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柳林河
2021-12-23叙事散文天下为公
记忆中的柳林河文/熊立功蓝蓝的天空中,齐天的是参天河柳,河柳的枝叶绿油油的,把天抹得放亮发光。或笔直、或斜伸、或蜿蜒的躯干,以各种姿态站立。站得稳实,立得周正,开势一律向上。这些柳树,或立在河水中,或站在河堤、河岸上。河水从柳林的脚下,静静……
记忆中的柳林河
文/熊立功
蓝蓝的天空中,齐天的是参天河柳,河柳的枝叶绿油油的,把天抹得放亮发光。或笔直、或斜伸、或蜿蜒的躯干,以各种姿态站立。站得稳实,立得周正,开势一律向上。这些柳树,或立在河水中,或站在河堤、河岸上。河水从柳林的脚下,静静地流,平稳地淌。像是过了滤的,清亮清亮,还散出一丝丝清香气。这柳便是河柳,这河便是柳林河,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柳林河。
我家老屋垸南高北低,柳林河在垸子南边横穿而过。这河原本无柳,只有浮沙浮土,一年到头是浑水浊浪。夏季暴雨来临之际,就是老屋垸老老少少避水、躲水、跑水的日子,大水不是冲垮河岸,就是漫过河堤,吞食老屋垸以及周围的田地。洪水成了老屋垸人心头的心腹大患。
听爷爷讲:年复一年之后,一个叫坤的人(我叫太爷)卖了自己全部的田地,从南方买回柳树苗,顺着河堤河岸进行栽插,一年又一年,水冲了又栽,水铲了再插。硬是让柳树扎下了根,成了林,坤就叫这河为柳林河。柳成林后,河水温顺了,清亮了。暴雨来临之时,成林的柳树像一堵墙,把肆虐的洪水挡住,死死地护着老屋垸,成了老屋垸忠诚的卫士,成了老屋垸亮丽的风景。
柳林河的水有灵气。扎在河里的柳树盘根错节,像张网一样,把沙石罩住,使河水清澈明亮。老屋垸的人吃水用水,全靠柳林河。听老人讲,这河自从有了柳林后,不再像过去,有雨河水涨,无雨河里干。而是一年四季河水不断,不急不缓地往下流淌,雨季时有哗哗声,平日无声无息。更为奇怪的是,水清且甜。清得见不到一点杂质;甜得可口,滋舌润喉。以至于人们在取用时,格外珍惜,总怕用多了,不是万不得已 ,从不用于灌溉农田。时间长了,垸里人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在河里洗类似农具、马桶、尿布之类的脏东西,就是洗菜洗衣,都是在单独挖的水凼里。不在河边放牧,以免其排泻物污染河水。不准大人在河里洗澡,戏水。这样,传到邻村人耳里后,周边人也把柳林河的水当作“圣水”,祭祀喜事之类的用水,就翻山越岭过来取一些,用于煮酒熬糖,煎药用水也过来讨。说也奇,哪个有个口痛、牙痛、肚子痛的小病,喝点河水竟能治好。
柳林河的柳,生长旺盛。无需施肥,无需管理,只生不灭。头年秋,大树落下的种子,次年就生根发芽,一丛丛,一兜兜的,一年就能长手臂粗。垸里人过上一年半载,就得“梳”一次林,砍伐一些成材的,去掉一些丛生的,成材的就成了打家具的上好木材,轻且耐用耐磨。丛生的就成了烧火做饭的好柴禾。
当然,我一出生就有柳林河,她是我童年的乐园。还是婴幼儿时,我就被父母抱着,来到柳林河,春天,看满河的青,望堤岸的绿,吸清清的气。夏季,在绿绿的天蓬下,在树和树之间的秋千中,享受清凉、凉意。奶奶说:当时的你,热得狠时,就哭就闹,带到柳林河的树荫里,看绿绿的柳,听哗哗的河水、知了的叫,就笑。
再大一点,到了八九岁光景。除了上学,其他时间,我几乎是在柳林河泡大的。当柳刚刚泛绿,和我一般大的伙伴就成群结队,在头顶喜鹊叽叽喳喳的曲子中,偷偷带上家里的咸萝卜,带上各式“武器”,呼呼啦啦地,蹦跳到柳林河。折了嫩嫩带绿的柳枝,编成卷儿,戴在头上,再操上各自带的“武器”,要么是泥巴做的手枪,要么是木制的大刀、长枪、匕首……进行编队分伍,上演“沙家浜”“地雷战”……战斗结束,输的一方,拿出咸萝卜作为“贡品”,在河滩上顺手码上鹅卵石,就地造“灶”,架上石片“锅”,拣来柳树枯枝,生起火,用铅笔刀把咸萝卜分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用柳枝折成的筷子,把小块的萝卜排在“锅”上,随着火的升大,温度的提高,“锅”上开始吱吱响了,萝卜里的水开始渗出来,而后,萝卜的香味出来了。大家就都馋猫样围拢来,“司令”就进行分“贡品”,胜方一人一块,败方两人共一块。大家把咸萝卜,一丝丝往嘴里送,品得有滋有味。吃完了,再伏下身,喝口清凉的河水,再开始其它的活动。
