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揉
2021-12-23叙事散文清风拂面
搓揉亏得是搓揉,不是拿捏。搓揉是手指挥动作,拿捏是心忖度分寸。我这个一向愚钝的人,对于与心相关的事,总是后知后觉。前一天扎了手,到后一天才知道疼。这样的人,是不适合把拿捏放在手心的,拿捏得不妥当,恐怕不只扎到手般的疼。所以,在我的人生词典……
搓揉
亏得是搓揉,不是拿捏。搓揉是手指挥动作,拿捏是心忖度分寸。我这个一向愚钝的人,对于与心相关的事,总是后知后觉。前一天扎了手,到后一天才知道疼。这样的人,是不适合把拿捏放在手心的,拿捏得不妥当,恐怕不只扎到手般的疼。所以,在我的人生词典里,只剩了搓揉。
冬日已是一天天深浓了,附在空气中的冷一步一步迟缓地,滞重的来到身边。一夜的冷雨,到凌晨的时候,路面结了一层滑滑的小冰晶。稍有不慎,就是“叭”的一跤。扑倒,全身都贴在冰面上,清晰的冷,一路不着痕迹地浸过厚厚的棉服,直达四肢百骸。忙不迭站起来,拍拍衣服,继续镇定自若地向前赶路。
双手还兀自生疼着,只得彼此握了,狠狠地搓揉。渐渐地,手上的冷和疼被一点点驱散,只剩了木木的感觉,还停留在那里,对抗着周围的寒风凛冽。麻木过后,手掌开始变得温暖,用力搓揉,会使冰冷退却,抵达温暖,这成了我屡试不爽的奇招。
与人交往,大抵也是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的。初来市里,住在城市边缘的出租屋里,周围没有一个熟人,这何异于陷身于冰窖之中?大家都摆着一副麻木的冷默表情,彼此相向。处身人群之中,所感受到的,只是冰冷,这是多么难受的一种感觉呀。我把手伸出去,虚空地推着身边毫无重量的空气,无处着力,却俨然是推着一层厚厚的壁垒。
有人说,坚硬的壁垒总是先从内部打破的。终于被我等到了接触的机会。隔壁屋里的女人从不远处的一家小工厂里,拿回来许多刺绣的手工活儿,也无非就是把机器制作后的线头儿剪掉,使整个儿图案看上去美得更干净利落些。她总是把厚厚的花样儿绑成一小捆,放在膝盖上,坐在门前不急不徐地操作。院里院外的人们,无所事事的时候,都愿意去帮她的忙,有说有笑的。我也就搭讪着走过去,站在她的凳子旁,帮她扯布上的长线头儿,以便她剪得更容易些。她抬起头,我接到了一束灿烂的阳光,暖暖的,柔和的,会融化冰雪。那些横亘在我面前的寒冰,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
有意无意的,我总是愿意低头凝视着我的手,短,粗,硬,似乎比一块砾石还要硬朗。它远离了我理想中美的范畴,这让我曾经郁闷了很久。我理想中的玉手,应该是十指纤纤,美如柔荑,伸出来,春葱一般的,既白且细长。这样,就算病了,颦个眉,掐了指捧住心口,也可以楚楚动人,让人爱怜。她们都被养在深闺——门上挑一面竹帘,兀自半卷,恰有清风徐来,她或者正支颐沉思,或者对镜梳妆,或者翻两页线装书,遣一些闲愁,都是年少时光中,风花雪月的过往。就像一片白羽毛,在蓝的天幕上,轻浮地飘着,纯净的,洁白的,却也虚空,落不到实处。这样的女子,只好放在书页间让人作为风景来欣赏,来迤逦着心思惦念。
搓揉,这个动作与此情此景无关。它们需要用力,狠狠地,不遗余力地,甚至于,为了能把力气用得更充足些,我做着这些动作时,连嘴角都在轻微地抽动。我知道,此时此刻,我的动作并不优雅,甚至连漂亮些也难以做到。它被我每天不经意地温习,不陌生,也缺少激情,这是我面对日子时,必须付出的劳动。
一大盆的衣物,小山一般,给我压迫感。生活的清闲,似乎并没有让这些家务活多出些许诗意来。我常常觉得那些乐于在家务中辗转的女子,都是天才。我呢,总是搞不清为什么每天都有要洗的衣服,不过是三口之家,更换衣物的频律着实有些快。当然只能在心里发发牢骚,日子连一点小小的皱褶也没有。如果可以,我真想把这些不疼不痒的烦恼,搓揉成一团,随手抛进海里,让它也激荡起一朵朵浪花来。这样想着,该做的事,却一件也落不下。
衣物在水中泡过,失去了它被穿着时的笔挺,它们把力度隐藏在纤细的布纹中,不著痕迹地在我双手揉搓的动作中,把它沾染的尘埃涤去。衣服被一次次洗过,布纹的生涩渐渐消失不见。我想,它们肯定是被阳光和流水共同打磨,在不断地搓揉中,一点点熨帖起来的。
