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家乡民俗沃野上的奇葩:社火
2021-12-23抒情散文于文华
[size=4] 根植于家乡民俗沃野上的奇葩:社火(散文)日子不知不觉接近年关,耳畔隐隐约约传来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声——那声音里分明应和着勤劳一年人们的祝福,好像传达着天地即将抵达春天的喜悦之情,而记忆和影响里故乡热闹非凡、喜庆异常的社火,……
[size=4] 根植于家乡民俗沃野上的奇葩:社火(散文)
日子不知不觉接近年关,耳畔隐隐约约传来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声——那声音里分明应和着勤劳一年人们的祝福,好像传达着天地即将抵达春天的喜悦之情,而记忆和影响里故乡热闹非凡、喜庆异常的社火,打闹着、吆喝着、跳跃着、飞腾着奔涌而来,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连接成壮丽喜庆的画卷,呈现在所有准备过年的人们面前。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许多习俗来自于远古的先民。比如过春节时的闹社火,五月端午的赛龙舟,八月十五的盼团圆吃月饼,而春节的闹社火则是民俗的集中展示和美好亮相,是古人崇拜天地,幻想通过祭祀和禳解仪式,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日子如约而至。表达着先民对来年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渴盼新的一年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祈求神灵保佑万物和睦相处,也是不善外露感情与倾吐喜悦心情国人的一次大胆直爽的展示。若说西方有狂欢节,可以无拘无束、兴高采烈地尽情欢乐,那么闹社火可以说就是中国人自发的狂欢节—— 无论是观者还是闹着,不说是扮演的角色也不提那些前呼后拥的追随者,就听一听那欢快高亢的锣鼓、看一眼那奔腾欢势的景致、瞧一瞧那热闹非凡的场面、想一下那万众喝彩的架势,就足以令人向往和心旌神驰。社火以其欢快热闹、喜庆愉悦的形式喜闻乐见,千古流传,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进而发展成为城乡人们欢度新春文娱活动的重要风俗而长期流传,成为广大民众普遍喜爱全民参与的一项文娱活动。
进入腊月门,只要听见哪个庄户上空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就预示着该村庄必定有社火闹腾。庄头响起了不绝于耳的锣鼓声,就把整个村人的心击荡得热乎乎的,人们自会蜂拥而至,自告奋勇地抓起喜欢的架势,随着捻熟的节奏,欢快热烈地敲起来。
社火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社火的派系不一,一个地方一个样。地滩社火有文有武有丑,文少武多,耍唱兼容,巧妙穿插,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河西民俗中,“春”不仅仅是一个季节,也不仅仅是物侯的转换和自然的变更,更是民间丰富想象的具体图腾,是对幸福生活和心中希望的一种寄托和渴盼。每个社火队不论大小,必定有一位“春官”。“春官”每年一届,能担任“春官”的人,必定是村子上德高望重的老人,是每年一度民间社火的最高首领。被选为“春官”的人,旧时要在社火起身的第一天大宴宾客,让闹社火的人们吃饱喝好。一辈子能当一回“春官”,是对个人品行和道德的最大肯定,荣耀之极。春官似乎跟社火一道,将生机盎然的春天送到各家各户的门扉。
正月初六、七,锣鼓喧天,社火要起身子,首先要请春官走马上任,也是参加社火演出的全部“身子”集体亮相的一种形式,是社火的开场节目。在过去,以庙会组织社火演出时,被认为是一种朝神的仪式和彩排。 而迎“春官”是一个非常繁琐的礼仪,主事人、村人们先拿着扇子闹起来,“报子”们跑几个来回,给“春官老爷”和社火队行三拜九叩的大礼。“春官”的儿孙们则簇拥着头戴礼帽,身穿绫罗绸缎的“春官”走出来,这时节社火的家什使劲敲起来,人们则和着锣鼓的节奏,跳着或者扭着,标明社火队正式登台亮相。关于社火,河西有一个民间传说。说古代的时候,鞑子兵把汉朝的皇帝围困在京城里。到正月初六,文武大臣全部穿上戏装,皇上扮成“老爷”,太子扮成书生,满朝文武装敲锣打鼓,闹起了社火。北方的鞑子们没见过社火,糊里糊涂的让开道路,让大汉朝的皇上逃到城外、迎来救兵,把敌人杀了个落花流水。从此以后,民间就有了闹社火的传统。
每年的正月十五,各村、各庄的社火队要相互邀约,汇聚到一起“迎社火”。“迎社火”是各社火队的集体表演和友好较量,场面颇为装观和热闹。每个社火队都上最厉害的鼓手,锣鼓声要压倒别人,尽量把对方的队形压住。迎到一起以后,两支社火队伍纠缠到一起,队形交叉,来回走花样,能把对方的人挟裹到自己的对形中来,这个社火队就赢了上风。
社火队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必有春官、执事和若干帮扶的人,以及锣鼓家什(这些年的家什是越来越大气而动听,有些甚至社火前面各两副家什,有三个小伙子击打一面大鼓,由三轮车和四轮拖拉机拉着,敲得惊天动地,声震数里,分外喜庆和热闹)。执事手持一把黑伞,伞把随着锣鼓的节奏滴溜溜乱转。为了让打家什的人稍稍停歇一下,缓缓劲儿,执事一般要唱些吉利的秧歌。记得家乡有个姓祁的执事,每每闹社火,能够吸引一大帮人挤着听他唱的秧歌。他有些才气,满腹乡里俚语俗话,加之能够随机应变,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有的放矢,比喻精当,叫人忍俊不禁,开怀大笑,见二八少女必定是爱情美满,早日找到如意郎君,而且意中人才华横溢,唱的佳人掩面而偷笑,见小伙必定是事业顺畅,来年肯定遇见美貌姑娘,成双成对,比翼双飞在人间,见少妇定然是只生一个好,计划生育是模范,到店铺则财源滚滚达三江,诚信仁义买卖好,到机关则是为民办事美名扬,先人后己好干部,去学校则是人才济济栋梁柱,鲤鱼跳龙门大学生多……他一面规劝年轻人孝敬父母,遵纪守法,一面则歌唱党的富民政策好,人民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风趣别致、新颖活泼的唱词让他年年成为社火队的“明星”,着实火了几年。可惜寿命太短,无缘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塑造和美化人物形象,艺人在化妆时,从人物的不同秉性品格出发,加以丰富的想象,运用各种色彩,彩绘出各种脸谱,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脸谱艺术。社火脸谱忠实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审美心理和对历史人物的好恶褒贬,他们通过社火脸谱,夸张、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社火演出前先敲锣打鼓,并由狮子、龙灯等开路赶场子,然后由“春官老爷”吩咐,说一些吉祥如意的话,演员们作出相应的颇有气势的应答。吩咐完后,演员们跑一阵子龙套,接着节目就要开始了……