暴雨大水过后,就是抓鱼的好时机。被称为“鱼鹰”的哥哥带着我,就放学回家吃饭的功夫,顺着柳林河往回捉鱼。哥哥在水里走,看到水底石头下有鱼尾摆动,就轻轻猫过去,两只手往拢一合,两三寸长的鲫鱼就抓在他手中了,他把鱼顺手往河岸一扔,剩下的事就是我的了。站在河滩河岸边的我,早把用柳枝做好的鱼串准备好了,直接把鱼串往鱼鳃一穿,鱼就挂到鱼串上去了。遇到深水的地方,哥哥的身子就潜到水中,一会功夫,就有鱼扔上来。有一回,哥哥把鱼扔上来时,一下子砸在我的左肩上,鱼就在肩上蹦。原来是鱼翅插进了肉里,我一抓,鱼翅倒勾样的刺就断在我肩里了,费了好大劲拔不出来,最后还是我自己用牙齿咬出来的,至今,肩上还有一个印。
还有一次,也是大水过后,哥哥和几个伙伴一起在柳林河摸鱼,摸到一个水凼时,很大一条鱼被人惊动了,就跳啊冲的,大伙就都围了上去,最后,鱼被我哥抱上了岸。得知其他几个同伴空手而归的消息后,父亲把那条十多斤的鱼每人分了一块。并告诉我们:是柳林河的水养活了鱼,鱼又让大家尝到了荤,有福就要同享。父亲的话是很有道理的,那个时候,家家户户一年到头难见一点肉类的荤,柳林河里的鱼就成了垸里人打牙祭最好的东西。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上头把我老屋垸定成新农村示范点,拆了老屋,要做成一排排新屋,没有木料做门窗,就强令砍了柳林河的一河柳树。我记得砍树的那几天,老屋垸的老老小小没有不为失去柳林而流泪的。几个年岁大的老人,抱着柳树不松手,不要外地来做屋砍树的砍树,还被送进派出所关了几天。再接下来,又经过移河改田,柳林河就消失了,变成了筛子一样的田地……
柳林河啊,一去不复返的柳林河,永远怀念的柳林河!
文/熊立功
蓝蓝的天空中,齐天的是参天河柳,河柳的枝叶绿油油的,把天抹得放亮发光。或笔直、或斜伸、或蜿蜒的躯干,以各种姿态站立。站得稳实,立得周正,开势一律向上。这些柳树,或立在河水中,或站在河堤、河岸上。河水从柳林的脚下,静静地流,平稳地淌。像是过了滤的,清亮清亮,还散出一丝丝清香气。这柳便是河柳,这河便是柳林河,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柳林河。
我家老屋垸南高北低,柳林河在垸子南边横穿而过。这河原本无柳,只有浮沙浮土,一年到头是浑水浊浪。夏季暴雨来临之际,就是老屋垸老老少少避水、躲水、跑水的日子,大水不是冲垮河岸,就是漫过河堤,吞食老屋垸以及周围的田地。洪水成了老屋垸人心头的心腹大患。
听爷爷讲:年复一年之后,一个叫坤的人(我叫太爷)卖了自己全部的田地,从南方买回柳树苗,顺着河堤河岸进行栽插,一年又一年,水冲了又栽,水铲了再插。硬是让柳树扎下了根,成了林,坤就叫这河为柳林河。柳成林后,河水温顺了,清亮了。暴雨来临之时,成林的柳树像一堵墙,把肆虐的洪水挡住,死死地护着老屋垸,成了老屋垸忠诚的卫士,成了老屋垸亮丽的风景。
柳林河的水有灵气。扎在河里的柳树盘根错节,像张网一样,把沙石罩住,使河水清澈明亮。老屋垸的人吃水用水,全靠柳林河。听老人讲,这河自从有了柳林后,不再像过去,有雨河水涨,无雨河里干。而是一年四季河水不断,不急不缓地往下流淌,雨季时有哗哗声,平日无声无息。更为奇怪的是,水清且甜。清得见不到一点杂质;甜得可口,滋舌润喉。以至于人们在取用时,格外珍惜,总怕用多了,不是万不得已 ,从不用于灌溉农田。时间长了,垸里人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在河里洗类似农具、马桶、尿布之类的脏东西,就是洗菜洗衣,都是在单独挖的水凼里。不在河边放牧,以免其排泻物污染河水。不准大人在河里洗澡,戏水。这样,传到邻村人耳里后,周边人也把柳林河的水当作“圣水”,祭祀喜事之类的用水,就翻山越岭过来取一些,用于煮酒熬糖,煎药用水也过来讨。说也奇,哪个有个口痛、牙痛、肚子痛的小病,喝点河水竟能治好。
