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 头
2021-12-23抒情散文韩开春
芋 头《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诸迁虏少有馀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
芋 头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诸迁虏少有馀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民工於市,易贾。’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於人君。”
其中提到了“蹲鸱”,要是不明就里的人,很可能引起误解。因为从字面上看,“鸱”从鸟旁,应该是动物,古书中指鹰一类的鸟,比如“鸱鸮”、“鸱鸺”,就是指猫头鹰,顾名思义,“蹲鸱”就是指蹲着的猫头鹰。这就颇让人费解了:蹲着的猫头鹰跟“沃野”和“至死不饥”到底有何关系?其实司马迁在这里指的是一种植物——芋头,更确切地说,是指的那种个头大而圆的芋头,周身披纤毛,褐色,模样像是一只蹲着的的猫头鹰——猫头鹰也是褐色且圆头圆脑的。
历史上不知道芋头这个别名的大有人在,且有笑话留下,其中有个张九龄戏谑萧炅的故事,读来颇令人喷饭:“张九龄知萧炅不学,故相调谑。一日送芋,书称‘蹲鸱’。萧答云:‘损芋拜嘉,惟蹲鸱未至耳。然仆家多怪,亦不愿见此恶鸟也。’九龄以书示客,满坐大笑。”
张九龄是唐开元时著名的贤相——曾任中书令,有名的诗人,自幼饱读诗书,自是满腹经纶,而萧炅则是李林甫推荐上来的,李林甫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想必都知道,不用我多说,这个萧炅跟他的主人一样不学无术,只会溜须拍马,张九龄有意捉弄他,也在情理之中,萧炅被人笑话,也是活该。此事见于唐人朱揆所撰《谐噱录》,不见得是史实,但反映的肯定是一种民意。
这个让不学无术的人好没面子的芋头,它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从《史记》中的那段记载可以看出,它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够充饥,可以充当粮食,饱人口腹。别看它外表长相很恶,内里却很中看,剥去那层丑陋的外衣,现出的是白嫩的酮体,上有少许滑腻的粘液,令人垂涎,正跟那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成语相反,让人联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可貌相的岂止是人,还有这个芋头。
关于芋头的来历,有人说是原产于印度及东南亚一带,汉时传入中国,但这个说法能不能站不住脚似乎很值得怀疑,因为在此之前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关于“芋”就记载,至少在《诗经》中就出现了,《小雅·斯干》中有“君子攸芋”的句子,据说这里的“芋”就是指的芋头。至于芋头名称的来由,则有这样的说法:初时,人们看到它的样子很是惊讶,就有了这个名字——“芋”的发音类似于叹词“吁”。这个说法或许有点道理,可从许慎《说文解字》中得到佐证:“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
芋头的吃法很多,不单可当粮食,亦可作为蔬菜,蒸、煮、炒、炖、煨均可,做汤亦好,绵香兼具。我小时候喜欢吃的一种,是像烧山芋一样放在灶膛里烧,那个滋味,现在想起来还会舔舔嘴唇,仿佛久远的余香至今仍有残留。同样是烤芋头,苏东坡就比我小时候讲究多了,不愧是美食大师,常常能于常人平常的吃食中创出新意,让人叹服,比如这个烤芋头,他是这样做的:“去皮湿纸包,煨之火过熟,乃热啖之,则松而腻,乃能益气充饥。”他当时是被发配岭南,芋头是当地土著人的主食,他也只好顿顿都吃,不以为苦,反倒能从中找出乐趣,这样的人,足令后人景仰。他在惠州,不但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这样很著名的诗,还写出了另外一首标题很长的诗,说的就是芋头,诗曰:“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全虀脍,轻比东坡玉糁羹。”关于这道后来备受推崇的玉糁羹的来历,东坡先生在这首诗的标题中说的明白:“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需要说明的是,文题中的“山芋”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又叫做红薯或者白薯的山芋,而是指芋头。芋头与山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山芋属于旋花科,而芋头则是天南星植物。
