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为师
2021-12-23抒情散文段大荣
四 代 为 师??我家四代为师。祖父办过学校,父亲和我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现在孩子又当老师。对教师职业我情有独钟,感触颇深。??上世纪初叶,我祖父先是在宦海中沉浮,后来于1928年在家赋闲期间联络南北五村开办了“鹤庆县第五高等小学”(即现在……
四 代 为 师
??我家四代为师。祖父办过学校,父亲和我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现在孩子又当老师。对教师职业我情有独钟,感触颇深。
??上世纪初叶,我祖父先是在宦海中沉浮,后来于1928年在家赋闲期间联络南北五村开办了“鹤庆县第五高等小学”(即现在的“月山小学”),任荣誉校长。虽然他从事教育的时间不算长,却是我家第一代老师。
??父亲年轻时到昆明进“清丈学校”学习,毕业后在省建设厅任职员。但与自己的志趣不合,便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回家娶妻生子,以教书为业养家糊口。他当过国立学校的老师,也当过私塾先生。那是我四五岁的时候,父亲在一个叫“下建邑”的村子里教村学。学校设在村北头的“文昌宫”里,父亲率领学生把一个肮脏龌龊的破庙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种上花花草草,把校园改造成花园般美丽。学校条件差,他因陋就简自制教学用具。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买了石膏烧熟后研成粉沫,掺水拌匀,再做成一条条圆圆的粉笔;到砂河里捡了红彤彤的小石头,用砚碗磨成浆,醮着批改作业;还在石板上塑了一幅中国地形图,请木匠做了直尺、三角板……他教书十分认真负责,也很严厉,教学质量很好。那时的不少学生后来都成了才,都不忘他的教诲。旧社会的乡村教师生活是很清苦的,有的长辈对他说:“教书十年不富,不教一年便穷。男儿志在四方,到外面发展去吧!”但他对自己的职业十分执着,一头扎进教育这块园地里,一干三十八个春秋。解放后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得到提高,使他感到当人民教师的光荣。尤其是1954年他大病一场几乎丧身,是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使他死而复生。由此,他焕发出一个老教师的青春,勤勤恳恳、呕心沥血,在教育这块土地上耕耘、奉献。然而紧接着,极左横行,阶级斗争扩大化,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旧社会过来的他成为一个又一个运动的对象。他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经常失眠、身心交瘁;加上收入菲薄,生活负担重,过分节俭和劣质烟草的伤害,仅六十二岁的他在刚粉碎“四人帮”后便病逝了。没能看到改革开放后的盛世年景,实乃千古憾事!
??也许是我们一家几代与教书有着特别难以割断的缘分吧,1971年本来在家当了好几年农民的我由社会吸收,走上了教育岗位,终于实现了当老师的夙愿。我去任教的学校在金沙江边,恰巧就是父亲当年任过教的学校。二十多年过去了,父亲在那一带的名气还很大。我还没去报到,这消息便像长了翅膀传遍整个公社,我一到职就被当地人众星拱月般捧着,由于家长和学生特别信任我,工作起来就更有劲头。恢复考试制度后,连节假日都无代价地补课。我担任初中毕业班的工作,七九年中考成绩竟在全县夺冠。那时教师收入仍很有限,家里常缺粮,真是两袖清风,物质生活是很艰苦的,但因为自己的辛勤付出有了回报,心里甜得很。那时交通不便,从家里到学校有八九十里山路,全是步行。因为到山区任教的老师不多,统一放假的时间很少,我常常一个人来回步行。踏着当年父亲的足迹,在那些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上走啊,走啊,穿过一片片森林,翻过一座座高山,常常走两三个小时见不到一个人影。有时迷了路,在山中转来转去,急得满头大汗,到学校已是夜幕降临;有时暴雨倾盆,山洪暴发,沟满箐深,得淌水涉河……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走了十年,每一寸土地上都布满了我的足迹……三十多年弹指而去,从风华正茂到年老退休,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这当中所经过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真是说不完道不尽啊!
??如今,我的三个孩子都先后大学毕业并参加了工作。但他们当初读的都是与教书无关的专业,几个侄儿男女大学毕业后也没有一人当老师,我心里未免着急起来:难道教书行业要在这一代中断香火了吗?幸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学经济的老三大学毕业后考取了研究生,接着又考取了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养女也在云师大毕业后当上了高中的英语老师。这下可好了,我家的教师行业不仅后继有人,而且还一代胜过一代。祖父、父亲和我都当小学、初中老师,而现在我的下一代已是响当当的大学老师了,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我家四代为师。但愿下几代有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出现!