社火队装扮的角色各异,形式多样。有的是以踩高跷为主,辅助以或耍狮子或东洋车车,或是骑竹马跑旱船,或是扭秧歌抬芯子,或者是一整台戏剧的生旦净丑都扮演,煞是还看。每个社火队都有几个“膏药匠”——他们反穿一件羊皮或是什么衣服,脸面化妆的像个戏曲里面的丑角或是西方马戏的小丑,手里拿个红油漆或者是掺了汽油的什么颜料墨汁,哪里人多,膏药匠就嘴里一个劲喊着“膏膏膏”,一面把蘸满颜料墨汁的毛笔往人的脸上抹去。他走到哪里,就将欢笑和热闹带往哪里,就将喜庆的氛围和狂欢的场景推向高潮。在普天同庆人人喜笑颜开的春节,人们一般不会生气,有人甚至故意挤往膏药匠跟前,目的是让他的脸上沾染些油彩,以便沾彩让来年如意吉祥。
社火一般在正月十六闹完,就要在出身子的地方和方位缷身子,一年一度的热闹喜庆就拉下帷幕,而中国人的年也随之彻底过完,人们开始奔波忙碌新的一年的崭新生活。
○ 踩高跷、抬芯子
高跷,亦称脚把、柳木腿等,是城乡民众自娱自乐的保留节目,每于民间社火、花会中出演。关于踩高跷的由来,民间传说及古籍记载各异。
一说,走高跷是社火艺人的创造。相传,某年年关,城里城外的人依照惯例,准备联合举办社火。谁知官老爷想从这上头诈一笔横财,下令吊起东西南北四门外护城河上的板桥,并派守吊桥的传下话来:“过河要钱,一人三钱,不许拖延。”城外的社火头听了,十分生气,但又无可奈何,遂凑足了银子。谁知银两拿来,守吊桥的人又提价了:“一人三两,干银要响。”气得大家干脆收拾摊子准备拆火,社火不办了。社火头的儿子足智多谋,胆大心细。回家后从墙上挂的一幅长腿白鹤图受到了启发:如果给自己接上两只长腿,不就可以从水里跷过河去吗?于是他来到护城河边,用竹杆探了探水位,找来两根又细又轻的柳木棍,做了脚踏,绑在自己脚上,沿城走了一圈。一会儿天亮了,他就这样顺利跃过了护城河。正月十五日,城外社火队的小伙子都依样绑上高腿,排成长长一串,进了城。有人说,这叫“柳木腿”,因腿上绑的是柳木棍;有人说,这叫“走高桥”,因站在桥下比桥还高;有人说,人升高了,跷得远,这叫“高跷”。从此每年正月十五,闹社火的人都要走高跷,以庆贺他们和官老爷斗争的胜利。一说走高跷是御敌取胜的高将军的创造。相传,有一年,胡兵攻占了甘州,朝廷闻讯,令一位姓高的将军挂帅出征。高将军率兵赶到甘州时,胡兵已把护城河上的桥拆了,部队无法攻进城去。一天傍晚,高将军走出军营,突然从正在河边觅食的大雁的腿上受到启发,回营后叫人砍来许多柳木棒,令将士们绑在腿上练习走路。第二天深夜,将士们踩着高高的柳木棒,过了护城河,乘胡兵不备,一举收复甘州城。天亮后,高将军与部下踩着柳木棒举行入城仪式,以庆贺胜利。此后,每逢庆贺的日子,老百姓也学样踩起了柳木棒。因这玩艺儿是高将军发明的,人们就叫它“高跷”,以此纪念高将军。还据说很早以前,天下一连三年大旱,颗粒无收,饿死的黎民百姓成千上万。皇帝闻之,即下了一道圣旨,开仓放粮,并令家有存粮者开仓赈济灾民。但有一知府存粮百石而一粒不放,非但如此,还拼命抬高粮价,抢发灾荒财。
当地有一青年,姓高名跷,天生一副侠义心肠,见知府如此凶狠,决心偷其粮食救济灾民于饥饿之中。然,知府粮仓外围尽筑高墙,怎样才能进去?一日高跷上山砍柴,忽见一棵树梢上有一团冬青,而冬青则是治冻疮之良药,他决心取下。苦于树高,如何上去,寻思再三,见树杆上有不少枝枝杈杈即踩踏而上。于是,他也悟出用树丫丫用作攀沿高墙之用。他砍下两根树丫在山上勤学苦练,终于练就树丫绑在脚上行走自如、蹦跳如飞的本领。此后,他日复一日在夜间翻过财主粮仓高墙窃取粮食救济受饿村民。终一日,被财主众多护卫发现,用绳索将其绊倒抓获投入监牢。财主扬言待报官府后即行斩首。消息传到乡邻中,大家寻思搭救高跷良策。一老者提议,全村青壮年学成高跷踩树丫的本领,行刑之日营救高跷。数月后,财主扬威耀武将高跷押赴刑场。谁料,午时三刻未到,场外涌进一大群踩着高跷的青壮年把高跷紧紧围在中间,一边与刽子手博斗,一边掩护高跷逃离刑场。财主见状,气得七窍生烟,无可奈何。
此后,人们为纪念高跷,即将踩树丫,取名为“踩高跷”。每逢节日村村寨寨都踩高跷,扭秧歌,玩杂耍,热闹一翻。踩高跷庆节日之风俗世代相传,久演不衰。踩高跷究竟是以何为动因而发明出来的?有人认为是对神话传说中殊方异人的模仿。《山海经·海外西经》载:“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一曰长脚。”郭璞注:“国在赤水东也。此人脚过三丈矣。”类似的记载,又见于同书《大荒西经》。据此推测,初民因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产生了期望双腿加长、遂下海捕鱼之方便的幻想。此外,还有人提出踩高跷源于先民采集果实的技能或原始宗教表演的假设,然而这两种假设在后世的劳动形式和巫觋活动中,都没有切近的痕迹可寻,所以也难为公论所接受。
其实,有关高跷的表演,在《列子·说符》中就已有记载:春秋时,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把两根比自己身体长一倍的木棍绑在双腿上,为宋元公作急走如飞的表演,手上又同时舞弄七把剑。由此可见当时踩高跷的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以此推算踩高跷的历史,说明踩高跷至少有二千五百年以上的时间了。
近年来,随着传统的“社火”、“花会”活动的恢复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踩高跷这项古老的民间活动又见活跃,可是它的“根”究竟在哪儿,却始终是一个谜。高跷有高低之分,低的只有几十公分,人踩起来毫不费劲,可以随意作出各种花样,有的把式甚至可以劈叉、跳跃。有的社火队踩高跷装扮上《西游记》的人物,孙悟空在跷上做着各种抓耳挠腮的动作,而憨态可掬的猪八戒、慢条斯理的沙和尚、沉稳自在的唐僧从容悠闲地扭来扭去,每每惹得人捧腹大笑喜形于色。我的家乡土门子的高跷社火可以踩一米五至一米八以上的跷子,把式随意抬屁股,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坐在人家的房檐上歇息一番。小时候经常挤在人缝里撇见衣服鲜亮、模样娇俏、表情各异、身手不凡的踩高跷的匠人,尤其在正月十五的月圆之夜,远远看去,犹如各路神仙飘飘欲坠在人间,万人空巷,人山人海,人人都兴高采烈,喜气洋洋,人人都神采盎然,意气风发,觉得要是天天过年该有多好。每个踩高跷的往往都要人专门护拥,他们手提一根长长的白杨木棍,以防不测。北方的天气正月尚天寒地冻,要是下层雪花,地面被车辆和万众碾踏的光滑瓷实,极容易滑到。而一旦凭空跌倒,摔断胳膊和大腿是小事,重则会殃及生命。但为了好看和喜庆,也为了展示自己的勇气和胆量,许多年轻人不顾家人反对,硬是踩着高跷,为人们送来春天的美好祝福。
