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如何诗意地栖居
2021-12-23叙事散文李镜泷
人如何诗意地栖居人生天地间,诗意地栖居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怎样才能做到诗意地栖居,我认为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人自己的内心。象花朵一样绽放你我内心的美丽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也就显得很有必要。……
人如何诗意地栖居
人生天地间,诗意地栖居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怎样才能做到诗意地栖居,我认为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人自己的内心。
象花朵一样绽放你我内心的美丽
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也就显得很有必要。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这样一句诗: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如夏花般灿烂。在诗人的眼中,人的一生就应该象一朵花一样将自身的美丽最大限度地绽放。 花的开放是自由自足的,但如果没有人类欣赏的加入,花的灿烂只能是寂灭的。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以上这则典故,曾被看作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其实,现代科学已经证明 ,人与植物之间是有一种奇怪的感应存在的。所以,不一定“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人类的心也不曾超出花的感应之外。 每一个孤独的人与人之间,也应该象美丽的花一样,通过互相真诚而善意的感应,将自己最美丽的一面相互绽放、展示出来,以此抚慰每一颗孤寂的灵魂。 无论古今、无论男女,不分中外、不分高贵或低贱,也不管亲情还是爱情,一份善意的关怀,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暖暖的微笑,一次轻轻的握手,汇聚起来,就是一股巨大的生存暖流,足以让我们勇敢面对人生旅途中任何艰难的挑战。 基于此,我写下了短诗《问候》:
在一种百无聊赖而心思恍惚的
空隙,我希望出现一朵花的问候
或者,就让自己变成一朵花
把岁月雕蚀不掉的美丽,通过
静静的绽放向你灿烂的展示
以一颗感恩的心与天光云影共徘徊
在好多次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我饱览着一路的田园风光,感受着迎面吹来的习习凉风,陶醉在大自然温情的爱抚下。尤其在天晴的日子里,如洗般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棉絮似的白云,白云在远远近近的山上,在每一位行人的身前身后,留下了树叶般巨大的阴影,从白云边缘投下的眩目阳光激起了我心中一阵又一阵莫名的惊喜,使我不得不惊叹于造化的神奇力量,让我每天都能目睹一幅幅经天纬地的杰作。我用短诗《云影》记下了天地造化给予我的感动:
那是长在天空中的枝叶无意筛下的
脚印。那是大团大团奔跑的棉花
所遗留下的片刻宁静和温柔
如果没有明亮的阳光,没有
地球漂亮的转身,云影何在? 在这首短诗中,我要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份感动,其中还蕴涵着我对大自然深深的感激,说准确点,是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我们往往只注意它的引申义,其实,诗句的字面意思所给予我们的启示才是最本质最恒久的。放弃人本主义的观念,在大自然中,人和一棵草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众生万物都离不开地球缓慢的运转,都必须依赖于太阳无私的光照。正是地球与太阳之间形成的某种微妙的对应关系,决定着众生万物的生老病死。所以我才这样肯定地说出,“如果没有明亮的阳光,没有地球漂亮的转身,云影何在?”也许不仅仅是“云影何在”,一旦缺少了地球“漂亮的转身”以及太阳“明亮”的照耀,众生万物都将归于虚无,归于恒久的寂灭。 在最近几天中午回城上班的途中,一幕幕人与自然无比和谐的场景从我眼前依次掠过。仍然是大块大块高原独有的白云在我的头顶轻轻移动,仍然是湛蓝如洗的天空如穹庐般将我笼罩。刚种下秧苗一个月左右的稻田里,零零星星地点缀着一些人影,那是勤劳的人民在薅除稻田中的杂草。微风拂动,满视野的绿色禾苗摇曳出整齐动人的舞姿,齐跟深的稻田水被轻轻搅动,湛蓝的天空、纯白的云朵倒映在连成片的稻田水中,人影、云影、禾苗影、天空影,甚至微风的影子,似乎全都融在了一起。我再次陶醉了,心中再次涌起莫名的惊喜和感动。 我就象一条鱼儿穿行在如此空明的天地间,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沉浸到人与自然、人与万物之间“天光云影共徘徊”的高度和谐的美中,我找不出任何言辞来描述我所感受到的美,我再次深深体验到了庄子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享受此刻,享受美好生命的流转不息