在生活中沉浮,在日子里辗转,多像这件被不断搓揉的衣服。年轻时的锋芒与张扬,都在一件件大事小情的磨砺中,被不声不响地磨蚀了。
去学校那年,恰是豆蔻年华,满心满怀的喜悦都成了枝头上怒放的花儿,毫不遮掩。刚上班,教二年级。有一天,校长说,让三班的老师去代高年级的课,临时调课,把她代的班一分为二,分别由我和一班老师来代。事情本来没有什么的,日历照旧是在上课铃与下课铃交替的轰鸣中被翻薄。我所面对的变化,也不过就是作业本变得稍厚一些罢了。后来,为着代课费吧,我们和校长发生了分歧。我不管不顾的,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三步两步踏进了校长室,一副咄咄逼人的气势,去兴师问罪。旁边的老师笑着说,你看你,机关枪一样的,被谁上了子弹?这件小事,成了我教学生涯中唯一一次冲突事件。十四年间,似乎再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当然不是我越活越聪明了,而是经历过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颠簸与沉浮之后,我变得越来越懂得圆融。周围的人,都说我活得太老实了。是呀,我把所有的委屈都暗自吞咽了下去,即使是面对那些伤害过我的人,我也总是忘了举起手来拍出去。这样的人当然是老实过了头,现代社会,被人说成老实,是不是讽刺呀?因此一直喜欢探春,喜欢她活的率真肆恣,敢做也敢为。
我一下一下地搓揉着手中的衣物,肥皂泡刚刚鼓起来,就拼命地你推我挤,终于彼此伤害了彼此,都“啪,啪,啪”的破碎了。我想,我应该从这些动作中寻找一些乐趣,给平淡苍白的日子涂上一些或者算不上亮丽的色彩。
也曾经兴味盎然过。还在少年时,我和我的那些伙伴们,放了学,每人手上拎一个大柳条篮子,拿上小铲刀,去割猪草。是在春夏两季,风轻轻柔柔的吹着,素白的云在瓦蓝的天幕上飘摇,我们一路迈着轻盈的步子,踩了云朵般悠然。到了野外,脚步便成了无遮拦的风,河沟,小径,到处都有我们的身影。那些野草野花被我们的脚步追逐着,一晃眼,就绿到了天涯。麦子将要成熟的时节,我们直接就到了麦田里,在它的沟渠上,割一些野草,我常常是割着割着,就躲到了麦田深处,坐在麦畦上,打量着哪穗麦子出落得最雄壮,结实,颗粒饱满,我就一下把它掐下来。躲开尖利的麦芒,用左手掐着它的茎,狠狠摁向右手的手心,然后就用两只手不停地揉搓。这时候,青青的麦粒就脱离了包裹,一颗一颗蹦到我的手心中来,我小心地吹掉那些脱离了麦粒的皮和芒。手心中,就只剩了这些小家伙,它们各个都被满腹成熟的喜悦充盈着,鼓胀的外皮光滑质感,隐隐透射出温厚的光泽。
我小心地爱抚着它们,然后不急不慌地把它们送到我的口中,嚼碎。立刻,一股细细的麦香就在我的齿间漾开。我微阖了双目,静静回味着它的香。割猪草的事,早被我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当伙伴们的喊声忽远忽近地传过来时,我赶紧支起身子,拍拍屁股上的土,一副兴致十足的样子,奔向他们。等到我们聚集齐了,准备回家时,我的好兴致便无影无踪了。别的伙伴们都割了满筐满篓的草,它们沉甸甸地垂挂在一只只臂弯里,明显地呈下坠的姿势。我再回头看看自己的,小小的篮子,不过刚被覆盖一半,上边明显的空白,把我刚才的悠闲一下子晾到了众目睽睽之下。好在,我一直都有自己偷懒的办法。我把小镰刀塞到草的下面,让它略微倾斜,再把草轻轻地挑起来一些,让它们虚张声势地为我寻回一些面子。照样轻松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走着,跳荡的,活泼的,不知不觉的。春风搓碎了花香,秋霜又揉烂了落叶。我轻而易举地把它们抛在身后,一路飞奔着成长。我就像是一棵被阳光雨露特别眷顾着的小树——抽枝,展叶,蓊郁,成长得无遮无拦。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从单位拿回来一套书。书的主人工作调动,就把这套书送给了父亲。父亲基本不看书,也不会是拿回来给我的,那书便一直放在炕脚上。父亲上班时,自行车的车把上,总是挂着一个黑提包,就是外侧印着“上海”两个字的那种,那时候的提包,似乎都是这样的。“上海”对于我,也不过这两个字的印象罢了。