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粒风尘(散文)
2020-09-17抒情散文于文华
一粒风尘(散文)一粒风尘落下来。一粒风尘悄无声息、有形有色地落下来。一粒又一粒的风尘落下来。垒垒加加、层层叠叠落在一起,经日,经月,经年,便有了一番不平常的历史,便镌刻上一种叫做沧桑的东西,便烙记进人的灵魂深处,且难以抹除。有些风尘的走来
一粒风尘(散文)
一粒风尘落下来。
一粒风尘悄无声息、有形有色地落下来。
一粒又一粒的风尘落下来。垒垒加加、层层叠叠落在一起,经日,经月,经年,便有了一番不平常的历史,便镌刻上一种叫做沧桑的东西,便烙记进人的灵魂深处,且难以抹除。
有些风尘的走来和离去,好似在这个世界上不留一点痕迹——比如我们村子里的哑巴爷,来时了无痕迹,去时平平淡淡,好似大地上随处随时都可司空见惯,毫无特色的一根草、一滴水、一棵树、一泓溪水、一抹云彩,甚或一只夏夜里不知疲倦吟唱的青蛙、一座默默无闻但自有乐趣的山岗。但他的笑容、他的模样,尤其他的乐善好施、他的平易近人,他的宽厚的心胸、他的无私的品质,就像一粒平平常常但又深沉绵广的种子,被无形地植入家乡的土壤里、人们的心坎上、村子的记忆中,给人启迪、叫人怀恋、催人奋进。
憨憨的脸庞。矮矮的身躯。古怪的举止。淡淡的笑容。永远不变的总是他的似乎怎么也穿不烂的衣着(事实上是因为他的衣服就一个式样且四季不变,感觉好像只穿不换)。记忆就像种子,在心里莫名生长,长成参天大树,长成绿荫遍野,长成一种叫做怀念的东西,萦绕着你的灵魂和岁月的沟沟坎坎。
我们追来藏去时,每每发现他总爱不声不响、蹑声蹑息地跟在身后,悄没声息地不说一句话,给年少的小人儿一种莫名的害怕和惶恐。但无论我们各自的大人怎样对他比比划划、连说带骂,他好像牙根儿毫不在意、不予理会。日子久了,我们发觉,其实他一点儿都无恶意。他只不过是想沾点我们欢乐的气息,只想着跟我们拉近关系而已。他的心肠极好,尤其对我,每逢见面,差不多都要比来划去,好像人们见面的问候和握手之类的礼节——我上了高中住宿乃至后来上大学,只要寒暑假回家,一见面他的脸上就笑成了一朵花,嘴里“乌里哇拉”的,我不知道他说的什么“话”,只能通过他的喜悦表情和激动的样子,知道他在用心跟我交流,懂得对我的回家他表示欢迎。
他住在村子的最后面,那是由5间破旧的平房组成的一个最基本、最普通、最典型的泥土砌的农家小院。我记事起,他就用他的勤劳善良、朴实厚道,他的任劳任怨、艰辛努力,养育着他的沉默寡言的妻子和笑靥如花的妞妞。从他的能干持家的妻子和蹦来跳去的女儿身上,人们绝然不会想到竟然出自一个瘦弱干巴的残疾男人养育的家庭。他的妻子虽然穿着破旧,但收拾得齐整,见人低眉顺眼,却又不卑不亢,说话做事一是一、二是二,绝不拖泥带水、含糊其辞。听说队里的保管员,在一次分粮食时,想乘机沾个小便宜,被她美美搧了一个嘴巴,自讨没趣。她的女儿非常听话,他们把珍爱的妞妞打扮的和别人家一点没有什么两样。
在那时,他把他的妻子和女儿当作他奋斗的支点,当作生活的全部希望,当作身上的力气和暖心的衣服,可没有料到的是,妻子竟然得急病撒手而去,离开了他和只有5岁的女儿。悲痛没有压倒这个可怜的人,好像他能承受生活的所有压力和挫折。其实,在农村,面对许多无法抵御的灾难和折磨,人们都是默默接受。用不着商量,用不着躲避,用不着逃走,一切都得面对,一切都得渡过。比如夏天持续高温的干旱,比如突如其来的暴雨,比如某些疾病,人们只能双手捧住。仅仅过了几天后,他就和他的妞妞平静地站立在村人面前。
队里的脏活累活无条件的落在他的头上,人们最不愿意干的事,无一列外的,队长找的是他。而且,因为他的心肠好、不偷懒、干活踏实,因为他的不拒绝、不推辞、不使坏心眼,谁家有了诸如打墙、盖房、挖水窖的活,或者婚丧娶嫁时搭开水、扫院子、劈柴活、担水的干事,这些一般人不屑一顾,但又不得不做的活,他都干的很出色。一边还“呵呵呵”地傻笑着,仿佛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苦累、什么叫烦恼、什么叫忧愁,什么叫苦闷。反而好像人们能够使他,就是看的起他,就是眼睛里还有他,就是他还能为家乡的人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人们都放心大胆地把活交给他做。当然,他干活基本没有什么报酬,除了供给一日三餐外,如果过事情,就把剩余的菜、馒头之类的东西赏赐与他。正可谓要求与索取人的极少,给予人们的却极多。
不知不觉间,他的女儿出落的亭亭玉立、卓然不凡,但一打听其父是个哑巴,就退缩了。没办法,只好远嫁他乡,只在逢年过节时来看一眼孤苦伶仃的老父。
哑巴爷人缘极好,口碑甚佳。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队里的致富能人买了一架钢磨,把哑巴爷从居住了几十年,业已破破烂烂的祖居中搬出来,“请”到他新盖的钢磨房,不发工资,但管一日三餐,条件就是晚上看机器。有人就说这是剥削阶级的做法,一个不会说话的劳力白白使唤,真是沾了天大的便宜。其中的是与非,酸与甜,曲与直,对与错,甘与苦,有谁能讲的清呢?世上的许多事情,谁能说的清清楚楚,谁又能讲的明明白白?
