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阅读[原创]
2021-12-23抒情散文木祥
木祥从小就不喜欢说话,也不善于说话。一定是觉得自己很卑微的原故,很多时候,我都看不起自己。喜欢一个人独处,随心所欲地阅读。不读书,觉得非常孤独。久而久之,自觉的阅读,成了生活的一种方式。童年生活在乡村,读书的时候,没有什么课外读物。便把一……
木祥
从小就不喜欢说话,也不善于说话。一定是觉得自己很卑微的原故,很多时候,我都看不起自己。喜欢一个人独处,随心所欲地阅读。不读书,觉得非常孤独。久而久之,自觉的阅读,成了生活的一种方式。 童年生活在乡村,读书的时候,没有什么课外读物。便把一位堂姐的初中语文课本借来读,还真读到了一些好文章。许地山的《落花生》,孙犁的《白杨淀纪事》,鲁迅的《祝福》… …《王冕绘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个放牛的穷孩子,最终也能成为绘画大师。 我觉得当时的初中语文课本有些文章选择得非常好,适合我的阅读习惯,这为我后来的写作风格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其实,我小时候也没有读多少书,“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为了给自己找一条出路,我去西藏当了兵。在西藏的日子里,巡逻下岗回到哨所,我又得一个人面对茫茫沙漠和雪山。这种时候,便会产生挥之不去的孤独。这种时候,我除了唱歌以外,依然是读书。拿一本书,走到很少有人到达的荒漠或堑壕,面对空旷的原野大声歌唱。唱我最喜欢的歌,唱给自己听,完全是挥发自己。然后开始读书。这个时候,我读完了《红楼梦》、《暴风骤雨》、《艳阳天》… …我不知道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只是好象觉得生命的过程里离不开这些书。 好象是命运安排,部队退伍以后,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凭着多年的阅读,我以比较优秀的作文写作,考上了一所中等专科学校。一种阅读习惯,成全了一个人的命运。后来,又有目的的进行深造,我竞然成了一个写作者。只是有些习惯一时难于改变。一是不喜欢和不善于交际,多数时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开会不发言,年终总结,发言前三天就开始紧张。路上遇到人,能回避的,最好回避过去。二是喜欢阅读,读自己喜欢的文字。最喜欢的还是一些精短文章,文章写得真实一些而信息量大一些的、有启发性的,聊天式的… …所以,最喜欢《读者》,文章短,亲合力却极强,拿在手里,有充实感。我觉得,《读者》这本杂志,具有宗教的份量。 《读者》每期都买,没有时间读,就摆在车上,茶几上或枕头边。每天早晨,我喜欢一个人烧永胜油茶。妻子曾经说过,喝永胜油茶容易上瘾,又费时间,最好戒了。我说,这些年来,家乡的传统,留下来的,只有油茶了,还是不要戒了。在炉子边,边烧茶,边翻《读者》。早晨时间短,专找短文章读。有一天早晨,读到余泽民先生的《孤独很残酷》。文章说到一位叫埃米尔的朋友,是个警察,生性却温和,人缘十分好。那天是圣诞节,埃米尔值班。妻子、儿子、儿媳妇都到奥地利滑雪去了,整座大楼空得让人发慌。孤独的埃米尔,想起楼里关着一个自己负责的杀人嫌疑犯。这个犯人,证据还不充足。 埃米尔让狱警把犯人提了出来。整个屋子里,只剩下犯人和埃米尔,十分空寂。这时候,埃米尔除人意料地温和地说:“你看,今天是圣诞节,我也一个人,你也一个人,今天晚上不是提审,而是一起吃一顿饭,随便聊聊。”他叫人到餐厅要了两份便餐,边吃边侃些男人的话题。足球、女人、住房、学生时代… …开始,犯人还很紧张,慢慢地,便和他争辩… …直到最后,犯人突然交待他的杀人经过… …犯人交待了罪证,别人都夸埃米尔办案手段高明。埃米尔却非常烦闷和沮丧,他说,从良心上讲,犯人交待罪证,根本不是他当天晚上想要的结果,如果是这样,会让他觉得自己“手段卑鄙,动机龌龊”。埃米尔说,事实上,我请他吃饭,目的并非感动对方,而是没有抵住节日里的孤独… … … …如此的好文章还读了许多,孤独的心情会被阅读开阔许多。社会进步了,更容易出现种种焦虑,心情也更容易烦躁了。读了这些好文章,我不只是学他们如何为文,还懂得了一些人,一些事,觉得做人真好,做人真不容易。我慢慢明白了,其实,社会上,值得我们爱的人和事物,真是太多太多… …
题外话:
文章中说到"永胜油茶".有兴趣的朋友,请看这里有"月亮上面种生姜":
听歌: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6ZoKN9QWwWg/
歌词:http://user.qzone.qq.com/511286958/blog/67