柳林河的柳,生长旺盛。无需施肥,无需管理,只生不灭。头年秋,大树落下的种子,次年就生根发芽,一丛丛,一兜兜的,一年就能长手臂粗。垸里人过上一年半载,就得“梳”一次林,砍伐一些成材的,去掉一些丛生的,成材的就成了打家具的上好木材,轻且耐用耐磨。丛生的就成了烧火做饭的好柴禾。
当然,我一出生就有柳林河,她是我童年的乐园。还是婴幼儿时,我就被父母抱着,来到柳林河,春天,看满河的青,望堤岸的绿,吸清清的气。夏季,在绿绿的天蓬下,在树和树之间的秋千中,享受清凉、凉意。奶奶说:当时的你,热得狠时,就哭就闹,带到柳林河的树荫里,看绿绿的柳,听哗哗的河水、知了的叫,就笑。
再大一点,到了八九岁光景。除了上学,其他时间,我几乎是在柳林河泡大的。当柳刚刚泛绿,和我一般大的伙伴就成群结队,在头顶喜鹊叽叽喳喳的曲子中,偷偷带上家里的咸萝卜,带上各式“武器”,呼呼啦啦地,蹦跳到柳林河。折了嫩嫩带绿的柳枝,编成卷儿,戴在头上,再操上各自带的“武器”,要么是泥巴做的手枪,要么是木制的大刀、长枪、匕首……进行编队分伍,上演“沙家浜”“地雷战”……战斗结束,输的一方,拿出咸萝卜作为“贡品”,在河滩上顺手码上鹅卵石,就地造“灶”,架上石片“锅”,拣来柳树枯枝,生起火,用铅笔刀把咸萝卜分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用柳枝折成的筷子,把小块的萝卜排在“锅”上,随着火的升大,温度的提高,“锅”上开始吱吱响了,萝卜里的水开始渗出来,而后,萝卜的香味出来了。大家就都馋猫样围拢来,“司令”就进行分“贡品”,胜方一人一块,败方两人共一块。大家把咸萝卜,一丝丝往嘴里送,品得有滋有味。吃完了,再伏下身,喝口清凉的河水,再开始其它的活动。
暴雨大水过后,就是抓鱼的好时机。被称为“鱼鹰”的哥哥带着我,就放学回家吃饭的功夫,顺着柳林河往回捉鱼。哥哥在水里走,看到水底石头下有鱼尾摆动,就轻轻猫过去,两只手往拢一合,两三寸长的鲫鱼就抓在他手中了,他把鱼顺手往河岸一扔,剩下的事就是我的了。站在河滩河岸边的我,早把用柳枝做好的鱼串准备好了,直接把鱼串往鱼鳃一穿,鱼就挂到鱼串上去了。遇到深水的地方,哥哥的身子就潜到水中,一会功夫,就有鱼扔上来。有一回,哥哥把鱼扔上来时,一下子砸在我的左肩上,鱼就在肩上蹦。原来是鱼翅插进了肉里,我一抓,鱼翅倒勾样的刺就断在我肩里了,费了好大劲拔不出来,最后还是我自己用牙齿咬出来的,至今,肩上还有一个印。
还有一次,也是大水过后,哥哥和几个伙伴一起在柳林河摸鱼,摸到一个水凼时,很大一条鱼被人惊动了,就跳啊冲的,大伙就都围了上去,最后,鱼被我哥抱上了岸。得知其他几个同伴空手而归的消息后,父亲把那条十多斤的鱼每人分了一块。并告诉我们:是柳林河的水养活了鱼,鱼又让大家尝到了荤,有福就要同享。父亲的话是很有道理的,那个时候,家家户户一年到头难见一点肉类的荤,柳林河里的鱼就成了垸里人打牙祭最好的东西。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上头把我老屋垸定成新农村示范点,拆了老屋,要做成一排排新屋,没有木料做门窗,就强令砍了柳林河的一河柳树。我记得砍树的那几天,老屋垸的老老小小没有不为失去柳林而流泪的。几个年岁大的老人,抱着柳树不松手,不要外地来做屋砍树的砍树,还被送进派出所关了几天。再接下来,又经过移河改田,柳林河就消失了,变成了筛子一样的田地……
柳林河啊,一去不复返的柳林河,永远怀念的柳林河!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