2004.9.10
[ 本帖最后由 段大荣 于 2008-11-27 21:54 编辑 ]
??我家四代为师。祖父办过学校,父亲和我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现在孩子又当老师。对教师职业我情有独钟,感触颇深。
??上世纪初叶,我祖父先是在宦海中沉浮,后来于1928年在家赋闲期间联络南北五村开办了“鹤庆县第五高等小学”(即现在的“月山小学”),任荣誉校长。虽然他从事教育的时间不算长,却是我家第一代老师。
??父亲年轻时到昆明进“清丈学校”学习,毕业后在省建设厅任职员。但与自己的志趣不合,便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回家娶妻生子,以教书为业养家糊口。他当过国立学校的老师,也当过私塾先生。那是我四五岁的时候,父亲在一个叫“下建邑”的村子里教村学。学校设在村北头的“文昌宫”里,父亲率领学生把一个肮脏龌龊的破庙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种上花花草草,把校园改造成花园般美丽。学校条件差,他因陋就简自制教学用具。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买了石膏烧熟后研成粉沫,掺水拌匀,再做成一条条圆圆的粉笔;到砂河里捡了红彤彤的小石头,用砚碗磨成浆,醮着批改作业;还在石板上塑了一幅中国地形图,请木匠做了直尺、三角板……他教书十分认真负责,也很严厉,教学质量很好。那时的不少学生后来都成了才,都不忘他的教诲。旧社会的乡村教师生活是很清苦的,有的长辈对他说:“教书十年不富,不教一年便穷。男儿志在四方,到外面发展去吧!”但他对自己的职业十分执着,一头扎进教育这块园地里,一干三十八个春秋。解放后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得到提高,使他感到当人民教师的光荣。尤其是1954年他大病一场几乎丧身,是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使他死而复生。由此,他焕发出一个老教师的青春,勤勤恳恳、呕心沥血,在教育这块土地上耕耘、奉献。然而紧接着,极左横行,阶级斗争扩大化,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旧社会过来的他成为一个又一个运动的对象。他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经常失眠、身心交瘁;加上收入菲薄,生活负担重,过分节俭和劣质烟草的伤害,仅六十二岁的他在刚粉碎“四人帮”后便病逝了。没能看到改革开放后的盛世年景,实乃千古憾事!
??也许是我们一家几代与教书有着特别难以割断的缘分吧,1971年本来在家当了好几年农民的我由社会吸收,走上了教育岗位,终于实现了当老师的夙愿。我去任教的学校在金沙江边,恰巧就是父亲当年任过教的学校。二十多年过去了,父亲在那一带的名气还很大。我还没去报到,这消息便像长了翅膀传遍整个公社,我一到职就被当地人众星拱月般捧着,由于家长和学生特别信任我,工作起来就更有劲头。恢复考试制度后,连节假日都无代价地补课。我担任初中毕业班的工作,七九年中考成绩竟在全县夺冠。那时教师收入仍很有限,家里常缺粮,真是两袖清风,物质生活是很艰苦的,但因为自己的辛勤付出有了回报,心里甜得很。那时交通不便,从家里到学校有八九十里山路,全是步行。因为到山区任教的老师不多,统一放假的时间很少,我常常一个人来回步行。踏着当年父亲的足迹,在那些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上走啊,走啊,穿过一片片森林,翻过一座座高山,常常走两三个小时见不到一个人影。有时迷了路,在山中转来转去,急得满头大汗,到学校已是夜幕降临;有时暴雨倾盆,山洪暴发,沟满箐深,得淌水涉河……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走了十年,每一寸土地上都布满了我的足迹……三十多年弹指而去,从风华正茂到年老退休,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这当中所经过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真是说不完道不尽啊!
??如今,我的三个孩子都先后大学毕业并参加了工作。但他们当初读的都是与教书无关的专业,几个侄儿男女大学毕业后也没有一人当老师,我心里未免着急起来:难道教书行业要在这一代中断香火了吗?幸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学经济的老三大学毕业后考取了研究生,接着又考取了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养女也在云师大毕业后当上了高中的英语老师。这下可好了,我家的教师行业不仅后继有人,而且还一代胜过一代。祖父、父亲和我都当小学、初中老师,而现在我的下一代已是响当当的大学老师了,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我家四代为师。但愿下几代有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出现!
2004.9.10
[ 本帖最后由 段大荣 于 2008-11-27 21:54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