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年[修改]
2021-12-23抒情散文梁星钧
过 年
●梁星钧 过年的时间近了。我们的心绪紧了。繁忙、拥挤、凌乱的气氛也渐浓了,人们辞旧迎新的步履也加快了。下周我要先回故乡,给母亲送年货,给父亲的坟上挂纸,献上他生前喜爱喝的白酒,然后再回单位,值过年的第一班。我要从容不迫地做好这一切……
过 年
●梁星钧
过年的时间近了。我们的心绪紧了。繁忙、拥挤、凌乱的气氛也渐浓了,人们辞旧迎新的步履也加快了。下周我要先回故乡,给母亲送年货,给父亲的坟上挂纸,献上他生前喜爱喝的白酒,然后再回单位,值过年的第一班。我要从容不迫地做好这一切,就须先静下来,先理清思绪,然后有条不紊去落实它,不得乱了方寸,避免繁乱带来一些莫名的愁滋味。
现在过年不热闹了。人们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了。现在虽说多了自由和富裕,却又少了纯朴的温情气息。现在过年的方式变得很简单,城里人疏散了,尤其是小县城,街上冷冷清清,关门锁店,根本没有平时热闹。这些人都去了哪里呢?他们或远走他乡异地,走亲访友,或躲在家里打麻将斗地主,当然赢钱输钱的刺激大,也易消磨时间,甚至有的连饭都顾不上吃,但最终几家欢喜几家愁,久了费心伤神。我过年一般要回故乡,与一块长大的小伙伴一起玩,但人家主要也是热心打牌,恰恰孩子又不喜欢回去,所以过年对我来说,意味着憧憬里的迷茫,希望里的失望。
过年为什么不热闹?看起来是因人少,人们生活好了知足了对精神的需求淡漠了,实际是人们随着市场化和物质化的推进,人们的理想和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人们的精神出现了困惑和危机。同时也是因为物质富有而产生的空虚和惰性,极端商品化、物质化给人的直接负面效应是精神的异质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法码的天平出现严重倾斜,所以人们懒惰、淫逸骄奢心里加重。
过去人们物质上越匮乏,越简单,精神上却越富有,越充实,当然这不是穷开心,自我满足陶醉,而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是一种知足常乐,是一种人生乐观主义精神。如今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经济也活跃了,人们普遍感觉物质上的压力小了。现在人们更重物质利益,所以过年有人没事也会找事做,甚至初一也不歇着,初三四就上工或外出打工了,使过年的进程加快或提早结束,草草收场。
小时过年的滋味好。那时大人们常常说,孩子想吃肉,大人想使钱。当然孩子对过年是非常指望的,大人们也可放下手中的活,完全放松下来,筹办一切尽可能办的诸如贴春联、放鞭炮、做汤圆、烧猪头之类的年货,全家都积极忙碌着,欣喜和愉快着。因为那时大家的视野小,见的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孩子们过年不外是第一想穿新衣,第二想吃好的,第三想要新年钱,第四想放炮、朝山和小伙伴玩等。随过年的脚步临近,这些愿望渐渐变成现实时,孩子们的脸上笼上了欣喜激动的光芒。那时我最不想做的一件事,是怕被父亲硬逼着去认对河的“干老子”,我也不是全嫌他是秃子和家里穷,他是舍得如数或多给我新年钱的,甚至还给我全国粮票,打竹鸡给我们吃,我主要是想在家和伙伴们玩,或下街买甘蔗,或在家荡牛绳做的秋千,或随大人上山去朝圣“黎山老母”,祈求五谷丰登,全家幸福,还可以在山顶那个平坦开阔的草坪上见到久违的老同学,我们一起晒太阳,济济的一草坪,横七竖八地躺满了人,有卖香纸火炮的,有卖甘蔗的,好不热闹快活。
其实现在人们更在乎对于过年的感觉。过年也不在于人有多少,气氛有多热烈,因为这些都是表面的,而在于人们的精神、心灵有多富有和充实,在于人的正确健康理想幻想的付诸实施程度。尽管现在过年冷漠,但是人们还是尽力希望过好。不然那些远道打工者不会回来,他们是想回来看一下,毕竟是自己的家和故乡,再多的钱也买不回这份亲情。大家也尽力想办法,除了吃穿不愁外,也尽力沿袭和新辟一些不同方式,让这个年过得更充实,更温情,更详和。我认为故乡凯哥的这一方式就不错:初一上午在人户集中的他儿子现富家门前的土坝里烧一大堆火,请大家都去,或烤火摆龙门阵,或打牌,或孩子骑车玩,中午不管吃不吃他家的饭,但都盛情难却。这个方式虽然有点古朴传统,但很真诚亲切。 今年过年我的节奏变了。我要先从心态上调整好,认真搞好春节值班,今年我不厌恶过年值班,因为轮我值了,兴趣爱好如写作、象棋等取得的成绩让我欣喜,我也可以在几天的值班里忙写作、下棋和读书,再说我把过年也看淡了,再没以前那样的热情和激情了。何况初三我就回去,与故乡的亲人们团聚,然后走走亲戚,一个详和的过年春节就差不多了。今年除夕我要认真看好春晚,今年的春晚据说中央台早在半年前就开始筹备了。演职人员和排练都很辛苦,节目挑选异常严格苛刻,但是,努力了不一定有好效果,往年的情况最终都是众口难调,褒贬有之,而且非议还相当多,觉得春晚越办越差,每况愈下,我也曾开玩笑说,为照顾大众性,干脆一省一个推荐节目,其余的中央台出罢了,今年春晚怎么样呢?但愿完全出乎我们意外,给我们一个惊喜和大惊奇。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09-1-17 15:28 编辑 ]