去年的正月十五社火队来到县城,装扮的是《封神榜》,每个人物都按照角色的需要,化妆成各自的脸谱,穿着鲜艳漂亮的衣服,手里拿的或是宝剑或是木棍或是宝斗或是,做着各自剧情发展和需要的动作:纣王身穿盔甲,威风凛凛,拥有打王金鞭的老太师闻仲披挂上阵,上头上画着三只眼,姜子牙仙风道骨大智若愚,而乌云秀发,杏脸桃腮的必定是苏妲己——她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妩媚妖娆……
抬芯子可能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认知和树木生命的启迪。听老人说是用铁焊接成为树木的形状,上面的某个丫杈处放置一个坐人的地方,将十一、十二岁左右的童男童女化妆成为各种角色,穿上角色需要的各种衣服,把他们(她们)绑缚其上,下面由力大无穷的壮士扛起来。也有一台戏的几个角色,放置在一个芯子上,有几个人抬起来。树枝也根据剧情的需要,或者是红花绿叶或者是竹影婆娑或者是湖水荡漾或者是平沙秋雁。都是真人扮假人,或表演几个历史人物,或一段戏曲场面,人物不唱、不说、不动,由座下的人、座下的车或骡马代步,在街面上游行展示。后来人们把抬芯子放置在马拉的车子上,减轻了人力。现在人们更是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把芯子全部放置在汽车或者拖拉机上,但实质的东西一点未变。北方的春节依然寒冷,人们差不多都穿着棉衣,十几米高空的芯子上面的小小人儿,却要经受寒冷的考验。人们评头论足,看那些娇俏模样,花枝招展的牛郎织女在天空飘飘欲仙,哪里知晓晚上他们的双脚要冻的发麻,全身酸痛无力。抬芯子的剧本一般都是一些人们家喻户晓的单本剧,像《天仙配》、《游龟山》、《西游记》、《白蛇传》等。去年家乡的社火队里,有四个胖胖壮实的四五十岁的妇女,装扮着衙门里的衙役,抬着一顶软晃晃、滑溜溜的轿子,随着锣鼓的敲打,一个劲地前拥后晃着,使人眉笑颜开。
随着时代的进步,抬芯子越扎材料越高级,越扎造型越奇巧,原来由大人托着小孩的徒步被拖拉机、汽车代替了,而车社火,现代人则给它起了个新名词--彩车,更是异彩纷呈、各展风流。由于农村机械的普及,农民养的骡子和马越来越少,少了骡子和马,马社火自然就不像从前那么火爆了,但近些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重视民俗文化的挖掘,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城市社区文化的活跃,春节热闹的气氛、喜庆的场面、欢乐的人群、赞美的歌曲丝毫不必以前逊色,而且有所超越和发展。
○ 耍狮子、舞龙灯
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系初民各部落奉祀的图腾综合体,后来逐渐演变为汉族的民族象征。传说中的“龙”的形象乃是鹿角、马鬃、牛口、虎牙、蛇身、鱼鳞、雕爪、麒麟尾。原来汉代百戏中的“鱼龙曼衍”就是明显一例,隋唐之际百戏歌舞的“麒麟相切”是这一舞蹈形式的流传和记载。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和象征,过去是封建帝王的化身,被一度神圣化、威严化。但从古到今,龙都是人们欢天喜地祈雨求福的最好体现,许多美好生动的词语和龙有关。比如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生龙活虎、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盘虎踞等等。甘肃武威黄台企业集团做了一个长大几十米的巨龙,大则大矣,壮观威严,但龙头须两个人推着专门的车辆牵引,缺乏龙活灵活现的活泼劲儿,少了些亲和力和凝聚力,显得呆板,缺乏乡村社火队将龙耍的生动活泼,机灵夸张的劲儿。
社火龙舞的表演形式,一般都是双龙对舞,龙的颜色分青色和黄色(也有单龙,这与当地的庙会活动有关)。比如有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干旱的浅山地区)靠天吃饭,信奉海龙王,为乞求雨水,社火表演中只出一条青龙。民间传说青龙代表主管风雨的海龙王,黄龙代表主管人间国事的帝王。擎青龙盼风调雨顺,舞黄龙祈国泰民安。故在社火队伍的排列上一般都以青龙和黄龙为先导,上书“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的字样。舞龙的关键是龙头,必须有身强力壮的年轻后生双手举起来,并且要模仿怪兽的动作,做出各种花样,或翻腾或跳跃或匍匐或假寐,若是力气小的的人,根本无法举起来。龙头尽管累点,但可以直起身躯,呼吸自如。可以张牙舞爪,随心所欲。可以前来后去,任其施展。而紧跟其后的人则完全是被动的机械的,眼睛有些遮蔽,腰杆还须尽量低下,要亦步亦趋地同步前行后缩,舞上不大一会儿就气喘吁吁,赶紧换人。人们看似轻松简单的许多事情,其实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小溪般的汗水作为代价。
和舞龙一样,狮子舞的形成也有文字考证。有本《社火历史渊源初探》记载:中国原不产这种猛兽,汉代月氏、安息国进狮子给汉王朝,被认为是百兽之王,此后人们便模仿狮子的不同性格和姿态,步舞而成为一种舞蹈。汉代百戏中“若今戏鱼狮子”的“象人”当是狮子舞的皱型。隋代长安中百戏盛会,提到“狻猊弄班足”,唐代百戏中的“五方狮子”,白居易《西凉伎》中的“假面胡人假狮子”,明代《陶庵梦忆》中的“更于其它斗狮子”等都是关于此舞的记载。从白居易的诗中可以看出:早期狮子舞不仅舞狮者顶狮子舞具,连领狮人也是“假面胡人”(当是一种面具)。舞狮有说它是是历代史官的象征,表示天增岁月人增寿,史官又可以书写新的崭新一页;舞狮可以避邪压煞,狮为百兽之王,当避狼、虫、虎、豹等邪物。总之国人认为舞狮能够给人们带来喜气和美好,能够使日子越过越红火。
社火中的狮子分狮子头和狮子皮两部分,最主要还是狮子头。狮子头是一种以塑、壳、画等工艺手段制作的头型舞具。塑是以泥土塑坯,俗称打模子,也叫出相。一个狮子头壳的好不好,出相是关键。出相出得越凶越好,越能显出狮子镇邪压煞的威严。据壳制狮子头的老艺人讲,主要是看凹部能不能凹得下去,凹部凹下去,凸部自然也就凸出来了。其次是凸部呈大小不同的疙瘩状,有额骨一般是以对称的五至七个球状围毛来表现狮子的威严,眉间攥成疙瘩状,眉毛呈连缀的眉球,鼻垂要大,鼻凹要深,颧骨呈横肉疙瘩状,嘴巴越大越好,即所谓血盆大口。一句话,要能充分表现出狮子镇邪压煞的凶猛的威严。塑好坯子,就可以开始用胶浆和纸壳制,接坯第一层最好是用水渗黄土裱糊,以防粘连,中间还要适当夹上麻、布加固。绘画是制作狮子头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凸起和凹部要注意渲染,做到色调分明,切记平涂。
狮子皮制作很简单,一般都是以布或床单为披,缝上染制的大麻即可。龙的制作和狮子基本相同,只是身子要复杂一些。
家乡有句俗语:“清平的狮子大湾的龙,教场的张公背媳妇”,意思是社火队各有绝活。清平的耍武术的人较多,耍狮子需要年轻力壮的棒头小伙,且领狮子的人手里拿着绣球,奔腾跳跃,做出各种耍弄动作,吸引的狮子或张牙舞爪,或趴卧在地,或闪转前扑,或退缩后跳,每每惹得人挤来挤去。狮子忽闪闪跳跃而来,人们立马纷纷向后退缩。出现人山人海的地方,只要狮子一耍,往左右前后跑一圈子,马上就会出现一块空地。狮子威猛是冲天神兽,喻示吉祥瑞寿。北方习俗不生育的妇女和有疾病的人,在龙和狮子底下钻来钻去,可以一年大吉大利万事顺利。所以许多人也会乘机拔几根龙、狮子身上的毛,或者干脆也钻来钻去,图图喜气和热闹。
