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榆钱又串上了梢

2021-12-23叙事散文清茗
一、榆钱又串上了梢阳春三月,桃花红了,柳叶俏了,燕子衔着春泥开始做窝了,我家屋后的那棵老榆树也不甘落后于这大好的春光,开始往外吐榆钱。一串串的榆钱粉嘟嘟,鲜嫩嫩的挑在枝头,煞是喜人。从我记事起,这棵老榆树就长在我家的屋后了,总感觉它几十年来……
  
       一、榆钱又串上了梢
  阳春三月,桃花红了,柳叶俏了,燕子衔着春泥开始做窝了,我家屋后的那棵老榆树也不甘落后于这大好的春光,开始往外吐榆钱。一串串的榆钱粉嘟嘟,鲜嫩嫩的挑在枝头,煞是喜人。从我记事起,这棵老榆树就长在我家的屋后了,总感觉它几十年来从未长粗过一些,似乎每年都是老样子,但每年的榆钱却是一年比一年多,枝杈也越来越繁密,足足把我家的房子蔓过了半个房顶。   母亲是一个爱吃榆钱的人,头几年,母亲的身体还算结实,登上爬高还不在话下,自然上房捋榆钱也必须她亲力而为了。每年榆钱结成串的时候,母亲便会把家里的竹篮子斜挎在左胳膊上,顺着梯子爬到屋顶上,不需要费多少力气,就可以捋到满满一篮子的榆钱。母亲在往篮子捋榆钱的同时,也会顺便捋一把塞进嘴里,她说生吃榆钱也很有滋味,甜甜的,还带有一种粘粘的感觉。每次看着母亲美滋滋的咀嚼着鲜嫩的榆钱时,我也禁住好奇的捏起一小摄放进嘴里,但怎么也尝不出有什么特别香甜的味道,总感觉粘糊糊的,还有一种青草芽的涩味,一点也称不上是美味。   母亲把捋满篮子的榆钱一点一点的择干净,然后一遍一遍的用清水冲洗,她是一个极爱干净的人,虽然称不上是有洁僻,但凡是吃的东西,她必须直到看着洗完菜的水和没洗过菜的水一样清,她才肯放心。洗净后的榆钱,母亲一般会用来贴榆钱饼子和熬榆钱粥,对于这两种吃榆钱的做法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吃榆钱饼子,但从本质上来讲,我是喜欢吃榆钱饼子贴到锅上的那层金灿灿的黄嘎巴,又香又脆的黄嘎巴当中还镶嵌的几片浆绿的榆钱,仿若在金盘子里盛装着几粒碧绿的翡翠珠子,咬到嘴里,嘎嘣脆,真是满口溢香,回味悠长。榆钱粥的样子也很漂亮,金黄色的玉米粥里掺杂着鲜嫩的榆钱,在热气的氤氲下,玉米的磬香和榆钱的清香随着热气四处漫散,让人不禁胃口大开。不管是榆钱饼子还是榆钱粥,母亲都吃得津津有味,仿佛吃是美味无比的山珍海味。   母亲爱吃榆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是因为榆钱曾经救过外公一家人的命。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别说是粮食没得吃,就连树皮也快叫村子里的人给剥光了,外公家一共十一口人,自然境况比别人家里更艰难。春天来了,饿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开始又有了新的盼头,各式各样的野菜终于露出了头儿,那可都是救命的野菜啊,人们的眼睛里又重新泛起了生命的光彩,村前村后,到处都晃动着提着篮子挖野菜的饥肠辘辘的人们。但那年春旱特别的严重,野菜生长的速度怎么能比得上整天清汤寡水的人们饿得快呢,当人们把村外盐碱地上的最后一片黄油菜挖光以后,饿得前胸贴后背的人们开始绝望了,他们不再相信有什么共产主义的到来,也不再相信会有什么救济粮,只能干巴巴的等着让老天把自己的命收走。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杨芽和柳叶钻出来之后,救命的榆钱终于长出来了,人们欢天喜地的捋榆钱充饥,鲜嫩的榆钱暂时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一线生机,让人们多了一个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希望。外公家的房前屋后都是半搂粗的老榆树,说来也怪,本来不怎么长榆钱的老榆树那年结的榆钱却格外的多,外婆是一个做饭的好手,她把榆钱掺上点榆皮面儿或者地瓜面儿贴成饼子、熬成粥,让全家人的性命得以保全下来。而村子里有些人家,由于没有榆树,或者有的人家把榆树皮都剥下来吃掉,所以便吃不到榆钱充饥,有的甚至都饿死了。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再也不会为了填饱肚子而四处奔波受苦,但在吃腻了大鱼大肉之后,又流行起吃素食和粗粮来,尤其是近两年,那些曾经让人难以下咽的野菜似乎又成了人们的新宠。