村子里的人一般借助于他的手势、表情和猜测,跟他进行交流和接触。有时发生误会,他会急的满脸通红,一个劲地摇头。若是有幸和他的意思毫无二致,他会高兴的孩子般的“呵呵呵呵”地尽情地乐着。
时间在他的身上似乎毫无痕迹。但一年又一年,他的背变弯了,头发全变白了。自然他没有理由在住在钢磨房里被人照管。听说他的远方的女儿把他接走住了一阵子,但他死活不在女婿家里住,只好“落叶归根”。尽管神智不大对头,但谁对他有恩有情、有心有好,他就会对谁满脸真诚地微笑。
一粒风尘的来,正如一粒风尘的走一样悄没声息。
那一年回家,我奇怪怎么不见哑巴爷。母亲说走了,走的非常平静,没有病痛,没有磨难,没有痛苦,没有牵挂。我问谁安葬了哑巴爷。母亲沉浸在回忆中:他的葬礼是队里的人办的,尽管他的女儿也来了。但队上的人自我地组织了起来,每户出了几十元钱,几十斤粮食,加上他存的一千多元。棺木是他的女儿请木匠做的,可真是的风风火火,就差道爷念经了(乡村的旧俗,请道家的人吹吹打打一番,再念一念谁都听不清的经文,意思是超度亡灵。近年来越来越盛行,规模和规格也越来越高,让那些道爷们高兴的天天有“财”可发)。有些有儿子的老人去世,未必能有那样的阵势。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参加,全队所有的人家都停了三天锅灶。人们就像生产队里唱大戏一般高兴,确确实实是“喜葬”。
一粒又一粒的风尘落下来,化为了历史,化为了沧桑。
一粒风尘落下来。
一粒风尘悄无声息、有形有色地落下来。
一粒又一粒的风尘落下来。垒垒加加、层层叠叠落在一起,经日,经月,经年,便有了一番不平常的历史,便镌刻上一种叫做沧桑的东西,便烙记进人的灵魂深处,且难以抹除。
有些风尘的走来和离去,好似在这个世界上不留一点痕迹——比如我们村子里的哑巴爷,来时了无痕迹,去时平平淡淡,好似大地上随处随时都可司空见惯,毫无特色的一根草、一滴水、一棵树、一泓溪水、一抹云彩,甚或一只夏夜里不知疲倦吟唱的青蛙、一座默默无闻但自有乐趣的山岗。但他的笑容、他的模样,尤其他的乐善好施、他的平易近人,他的宽厚的心胸、他的无私的品质,就像一粒平平常常但又深沉绵广的种子,被无形地植入家乡的土壤里、人们的心坎上、村子的记忆中,给人启迪、叫人怀恋、催人奋进。
憨憨的脸庞。矮矮的身躯。古怪的举止。淡淡的笑容。永远不变的总是他的似乎怎么也穿不烂的衣着(事实上是因为他的衣服就一个式样且四季不变,感觉好像只穿不换)。记忆就像种子,在心里莫名生长,长成参天大树,长成绿荫遍野,长成一种叫做怀念的东西,萦绕着你的灵魂和岁月的沟沟坎坎。
我们追来藏去时,每每发现他总爱不声不响、蹑声蹑息地跟在身后,悄没声息地不说一句话,给年少的小人儿一种莫名的害怕和惶恐。但无论我们各自的大人怎样对他比比划划、连说带骂,他好像牙根儿毫不在意、不予理会。日子久了,我们发觉,其实他一点儿都无恶意。他只不过是想沾点我们欢乐的气息,只想着跟我们拉近关系而已。他的心肠极好,尤其对我,每逢见面,差不多都要比来划去,好像人们见面的问候和握手之类的礼节——我上了高中住宿乃至后来上大学,只要寒暑假回家,一见面他的脸上就笑成了一朵花,嘴里“乌里哇拉”的,我不知道他说的什么“话”,只能通过他的喜悦表情和激动的样子,知道他在用心跟我交流,懂得对我的回家他表示欢迎。
他住在村子的最后面,那是由5间破旧的平房组成的一个最基本、最普通、最典型的泥土砌的农家小院。我记事起,他就用他的勤劳善良、朴实厚道,他的任劳任怨、艰辛努力,养育着他的沉默寡言的妻子和笑靥如花的妞妞。从他的能干持家的妻子和蹦来跳去的女儿身上,人们绝然不会想到竟然出自一个瘦弱干巴的残疾男人养育的家庭。他的妻子虽然穿着破旧,但收拾得齐整,见人低眉顺眼,却又不卑不亢,说话做事一是一、二是二,绝不拖泥带水、含糊其辞。听说队里的保管员,在一次分粮食时,想乘机沾个小便宜,被她美美搧了一个嘴巴,自讨没趣。她的女儿非常听话,他们把珍爱的妞妞打扮的和别人家一点没有什么两样。