锣鼓前导,狮子随后,紧紧尾随其后的是执事若干,再接着是东洋车车。里面做着花枝招展,模样娇俏,比春天的花朵还鲜嫩、比公园的水仙还靓丽的巧媳妇,后面由怪模怪样、惹人发笑的傻呆老公推着,而往往在车子的前面则有一位满脸麻子的麻婆开道。那麻婆装扮的怪模怪样,大腹便便,前颠后晃,屁股夸张的大幅度扭来扭去,而她的手里拿着一把破笤帚疙瘩,故意向站在她前面的人扫去。她的头饰插满了粉嫩的桃花、杏花,一扭脸上的麻子乱动着,头上的花枝颤动着,而眉眼和嘴上又全是笑模笑样,每每惹得人开怀大笑。花车里的娘子打扮得比春天的鲜花还鲜嫩还好看还动人——脸上是粉嫩粉嫩的美丽,眉毛像月亮一样的弯,眼睛比秋天里水灵灵的葡萄还鲜亮,嘴唇粉红得比晚霞还靓丽,惹得一些没有结婚的棒头小伙争着抢着追着挤着想一睹风采,领略一下美娇娘的巧模样。
○ 骑竹马、跑旱船
“竹马”在西北社火中称马子。一般都有是以八具马子为一队,号称八骏进行演出。所谓八骏是指古代名将乘骑的八匹宝马良驹。即楚霸王有万里云、关老爷的赤兔马、呼延庆的呼雷豹秦叔宝的黄膘马、薛仁贵的白龙马、薛平贵的红鬃马、李彦荣的火焰驹、霹雳火的乌锥马,在竹马的唱词中还有“万里挑刀,金刀银刀赤铜刀。”和“枪里挑枪,金枪银枪回马枪。”说明骑竹马实际是对古代名将的颂扬。
“竹马”的扮演者都是十多岁的小孩,古代兵勇或武将打扮。兵勇的打扮比较简单,红堂黄边的“勇”字坎肩,四片瓦的腿靠,头戴对称图案的头饰,斜背响铃吵子(即一串虎头铜铃,民间传统的一种走马项饰)前后腰部带马头马尾灯,如乘骑状。武将的装饰比较复杂,除上述兵勇的服装打扮之外,还有前后护心镜,背虎旗(背插的五面小三角形的镶边扎花,且有飞虎图案点缀的彩旗)也有用战袍和战裙的。两鬓插黄表褶叠的表码子为竹马神化的标记。现在装扮的比较简单,但衣服的鲜亮好看是绝对的。马夫是竹马的领队,是竹马表演的主角,一般都是少年武生扮演。现在骑竹马数目视社火队规模的大小、财力的多寡,一般都在十几、二十以上,大多是年轻的后生,有些地方由青春少女甚至年轻媳妇扮演,不用装扮就煞是好看。他们(她们)骑着道具般的竹马,碰到人群或者社火迎头,嘴里高呼着欢快的声音,兴高采烈的样子,好像人人心里喝了蜜似的喜悦,而这些喜悦的神情和举动,像是会感染似和传播似的,把人们的内心深处的不快、郁闷和低沉一扫而光,换成喜形于色的笑模样。假如你的心绪不快的话,看见这些乐呵呵的张张兴奋的脸庞,心中的阴霾自会情不自禁地一扫而光,换成喜形于色的喜悦神情。
西北社火中“船姑娘”的船,按民间传说乃是来自南海普陀山的普渡船。传统的《搬船歌》唱段有“南海岸上两只船,观音菩萨下了凡”之句,连船浆也是说事的:“天上有棵梭罗罗树,搬下两支做浆杆,一支搭在个阴曹府,丢下一支闹十五”的神浆。这艘南海船的法力无穷,“东到东洋东大海,南至南海普陀山,西到西方雷音寺,北至达摩饮马泉。”普渡众生,慈悲无边。
社火中“船姑娘”舞有扮演陈姑娘赶船的秋江船,船中乘坐者扮演陈妙常和潘必正。有表示断桥故事的西湖船,船中乘坐者扮演黑白二蛇和许仙(其中黑白二蛇由一人扮两身)。船的造型相同的叫对船,造型不同的叫鸳鸯船。有顶架,以一色彩绸围裹没底架的叫旱船;即有顶架,又有底架且彩绸上绘有水波纹的叫水船。家乡的社火队里面的基本都是旱船,由一人乘坐,一人当作艄公。旱船由一根彩带牵连,艄公手拿船桨,装模作样地在平地上划来划去。有一年听说一位好久没有生育的年轻媳妇装扮成船姑娘,吸引了不少愣头青小伙挤来搡去,差点没把那“船”挤烂。
○ 黄河灯阵、张公背媳妇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节期是新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而古代称夜为宵,故而叫“元宵节”。又因元宵节的主要节俗活动是施放焰火爆竹、张灯、观灯、赏灯,故俗又称“灯节”。道教则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其他活动有走百病、祀蚕神、迎紫姑、吃元宵等。每年元宵节举办元宵灯会在家乡古浪流传已久,王府营、黄羊川的黄河灯会尤为盛行。
相传燃放灯火之俗,始于汉武帝祀太乙神,佛教传入后,与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之仪融合,又因官方的大力倡导,遂在民间广为流传。此夜,城乡花炮烟火不断,锣鼓喧天,舞龙灯、耍狮子、打腰鼓、扭秧歌、踩高跷、敲腰鼓,百戏社火,热闹非凡。百姓成群结队,走街串巷观灯赏灯,猜谜看戏,嬉戏玩闹直至深夜,可称之为中国民间的狂欢节。历代文人雅士对元宵佳节多有描绘。南宋女诗人朱淑真《元夜》曾吟:“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人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明代画家唐寅《元宵》诗写月写灯写春很是别致:“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黄河灯会一般从农历的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每到夜幕降临,山乡黄羊川变成了灯火的海洋,各家各户的门前彩灯高挂,走马灯、莲花灯、孔雀灯、狮子灯、西瓜灯……盏盏彩灯组成了由彩树、古装戏剧人物造型、飞鸟走兽等组成的各种美好图案,可谓匠心独具,作工精细,堪称一绝。而人们最喜欢、最热闹,也是历年社火中最壮观的还是“九曲黄河灯阵”。
“九曲黄河灯阵”选一块平坦的地面,栽上361根长四五尺的桩,桩距五六尺,横竖各19行,每根桩顶置一盏花灯,相互以绳相连,成几十丈见方的一个灯阵。有365盏灯组成,每盏灯都有一只形状不同的小灯笼,每个小灯笼上都写着诸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不同的祝福语。这300多盏灯分19列、19行的正方行摆放,盏盏相连,再加上灯阵四角与灯阵中心的主杆上相连的春、夏、秋、冬“四季灯”共有365盏。要想逛灯阵,就必须顺着摆放而成的“阵型”按一定方位才能走出。否则,是难以走出“九曲黄河灯阵”这一“迷宫”的。
关于黄羊川的“九曲黄河灯阵”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年旱魃作怪,天气持续干旱不见滴雨,泉水干枯了,庄稼枯焦了,老百姓的日子得非常凄惶。有一位镇关大将,名叫李黑虎,看到这一情景,心里十分难受。为了拯救苦难百姓,他翻山越岭,历经千难万险,找到了旱魃,凭着一腔正义和高超的武艺与旱魃进行了殊死搏斗,终于战胜了旱魃。然而,他的这一义举却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非常生气,旨姜子牙率365位正神,设下了“九曲黄河灯阵”,要斩李黑虎,黑虎有一个小妹,聪明伶俐,智勇双全,她为搭救哥哥的性命,穿阵斩将与姜子牙较量了七七四十九天,恰好在正月十五这天,破了阵败了姜子牙,并把这险恶的“九曲黄河阵”也化作了浩浩荡荡的天河——这就是今天的黄河。自此以后,人们每年元宵节要以灯为神摆阵逛灯来纪念这对仗义的兄妹。