芋头中有名的当属广西荔浦芋头。荔浦芋头的名字,大约看过《宰相刘罗锅》的人都不会陌生,刘墉用口味粗劣貌似芋头的染料植物薯莨来冒充口味甘甜的芋头,希图使乾隆打消进贡荔浦芋头的情节,虽然有可能是编剧杜撰,但荔浦芋头历来作为进贡皇室的珍品却是不争的史实,其口味的香甜纯正受到普遍好评。我没有口福,至今尚未品尝过真正的荔浦芋头,所以它的味道到底有多好,我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我老家这边也产芋头,这种芋头我倒是常吃,味道也不差。前些年去溪口,看到路边有许多卖烤芋头煮芋头的小摊,听说是奉化这边的特产,遂买一个尝尝,口味果然不同凡响。不知老蒋当年是否好这一口,他老家出产这样的美味,他是有这口福的。
听说荔浦芋头个头都很大,大者有五六斤重,甚至有十余斤的,这样的个头,果然是当得起“蹲鸱”这一称呼的。奉化芋头个头也不小,虽没十来斤那么重,我所看到的也有一二斤了,中正圆活,有罗汉头之称,说到中正,又让我想起蒋介石,他的名就叫“中正”,不知道是不是跟他老家这一特产有关,一笑。这样大块头的芋头在我老家这边颇不多见,汉书称芋头为芋魁,大约就是指的这种——魁,大也。我老家这边既有水生的,也有旱地里长的,从个头上看,荔浦芋头和奉化芋头似乎是旱芋。
然不管是水生还是陆生,芋头表现在外面的形象似乎没有多大差别,它们的区别是在表面看不到的那部分——泥底下——旱芋的个头要比水芋的要大点且胃口也要好点,它们都有亭亭如盖的盾形大叶,即便是旱芋,也很有水生植物的特点。它们的叶子,比起荷叶来毫不逊色,所以即使是旱芋,南京人也是把它们归入“中秋水八鲜”之列的。
芋头与其他植物相比,还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多是几世同堂,母芋身上长出小芋称为子芋,子芋身上又长出小芋称为孙芋,孙芋身上再长小芋就叫重孙芋了,甚至还有可能长出玄孙芋来,所以农人从地下刨出的芋头往往不是单独一个,而是一大群,大大小小连在一起,颇具气势。这种情况,在其他植物身上很是少见。现在宾馆里上桌的菜肴中常有一道“五谷丰登”,是几种杂粮经过蒸煮后用竹编的小匾盛了端上来的,其中就有花生、玉米棒、栗子、山芋和芋头等等,这种芋头个头不大,鸡蛋大小,就是芋头子了,剥了外皮蘸糖吃,味道好。
芋头好吃,但处理它还是要稍微小心一点的,生芋头身上滑腻的粘液虽不十分让人讨厌,但要是不小心弄到过敏体质的人的皮肤上也很不好受,会痒,然这点小缺憾掩盖不了芋头的大美,只需要就近火边烤烤或者用生姜擦一下,很快就可得到缓解。
[ 本帖最后由 韩开春 于 2009-2-9 08:30 编辑 ]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诸迁虏少有馀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民工於市,易贾。’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於人君。”
其中提到了“蹲鸱”,要是不明就里的人,很可能引起误解。因为从字面上看,“鸱”从鸟旁,应该是动物,古书中指鹰一类的鸟,比如“鸱鸮”、“鸱鸺”,就是指猫头鹰,顾名思义,“蹲鸱”就是指蹲着的猫头鹰。这就颇让人费解了:蹲着的猫头鹰跟“沃野”和“至死不饥”到底有何关系?其实司马迁在这里指的是一种植物——芋头,更确切地说,是指的那种个头大而圆的芋头,周身披纤毛,褐色,模样像是一只蹲着的的猫头鹰——猫头鹰也是褐色且圆头圆脑的。
历史上不知道芋头这个别名的大有人在,且有笑话留下,其中有个张九龄戏谑萧炅的故事,读来颇令人喷饭:“张九龄知萧炅不学,故相调谑。一日送芋,书称‘蹲鸱’。萧答云:‘损芋拜嘉,惟蹲鸱未至耳。然仆家多怪,亦不愿见此恶鸟也。’九龄以书示客,满坐大笑。”
张九龄是唐开元时著名的贤相——曾任中书令,有名的诗人,自幼饱读诗书,自是满腹经纶,而萧炅则是李林甫推荐上来的,李林甫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想必都知道,不用我多说,这个萧炅跟他的主人一样不学无术,只会溜须拍马,张九龄有意捉弄他,也在情理之中,萧炅被人笑话,也是活该。此事见于唐人朱揆所撰《谐噱录》,不见得是史实,但反映的肯定是一种民意。
这个让不学无术的人好没面子的芋头,它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从《史记》中的那段记载可以看出,它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够充饥,可以充当粮食,饱人口腹。别看它外表长相很恶,内里却很中看,剥去那层丑陋的外衣,现出的是白嫩的酮体,上有少许滑腻的粘液,令人垂涎,正跟那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成语相反,让人联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可貌相的岂止是人,还有这个芋头。
