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野花
2020-09-17抒情散文雨夜昙花
田震有首歌,名《野花》。每听这歌,都有淡淡的忧伤萦绕。曾经我不知道,有的花因为开在野外而被称为野花,那时我以为所有的花都会有人去看它的开放,并去照顾它:不是野花。这么认为的时候,我发着烧,躺在阁楼的大床上,翻看一本书:《云南中草药选》。书中
田震有首歌,名《野花》。每听这歌,都有淡淡的忧伤萦绕。曾经我不知道,有的花因为开在野外而被称为野花,那时我以为所有的花都会有人去看它的开放,并去照顾它:不是野花。这么认为的时候,我发着烧,躺在阁楼的大床上,翻看一本书:《云南中草药选》。书中的草药都会开花,小朵的,大朵的;红的,黄的,白的,紫的。有的花我见过,有的没有。见过的花就在院子外,路边、水沟边,没有见过的花可能在山上,也可能在父亲小小的中草药园里。我一天一天躺在床上,蚊帐闭得严严实实,床上,只有那本书陪伴我。晚上,父亲会来,翻开书,一一告诉我书中花朵的名字。当我能够下床,出了院子,一眼就看到那些花,它们依旧开在路边,开在水沟边,但已有些东西不同:现在,我知道了它们的名字。在病得昏昏沉沉的那些日夜里,它们每一朵都陪伴过我:开在叶腋内的紫白色小花是土黄芪,有白色细细小花的是车前草,那一朵最大的喇叭状白花是蔓陀罗,一束束的紫花是马鞭草……不论大或小,不论颜色或形状,每一朵花的图片后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写着它的好,我看不懂,我只是喜欢它美丽的样子。我会摘了蔓陀罗的白花和紫色、红色喇叭花一起束成大大的花束,也会一遍一遍看土黄芪的花结出算盘珠子一样的果实没有,它们是我的零食:无味,有点粘,有点植物天然的香。但是词典上说:野花,野生植物的花。原来那些我知道名字的,陪伴过我的花,是野花,无人关照。
曾经我对山林的向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它们,那些我见过的花,在山林中是否安好?那些我没有见过的花,能不能与它们真实地相遇,而不仅仅是在书页中?当我走入山林,它们果然在,一如我最初认识的容颜:麦冬小小淡淡的紫花开在松林中,抽筋草娟秀的白花撒落在草叶上。我一路走过去,看着我熟悉的它们静静悄悄开着花,安安静静享受着自己的时光,淡然自在。
这一天,我体力不支,刚上山就感到疲惫。之前的日子里,我连续出差,在外的日子我总是无眠,因为太过劳累和紧张,也因为陌生的床铺让我无法认同,这让我的体力大大削减。虽然水和自带的午餐已在李云的包里,我还是走得艰难。陆顺见了,又把我已不算沉重的包接过去,背到自己的肩上。纵然如此,我依然走得缓慢。李云悄悄问:“如果实在走不动,要不要回去?”可是我的脚边有花在开,那是翻白叶,它小小的黄花在青绿的草地上格外明媚,使得脚下的坡坪就像一块巨大的花毯无边无际地延伸,一直伸到我们要去到的远方。我不舍就这样离开,我不知道前路还有多少花在开。如果我在家中,我可以不去想象它们开放的样子,可是我已走入山林,就不愿意错过可能正在开花的它们。田震在歌里唱道:“山上的野花为谁开又为谁败,静静地等待是否能有人采摘。”我不问花为谁开为谁败,也不采摘任何一朵花,只是想看看它伸展开的花瓣,在不同的岁月、同样的季节中是不是一样的美丽。
我在最后,慢慢往前走,却不担心,知道徒友们总会在前路等着我。但我又一次停留,因为路边有白泡和蛇莓间杂着开花:白泡开白花结白果,蛇莓开黄花结红果,依旧是我童年时看到的样子,虽然纤小,却不织弱。白泡已有了小小的果实,我摘一粒放入口,还没有成熟,略微有点甜。李云回过身叫我:“不要玩了。”匆匆走过去,他却指着一棵植物问我:“什么?”“半夏。”