在那时,他把他的妻子和女儿当作他奋斗的支点,当作生活的全部希望,当作身上的力气和暖心的衣服,可没有料到的是,妻子竟然得急病撒手而去,离开了他和只有5岁的女儿。悲痛没有压倒这个可怜的人,好像他能承受生活的所有压力和挫折。其实,在农村,面对许多无法抵御的灾难和折磨,人们都是默默接受。用不着商量,用不着躲避,用不着逃走,一切都得面对,一切都得渡过。比如夏天持续高温的干旱,比如突如其来的暴雨,比如某些疾病,人们只能双手捧住。仅仅过了几天后,他就和他的妞妞平静地站立在村人面前。
队里的脏活累活无条件的落在他的头上,人们最不愿意干的事,无一列外的,队长找的是他。而且,因为他的心肠好、不偷懒、干活踏实,因为他的不拒绝、不推辞、不使坏心眼,谁家有了诸如打墙、盖房、挖水窖的活,或者婚丧娶嫁时搭开水、扫院子、劈柴活、担水的干事,这些一般人不屑一顾,但又不得不做的活,他都干的很出色。一边还“呵呵呵”地傻笑着,仿佛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苦累、什么叫烦恼、什么叫忧愁,什么叫苦闷。反而好像人们能够使他,就是看的起他,就是眼睛里还有他,就是他还能为家乡的人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人们都放心大胆地把活交给他做。当然,他干活基本没有什么报酬,除了供给一日三餐外,如果过事情,就把剩余的菜、馒头之类的东西赏赐与他。正可谓要求与索取人的极少,给予人们的却极多。
不知不觉间,他的女儿出落的亭亭玉立、卓然不凡,但一打听其父是个哑巴,就退缩了。没办法,只好远嫁他乡,只在逢年过节时来看一眼孤苦伶仃的老父。
哑巴爷人缘极好,口碑甚佳。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队里的致富能人买了一架钢磨,把哑巴爷从居住了几十年,业已破破烂烂的祖居中搬出来,“请”到他新盖的钢磨房,不发工资,但管一日三餐,条件就是晚上看机器。有人就说这是剥削阶级的做法,一个不会说话的劳力白白使唤,真是沾了天大的便宜。其中的是与非,酸与甜,曲与直,对与错,甘与苦,有谁能讲的清呢?世上的许多事情,谁能说的清清楚楚,谁又能讲的明明白白?
村子里的人一般借助于他的手势、表情和猜测,跟他进行交流和接触。有时发生误会,他会急的满脸通红,一个劲地摇头。若是有幸和他的意思毫无二致,他会高兴的孩子般的“呵呵呵呵”地尽情地乐着。
时间在他的身上似乎毫无痕迹。但一年又一年,他的背变弯了,头发全变白了。自然他没有理由在住在钢磨房里被人照管。听说他的远方的女儿把他接走住了一阵子,但他死活不在女婿家里住,只好“落叶归根”。尽管神智不大对头,但谁对他有恩有情、有心有好,他就会对谁满脸真诚地微笑。
一粒风尘的来,正如一粒风尘的走一样悄没声息。
那一年回家,我奇怪怎么不见哑巴爷。母亲说走了,走的非常平静,没有病痛,没有磨难,没有痛苦,没有牵挂。我问谁安葬了哑巴爷。母亲沉浸在回忆中:他的葬礼是队里的人办的,尽管他的女儿也来了。但队上的人自我地组织了起来,每户出了几十元钱,几十斤粮食,加上他存的一千多元。棺木是他的女儿请木匠做的,可真是的风风火火,就差道爷念经了(乡村的旧俗,请道家的人吹吹打打一番,再念一念谁都听不清的经文,意思是超度亡灵。近年来越来越盛行,规模和规格也越来越高,让那些道爷们高兴的天天有“财”可发)。有些有儿子的老人去世,未必能有那样的阵势。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参加,全队所有的人家都停了三天锅灶。人们就像生产队里唱大戏一般高兴,确确实实是“喜葬”。
一粒又一粒的风尘落下来,化为了历史,化为了沧桑。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