另一传说出自《封神演义》,赵公明的三个妹妹,云霄娘娘、琼霄娘娘、碧霄娘娘(即:三霄娘娘),为报姜子牙杀兄之仇,摆下九曲黄河阵,定要擒杀姜子牙。其阵“内藏先天秘密,外接九宫八卦,其中的玄妙深不可测。”但姜子牙巧妙地走出了黄河阵,战胜了三宵娘娘,救出了众弟子。因此,在后来人们认为能走出“九曲黄河阵”,便可逢凶化吉。
物转星移、时代变迁。时至今日,黄羊川的黄河灯会,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取伪存真,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思想,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融合,使其与时代同步,焕发着无限的活力。现在家乡的元宵会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的大型激光灯、火箭登天灯等,使黄河灯会的规模和档次提高了一个水平。走进“九曲黄河灯阵”,象征着一年365个日月充满光明与希望的365盏灯笼、变幻莫测的现代高科技技术的霓虹灯互相照应,强大的灯笼阵容与天空中的皓月交相辉映,蔚为壮观,山乡如同白昼。欢快的锣鼓声、唢吶声此起彼伏,观灯的人流如潮水一般拥来,整个灯会变成为人的海洋、欢乐的海洋。灯节最为壮观的活动,要数“黄河九曲灯”了。黄河九曲灯,是黄河流域各省仿制黄河雄姿所制灯阵,而形成规模巨大的群众性风俗活动,又称“转九曲”、“转黄河”、“九曲黄河阵”。明清之际北京已流行这一活动,《帝京景物略》记载:“每逢正月十一至十六,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径曲黠,藏三四里,入者不得径,即入迷不出,曰黄河九曲灯也。”阵内道路看似四通八达,实则迂回曲折,既互相连通,又复杂多变,进口处搭起高大的牌楼,上挂三盏圆形门灯。灯阵只有一个进口,一个出口,进去稍不留意就会处于欲进不能、迷途难返的迷阵之中,只得徜徉回转,尽情欣赏各盏花灯的形制和精妙。各地制灯各有绝活,灯上有图有文,图有飞禽走兽、鱼虫蜂蝶、人物故事,文有吉利话、灯迷,供人欣赏、猜射。转灯不单是走,还是歌舞活动。转灯一开始,锣鼓唢呐奏起秧歌调,腰扎红绸,头包白毛巾的秧歌队则扭进灯阵,给转灯的人们,传递着“转了九曲黄河阵,一年四季顺上顺”的祝愿。有一年家乡王府营摆了黄河灯阵,一下子走进去十几支社火队,只听见锣鼓声声,笑语声声。可以看见对面的踩高跷、耍狮子的,就是不会碰面。人们在灯阵里挤着看着说着笑着,互相祝贺着生活的美好,祝愿着明天的好日子如影相随。
若说黄河灯阵是一幕浓墨重彩的大剧正戏的话,家乡社火有出张公背媳妇(听说有些地方装扮成猪八戒背老婆)的可以说是独具特色的单本剧,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张公,背着如花似玉、粉嫩鲜亮的年轻儿媳妇,一步三摇,颤颤巍巍地行走在大街小巷,招惹得围观的人们纷纷前来观看。这出戏完全由一人装扮,猜不出究竟张公是真的,还是儿媳是真的。人们只是看到进入眼睛里面的形式的东西,而对其实质的含义和这出戏所要传达的用意却知之甚少。听我父亲讲,很早很早以前,有个地方生活着一对夫妇,丈夫名叫张德富,勤勤恳恳,安分守己,日子不甜也不咸地过活着。只是眼看已到四十多岁还未生育,才开始发愁。他们遍求名医,吃尽了土方,就是不见任何效果。听说华山有处娘娘庙的香火旺盛,尤其不生育的妇女,只要心诚,虔诚许愿,就会心想事成。两口子立马千辛万苦赶到华山烧香许愿,回来后果真如愿生下了虎头虎脑的儿子,取了个吉利的名字叫张宝。两人含辛茹苦,硬是把儿子拉扯大,并且给她娶了一位贤惠的妻子。没料到儿子在成亲几天后上山砍伐柴禾时,不小心被一根木头击中,拉到家里就咽了气。做妈妈的听到好不容易长大成人的儿子发生意外,夜不能寐,不思茶饭,郁郁寡欢,病倒在床,不一日也追赶儿子而去。家里剩下了年老的公公与年轻的儿媳妇相依为命。做公公的见儿媳尚年轻,极力劝说她改嫁他人。但儿媳死活不听从公公的建议,认为如果自己另找男人,年老体弱的公公生活根本无法自立。再说老妈妈在临烟气时托付一定要去华山还愿。由于一只忙于生计,当初在娘娘庙许下的愿没有及时还,可能是神仙的怪罪,才使好不容易化来的儿子远走他乡。儿媳想去遥远的华山还愿,做公公的自然不放心。而把公公撇在家里,儿媳也是不忍心。于是两人结伴而行,吸引的路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儿媳全然不管不顾,只是向华山赶去。两人风餐露宿,走了九九八十一道山岭,跨越七七四十九条河流,非只一日,路上的辛苦自不必说。这儿媳是小脚,走几里就要停歇一番。好在公公也不急于赶路,由着儿媳的心思和精力。
最难的是跨越没有桥梁的小河时,公公见儿媳不敢下河,自己挽起裤腿,背起儿媳。起初儿媳死活不肯,不要说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古代,就是现在儿媳被公公背在肩上,也会被人说三道四。但要想完成婆婆的心愿,实在没有办法,自己又从小就怕水,只得顺从地趴在公公宽阔的背上,一路东行,总算抵达娘娘庙,在慈善美丽的娘娘庙里,儿媳长跪不起,想起刚刚成亲就去世的男人,想起朝夕相处、相濡以沫而今却驾鹤西去的婆婆,想起以后不知怎么面对的生活,竟然泪水涟涟,一旁的公公也是触景伤情,不觉长叹一声,淌起心酸的泪水。然后公公与儿媳顺着原路返回,遇到实在无法行走的地方和小河陡峭的地方,就背起儿媳。他们的互相勉励互相照顾互相体恤互相团结的故事,尤其是儿媳为了照料年迈体弱的公公,自愿替丈夫养老送终的感人情怀,被历代的人们所传诵和颂扬。而人们借助社火这一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形式,将艺术和生活有机结合,既是孝亲敬老传统习俗的传承,也是对年轻人的一种很好的规劝和效法。但越到后来,人们只是对表层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真假难辨的艺术感兴趣,对蕴藏其中的深刻含义却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知晓。 ○ 扭秧歌、敲腰鼓
扭秧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流行于我国南北广大地区。据说它是南方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说: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形式,并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逐步演变成灯会、年节中必须表演的习俗。清初,北京正月到处都有“秧歌小队闹春阳”,围观的人摩肩接踵,妇女们连头上的金钗都被挤掉了,达到盛况空前的程度。湖州的灯节,每夕各坊市都必须伴唱秧歌。《柳边纪略》中记载了当时黑龙江边缘地区的元宵节,人们组织起秧歌队,伴以锣鼓,“舞毕乃歌,歌毕乃舞”,通宵达旦。