半夏的花,像个壶。这种形状的花被统称为佛焰苞,里面的花蕊似蜡烛。我一直喜欢半夏,因为它的名字:半个夏天。半个夏天能做什么呢?开花,就是开花。剩下的半个夏天,再去结果。我不知道是谁为这些草这些花命名,我也不知道为它们命名的人,心中藏着多少诗意。我轻轻把一片叶子翻过来,告诉李云:“这是翻白叶。”正面青绿,翻过来,是白色的,所以它是翻白叶。但它另有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我没有说:天青地白。面向天空的一面青,面向大地的一面白,这简直是一首诗。或许这也是我喜欢这些花草的一个原因:无限的诗意就蕴含在它们的名字里,而这个名字,来自于它们生命的样式。
一棵天南星,亭亭立在路中,虽然是草本,却有着傲岸之姿。大家停留下来,看着奇特的它:一柄叶,若伞样伸开,却又裂如针状。因同属同科,它的花,与半夏类似。我走过去:“天南星,有毒。”众人吓一跳:“是不是摸摸就会中毒?”“当然不是。”而我所知道的也仅止于此:知道它的名字,以及有毒还是无毒。至于它有什么用,我全然不知道:当年我看那本中草药选,父亲只教我认了它们的名字,并没有翻过图案后的那一页来,让我认识它的功效和用途。但我走入山林,除了果实,多半不会去碰触它们,无论有毒还是无毒,我只是喜欢看它们生长在野外自如自在的模样:这或许是野花最好的状态,或许也是植物最美妙的生存方式。
那棵叶上有绒毛,花序如柱开黄色小花的是一柱香,我清晰地记得,它在《云南中草药》的第二页;那努力把花序长到最高处,开着一朵一朵管状紫色小花的是夏枯草,我一直没有弄明白,它分明在夏天开花,为何要这样命名;那一朵朵淡淡紫色如雏菊一般的花是云威灵,这个名字其实不配它那清秀婉丽的花……
我不知道山林中此时此刻有多少花在开,就算我走过的路上会遇到多少的花,也完全无法点数,无法计算。这些开在山林中的花有个统一的名称:野花。它们太多,多到放眼看去,一朵一朵开在草丛中,连绵成片。费翔也唱过一首《野花》:“我要变成野花开在你身边,漫延滋润那荒芜的山巅”,这歌词大抵形容了此时我看到的山坡:野花漫延滋润的山坡。
虽然认为野花们是自立自主的,但面对爱情,大约也是温婉和顺的,愿意俯身伏小的。所以田震说:“我就像那花一样在等他到来,拍拍我的肩我就会听你的安排,摇摇摆摆的花呀,她也需要你的抚慰,别让她在等待中老去枯萎”。唱《铿锵玫瑰》的田震,唱《干杯吧朋友》的田震,竟写出这样婉约的歌词,可见爱情真的是无所不能。而林忆莲的《野花》,说的也是爱情:“抬头前行吧请你,尽管他朝必然想你,来年和来月请你尽淡忘,曾共风中一野花躺过,曾共风中一个她恋过”。听了这些歌,好像野花还有另一个名字:爱情。所以戴娆也唱:“我要变成野花开在你身边,将我摘走吧在枯萎之前,没有你夏天我会更思念,因为爱情并不远”。
不知为什么总把野花这样来比喻,是不是除了爱情,没有更美好的情感,除了野花,没有更美丽的花朵?还是,如果有种爱情像野花不须过多的照看,便是最放松最自如的相处模式?我不明所以。
当我们从灯掛山的峰顶往下走时,看到滇榛。它的花含蓄又奇特:如两只手掌轻轻地呵护着花蕊。我们一路往下,一路都是它那黄绿色似小小手掌合围的花朵。路边还有商陆,它的花开到花序最高处,花序最底层已结了绿绿的果。一只蝴蝶则停歇在土三七桔黄的花朵上,吸食蜜汁。前方只见山恋层层叠叠,慢慢淡入遥远的天边,回头看去,来时路已被层层山脉遮掩,只有这些花一路相伴。于是,走着走着,大家渐渐留意这些开在脚边开在身侧的花。陆顺等在路边,问我那一朵一朵的黄花是什么。我想说,又住口,想想还是告诉他:“黄花香。”它的名字,真的就是黄花香。