
杜永生的世界
——兼谈其散文创作的文学本色与艺术风格 (下)

  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说,作为一位富有创造性的作者,你认为他描写的艺术作用何在?为什么描写事实内里,同时又不忘描写事实的本身呢?又为什么常常为自己所要描写的事情能够更加细腻深入伤脑筋呢?也许,这正是某种跨越前每一个有出息的好作者都会常常遇到和困惑的问题。根据曾经发生的事情,根据存在的事情,根据你所知道和你不可能知道的一切事情,你创造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描写,而是比任何实际的、现存的东西更要真实,你把它写活了。如果写得好,你就会使它不朽。

  这就是文学的艺术追求。

  写作的动力在这里藏着。

  在这篇《杜永生的世界》和上篇《走进敬一兵》中,我没有直接引用任何一段文学理论。写作前与写作中,懒得去翻阅它们。散文的各种结构、写法、教材之类,也遭到本能的拒绝和本文的排斥。这是有原因的,除了我不能接受那种动辄套用行文方式之外,我想被我写的人可能也不会喜欢那种东西。我们读过的这类书籍理论太多了,我对它发生兴趣还是在许多年前。至少有三十年了吧,现在,不用那些东西,只凭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写,是对被我写的人的基本尊重,也是对我本人写作的尊重。谁都可以不用自己动脑,伸手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当成自己的,那是一种耻辱,也就没有自己的味道了。

  要写,就写出一个你心中的杜永生,写他真正的世界。

  尽管这可能是隔靴搔痒或者干脆就南辕北辙。

  可是,自豪。

  之前,通过关注和阅读作者的一系列乡土气息浓郁的文章,跟我自身从文及人生经验,我们似是而非地探讨了作者的生命及其文学本质和色彩。现在,应该谈谈作者的艺术追求了。为了方便阅读,也为了这篇文章纹理清晰,明了好看,下面仍然分开来谈。

  追求。是的,直到近期读到杜永生的新作《女儿生病的那两天》为止,我都在寻找着其文字背后的那些更为重要和广阔的思想内涵及其艺术追求。也许,这种追求早已被作者领悟,从而有意识地在写作中自觉地运用自如,也许,作者依然是凭着最初的写作本能顺其自然地进行这一工作。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当然前者更好些,我在其文章中越来越清晰看到的事实是,作者用复杂和成组的形式进行着个体生命与另一个或一些生命的灵魂接触作为文章进行表达的根本,这已经是一种上层次的艺术追求。作者总是试图让这种本是深奥的人生道理尽可能地隐藏于简洁与质朴之中,使得这种追求看上去既有意识又比较清晰。尽管形式是传统的,但其人生经验却是来自作者生活的这个时代,感情刚好也是这时代所折射在作者身边的产物。具体文章可以变化,随着所写人事不同而不同,写出不同的具象与色彩,而对于文章永不变化的内核,却是在不断清晰提升着,无论形式内容怎样变,这一大的文学追求却在这些变化之中逐日明朗且根深蒂固,永不改变。

  这比什么都重要。

  我认为,这是质朴中的灵性所在,所谓大智若愚。

  作为散文,一定是具有必要的技巧,但是尽管光结构就林林总总看得我们眼花缭乱,让我们不得不痛苦地回忆起刚刚学习写作时的一些懵懂情景和青涩时光(更不要说其他技巧名堂了),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再多的技巧,你也套不上几个,用不了几回,你即使倒背如流,真正下笔要保证自己能够写出好文章,我看还是要向杜永生学习。象他一样,至少象他一样,老老实实,质朴而实在地使笔下能够描绘出自己不同的人生经验。散文穿过人类社会传达我们心中的声音这个事实,使我们真切地感到,我们的全部生命经验尽包括在那里面了。这还不够吗?

  这就是作者的艺术追求。

  仍然以阅读《老屋》、《野菊花》《乡村月夜》、《稻草床的记忆》、《挑圩堤》、《乡村的院落》、《冬天里的温暖》、《雪夜》、《初冬》、《童年的游戏》、《祈雨》、《农家小菜》、《重走当年路》、《毛金贵》、《麻子老田》、《二月的最后五天》、《红蜻蜓》及其最近的《菜园之春》、《乡村灶台》、《女儿生病的那两天》……这些诸多篇目为例,总体感觉仿佛是走进了一座流淌着古朴自然美的精神家园。作者行文如流水,笔调亲切自然,胸有丘壑或是深山大川,笔走江河大地,待走出这些文章回过神来时,犹如读了一部皖东农村变革的历史和当下正在经历着某些心灵进程,品味了乡间众生相及其形形色色的心灵画卷。

  这,是不是一种追求呢?