但父亲的提包,对我的诱惑却太大了,每天傍晚,他回家的时候,我都会早早跑到门边等着,很乖的帮他拿提包。父亲的提包里,总是会装回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就算是一些学习用品,也必定是新奇有趣的。那一天,从父亲提包里翻出来的,就是这三大本书,姚雪垠的《李自成》。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里边的一句话,“那银铃声渐渐溶到天际去了。”在这些文字里,似乎可以看到几只白鸽子,渐飞渐远,在渺远的天幕上,只留了点点淡痕,终于消失不见。一个溶字,深刻在记忆中,让我一直回味。从那时起,被文字的魅力吸引。
我自己拿起笔来,开始习作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2000年前后。那些字,一个一个,蕴藏着鲜活的生命力。我把它们焐在心口,时间长了,它们也都浸染了我的心中淡淡的哀伤和蓬勃的热情。我把这些字排列组合,以我拙劣的手艺。一门心思希望它们能在我的手下,呈现出缤纷的瑰丽色彩来,心心念念希望有人会被这些文字吸引。
一直相信,文字是需要天分的。自己偏偏是一个没有天分的人,我多么想把这些文字,像搓揉麦粒那样,三下两下,就可以去掉它的皮和芒,让它绽放出莹润的光泽来呀。只是更多的时候,面对它们,我会痛苦着不知所措。一个朋友说,为了写字,值得吗?值不值得,那已经不是我要思考的问题了,在与之相携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了不会回头。
好在,我没能搓揉文字,文字却搓揉了我。在与它相伴的过程中,我的生涩感被一点一点打磨,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情形离熨贴还有多远的距离。或者,这已不是最重要的了吧。我的人生旅程,一直得以与文字相携,使我能够把那些或浓或淡的心事,一星一点的,渗透到字里行间,可以在波澜不惊的岁月深处,重温过往种种,这已经是最好的慰藉。而我,年华终于慢慢老去,在与时光的不断搓揉之中,在与生活的不断搓揉之中,我成了躺在水底的那块儿鹅卵石,被流水日日搓揉,也日日沉静下来。
[ 本帖最后由 清风拂面 于 2008-11-25 19:16 编辑 ]
亏得是搓揉,不是拿捏。搓揉是手指挥动作,拿捏是心忖度分寸。我这个一向愚钝的人,对于与心相关的事,总是后知后觉。前一天扎了手,到后一天才知道疼。这样的人,是不适合把拿捏放在手心的,拿捏得不妥当,恐怕不只扎到手般的疼。所以,在我的人生词典里,只剩了搓揉。
冬日已是一天天深浓了,附在空气中的冷一步一步迟缓地,滞重的来到身边。一夜的冷雨,到凌晨的时候,路面结了一层滑滑的小冰晶。稍有不慎,就是“叭”的一跤。扑倒,全身都贴在冰面上,清晰的冷,一路不着痕迹地浸过厚厚的棉服,直达四肢百骸。忙不迭站起来,拍拍衣服,继续镇定自若地向前赶路。
双手还兀自生疼着,只得彼此握了,狠狠地搓揉。渐渐地,手上的冷和疼被一点点驱散,只剩了木木的感觉,还停留在那里,对抗着周围的寒风凛冽。麻木过后,手掌开始变得温暖,用力搓揉,会使冰冷退却,抵达温暖,这成了我屡试不爽的奇招。
与人交往,大抵也是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的。初来市里,住在城市边缘的出租屋里,周围没有一个熟人,这何异于陷身于冰窖之中?大家都摆着一副麻木的冷默表情,彼此相向。处身人群之中,所感受到的,只是冰冷,这是多么难受的一种感觉呀。我把手伸出去,虚空地推着身边毫无重量的空气,无处着力,却俨然是推着一层厚厚的壁垒。
有人说,坚硬的壁垒总是先从内部打破的。终于被我等到了接触的机会。隔壁屋里的女人从不远处的一家小工厂里,拿回来许多刺绣的手工活儿,也无非就是把机器制作后的线头儿剪掉,使整个儿图案看上去美得更干净利落些。她总是把厚厚的花样儿绑成一小捆,放在膝盖上,坐在门前不急不徐地操作。院里院外的人们,无所事事的时候,都愿意去帮她的忙,有说有笑的。我也就搭讪着走过去,站在她的凳子旁,帮她扯布上的长线头儿,以便她剪得更容易些。她抬起头,我接到了一束灿烂的阳光,暖暖的,柔和的,会融化冰雪。那些横亘在我面前的寒冰,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