连日来,我在捧读印度哲学大师奥修的一本书:《天下大道》。《天下大道》的书名可能是编者出于吸引读者的目的而取的,书的副标题“道德经中的哲学和智慧”才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书中阐述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观点:一个开悟的人不会执著于过去与未来,而是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那就是“此刻”,一种在空间和时间上没有偏向的全然的“此刻”。真正沉浸到“此刻”中,你便会拥抱永恒,达到了“涅”的境界。
“涅”就是不死,不死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流转不息的美好生命的静静观照。人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神奇的生命现象,人只有将自身骚动不安的内心调伏好了,才能获得生的宁静与和谐。人必须有静下来的时刻,来将自身生命的奇迹充分体验。用奥修的话说就是要做“静心”的功夫,通过“静心”去接近“道”,接近生存的本质。 是的,就是此刻,不要想得太多,不要勉强作为,顺其自然,你、我、他和她,我们都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而每一部分都反映着整体的宇宙。 我用《享受此刻》这首短诗将奥修给予我的启示作了表达: 此刻,白云在蓝色的天幕上
以一种不易察觉的速度移动
此刻,热情的太阳正向大地泼洒
一大片一大片明亮的阳光
此刻,我以一种悠闲的方式
在键盘上随意的舞动十指
此刻,一个没有蝴蝶的梦境
正将我多年的忧伤轻轻覆盖 我将白云享受成翅膀
阳光直接进入我空空的胃囊
灵活的键盘是我贴心的知己
我清醒的面对白天的梦境
我享受着此刻平静的呼吸
我将静静的生命吸入又呼出 也许我的表达未能尽意,那是因为我的体悟还不够深入,我将用我剩下的生命时光作更深入的体验,真正使自身的生存达到“诗意地栖居”。(2008年6月19—20日)
人生天地间,诗意地栖居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怎样才能做到诗意地栖居,我认为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人自己的内心。
象花朵一样绽放你我内心的美丽
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也就显得很有必要。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这样一句诗: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如夏花般灿烂。在诗人的眼中,人的一生就应该象一朵花一样将自身的美丽最大限度地绽放。 花的开放是自由自足的,但如果没有人类欣赏的加入,花的灿烂只能是寂灭的。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以上这则典故,曾被看作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其实,现代科学已经证明 ,人与植物之间是有一种奇怪的感应存在的。所以,不一定“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人类的心也不曾超出花的感应之外。 每一个孤独的人与人之间,也应该象美丽的花一样,通过互相真诚而善意的感应,将自己最美丽的一面相互绽放、展示出来,以此抚慰每一颗孤寂的灵魂。 无论古今、无论男女,不分中外、不分高贵或低贱,也不管亲情还是爱情,一份善意的关怀,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暖暖的微笑,一次轻轻的握手,汇聚起来,就是一股巨大的生存暖流,足以让我们勇敢面对人生旅途中任何艰难的挑战。 基于此,我写下了短诗《问候》:
在一种百无聊赖而心思恍惚的
空隙,我希望出现一朵花的问候
或者,就让自己变成一朵花
把岁月雕蚀不掉的美丽,通过
静静的绽放向你灿烂的展示
以一颗感恩的心与天光云影共徘徊