关于芋头的来历,有人说是原产于印度及东南亚一带,汉时传入中国,但这个说法能不能站不住脚似乎很值得怀疑,因为在此之前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关于“芋”就记载,至少在《诗经》中就出现了,《小雅·斯干》中有“君子攸芋”的句子,据说这里的“芋”就是指的芋头。至于芋头名称的来由,则有这样的说法:初时,人们看到它的样子很是惊讶,就有了这个名字——“芋”的发音类似于叹词“吁”。这个说法或许有点道理,可从许慎《说文解字》中得到佐证:“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
芋头的吃法很多,不单可当粮食,亦可作为蔬菜,蒸、煮、炒、炖、煨均可,做汤亦好,绵香兼具。我小时候喜欢吃的一种,是像烧山芋一样放在灶膛里烧,那个滋味,现在想起来还会舔舔嘴唇,仿佛久远的余香至今仍有残留。同样是烤芋头,苏东坡就比我小时候讲究多了,不愧是美食大师,常常能于常人平常的吃食中创出新意,让人叹服,比如这个烤芋头,他是这样做的:“去皮湿纸包,煨之火过熟,乃热啖之,则松而腻,乃能益气充饥。”他当时是被发配岭南,芋头是当地土著人的主食,他也只好顿顿都吃,不以为苦,反倒能从中找出乐趣,这样的人,足令后人景仰。他在惠州,不但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这样很著名的诗,还写出了另外一首标题很长的诗,说的就是芋头,诗曰:“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全虀脍,轻比东坡玉糁羹。”关于这道后来备受推崇的玉糁羹的来历,东坡先生在这首诗的标题中说的明白:“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需要说明的是,文题中的“山芋”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又叫做红薯或者白薯的山芋,而是指芋头。芋头与山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山芋属于旋花科,而芋头则是天南星植物。
芋头中有名的当属广西荔浦芋头。荔浦芋头的名字,大约看过《宰相刘罗锅》的人都不会陌生,刘墉用口味粗劣貌似芋头的染料植物薯莨来冒充口味甘甜的芋头,希图使乾隆打消进贡荔浦芋头的情节,虽然有可能是编剧杜撰,但荔浦芋头历来作为进贡皇室的珍品却是不争的史实,其口味的香甜纯正受到普遍好评。我没有口福,至今尚未品尝过真正的荔浦芋头,所以它的味道到底有多好,我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我老家这边也产芋头,这种芋头我倒是常吃,味道也不差。前些年去溪口,看到路边有许多卖烤芋头煮芋头的小摊,听说是奉化这边的特产,遂买一个尝尝,口味果然不同凡响。不知老蒋当年是否好这一口,他老家出产这样的美味,他是有这口福的。
听说荔浦芋头个头都很大,大者有五六斤重,甚至有十余斤的,这样的个头,果然是当得起“蹲鸱”这一称呼的。奉化芋头个头也不小,虽没十来斤那么重,我所看到的也有一二斤了,中正圆活,有罗汉头之称,说到中正,又让我想起蒋介石,他的名就叫“中正”,不知道是不是跟他老家这一特产有关,一笑。这样大块头的芋头在我老家这边颇不多见,汉书称芋头为芋魁,大约就是指的这种——魁,大也。我老家这边既有水生的,也有旱地里长的,从个头上看,荔浦芋头和奉化芋头似乎是旱芋。
然不管是水生还是陆生,芋头表现在外面的形象似乎没有多大差别,它们的区别是在表面看不到的那部分——泥底下——旱芋的个头要比水芋的要大点且胃口也要好点,它们都有亭亭如盖的盾形大叶,即便是旱芋,也很有水生植物的特点。它们的叶子,比起荷叶来毫不逊色,所以即使是旱芋,南京人也是把它们归入“中秋水八鲜”之列的。
芋头与其他植物相比,还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多是几世同堂,母芋身上长出小芋称为子芋,子芋身上又长出小芋称为孙芋,孙芋身上再长小芋就叫重孙芋了,甚至还有可能长出玄孙芋来,所以农人从地下刨出的芋头往往不是单独一个,而是一大群,大大小小连在一起,颇具气势。这种情况,在其他植物身上很是少见。现在宾馆里上桌的菜肴中常有一道“五谷丰登”,是几种杂粮经过蒸煮后用竹编的小匾盛了端上来的,其中就有花生、玉米棒、栗子、山芋和芋头等等,这种芋头个头不大,鸡蛋大小,就是芋头子了,剥了外皮蘸糖吃,味道好。
芋头好吃,但处理它还是要稍微小心一点的,生芋头身上滑腻的粘液虽不十分让人讨厌,但要是不小心弄到过敏体质的人的皮肤上也很不好受,会痒,然这点小缺憾掩盖不了芋头的大美,只需要就近火边烤烤或者用生姜擦一下,很快就可得到缓解。
[ 本帖最后由 韩开春 于 2009-2-9 08:30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