看文章:http://www.zhongcai.com/bbs/showthread.php?threadid=96238
从小就不喜欢说话,也不善于说话。一定是觉得自己很卑微的原故,很多时候,我都看不起自己。喜欢一个人独处,随心所欲地阅读。不读书,觉得非常孤独。久而久之,自觉的阅读,成了生活的一种方式。 童年生活在乡村,读书的时候,没有什么课外读物。便把一位堂姐的初中语文课本借来读,还真读到了一些好文章。许地山的《落花生》,孙犁的《白杨淀纪事》,鲁迅的《祝福》… …《王冕绘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个放牛的穷孩子,最终也能成为绘画大师。 我觉得当时的初中语文课本有些文章选择得非常好,适合我的阅读习惯,这为我后来的写作风格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其实,我小时候也没有读多少书,“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为了给自己找一条出路,我去西藏当了兵。在西藏的日子里,巡逻下岗回到哨所,我又得一个人面对茫茫沙漠和雪山。这种时候,便会产生挥之不去的孤独。这种时候,我除了唱歌以外,依然是读书。拿一本书,走到很少有人到达的荒漠或堑壕,面对空旷的原野大声歌唱。唱我最喜欢的歌,唱给自己听,完全是挥发自己。然后开始读书。这个时候,我读完了《红楼梦》、《暴风骤雨》、《艳阳天》… …我不知道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只是好象觉得生命的过程里离不开这些书。 好象是命运安排,部队退伍以后,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凭着多年的阅读,我以比较优秀的作文写作,考上了一所中等专科学校。一种阅读习惯,成全了一个人的命运。后来,又有目的的进行深造,我竞然成了一个写作者。只是有些习惯一时难于改变。一是不喜欢和不善于交际,多数时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开会不发言,年终总结,发言前三天就开始紧张。路上遇到人,能回避的,最好回避过去。二是喜欢阅读,读自己喜欢的文字。最喜欢的还是一些精短文章,文章写得真实一些而信息量大一些的、有启发性的,聊天式的… …所以,最喜欢《读者》,文章短,亲合力却极强,拿在手里,有充实感。我觉得,《读者》这本杂志,具有宗教的份量。 《读者》每期都买,没有时间读,就摆在车上,茶几上或枕头边。每天早晨,我喜欢一个人烧永胜油茶。妻子曾经说过,喝永胜油茶容易上瘾,又费时间,最好戒了。我说,这些年来,家乡的传统,留下来的,只有油茶了,还是不要戒了。在炉子边,边烧茶,边翻《读者》。早晨时间短,专找短文章读。有一天早晨,读到余泽民先生的《孤独很残酷》。文章说到一位叫埃米尔的朋友,是个警察,生性却温和,人缘十分好。那天是圣诞节,埃米尔值班。妻子、儿子、儿媳妇都到奥地利滑雪去了,整座大楼空得让人发慌。孤独的埃米尔,想起楼里关着一个自己负责的杀人嫌疑犯。这个犯人,证据还不充足。 埃米尔让狱警把犯人提了出来。整个屋子里,只剩下犯人和埃米尔,十分空寂。这时候,埃米尔除人意料地温和地说:“你看,今天是圣诞节,我也一个人,你也一个人,今天晚上不是提审,而是一起吃一顿饭,随便聊聊。”他叫人到餐厅要了两份便餐,边吃边侃些男人的话题。足球、女人、住房、学生时代… …开始,犯人还很紧张,慢慢地,便和他争辩… …直到最后,犯人突然交待他的杀人经过… …犯人交待了罪证,别人都夸埃米尔办案手段高明。埃米尔却非常烦闷和沮丧,他说,从良心上讲,犯人交待罪证,根本不是他当天晚上想要的结果,如果是这样,会让他觉得自己“手段卑鄙,动机龌龊”。埃米尔说,事实上,我请他吃饭,目的并非感动对方,而是没有抵住节日里的孤独… … … …如此的好文章还读了许多,孤独的心情会被阅读开阔许多。社会进步了,更容易出现种种焦虑,心情也更容易烦躁了。读了这些好文章,我不只是学他们如何为文,还懂得了一些人,一些事,觉得做人真好,做人真不容易。我慢慢明白了,其实,社会上,值得我们爱的人和事物,真是太多太多… …
题外话:
文章中说到"永胜油茶".有兴趣的朋友,请看这里有"月亮上面种生姜":
听歌: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6ZoKN9QWwWg/
歌词:http://user.qzone.qq.com/511286958/blog/67
看文章:http://www.zhongcai.com/bbs/showthread.php?threadid=96238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