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还是不让?(草舍读古之五)
2020-09-17叙事散文草舍煮字
让,还是不让?文/草舍煮字孔融让梨的故事传为千古佳话。但我当年读到此时的想法有点小人:别的孩子未必没让过心爱之物,只是因为孔融有衍圣公的名分,有明星般的影响力,才被写入经典为道德代言罢。否则孔融让梨和和司马光砸缸相比,也算不得什么大好事。
让,还是不让?文/草舍煮字
孔融让梨的故事传为千古佳话。但我当年读到此时的想法有点小人:别的孩子未必没让过心爱之物,只是因为孔融有衍圣公的名分,有明星般的影响力,才被写入经典为道德代言罢。否则孔融让梨和和司马光砸缸相比,也算不得什么大好事。
佳话写入经典,一旦成为人人遵守的道德标准就有了副作用。因为即便是真理也是有局限的。
有个独生子女公然在作文中说了实话:“孔融让梨我不让。”就像那句“可是,皇帝什么也没穿啊!”一样掀起了风波。老师判定这篇作文为错,因为答案唯一,不是即非:不谦让就不符合道德标准,至少不那么道德。一时间社会上多有议论,更有人认为谦让是虚伪。
经典的作用之一是使人确立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人之初,性本善”,不说谎,做真我,岂为不善?不恰当的道德压力容易让心理稚嫩的少年做出违心的事,致使道德的目的异化,产生非道德的结果。从前要求人人天天必学雷锋,编造了多少做好人好事的谎言?道德标准高到难行,只能造就伪君子。
曾有小学入学考题为:“雪化了变成什么?”一天真幼童回答:“变成春天。”老师判为错,因为唯一的答案是“水”。想必这位老师从前所接受的是扼杀想象和泯灭诗意的教育?况且,让梨的答案就唯一吗?
“给弟弟吃大梨会剩下,浪费不好。”
“大人喜欢我吃大梨,我爱吃水果不挑食他们会很高兴。”
“我比弟弟大,应该吃大的。”
“这个大梨有点磕伤,我想让别人吃好的。”......
这些答案恐怕会让道德家们始料未及吧?其中有些可能是借口,但不能说全无道理。
但是话说回来,凡事就怕走向另一极端。四岁的孩子能够让梨,必定是良好家教的结果。让梨并无过,教人谦让更不是教人虚伪。既然允许“不让”,就不应该诟病“让”,更不该因此而放弃道德教育,凡事一律不让就是好?道德是高于法律的做人标准,不能强制但必须倡导,做好人好事应该受到赞扬。
由此我想到关于道德教育问题。未经世事的婴幼儿只知取,不知舍,这是一种本能的“自私”,虽然他们还没有舍的思维或能力。幼儿的这种自然形态完全出于原始的动物本性。所以道家的观点与儒家相反,认为人之初性本“恶”,需要教化,不能任由其只取不舍下去。而儒家也认为“苟不教,性乃迁”。道、儒两家于是殊途同归,都认为人的后天需要德化教育。但是我们的一些道德教育失于僵化、教条、强求一致和求全责备。就类似让梨而言,不妨启发孩子从分享开始,先让他懂得“与人乐乐”的道理,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
在小孩子看来,让,都是失去,都是挫折,都需要违心——违背私心,克服本性去做。只有成人才能够懂得,有舍才有得。舍是宽仁、悲悯,能让各种境遇的人们得以安生;舍还可以让自己与环境相处融洽,提高自己的社会评价。某些时候,舍也可以化解危机,或者可以换来更多的得。舍,不亦乐乎?这就是谦让的意蕴所在。孩子们要是懂得了这些道理,就可以释缓违心带来的纠结。当然,舍有原则:双方快乐,顾及尊严,量力而为。
传统美德教育从幼年开始更有利于奠基人生基本教养,构建社会人文素养。试想,一个把谦让一概斥为虚伪的社会将是怎样一种社会?
孔融让梨的故事传为千古佳话。但我当年读到此时的想法有点小人:别的孩子未必没让过心爱之物,只是因为孔融有衍圣公的名分,有明星般的影响力,才被写入经典为道德代言罢。否则孔融让梨和和司马光砸缸相比,也算不得什么大好事。
佳话写入经典,一旦成为人人遵守的道德标准就有了副作用。因为即便是真理也是有局限的。
有个独生子女公然在作文中说了实话:“孔融让梨我不让。”就像那句“可是,皇帝什么也没穿啊!”一样掀起了风波。老师判定这篇作文为错,因为答案唯一,不是即非:不谦让就不符合道德标准,至少不那么道德。一时间社会上多有议论,更有人认为谦让是虚伪。
经典的作用之一是使人确立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人之初,性本善”,不说谎,做真我,岂为不善?不恰当的道德压力容易让心理稚嫩的少年做出违心的事,致使道德的目的异化,产生非道德的结果。从前要求人人天天必学雷锋,编造了多少做好人好事的谎言?道德标准高到难行,只能造就伪君子。
曾有小学入学考题为:“雪化了变成什么?”一天真幼童回答:“变成春天。”老师判为错,因为唯一的答案是“水”。想必这位老师从前所接受的是扼杀想象和泯灭诗意的教育?况且,让梨的答案就唯一吗?
“给弟弟吃大梨会剩下,浪费不好。”
“大人喜欢我吃大梨,我爱吃水果不挑食他们会很高兴。”
“我比弟弟大,应该吃大的。”
“这个大梨有点磕伤,我想让别人吃好的。”......
这些答案恐怕会让道德家们始料未及吧?其中有些可能是借口,但不能说全无道理。
但是话说回来,凡事就怕走向另一极端。四岁的孩子能够让梨,必定是良好家教的结果。让梨并无过,教人谦让更不是教人虚伪。既然允许“不让”,就不应该诟病“让”,更不该因此而放弃道德教育,凡事一律不让就是好?道德是高于法律的做人标准,不能强制但必须倡导,做好人好事应该受到赞扬。
由此我想到关于道德教育问题。未经世事的婴幼儿只知取,不知舍,这是一种本能的“自私”,虽然他们还没有舍的思维或能力。幼儿的这种自然形态完全出于原始的动物本性。所以道家的观点与儒家相反,认为人之初性本“恶”,需要教化,不能任由其只取不舍下去。而儒家也认为“苟不教,性乃迁”。道、儒两家于是殊途同归,都认为人的后天需要德化教育。但是我们的一些道德教育失于僵化、教条、强求一致和求全责备。就类似让梨而言,不妨启发孩子从分享开始,先让他懂得“与人乐乐”的道理,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
在小孩子看来,让,都是失去,都是挫折,都需要违心——违背私心,克服本性去做。只有成人才能够懂得,有舍才有得。舍是宽仁、悲悯,能让各种境遇的人们得以安生;舍还可以让自己与环境相处融洽,提高自己的社会评价。某些时候,舍也可以化解危机,或者可以换来更多的得。舍,不亦乐乎?这就是谦让的意蕴所在。孩子们要是懂得了这些道理,就可以释缓违心带来的纠结。当然,舍有原则:双方快乐,顾及尊严,量力而为。
传统美德教育从幼年开始更有利于奠基人生基本教养,构建社会人文素养。试想,一个把谦让一概斥为虚伪的社会将是怎样一种社会?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