在好多次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我饱览着一路的田园风光,感受着迎面吹来的习习凉风,陶醉在大自然温情的爱抚下。尤其在天晴的日子里,如洗般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棉絮似的白云,白云在远远近近的山上,在每一位行人的身前身后,留下了树叶般巨大的阴影,从白云边缘投下的眩目阳光激起了我心中一阵又一阵莫名的惊喜,使我不得不惊叹于造化的神奇力量,让我每天都能目睹一幅幅经天纬地的杰作。我用短诗《云影》记下了天地造化给予我的感动:
那是长在天空中的枝叶无意筛下的
脚印。那是大团大团奔跑的棉花
所遗留下的片刻宁静和温柔
如果没有明亮的阳光,没有
地球漂亮的转身,云影何在? 在这首短诗中,我要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份感动,其中还蕴涵着我对大自然深深的感激,说准确点,是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我们往往只注意它的引申义,其实,诗句的字面意思所给予我们的启示才是最本质最恒久的。放弃人本主义的观念,在大自然中,人和一棵草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众生万物都离不开地球缓慢的运转,都必须依赖于太阳无私的光照。正是地球与太阳之间形成的某种微妙的对应关系,决定着众生万物的生老病死。所以我才这样肯定地说出,“如果没有明亮的阳光,没有地球漂亮的转身,云影何在?”也许不仅仅是“云影何在”,一旦缺少了地球“漂亮的转身”以及太阳“明亮”的照耀,众生万物都将归于虚无,归于恒久的寂灭。 在最近几天中午回城上班的途中,一幕幕人与自然无比和谐的场景从我眼前依次掠过。仍然是大块大块高原独有的白云在我的头顶轻轻移动,仍然是湛蓝如洗的天空如穹庐般将我笼罩。刚种下秧苗一个月左右的稻田里,零零星星地点缀着一些人影,那是勤劳的人民在薅除稻田中的杂草。微风拂动,满视野的绿色禾苗摇曳出整齐动人的舞姿,齐跟深的稻田水被轻轻搅动,湛蓝的天空、纯白的云朵倒映在连成片的稻田水中,人影、云影、禾苗影、天空影,甚至微风的影子,似乎全都融在了一起。我再次陶醉了,心中再次涌起莫名的惊喜和感动。 我就象一条鱼儿穿行在如此空明的天地间,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沉浸到人与自然、人与万物之间“天光云影共徘徊”的高度和谐的美中,我找不出任何言辞来描述我所感受到的美,我再次深深体验到了庄子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享受此刻,享受美好生命的流转不息
连日来,我在捧读印度哲学大师奥修的一本书:《天下大道》。《天下大道》的书名可能是编者出于吸引读者的目的而取的,书的副标题“道德经中的哲学和智慧”才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书中阐述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观点:一个开悟的人不会执著于过去与未来,而是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那就是“此刻”,一种在空间和时间上没有偏向的全然的“此刻”。真正沉浸到“此刻”中,你便会拥抱永恒,达到了“涅”的境界。
“涅”就是不死,不死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流转不息的美好生命的静静观照。人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神奇的生命现象,人只有将自身骚动不安的内心调伏好了,才能获得生的宁静与和谐。人必须有静下来的时刻,来将自身生命的奇迹充分体验。用奥修的话说就是要做“静心”的功夫,通过“静心”去接近“道”,接近生存的本质。 是的,就是此刻,不要想得太多,不要勉强作为,顺其自然,你、我、他和她,我们都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而每一部分都反映着整体的宇宙。 我用《享受此刻》这首短诗将奥修给予我的启示作了表达: 此刻,白云在蓝色的天幕上
以一种不易察觉的速度移动
此刻,热情的太阳正向大地泼洒
一大片一大片明亮的阳光
此刻,我以一种悠闲的方式
在键盘上随意的舞动十指
此刻,一个没有蝴蝶的梦境
正将我多年的忧伤轻轻覆盖 我将白云享受成翅膀
阳光直接进入我空空的胃囊
灵活的键盘是我贴心的知己
我清醒的面对白天的梦境
我享受着此刻平静的呼吸
我将静静的生命吸入又呼出 也许我的表达未能尽意,那是因为我的体悟还不够深入,我将用我剩下的生命时光作更深入的体验,真正使自身的生存达到“诗意地栖居”。(2008年6月19—20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