我不知道它与“战地黄花分外香”这句词有没有什么联系,它虽然一朵一朵是明艳的黄,却没有香味,而且这个名字完全就像是信口杜撰而出。其实它还有着别的名字,比如土连翘,又比如金丝桃,还有过路黄。可我还是愿意称它为黄花香,过路黄本也是个好名字,一路走过,都可以看到它在路边开放,不高大不幼小,可还有另一种更小的花,它匍匐生长,开一撮一撮的黄花,它是聚花过路黄,我更愿意用过路黄来称呼它,因为它更贴近大地,离脚步更近。黄花香的花期特别长,它的花也特别明艳,几乎每入山林,都能看到美丽的它。它的随意与散淡,正正是这个名字:黄花香。
因为我速度慢,走到野茅山脚下时,愿意登顶的同伴已上去,不愿意的在山下歇息。李云说困了,要在山下小憩。我便慢慢往山上走去。其实我可以不去,但我不知道那座山上有什么花在开。我一路慢慢走,看风景,也看花。野茅山很漂亮,整座山上乱石嶙峋,许多植物就在乱石上生长,如盆景,又远比盆景多了活力。这座山上果然有之前没有看到的花:草柏枝,它橙色的花筒黄色的花冠有几分典雅;雏菊正沐浴在阳光中,一派幸福模样;一小丛野棉花露出了它白白净净的笑脸……没有路上山,但我跟着花,慢慢走到了山顶。徒友们见了我很惊呼:“以为你不上来了。”我也讶异,今天从刚走山就体力不支的我,竟然也能够走到山顶。
野茅山据说是昆明北郊最高的山峰,山顶风光果然不一样,山脉层层排列而去,余哥指着远处说那面就是七道梁子。陆顺则说,看那云,真漂亮。徒友们站在峭壁上,作飞翔状。也许爬上山顶,为的就是让视线更加开阔,能够看向更远的远方。可我还是念着那些开在山峰的花朵:如果真有寂寞存在,那开在高处的花朵比低处的花会更多几分。
“我想问问他知道不知道我的心怀,不要让我在不安中试探徘徊。我要为你改变多少才能让你留下来,我在希望中焦急等待你就没有看出来。”可怜的女子,可怜的花,如果他愿意留下来,不用改变也会留下来,如果不愿意,就是改得不再是自己,也不会留下来。可是站在这山巅,看着远处的山脉,不知道还有多少知名不知名的花就在那些山林里静静悄悄地开放,于是,我还是喜欢上了这样的情怀:如果你不留下来,那一定是我不够好。不过我更喜欢着:虽然我不够好,我还是只开这样的花。
在大家都向山下走去的时候,我去到了山的另一面,看到几朵小小的伶俐花朵:尖叶龙胆。龙胆家族的花,或大或小,总是十分漂亮,读书时我特别喜欢它们,好像每到坡坪上躺下,都能够看到龙胆就开在眼光所及处:星秀龙胆,又或红花龙胆。这时一位牧羊人走到坡上来,看到我,有些好奇:“来爬山?”“是。”“这山有什么好爬的,你们天天来爬。”看来他天天在这里放羊,看到了太多的人来爬山。我笑:“山上漂亮。”他认为不可思议,摇摇头走了。显然他不是花朵等待的那个人,虽然他不离开,可是,来走山的人可能看到花朵的美丽,能够懂得花朵的好,却只能停留片刻,如此一刻的我。
在我也往山下走去的时候,发现相机的镜头盖不见了。我顺着来时的路,找到遇上牧羊人的那里,他正往山坳走去,他的羊在那里吃草。我又走到刚上到山顶时小憩的地方,花与草都是刚才的样子,但没有镜头盖。只得放弃,回身要走时,却看见一朵紫得又艳丽又端庄的花开在草丛间:鸢尾。一路走上山来,已看到一些暗紫的落花,完全不能够分辨是什么,现在终于明白。它或许是一朵晚开的花,或许就是为了等我回头找来——我们那一群人,我相信没有谁看到了它。没有找到镜头盖,但我看到一朵鸢尾,这让我有些欢喜。鸢尾从来就不稀罕,曾经我在工作的四合院里种过齐齐整整的一排,每当春来,就开得如一群紫色的蝴蝶。就算不自己种,鸢尾也常见,如腾冲北海湿地,一开就一片;如许多公园里,一开就一丛。只是我没有想到,在这高山上,它竟然也能够生长并开花。在人类赋予的花语里,鸢尾是长久思念。“如果这欲望它真的存在你就别再等待,因为那团火在我心中烧得我实在难耐呀,让我渴望的坚强的你呀经常出现在眼里,我无法抗拒我无法将你挥去”,这便是思念吧。长在高处不是它的错,没有人看到也不是它的错,无人能够懂得更不是它的错,它已开放,纵算思念中有寂寞,它也愿意自自在在地品尝,这便是它的傲然之处。何况,是不是真的有思念呢?那只是人类的臆想,不是花朵的独白。