而榆钱也作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又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吃榆钱饼子、喝榆钱粥似乎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但近几年,上了年纪的母亲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上房去捋榆钱的光荣任务便落到了我的肩上。每次我到屋顶去捋榆钱的时候,母亲总是在下面指挥着我,告诉我哪根杈上的榆钱长得大,那根杈上的榆钱最鲜嫩。   令人心痛的是,就在我家屋后的老榆树逐年繁茂的同时,母亲的身体状况在近两年却是一年比一年差,她的肠胃也总是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病状,平常吃饭都特别的注意,尽量不吃青菜和硬食,以免让自己的肠胃发出强烈的抗议,所以榆钱也自然不能再吃。一场春雨过后,一树的榆钱在阳光的照射下,随着微微的春风左右摇晃,显得愈发得鲜嫩和喜人。母亲站在树下,抬头仰望着一树密密匝匝的榆钱,她的目光是复杂的,似乎充满了无限的渴望和向往,我想她是在为今年的榆钱长势好而高兴,但同时也在为自己再也不能吃到香甜可口的榆钱而失落。也许,母亲的心里明白,在以后的每一个春天里,她只能眼瞅着屋后老榆树上的榆钱次第的干成种子,看着它们纷纷的随风飘落到地上,直到让春风把它们吹到四面八方,再也不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2008-3-19 二、改革开放30年征文                小时候的电视
  生于八十年代最初期的我,从我记事起,就只记得全村子只有一台电视机,而且还是彩色的,据说还是日本进口的,但就是这样的一台小小的十八英寸的小彩电,在当时也曾经引起了不小的哄动,因为我们村子人少地多,况且还有些副业支持,所以收入就相对于其他人多地少的村子要好受的多,才能买得起电视。   我记得那个时候,不管是春夏秋冬,就算是刮大风下大雨的天气,晚饭之后,村里所有的人都去村大队去看电视,黑压压的到处都是人脑袋,不只是本村的人来看电视,就连邻村子里的人也都挤着来看电视。夏天的时候,人群里不时的传出巴掌和蒲扇拍打蚊子的声音;在冬天,全都清一色的跺着脚、搓着手取暖。因为人多手杂,出于好奇心的缘故,有好事儿的人总是爱到电视前面去胡乱“调试”,村大队为了安全起见,不得不让村里的木匠做了一个大大的木箱子,然后把电视放进去,在屏幕的前面还装上一道一道的铁棂子,看完电视之后,有一个专门的人管着那箱子的钥匙,然后锁好再放进一个更大的箱子里,第二天看的时候再把它打开。   因为有了铁棂子的遮挡,再加上那个时候也没什么“闭路电视”这一说,只是坚起一根很高的木头杆子,然后在最顶尖扣上一个铝箅子,也算是接收信号了吧。有的时候看到的电视画面难免会很模糊,甚至看不清楚剧中人的模样,这样又不知道引来多少人“骂娘”的声音。记得那个时候电视里放的最多的是《霍元甲》,为此不知道迷倒了多少人,不少的土小子动不动就挥起拳头,然后大喝一声:迷宗拳!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成熟,农村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等到我开始上小学的时候,农村开始流行起了“万元户”。我们村也不甘示弱,有几家已经开始自己买电视了,虽说买得都是黑白电视,还都是14寸的,但最起码再也不用到村大队去挤着看电视了。村大队的那台电视还是依旧在演,看的人却是一天比一天的少。我上到小学已经二年级的时候,村大队把那台劳苦功高的电视给“拍卖”了,具体卖给了谁,我已经记不清楚了。随着岁月的慢慢累积,村大队的电视也就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如今,电视成了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物件,花样更是不断的翻新,什么背投、等离子、液晶……真是数不胜数,就更别提什么家庭影院、家用电脑之类的时髦电器了。躺在床上手握一个小小的摇控器,轻轻一按,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全凭自己做主。   小小一台电视的变迁,可以说是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向世界显示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