有意无意的,我总是愿意低头凝视着我的手,短,粗,硬,似乎比一块砾石还要硬朗。它远离了我理想中美的范畴,这让我曾经郁闷了很久。我理想中的玉手,应该是十指纤纤,美如柔荑,伸出来,春葱一般的,既白且细长。这样,就算病了,颦个眉,掐了指捧住心口,也可以楚楚动人,让人爱怜。她们都被养在深闺——门上挑一面竹帘,兀自半卷,恰有清风徐来,她或者正支颐沉思,或者对镜梳妆,或者翻两页线装书,遣一些闲愁,都是年少时光中,风花雪月的过往。就像一片白羽毛,在蓝的天幕上,轻浮地飘着,纯净的,洁白的,却也虚空,落不到实处。这样的女子,只好放在书页间让人作为风景来欣赏,来迤逦着心思惦念。
搓揉,这个动作与此情此景无关。它们需要用力,狠狠地,不遗余力地,甚至于,为了能把力气用得更充足些,我做着这些动作时,连嘴角都在轻微地抽动。我知道,此时此刻,我的动作并不优雅,甚至连漂亮些也难以做到。它被我每天不经意地温习,不陌生,也缺少激情,这是我面对日子时,必须付出的劳动。
一大盆的衣物,小山一般,给我压迫感。生活的清闲,似乎并没有让这些家务活多出些许诗意来。我常常觉得那些乐于在家务中辗转的女子,都是天才。我呢,总是搞不清为什么每天都有要洗的衣服,不过是三口之家,更换衣物的频律着实有些快。当然只能在心里发发牢骚,日子连一点小小的皱褶也没有。如果可以,我真想把这些不疼不痒的烦恼,搓揉成一团,随手抛进海里,让它也激荡起一朵朵浪花来。这样想着,该做的事,却一件也落不下。
衣物在水中泡过,失去了它被穿着时的笔挺,它们把力度隐藏在纤细的布纹中,不著痕迹地在我双手揉搓的动作中,把它沾染的尘埃涤去。衣服被一次次洗过,布纹的生涩渐渐消失不见。我想,它们肯定是被阳光和流水共同打磨,在不断地搓揉中,一点点熨帖起来的。
在生活中沉浮,在日子里辗转,多像这件被不断搓揉的衣服。年轻时的锋芒与张扬,都在一件件大事小情的磨砺中,被不声不响地磨蚀了。
去学校那年,恰是豆蔻年华,满心满怀的喜悦都成了枝头上怒放的花儿,毫不遮掩。刚上班,教二年级。有一天,校长说,让三班的老师去代高年级的课,临时调课,把她代的班一分为二,分别由我和一班老师来代。事情本来没有什么的,日历照旧是在上课铃与下课铃交替的轰鸣中被翻薄。我所面对的变化,也不过就是作业本变得稍厚一些罢了。后来,为着代课费吧,我们和校长发生了分歧。我不管不顾的,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三步两步踏进了校长室,一副咄咄逼人的气势,去兴师问罪。旁边的老师笑着说,你看你,机关枪一样的,被谁上了子弹?这件小事,成了我教学生涯中唯一一次冲突事件。十四年间,似乎再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当然不是我越活越聪明了,而是经历过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颠簸与沉浮之后,我变得越来越懂得圆融。周围的人,都说我活得太老实了。是呀,我把所有的委屈都暗自吞咽了下去,即使是面对那些伤害过我的人,我也总是忘了举起手来拍出去。这样的人当然是老实过了头,现代社会,被人说成老实,是不是讽刺呀?因此一直喜欢探春,喜欢她活的率真肆恣,敢做也敢为。
我一下一下地搓揉着手中的衣物,肥皂泡刚刚鼓起来,就拼命地你推我挤,终于彼此伤害了彼此,都“啪,啪,啪”的破碎了。我想,我应该从这些动作中寻找一些乐趣,给平淡苍白的日子涂上一些或者算不上亮丽的色彩。
也曾经兴味盎然过。还在少年时,我和我的那些伙伴们,放了学,每人手上拎一个大柳条篮子,拿上小铲刀,去割猪草。是在春夏两季,风轻轻柔柔的吹着,素白的云在瓦蓝的天幕上飘摇,我们一路迈着轻盈的步子,踩了云朵般悠然。到了野外,脚步便成了无遮拦的风,河沟,小径,到处都有我们的身影。那些野草野花被我们的脚步追逐着,一晃眼,就绿到了天涯。麦子将要成熟的时节,我们直接就到了麦田里,在它的沟渠上,割一些野草,我常常是割着割着,就躲到了麦田深处,坐在麦畦上,打量着哪穗麦子出落得最雄壮,结实,颗粒饱满,我就一下把它掐下来。躲开尖利的麦芒,用左手掐着它的茎,狠狠摁向右手的手心,然后就用两只手不停地揉搓。这时候,青青的麦粒就脱离了包裹,一颗一颗蹦到我的手心中来,我小心地吹掉那些脱离了麦粒的皮和芒。手心中,就只剩了这些小家伙,它们各个都被满腹成熟的喜悦充盈着,鼓胀的外皮光滑质感,隐隐透射出温厚的光泽。