我慢慢下山,与来时一样,顺着花朵的方向,一步一步往下走。同伴们已在山下等着我,我看到他们的张望。
没有上山的徒友说:“你真有毅力,竟然能够上到山顶。”我只是笑,不解释。因为很难说清楚,为了看看开放在前路的花朵,我愿意一直这样走,哪怕慢,哪怕累,但我心头有着欢喜,这份欢喜能够冲淡所有的累与所有能够感受到的疲惫。不过,我又有了新的疑惑:或许我走山,只是为了山上的花朵,因为在我懂得花朵的那一刹,它也是能够明白我的,所以一朵鸢尾,它要悄悄留到季节的末端,开给我一个人看。
曾经我对山林的向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它们,那些我见过的花,在山林中是否安好?那些我没有见过的花,能不能与它们真实地相遇,而不仅仅是在书页中?当我走入山林,它们果然在,一如我最初认识的容颜:麦冬小小淡淡的紫花开在松林中,抽筋草娟秀的白花撒落在草叶上。我一路走过去,看着我熟悉的它们静静悄悄开着花,安安静静享受着自己的时光,淡然自在。
这一天,我体力不支,刚上山就感到疲惫。之前的日子里,我连续出差,在外的日子我总是无眠,因为太过劳累和紧张,也因为陌生的床铺让我无法认同,这让我的体力大大削减。虽然水和自带的午餐已在李云的包里,我还是走得艰难。陆顺见了,又把我已不算沉重的包接过去,背到自己的肩上。纵然如此,我依然走得缓慢。李云悄悄问:“如果实在走不动,要不要回去?”可是我的脚边有花在开,那是翻白叶,它小小的黄花在青绿的草地上格外明媚,使得脚下的坡坪就像一块巨大的花毯无边无际地延伸,一直伸到我们要去到的远方。我不舍就这样离开,我不知道前路还有多少花在开。如果我在家中,我可以不去想象它们开放的样子,可是我已走入山林,就不愿意错过可能正在开花的它们。田震在歌里唱道:“山上的野花为谁开又为谁败,静静地等待是否能有人采摘。”我不问花为谁开为谁败,也不采摘任何一朵花,只是想看看它伸展开的花瓣,在不同的岁月、同样的季节中是不是一样的美丽。
我在最后,慢慢往前走,却不担心,知道徒友们总会在前路等着我。但我又一次停留,因为路边有白泡和蛇莓间杂着开花:白泡开白花结白果,蛇莓开黄花结红果,依旧是我童年时看到的样子,虽然纤小,却不织弱。白泡已有了小小的果实,我摘一粒放入口,还没有成熟,略微有点甜。李云回过身叫我:“不要玩了。”匆匆走过去,他却指着一棵植物问我:“什么?”“半夏。”
半夏的花,像个壶。这种形状的花被统称为佛焰苞,里面的花蕊似蜡烛。我一直喜欢半夏,因为它的名字:半个夏天。半个夏天能做什么呢?开花,就是开花。剩下的半个夏天,再去结果。我不知道是谁为这些草这些花命名,我也不知道为它们命名的人,心中藏着多少诗意。我轻轻把一片叶子翻过来,告诉李云:“这是翻白叶。”正面青绿,翻过来,是白色的,所以它是翻白叶。但它另有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我没有说:天青地白。面向天空的一面青,面向大地的一面白,这简直是一首诗。或许这也是我喜欢这些花草的一个原因:无限的诗意就蕴含在它们的名字里,而这个名字,来自于它们生命的样式。