秧歌队的表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扭,表演者手持扇子、手帕、采绸等道具,踩着锣鼓点,口中唱着当地文人流行的秧歌词,步履轻盈,边扭边舞。二是走场,一般开始和结束时为大场,中间穿插为小场。大场是边走边舞的各种队形组合的大型集体舞,表演出“龙摆尾”、“双过街”、“九连环”等各种图案的舞蹈。小场是由两三人表演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如“刘海英戏金蟾”、“车幺妹”、“跑旱船”、“傻子接媳妇”等。三是扮,舞者扮成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中的各种人物,类型有文武公子、少妇、丑婆、货郎、渔翁和小孩等。四是唱,伴随着唢呐、锣鼓声,由歌者演唱当地的民间歌谣。秧歌队的人数可多可少,少则几人,多则八、九十人。既可以统一表演一个大型节目,也可以分别表演各自准备的小节目。秧歌队的领头叫“伞头”,是这支秧歌队的总指挥,现在往往是手持彩扇,嘴里由哨子同一指挥。而演唱的任务由后面的人完成。有人手持一把黑伞,跟在锣鼓后面,边走边唱,唱的内容基本上是即兴发挥,也有当地民间小调。再后面跟着装扮成男女老少和丑角类的各种人物,走出各种队形。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边扭边舞。那些动作诙谐有趣、朴实可爱,具有广泛的娱乐性和群众性,很受人民大众的欢迎。
扭秧歌的类型可划分为“地秧歌”,踩着高跷表演的叫“高跷秧歌”。许多地方大都以表演“地秧歌”为主,尤其是中老年妇女,在闲暇时节的广场、活动中心、社区,只要有空闲的地方,差不多都有她们愉悦活动的身影。而且加入了许许多多时尚的秧歌动作,每逢一些重大节日,都有秧歌队靓丽活泼的演出。“秧歌舞”的难度不大,动作简单,诙谐有趣,既不需要多大的体力,还可以通过这种娱乐活动舒松筋骨,深受人们的青睐和欢迎。逢年过节,只要一听秧歌队来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跟着扭起来。而社区和企业不需要排练,就可以随便拉出几十人的秧歌队,只要提供服装(人人手中都有平时练舞的彩绸和彩扇)和响器,稍稍加以彩排,就可以风风火火地拉出去表演。有一年北京市的一帮老太太,在过新年时竟然将秧歌舞扭到了纽约大街,吸引外国人的翘手称赞,夹道欢迎。现在,扭秧歌这一民间舞蹈,已成为节日喜庆的必演节目。它不但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也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和吉祥。
除了扭秧歌是新型时髦且备受人们喜欢的样式,敲腰鼓也是一种国人爱看社火比演的形式。关于腰鼓的起源,有人说是古代先民对祖宗、神灵的崇拜与祭祀的结果。有人说是时古代每逢日食月食时人们以为时天狗吃了太阳月亮,就使劲敲打一些器具,慢慢演变成为锣鼓来敲打。有人说是在古代战争时为了鼓舞士气,激励将士奋勇杀敌而演化而来的。有人说是东汉年间,王昭君被汉元帝选入王宫,不久匈奴主单于入朝求和亲。王昭君为了祖国和匈奴的友善关系,自愿嫁给匈奴王。王昭君很受单于的宠爱和信任。单于虽和汉结亲,却仍在秣兵励马加紧练兵。王昭君在王宫里,常听到演兵的击鼓声。为此,她忧虑不安。一次单于见昭君悉眉不展,忙问缘由。昭君叹口气说:“近日忽闻演兵场战鼓咚咚,我被这声音惊得犯了病。”单于说:“那就把演兵场移到远处。”昭君连连摇头说:“我是担心这种擂鼓练兵的做法,会引起汉朝的怀疑和误会……”昭君提议把战鼓改成腰鼓,让士兵打着腰鼓去向皇帝进贡,以消除汉皇帝的怀疑。单于听了昭君的话,果然把战鼓改为腰鼓,让士兵们挂在腰间打击表演。演练好后,单于借前往汉朝进贡之机,随身把腰鼓带去为汉皇帝表演,极受汉皇帝称赞,腰鼓渐渐地也在汉朝民间流传开来。
因此,新年一过,冬闲的农民便以打腰鼓为乐,逐渐成为习俗,继而发展成文艺表演。腰鼓队可大可小,少的十多人,多的可达数百人,队伍庞大,动作齐整,花样翻新,彩绸飞舞,鼓声震天,十分壮观。现已成为各种集会上的广场集体文娱形式,也是中老年人娱乐、锻炼身体的活动。
看,远远的地方,一支年轻后生和娇俏少女组成的腰鼓队来了,伴着“叭叭咚叭咚叭”的强烈节奏和激越声音,我们似乎可以领略他们的那股虎劲、那股猛劲、那股狠劲、那股狂股、那股野劲,那种勇不可当的宏伟气势和激情魅力,那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小康社会的无限憧憬似乎淋漓尽致地发泄出来了!快看!鼓声急,槌绸飞,小伙子俏少女们腾空飞跃,胯下击鼓的一刹那,是那样的威武雄壮,那样的威风凛凛,那样的雄姿英发,那样的激情昂扬![/size]
日子不知不觉接近年关,耳畔隐隐约约传来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声——那声音里分明应和着勤劳一年人们的祝福,好像传达着天地即将抵达春天的喜悦之情,而记忆和影响里故乡热闹非凡、喜庆异常的社火,打闹着、吆喝着、跳跃着、飞腾着奔涌而来,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连接成壮丽喜庆的画卷,呈现在所有准备过年的人们面前。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许多习俗来自于远古的先民。比如过春节时的闹社火,五月端午的赛龙舟,八月十五的盼团圆吃月饼,而春节的闹社火则是民俗的集中展示和美好亮相,是古人崇拜天地,幻想通过祭祀和禳解仪式,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日子如约而至。表达着先民对来年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渴盼新的一年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祈求神灵保佑万物和睦相处,也是不善外露感情与倾吐喜悦心情国人的一次大胆直爽的展示。若说西方有狂欢节,可以无拘无束、兴高采烈地尽情欢乐,那么闹社火可以说就是中国人自发的狂欢节—— 无论是观者还是闹着,不说是扮演的角色也不提那些前呼后拥的追随者,就听一听那欢快高亢的锣鼓、看一眼那奔腾欢势的景致、瞧一瞧那热闹非凡的场面、想一下那万众喝彩的架势,就足以令人向往和心旌神驰。社火以其欢快热闹、喜庆愉悦的形式喜闻乐见,千古流传,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进而发展成为城乡人们欢度新春文娱活动的重要风俗而长期流传,成为广大民众普遍喜爱全民参与的一项文娱活动。
进入腊月门,只要听见哪个庄户上空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就预示着该村庄必定有社火闹腾。庄头响起了不绝于耳的锣鼓声,就把整个村人的心击荡得热乎乎的,人们自会蜂拥而至,自告奋勇地抓起喜欢的架势,随着捻熟的节奏,欢快热烈地敲起来。