我小心地爱抚着它们,然后不急不慌地把它们送到我的口中,嚼碎。立刻,一股细细的麦香就在我的齿间漾开。我微阖了双目,静静回味着它的香。割猪草的事,早被我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当伙伴们的喊声忽远忽近地传过来时,我赶紧支起身子,拍拍屁股上的土,一副兴致十足的样子,奔向他们。等到我们聚集齐了,准备回家时,我的好兴致便无影无踪了。别的伙伴们都割了满筐满篓的草,它们沉甸甸地垂挂在一只只臂弯里,明显地呈下坠的姿势。我再回头看看自己的,小小的篮子,不过刚被覆盖一半,上边明显的空白,把我刚才的悠闲一下子晾到了众目睽睽之下。好在,我一直都有自己偷懒的办法。我把小镰刀塞到草的下面,让它略微倾斜,再把草轻轻地挑起来一些,让它们虚张声势地为我寻回一些面子。照样轻松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走着,跳荡的,活泼的,不知不觉的。春风搓碎了花香,秋霜又揉烂了落叶。我轻而易举地把它们抛在身后,一路飞奔着成长。我就像是一棵被阳光雨露特别眷顾着的小树——抽枝,展叶,蓊郁,成长得无遮无拦。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从单位拿回来一套书。书的主人工作调动,就把这套书送给了父亲。父亲基本不看书,也不会是拿回来给我的,那书便一直放在炕脚上。父亲上班时,自行车的车把上,总是挂着一个黑提包,就是外侧印着“上海”两个字的那种,那时候的提包,似乎都是这样的。“上海”对于我,也不过这两个字的印象罢了。但父亲的提包,对我的诱惑却太大了,每天傍晚,他回家的时候,我都会早早跑到门边等着,很乖的帮他拿提包。父亲的提包里,总是会装回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就算是一些学习用品,也必定是新奇有趣的。那一天,从父亲提包里翻出来的,就是这三大本书,姚雪垠的《李自成》。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里边的一句话,“那银铃声渐渐溶到天际去了。”在这些文字里,似乎可以看到几只白鸽子,渐飞渐远,在渺远的天幕上,只留了点点淡痕,终于消失不见。一个溶字,深刻在记忆中,让我一直回味。从那时起,被文字的魅力吸引。
我自己拿起笔来,开始习作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2000年前后。那些字,一个一个,蕴藏着鲜活的生命力。我把它们焐在心口,时间长了,它们也都浸染了我的心中淡淡的哀伤和蓬勃的热情。我把这些字排列组合,以我拙劣的手艺。一门心思希望它们能在我的手下,呈现出缤纷的瑰丽色彩来,心心念念希望有人会被这些文字吸引。
一直相信,文字是需要天分的。自己偏偏是一个没有天分的人,我多么想把这些文字,像搓揉麦粒那样,三下两下,就可以去掉它的皮和芒,让它绽放出莹润的光泽来呀。只是更多的时候,面对它们,我会痛苦着不知所措。一个朋友说,为了写字,值得吗?值不值得,那已经不是我要思考的问题了,在与之相携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了不会回头。
好在,我没能搓揉文字,文字却搓揉了我。在与它相伴的过程中,我的生涩感被一点一点打磨,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情形离熨贴还有多远的距离。或者,这已不是最重要的了吧。我的人生旅程,一直得以与文字相携,使我能够把那些或浓或淡的心事,一星一点的,渗透到字里行间,可以在波澜不惊的岁月深处,重温过往种种,这已经是最好的慰藉。而我,年华终于慢慢老去,在与时光的不断搓揉之中,在与生活的不断搓揉之中,我成了躺在水底的那块儿鹅卵石,被流水日日搓揉,也日日沉静下来。
[ 本帖最后由 清风拂面 于 2008-11-25 19:16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