一棵天南星,亭亭立在路中,虽然是草本,却有着傲岸之姿。大家停留下来,看着奇特的它:一柄叶,若伞样伸开,却又裂如针状。因同属同科,它的花,与半夏类似。我走过去:“天南星,有毒。”众人吓一跳:“是不是摸摸就会中毒?”“当然不是。”而我所知道的也仅止于此:知道它的名字,以及有毒还是无毒。至于它有什么用,我全然不知道:当年我看那本中草药选,父亲只教我认了它们的名字,并没有翻过图案后的那一页来,让我认识它的功效和用途。但我走入山林,除了果实,多半不会去碰触它们,无论有毒还是无毒,我只是喜欢看它们生长在野外自如自在的模样:这或许是野花最好的状态,或许也是植物最美妙的生存方式。
那棵叶上有绒毛,花序如柱开黄色小花的是一柱香,我清晰地记得,它在《云南中草药》的第二页;那努力把花序长到最高处,开着一朵一朵管状紫色小花的是夏枯草,我一直没有弄明白,它分明在夏天开花,为何要这样命名;那一朵朵淡淡紫色如雏菊一般的花是云威灵,这个名字其实不配它那清秀婉丽的花……
我不知道山林中此时此刻有多少花在开,就算我走过的路上会遇到多少的花,也完全无法点数,无法计算。这些开在山林中的花有个统一的名称:野花。它们太多,多到放眼看去,一朵一朵开在草丛中,连绵成片。费翔也唱过一首《野花》:“我要变成野花开在你身边,漫延滋润那荒芜的山巅”,这歌词大抵形容了此时我看到的山坡:野花漫延滋润的山坡。
虽然认为野花们是自立自主的,但面对爱情,大约也是温婉和顺的,愿意俯身伏小的。所以田震说:“我就像那花一样在等他到来,拍拍我的肩我就会听你的安排,摇摇摆摆的花呀,她也需要你的抚慰,别让她在等待中老去枯萎”。唱《铿锵玫瑰》的田震,唱《干杯吧朋友》的田震,竟写出这样婉约的歌词,可见爱情真的是无所不能。而林忆莲的《野花》,说的也是爱情:“抬头前行吧请你,尽管他朝必然想你,来年和来月请你尽淡忘,曾共风中一野花躺过,曾共风中一个她恋过”。听了这些歌,好像野花还有另一个名字:爱情。所以戴娆也唱:“我要变成野花开在你身边,将我摘走吧在枯萎之前,没有你夏天我会更思念,因为爱情并不远”。
不知为什么总把野花这样来比喻,是不是除了爱情,没有更美好的情感,除了野花,没有更美丽的花朵?还是,如果有种爱情像野花不须过多的照看,便是最放松最自如的相处模式?我不明所以。
当我们从灯掛山的峰顶往下走时,看到滇榛。它的花含蓄又奇特:如两只手掌轻轻地呵护着花蕊。我们一路往下,一路都是它那黄绿色似小小手掌合围的花朵。路边还有商陆,它的花开到花序最高处,花序最底层已结了绿绿的果。一只蝴蝶则停歇在土三七桔黄的花朵上,吸食蜜汁。前方只见山恋层层叠叠,慢慢淡入遥远的天边,回头看去,来时路已被层层山脉遮掩,只有这些花一路相伴。于是,走着走着,大家渐渐留意这些开在脚边开在身侧的花。陆顺等在路边,问我那一朵一朵的黄花是什么。我想说,又住口,想想还是告诉他:“黄花香。”它的名字,真的就是黄花香。我不知道它与“战地黄花分外香”这句词有没有什么联系,它虽然一朵一朵是明艳的黄,却没有香味,而且这个名字完全就像是信口杜撰而出。其实它还有着别的名字,比如土连翘,又比如金丝桃,还有过路黄。可我还是愿意称它为黄花香,过路黄本也是个好名字,一路走过,都可以看到它在路边开放,不高大不幼小,可还有另一种更小的花,它匍匐生长,开一撮一撮的黄花,它是聚花过路黄,我更愿意用过路黄来称呼它,因为它更贴近大地,离脚步更近。黄花香的花期特别长,它的花也特别明艳,几乎每入山林,都能看到美丽的它。它的随意与散淡,正正是这个名字:黄花香。
因为我速度慢,走到野茅山脚下时,愿意登顶的同伴已上去,不愿意的在山下歇息。李云说困了,要在山下小憩。我便慢慢往山上走去。其实我可以不去,但我不知道那座山上有什么花在开。我一路慢慢走,看风景,也看花。野茅山很漂亮,整座山上乱石嶙峋,许多植物就在乱石上生长,如盆景,又远比盆景多了活力。这座山上果然有之前没有看到的花:草柏枝,它橙色的花筒黄色的花冠有几分典雅;雏菊正沐浴在阳光中,一派幸福模样;一小丛野棉花露出了它白白净净的笑脸……没有路上山,但我跟着花,慢慢走到了山顶。徒友们见了我很惊呼:“以为你不上来了。”我也讶异,今天从刚走山就体力不支的我,竟然也能够走到山顶。