社火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社火的派系不一,一个地方一个样。地滩社火有文有武有丑,文少武多,耍唱兼容,巧妙穿插,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河西民俗中,“春”不仅仅是一个季节,也不仅仅是物侯的转换和自然的变更,更是民间丰富想象的具体图腾,是对幸福生活和心中希望的一种寄托和渴盼。每个社火队不论大小,必定有一位“春官”。“春官”每年一届,能担任“春官”的人,必定是村子上德高望重的老人,是每年一度民间社火的最高首领。被选为“春官”的人,旧时要在社火起身的第一天大宴宾客,让闹社火的人们吃饱喝好。一辈子能当一回“春官”,是对个人品行和道德的最大肯定,荣耀之极。春官似乎跟社火一道,将生机盎然的春天送到各家各户的门扉。
正月初六、七,锣鼓喧天,社火要起身子,首先要请春官走马上任,也是参加社火演出的全部“身子”集体亮相的一种形式,是社火的开场节目。在过去,以庙会组织社火演出时,被认为是一种朝神的仪式和彩排。 而迎“春官”是一个非常繁琐的礼仪,主事人、村人们先拿着扇子闹起来,“报子”们跑几个来回,给“春官老爷”和社火队行三拜九叩的大礼。“春官”的儿孙们则簇拥着头戴礼帽,身穿绫罗绸缎的“春官”走出来,这时节社火的家什使劲敲起来,人们则和着锣鼓的节奏,跳着或者扭着,标明社火队正式登台亮相。关于社火,河西有一个民间传说。说古代的时候,鞑子兵把汉朝的皇帝围困在京城里。到正月初六,文武大臣全部穿上戏装,皇上扮成“老爷”,太子扮成书生,满朝文武装敲锣打鼓,闹起了社火。北方的鞑子们没见过社火,糊里糊涂的让开道路,让大汉朝的皇上逃到城外、迎来救兵,把敌人杀了个落花流水。从此以后,民间就有了闹社火的传统。
每年的正月十五,各村、各庄的社火队要相互邀约,汇聚到一起“迎社火”。“迎社火”是各社火队的集体表演和友好较量,场面颇为装观和热闹。每个社火队都上最厉害的鼓手,锣鼓声要压倒别人,尽量把对方的队形压住。迎到一起以后,两支社火队伍纠缠到一起,队形交叉,来回走花样,能把对方的人挟裹到自己的对形中来,这个社火队就赢了上风。
社火队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必有春官、执事和若干帮扶的人,以及锣鼓家什(这些年的家什是越来越大气而动听,有些甚至社火前面各两副家什,有三个小伙子击打一面大鼓,由三轮车和四轮拖拉机拉着,敲得惊天动地,声震数里,分外喜庆和热闹)。执事手持一把黑伞,伞把随着锣鼓的节奏滴溜溜乱转。为了让打家什的人稍稍停歇一下,缓缓劲儿,执事一般要唱些吉利的秧歌。记得家乡有个姓祁的执事,每每闹社火,能够吸引一大帮人挤着听他唱的秧歌。他有些才气,满腹乡里俚语俗话,加之能够随机应变,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有的放矢,比喻精当,叫人忍俊不禁,开怀大笑,见二八少女必定是爱情美满,早日找到如意郎君,而且意中人才华横溢,唱的佳人掩面而偷笑,见小伙必定是事业顺畅,来年肯定遇见美貌姑娘,成双成对,比翼双飞在人间,见少妇定然是只生一个好,计划生育是模范,到店铺则财源滚滚达三江,诚信仁义买卖好,到机关则是为民办事美名扬,先人后己好干部,去学校则是人才济济栋梁柱,鲤鱼跳龙门大学生多……他一面规劝年轻人孝敬父母,遵纪守法,一面则歌唱党的富民政策好,人民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风趣别致、新颖活泼的唱词让他年年成为社火队的“明星”,着实火了几年。可惜寿命太短,无缘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塑造和美化人物形象,艺人在化妆时,从人物的不同秉性品格出发,加以丰富的想象,运用各种色彩,彩绘出各种脸谱,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脸谱艺术。社火脸谱忠实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审美心理和对历史人物的好恶褒贬,他们通过社火脸谱,夸张、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社火演出前先敲锣打鼓,并由狮子、龙灯等开路赶场子,然后由“春官老爷”吩咐,说一些吉祥如意的话,演员们作出相应的颇有气势的应答。吩咐完后,演员们跑一阵子龙套,接着节目就要开始了……
社火队装扮的角色各异,形式多样。有的是以踩高跷为主,辅助以或耍狮子或东洋车车,或是骑竹马跑旱船,或是扭秧歌抬芯子,或者是一整台戏剧的生旦净丑都扮演,煞是还看。每个社火队都有几个“膏药匠”——他们反穿一件羊皮或是什么衣服,脸面化妆的像个戏曲里面的丑角或是西方马戏的小丑,手里拿个红油漆或者是掺了汽油的什么颜料墨汁,哪里人多,膏药匠就嘴里一个劲喊着“膏膏膏”,一面把蘸满颜料墨汁的毛笔往人的脸上抹去。他走到哪里,就将欢笑和热闹带往哪里,就将喜庆的氛围和狂欢的场景推向高潮。在普天同庆人人喜笑颜开的春节,人们一般不会生气,有人甚至故意挤往膏药匠跟前,目的是让他的脸上沾染些油彩,以便沾彩让来年如意吉祥。
社火一般在正月十六闹完,就要在出身子的地方和方位缷身子,一年一度的热闹喜庆就拉下帷幕,而中国人的年也随之彻底过完,人们开始奔波忙碌新的一年的崭新生活。
○ 踩高跷、抬芯子
高跷,亦称脚把、柳木腿等,是城乡民众自娱自乐的保留节目,每于民间社火、花会中出演。关于踩高跷的由来,民间传说及古籍记载各异。
一说,走高跷是社火艺人的创造。相传,某年年关,城里城外的人依照惯例,准备联合举办社火。谁知官老爷想从这上头诈一笔横财,下令吊起东西南北四门外护城河上的板桥,并派守吊桥的传下话来:“过河要钱,一人三钱,不许拖延。”城外的社火头听了,十分生气,但又无可奈何,遂凑足了银子。谁知银两拿来,守吊桥的人又提价了:“一人三两,干银要响。”气得大家干脆收拾摊子准备拆火,社火不办了。社火头的儿子足智多谋,胆大心细。回家后从墙上挂的一幅长腿白鹤图受到了启发:如果给自己接上两只长腿,不就可以从水里跷过河去吗?于是他来到护城河边,用竹杆探了探水位,找来两根又细又轻的柳木棍,做了脚踏,绑在自己脚上,沿城走了一圈。一会儿天亮了,他就这样顺利跃过了护城河。正月十五日,城外社火队的小伙子都依样绑上高腿,排成长长一串,进了城。有人说,这叫“柳木腿”,因腿上绑的是柳木棍;有人说,这叫“走高桥”,因站在桥下比桥还高;有人说,人升高了,跷得远,这叫“高跷”。从此每年正月十五,闹社火的人都要走高跷,以庆贺他们和官老爷斗争的胜利。一说走高跷是御敌取胜的高将军的创造。相传,有一年,胡兵攻占了甘州,朝廷闻讯,令一位姓高的将军挂帅出征。高将军率兵赶到甘州时,胡兵已把护城河上的桥拆了,部队无法攻进城去。一天傍晚,高将军走出军营,突然从正在河边觅食的大雁的腿上受到启发,回营后叫人砍来许多柳木棒,令将士们绑在腿上练习走路。第二天深夜,将士们踩着高高的柳木棒,过了护城河,乘胡兵不备,一举收复甘州城。天亮后,高将军与部下踩着柳木棒举行入城仪式,以庆贺胜利。此后,每逢庆贺的日子,老百姓也学样踩起了柳木棒。因这玩艺儿是高将军发明的,人们就叫它“高跷”,以此纪念高将军。还据说很早以前,天下一连三年大旱,颗粒无收,饿死的黎民百姓成千上万。皇帝闻之,即下了一道圣旨,开仓放粮,并令家有存粮者开仓赈济灾民。但有一知府存粮百石而一粒不放,非但如此,还拼命抬高粮价,抢发灾荒财。