●梁星钧
过年的时间近了。我们的心绪紧了。繁忙、拥挤、凌乱的气氛也渐浓了,人们辞旧迎新的步履也加快了。下周我要先回故乡,给母亲送年货,给父亲的坟上挂纸,献上他生前喜爱喝的白酒,然后再回单位,值过年的第一班。我要从容不迫地做好这一切,就须先静下来,先理清思绪,然后有条不紊去落实它,不得乱了方寸,避免繁乱带来一些莫名的愁滋味。
现在过年不热闹了。人们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了。现在虽说多了自由和富裕,却又少了纯朴的温情气息。现在过年的方式变得很简单,城里人疏散了,尤其是小县城,街上冷冷清清,关门锁店,根本没有平时热闹。这些人都去了哪里呢?他们或远走他乡异地,走亲访友,或躲在家里打麻将斗地主,当然赢钱输钱的刺激大,也易消磨时间,甚至有的连饭都顾不上吃,但最终几家欢喜几家愁,久了费心伤神。我过年一般要回故乡,与一块长大的小伙伴一起玩,但人家主要也是热心打牌,恰恰孩子又不喜欢回去,所以过年对我来说,意味着憧憬里的迷茫,希望里的失望。
过年为什么不热闹?看起来是因人少,人们生活好了知足了对精神的需求淡漠了,实际是人们随着市场化和物质化的推进,人们的理想和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人们的精神出现了困惑和危机。同时也是因为物质富有而产生的空虚和惰性,极端商品化、物质化给人的直接负面效应是精神的异质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法码的天平出现严重倾斜,所以人们懒惰、淫逸骄奢心里加重。
过去人们物质上越匮乏,越简单,精神上却越富有,越充实,当然这不是穷开心,自我满足陶醉,而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是一种知足常乐,是一种人生乐观主义精神。如今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经济也活跃了,人们普遍感觉物质上的压力小了。现在人们更重物质利益,所以过年有人没事也会找事做,甚至初一也不歇着,初三四就上工或外出打工了,使过年的进程加快或提早结束,草草收场。
小时过年的滋味好。那时大人们常常说,孩子想吃肉,大人想使钱。当然孩子对过年是非常指望的,大人们也可放下手中的活,完全放松下来,筹办一切尽可能办的诸如贴春联、放鞭炮、做汤圆、烧猪头之类的年货,全家都积极忙碌着,欣喜和愉快着。因为那时大家的视野小,见的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孩子们过年不外是第一想穿新衣,第二想吃好的,第三想要新年钱,第四想放炮、朝山和小伙伴玩等。随过年的脚步临近,这些愿望渐渐变成现实时,孩子们的脸上笼上了欣喜激动的光芒。那时我最不想做的一件事,是怕被父亲硬逼着去认对河的“干老子”,我也不是全嫌他是秃子和家里穷,他是舍得如数或多给我新年钱的,甚至还给我全国粮票,打竹鸡给我们吃,我主要是想在家和伙伴们玩,或下街买甘蔗,或在家荡牛绳做的秋千,或随大人上山去朝圣“黎山老母”,祈求五谷丰登,全家幸福,还可以在山顶那个平坦开阔的草坪上见到久违的老同学,我们一起晒太阳,济济的一草坪,横七竖八地躺满了人,有卖香纸火炮的,有卖甘蔗的,好不热闹快活。
其实现在人们更在乎对于过年的感觉。过年也不在于人有多少,气氛有多热烈,因为这些都是表面的,而在于人们的精神、心灵有多富有和充实,在于人的正确健康理想幻想的付诸实施程度。尽管现在过年冷漠,但是人们还是尽力希望过好。不然那些远道打工者不会回来,他们是想回来看一下,毕竟是自己的家和故乡,再多的钱也买不回这份亲情。大家也尽力想办法,除了吃穿不愁外,也尽力沿袭和新辟一些不同方式,让这个年过得更充实,更温情,更详和。我认为故乡凯哥的这一方式就不错:初一上午在人户集中的他儿子现富家门前的土坝里烧一大堆火,请大家都去,或烤火摆龙门阵,或打牌,或孩子骑车玩,中午不管吃不吃他家的饭,但都盛情难却。这个方式虽然有点古朴传统,但很真诚亲切。 今年过年我的节奏变了。我要先从心态上调整好,认真搞好春节值班,今年我不厌恶过年值班,因为轮我值了,兴趣爱好如写作、象棋等取得的成绩让我欣喜,我也可以在几天的值班里忙写作、下棋和读书,再说我把过年也看淡了,再没以前那样的热情和激情了。何况初三我就回去,与故乡的亲人们团聚,然后走走亲戚,一个详和的过年春节就差不多了。今年除夕我要认真看好春晚,今年的春晚据说中央台早在半年前就开始筹备了。演职人员和排练都很辛苦,节目挑选异常严格苛刻,但是,努力了不一定有好效果,往年的情况最终都是众口难调,褒贬有之,而且非议还相当多,觉得春晚越办越差,每况愈下,我也曾开玩笑说,为照顾大众性,干脆一省一个推荐节目,其余的中央台出罢了,今年春晚怎么样呢?但愿完全出乎我们意外,给我们一个惊喜和大惊奇。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09-1-17 15:28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