野茅山据说是昆明北郊最高的山峰,山顶风光果然不一样,山脉层层排列而去,余哥指着远处说那面就是七道梁子。陆顺则说,看那云,真漂亮。徒友们站在峭壁上,作飞翔状。也许爬上山顶,为的就是让视线更加开阔,能够看向更远的远方。可我还是念着那些开在山峰的花朵:如果真有寂寞存在,那开在高处的花朵比低处的花会更多几分。
“我想问问他知道不知道我的心怀,不要让我在不安中试探徘徊。我要为你改变多少才能让你留下来,我在希望中焦急等待你就没有看出来。”可怜的女子,可怜的花,如果他愿意留下来,不用改变也会留下来,如果不愿意,就是改得不再是自己,也不会留下来。可是站在这山巅,看着远处的山脉,不知道还有多少知名不知名的花就在那些山林里静静悄悄地开放,于是,我还是喜欢上了这样的情怀:如果你不留下来,那一定是我不够好。不过我更喜欢着:虽然我不够好,我还是只开这样的花。
在大家都向山下走去的时候,我去到了山的另一面,看到几朵小小的伶俐花朵:尖叶龙胆。龙胆家族的花,或大或小,总是十分漂亮,读书时我特别喜欢它们,好像每到坡坪上躺下,都能够看到龙胆就开在眼光所及处:星秀龙胆,又或红花龙胆。这时一位牧羊人走到坡上来,看到我,有些好奇:“来爬山?”“是。”“这山有什么好爬的,你们天天来爬。”看来他天天在这里放羊,看到了太多的人来爬山。我笑:“山上漂亮。”他认为不可思议,摇摇头走了。显然他不是花朵等待的那个人,虽然他不离开,可是,来走山的人可能看到花朵的美丽,能够懂得花朵的好,却只能停留片刻,如此一刻的我。
在我也往山下走去的时候,发现相机的镜头盖不见了。我顺着来时的路,找到遇上牧羊人的那里,他正往山坳走去,他的羊在那里吃草。我又走到刚上到山顶时小憩的地方,花与草都是刚才的样子,但没有镜头盖。只得放弃,回身要走时,却看见一朵紫得又艳丽又端庄的花开在草丛间:鸢尾。一路走上山来,已看到一些暗紫的落花,完全不能够分辨是什么,现在终于明白。它或许是一朵晚开的花,或许就是为了等我回头找来——我们那一群人,我相信没有谁看到了它。没有找到镜头盖,但我看到一朵鸢尾,这让我有些欢喜。鸢尾从来就不稀罕,曾经我在工作的四合院里种过齐齐整整的一排,每当春来,就开得如一群紫色的蝴蝶。就算不自己种,鸢尾也常见,如腾冲北海湿地,一开就一片;如许多公园里,一开就一丛。只是我没有想到,在这高山上,它竟然也能够生长并开花。在人类赋予的花语里,鸢尾是长久思念。“如果这欲望它真的存在你就别再等待,因为那团火在我心中烧得我实在难耐呀,让我渴望的坚强的你呀经常出现在眼里,我无法抗拒我无法将你挥去”,这便是思念吧。长在高处不是它的错,没有人看到也不是它的错,无人能够懂得更不是它的错,它已开放,纵算思念中有寂寞,它也愿意自自在在地品尝,这便是它的傲然之处。何况,是不是真的有思念呢?那只是人类的臆想,不是花朵的独白。
我慢慢下山,与来时一样,顺着花朵的方向,一步一步往下走。同伴们已在山下等着我,我看到他们的张望。
没有上山的徒友说:“你真有毅力,竟然能够上到山顶。”我只是笑,不解释。因为很难说清楚,为了看看开放在前路的花朵,我愿意一直这样走,哪怕慢,哪怕累,但我心头有着欢喜,这份欢喜能够冲淡所有的累与所有能够感受到的疲惫。不过,我又有了新的疑惑:或许我走山,只是为了山上的花朵,因为在我懂得花朵的那一刹,它也是能够明白我的,所以一朵鸢尾,它要悄悄留到季节的末端,开给我一个人看。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