  将一种生命,一种情感,一种感悟,一种歌唱,用作者最淳朴的语言,正像有人评价的那样,用作者唠家乡嗑一样的话语,把这一切一幕幕,一层层,一个个地剖析展示在我们面前,使阅读时沉浸于现实与梦幻、古朴与真诚的感情世界之中。正是这种特色,使作者的散文流淌着一种古朴自然美的情致。

  不是么?让我们再来逐一看看作者留在我们面前的这些文章吧。比方说,如果把作者的文章与他人的一些文章比较的话,作者的文章之不同于他人的文章,就在于作者现实主义的笔触下在表现一切质朴本原的东西上更加真切,更加浓缩,更加紧凑,语言也更加日常化。在其作品中,没有那种深长的呼吸,朦胧的技巧,套来套去的古典,动辄就必有一个出处的书本文字,词句也不那么讲究修辞和花哨,主题与内涵却因此而意外地完全变得不一样了。变成质朴中的大意境、大自然、大吟唱,这也许就是其写作过程中有意无意间开始逐步明确的一种本真的艺术追求。

  在读杜永生《老屋》、《野菊花》《乡村月夜》、《稻草床的记忆》、《挑圩堤》、《乡村的院落》、《冬天里的温暖》、《雪夜》、《初冬》、《童年的游戏》、《祈雨》、《农家小菜》、《重走当年路》、《毛金贵》、《麻子老田》、《二月的最后五天》、《红蜻蜓》及其最近的《菜园之春》、《乡村灶台》、《女儿生病的那两天》……这些文章的时候,我确实找到了一种生命的沉醉。这种情致,蕴含着极其朴素自然的美色,激活了散文最为本真的美感,因之,它所给予人们心灵的撞击,给人心智的启迪,无疑都是一种新的感受,一种可以引领阅读者一起沉醉其中的精神享受。

  我注意到,这应该是作者刻意追求的一种境界。

  散文的古朴自然美,在我看来,在这里呈现出两种方式。一是作者语言朴实无华,每读一篇文章,感觉如同唠家常,作者温和细腻地给你讲故事、讲心情、讲感受、讲亲人、讲历史、讲他自己感受着的乡村过去与现在,当然,也讲他身处其中的县城。于是,那乡村、那景致、那人物、那乡音、那鲜活的自然风光便展现于我们面前了。只要你眼下生活在皖东农村,你对文章所描绘的乡土风情就会倍感亲切自然,如沐乡风。即便我不是皖东人,可是当我再次路过那一片大地时,我也会在高空或快速飞驰的列车上默默无言地体会那种曾经留下深刻印象的乡风。作者的文章特点是,很少使用华丽的文辞,更不要说习惯于以堆砌华丽词藻为能事的没出息文风了。

  与之相反的是,每写一篇新的文章,我注意到作者都要极力捕捉具有浓郁乡情乡音的词汇,渲染故乡人和事,使人物与事件在文章整体气势和内涵相协调的基础上散发出自然美丽的光泽,并使这种光泽穿行于整篇文章之中,一贯到底。于是,我们看到,整篇文章所透露出的就是不同的乡情乡景乡音的灵光。

  再看看那些文章吧,是不是这样子呢?

  事实上,这种朴实无华的语言,在作者的文章中随处可见。

  这种语言的运用,包括作者的艺术风格及其文学追求,都是与其从小生活在农村,为母亲、亲人、乡邻们淳朴善良的农民情感和语言习惯的长久薰陶所分不开的。散文的古朴自然美,其根本在于作者把一颗纯朴的心魂有机地熔铸于整体的文学观念和追求之中,才可能产生这种在整体的散文字里行间渗出古朴自然美的韵味与意境来。

  二是,这种散文古朴自然美的追求呈现出的另一种方式是情感浓烈、真挚。在《老屋》、《野菊花》《乡村月夜》、《稻草床的记忆》、《挑圩堤》、《乡村的院落》、《冬天里的温暖》、《雪夜》、《初冬》、《童年的游戏》、《祈雨》、《农家小菜》、《重走当年路》、《毛金贵》、《麻子老田》、《二月的最后五天》、《红蜻蜓》及其最近的《菜园之春》、《乡村灶台》、《女儿生病的那两天》……这些文章中描写的风物人情,无论是小河、茅屋、树枝、野花、荷塘、草铺、大地、山川,还是村庄、母亲、农民、县城、天空、雪夜、家居、街道、儿时的游戏和女儿的成长……仿佛每一段文字都经历了作者感情圣水的浸润,显得深情之中飘溢着自然之美。这样的一篇篇文章读过之后,你心中会不会跟我一样油然而生一种情感波澜,把内心世界那一些珍藏的类似乡情带进更为广阔的联想里面去呢?

