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竹山作协
2020-09-17叙事散文李灿
今年的4月,竹山县作协举行换届选举。我有幸参加了活动,而且成了县作协的会员。这几个月以来,我经历了很多和竹山作协有关的事情,也有很多个人的想法。去年,我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竹山的《堵河文艺》准备复刊,也就是现在的《堵河》,希望大家
今年的4月,竹山县作协举行换届选举。我有幸参加了活动,而且成了县作协的会员。这几个月以来,我经历了很多和竹山作协有关的事情,也有很多个人的想法。
去年,我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竹山的《堵河文艺》准备复刊,也就是现在的《堵河》,希望大家踊跃投稿。
我觉得很新鲜,因为在我印象中,我们竹山的文艺这几年很萧条。我小时候还看《竹山报》,里面的文化副刊有很多好文章,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文化副刊基本上缩水了,原来那样的好文章在《竹山报》上很难读到了。我之前就知道很多县市都有自己的刊物,有的我还投过稿。我回竹山后,也想在竹山的报刊上投稿,可是根本找不到这样一个平台,我觉得很遗憾。其实,《堵河文艺》在竹山很有一些历史了,可惜中途几度停刊,渐渐被人淡忘,所以我根本不知道竹山曾经有这样一本刊物。我从大学时就参加过很多文学活动,很多都是虎头蛇尾,搞到最后名存实亡或者说不了了之。我对这个消息并不十分敏感,持的还是观望的态度。我按上面的邮箱,投了一篇散文《何存中先生与〈问鼎〉》,算是投石问路吧!
不久,我在邮箱里看到回复了,编辑说建议把标题改为“何存中印象”,再稍作修改,还让我把之前发表过的作品发给他看看。我把那篇散文作了修改重新发给他了。我原来发表过的作品专门有一个文档,也一起发过去了。我原来搞信息技术网上学习,用movie maker做了一个自我介绍视频,我把这个视频也发过去了。之后一段时间没有接到《堵河》那边的消息,我也就没有再理会这件事。
到了今年的4月11日,我接到了作协的张静峰先生和袁胜敏先生的电话,让我加入竹山作协QQ群,并参加周六的活动。袁胜敏先生还传给了我一张个人信息表,我填好后就发给他了。我在群里一看才知道,原来我们竹山文艺界人才辈出,我原来太孤陋寡闻了。
4月16日,我到上庸镇参加活动。去之前我并不清楚活动是干什么的,也许只是混个脸熟吧。到了活动现场我还在犯嘀咕,因为当时他们在发会员证,有作家协会的,也有诗词协会的。我想,我也写旧体诗,会不会把我分到诗词协会呢?但想想又不对,旧体诗毕竟只是我写作的一部分,我发表的还有其他体裁的作品。直到拿到了会员证,我才知道,原来他们已经把我分到作家协会了。会议是诗词协会和作家协会分会场同时召开。我想要是有分身术就好了,诗词协会那边谈什么我一无所知。
在作协换届会议上,我听了几位领导的发言,对竹山解放后几十年的文艺的脉络有了大概的了解。原来,现在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堵河》复刊、作协发展新会员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下午,我们还泛舟圣水湖,纵情高歌。圣水湖是修潘口电站后形成的人工湖,我不禁不佩服上庸镇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博大胸怀。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前人的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我回家后不久,袁斌先生和罗维扬先生还专门到我们乡来参观。他们找到我,谈到了文学。罗老在竹山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后来是《今古传奇》的创始人之一。他谈到了自己的经历,谈了他对当代文学的批评。他还看了我发表在中财论坛上的讽刺小小说《只有不会教的学生,没有教不会的老师》。罗老师说:“你这个故事里面,老师最后的反问很有意思。你专家不是说‘只有不会教的学生,没有教不会的老师’吗?我向你请教怎么把学生教好,我现在也是你的学生,那你没把我教会,这是谁的问题呢?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我们要承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怎么可能把每个人都教好呢?孔门弟子三千,达者才七十二人。孔子多有能力的人,大部分学生不也没什么出息吗?”罗老还说:“能写是个好事情,要坚持写下去,作家就是要处在创作状态中。”袁斌先生也说:“要多发掘地域文化,写一些有地域特色的文章。你们竹坪乡不是有高家花屋、金花娘娘庙吗?怎么能没有东西写呢?”
今年暑假,我两次去过县文联办公室。县文联主席王素冰先生说:“你的作品表述自然流畅,但深度不够。你的经历我看过,你现在回家乡了,要多写有地域特色作品。”这些话,袁斌先生也讲过。我不是没有这样的想法,关键是近几年不断生病、失业,很少外出,短期内写不了。我也知道,我们竹山历史悠久,风景优美,人才辈出。这么说绝不是溢美之词。我们的高家花屋、女娲山、上庸道德讲堂等地风景名胜,不仅景色优美,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我们小时候就读过刘荣胜、华赋桂这些作家编写的乡土教材《首义元勋张振武》《劳工大律师施洋》,张振武和施洋等人都是近代历史上的革命先烈。如果说没有东西可写,那真的是守着金山哭穷。我也打算在不久的将来朝这个方面努力。王主席还送给了我今年的《堵河》刊物,让我多学习。我在第四期上面看到了我的散文《何存中印象》和《郑因与〈河山恋诗词〉》,被编辑合并到一起,加了个总标题“师友二题”。坦白地说,我的散文很久没有发表了,这次能发表出乎我的意料。
竹山作协现在有53个会员,我算是比较年轻的了。平时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很难碰到一起,聚少离多。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还能坚守文学的阵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竹山的文艺还是可以走向复兴的。我也希望作协能够多举行有意义的交流互动,尤其要帮助年轻会员成长。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