  率真、细腻,深沉,富有历史感。

  这就是杜永生的世界。

  就这样,作者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文字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赞美真诚,颂扬传统美德,富有人情味,这种人情味在亲情的底色上注入了金子般的真诚,着实令人感动。在我们已经读到的作者的所有文章中,作者所点染的人物与事件并不高大,几乎可以说都是乡里乡外的身边的人和事,这些生活中的平常事,小人物,如果不是饱蘸着真诚的笔墨去触及,去发现,去挖掘,去感受,很容易滑入那种区区小事雕虫小技或者空洞粉饰言之无物的散文之中。

  作者捕捉世间事。

  我们今天却在捕捉作者的散文本质与色彩及其艺术追求,希望通过这些浅陋粗疏的文字能够进入更深层的领略其文章总体的意旨及其主题的开掘里面去。就如我在开篇希冀的那样,另辟蹊径,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途径,以助一针见血,见到作者及其作品背后的本质。如果成功,无疑会达到一种事半功倍,明察秋毫的效果。这是本文渴望抵达的既定高度。现在,我不由得回首看一下,自问,这一目标达到了么?

  走出来吧。

  面对即将结束的这篇《杜永生的世界》,面对即将春满人间的四月,我想至此基本可以结束本文了。后面,还有最后一个话题,就是祝愿。在开始最后一个话题之前,我愿意将探讨问题之后的感受做一个小结。一是希望作者今后一如既往地保持这种古朴自然美的散文风格,同时要大胆地逐步突破现存格局,在大气上构筑走笔,使之更加大气磅礴,不是追求假大空,而是追求以小见大的那种大格局背景。二是以作者固有的散文独特个性笔端,以美的乡村为座标,创造性地、更加真实质朴地反映更为广阔的不同现实层面,以拓展出自己的无限艺术空间和增强散文个性穿透力的涵盖力度。

  进入最后一个话题。

  祝愿。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在一个问题始终萦绕于脑际。我不知道作者平日是否喜欢或者说关注那些理论文章并研读它们。我是很少看的。许多年前,倒是很蛰过一阵子。但是,那些云山雾罩的文学理论,看得我常常眼花缭乱,最后竟然奇怪地一个字也没有记住。

  不知道理论都说了些什么。

  不懂。

  后来,索性就丢之不看了,再也难以引起任何阅读兴趣。搞文学创作,离不开理论支撑,说到底,还是要看的。要掌握理论,关注时代与整个文学界的进程,创作才有方向和较高的标准。目标也才可能明确。但是,不要深陷其中,读一点就好。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一味读那些东西,等你研究明白了,你有百分之五六十的可能成为一个理论研究者或者文学批评家,更有可能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最终什么也不是,而最大的可能却是明显的,那就是与作家无缘了。

  写是主要的。勤能补拙。读同样不可或缺。将这文学必不可少的两条翅膀有力地煽动起来,才能保证我们有力地飞翔。依我的看法,到了一定高度,真正需要理论的时候,自己的经验就是理论。理论也不是理论家们凭空捏造出来的,都是经验与研究的成果,也是创作本身的经验总结。写出来,著成书,就是理论了。

  这篇文章之所以没有翻阅任何理论书籍,拒绝套用理论,原因也正在这里。

  阅读作者的上述诸多文章之后,尽管我没有找到作者大量阅读文学创作尤其是散文作法理论文章的痕迹,然而我还是相信作者或多或少一定是读过的。无论如何,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及其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其文章中都有所展示,运用自如。这无疑是聪明之举,再好的理论,只有消化成自己的东西并真正融入到创作体系中去,才可能使自己不同于人。

  这很重要。也很说明问题。

  我也不太清楚作者的作品发表情况,但我知道其许多散文早已被《中国国土报》等一些专业报刊选中发表,智者,总是用生命之钟去撞响命运的礁群,用生命的竖琴去歌唱生活的芬芳,用高昂的头颅去迎接那每一天的朝阳,在我眼中,作者是一个充满活力与血性的男人,就像耸立在皖东大地上直刺苍穹的白杨,因此,在结束这篇文章之际,我真诚祝愿杜永生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与艺术追求上,一如既往地继续高扬这一团团激情滚动的乡村火焰,秉承家乡大地已经赋予在手的一把把由山川铸成的青锋笔法,高蹈由岁月与才华交织的全国文学创作潮汐之中……

  追求。

  创造。

  拒绝平庸。

  铸就辉煌!

  这是我的真诚祝愿。也是本文的根本目的。


                      09-3-12于歌谣苑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霍名夏 于 2009-4-2 15:22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