当地有一青年,姓高名跷,天生一副侠义心肠,见知府如此凶狠,决心偷其粮食救济灾民于饥饿之中。然,知府粮仓外围尽筑高墙,怎样才能进去?一日高跷上山砍柴,忽见一棵树梢上有一团冬青,而冬青则是治冻疮之良药,他决心取下。苦于树高,如何上去,寻思再三,见树杆上有不少枝枝杈杈即踩踏而上。于是,他也悟出用树丫丫用作攀沿高墙之用。他砍下两根树丫在山上勤学苦练,终于练就树丫绑在脚上行走自如、蹦跳如飞的本领。此后,他日复一日在夜间翻过财主粮仓高墙窃取粮食救济受饿村民。终一日,被财主众多护卫发现,用绳索将其绊倒抓获投入监牢。财主扬言待报官府后即行斩首。消息传到乡邻中,大家寻思搭救高跷良策。一老者提议,全村青壮年学成高跷踩树丫的本领,行刑之日营救高跷。数月后,财主扬威耀武将高跷押赴刑场。谁料,午时三刻未到,场外涌进一大群踩着高跷的青壮年把高跷紧紧围在中间,一边与刽子手博斗,一边掩护高跷逃离刑场。财主见状,气得七窍生烟,无可奈何。
此后,人们为纪念高跷,即将踩树丫,取名为“踩高跷”。每逢节日村村寨寨都踩高跷,扭秧歌,玩杂耍,热闹一翻。踩高跷庆节日之风俗世代相传,久演不衰。踩高跷究竟是以何为动因而发明出来的?有人认为是对神话传说中殊方异人的模仿。《山海经·海外西经》载:“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一曰长脚。”郭璞注:“国在赤水东也。此人脚过三丈矣。”类似的记载,又见于同书《大荒西经》。据此推测,初民因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产生了期望双腿加长、遂下海捕鱼之方便的幻想。此外,还有人提出踩高跷源于先民采集果实的技能或原始宗教表演的假设,然而这两种假设在后世的劳动形式和巫觋活动中,都没有切近的痕迹可寻,所以也难为公论所接受。
其实,有关高跷的表演,在《列子·说符》中就已有记载:春秋时,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把两根比自己身体长一倍的木棍绑在双腿上,为宋元公作急走如飞的表演,手上又同时舞弄七把剑。由此可见当时踩高跷的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以此推算踩高跷的历史,说明踩高跷至少有二千五百年以上的时间了。
近年来,随着传统的“社火”、“花会”活动的恢复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踩高跷这项古老的民间活动又见活跃,可是它的“根”究竟在哪儿,却始终是一个谜。高跷有高低之分,低的只有几十公分,人踩起来毫不费劲,可以随意作出各种花样,有的把式甚至可以劈叉、跳跃。有的社火队踩高跷装扮上《西游记》的人物,孙悟空在跷上做着各种抓耳挠腮的动作,而憨态可掬的猪八戒、慢条斯理的沙和尚、沉稳自在的唐僧从容悠闲地扭来扭去,每每惹得人捧腹大笑喜形于色。我的家乡土门子的高跷社火可以踩一米五至一米八以上的跷子,把式随意抬屁股,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坐在人家的房檐上歇息一番。小时候经常挤在人缝里撇见衣服鲜亮、模样娇俏、表情各异、身手不凡的踩高跷的匠人,尤其在正月十五的月圆之夜,远远看去,犹如各路神仙飘飘欲坠在人间,万人空巷,人山人海,人人都兴高采烈,喜气洋洋,人人都神采盎然,意气风发,觉得要是天天过年该有多好。每个踩高跷的往往都要人专门护拥,他们手提一根长长的白杨木棍,以防不测。北方的天气正月尚天寒地冻,要是下层雪花,地面被车辆和万众碾踏的光滑瓷实,极容易滑到。而一旦凭空跌倒,摔断胳膊和大腿是小事,重则会殃及生命。但为了好看和喜庆,也为了展示自己的勇气和胆量,许多年轻人不顾家人反对,硬是踩着高跷,为人们送来春天的美好祝福。
去年的正月十五社火队来到县城,装扮的是《封神榜》,每个人物都按照角色的需要,化妆成各自的脸谱,穿着鲜艳漂亮的衣服,手里拿的或是宝剑或是木棍或是宝斗或是,做着各自剧情发展和需要的动作:纣王身穿盔甲,威风凛凛,拥有打王金鞭的老太师闻仲披挂上阵,上头上画着三只眼,姜子牙仙风道骨大智若愚,而乌云秀发,杏脸桃腮的必定是苏妲己——她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妩媚妖娆……
抬芯子可能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认知和树木生命的启迪。听老人说是用铁焊接成为树木的形状,上面的某个丫杈处放置一个坐人的地方,将十一、十二岁左右的童男童女化妆成为各种角色,穿上角色需要的各种衣服,把他们(她们)绑缚其上,下面由力大无穷的壮士扛起来。也有一台戏的几个角色,放置在一个芯子上,有几个人抬起来。树枝也根据剧情的需要,或者是红花绿叶或者是竹影婆娑或者是湖水荡漾或者是平沙秋雁。都是真人扮假人,或表演几个历史人物,或一段戏曲场面,人物不唱、不说、不动,由座下的人、座下的车或骡马代步,在街面上游行展示。后来人们把抬芯子放置在马拉的车子上,减轻了人力。现在人们更是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把芯子全部放置在汽车或者拖拉机上,但实质的东西一点未变。北方的春节依然寒冷,人们差不多都穿着棉衣,十几米高空的芯子上面的小小人儿,却要经受寒冷的考验。人们评头论足,看那些娇俏模样,花枝招展的牛郎织女在天空飘飘欲仙,哪里知晓晚上他们的双脚要冻的发麻,全身酸痛无力。抬芯子的剧本一般都是一些人们家喻户晓的单本剧,像《天仙配》、《游龟山》、《西游记》、《白蛇传》等。去年家乡的社火队里,有四个胖胖壮实的四五十岁的妇女,装扮着衙门里的衙役,抬着一顶软晃晃、滑溜溜的轿子,随着锣鼓的敲打,一个劲地前拥后晃着,使人眉笑颜开。
随着时代的进步,抬芯子越扎材料越高级,越扎造型越奇巧,原来由大人托着小孩的徒步被拖拉机、汽车代替了,而车社火,现代人则给它起了个新名词--彩车,更是异彩纷呈、各展风流。由于农村机械的普及,农民养的骡子和马越来越少,少了骡子和马,马社火自然就不像从前那么火爆了,但近些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重视民俗文化的挖掘,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城市社区文化的活跃,春节热闹的气氛、喜庆的场面、欢乐的人群、赞美的歌曲丝毫不必以前逊色,而且有所超越和发展。
○ 耍狮子、舞龙灯
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系初民各部落奉祀的图腾综合体,后来逐渐演变为汉族的民族象征。传说中的“龙”的形象乃是鹿角、马鬃、牛口、虎牙、蛇身、鱼鳞、雕爪、麒麟尾。原来汉代百戏中的“鱼龙曼衍”就是明显一例,隋唐之际百戏歌舞的“麒麟相切”是这一舞蹈形式的流传和记载。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和象征,过去是封建帝王的化身,被一度神圣化、威严化。但从古到今,龙都是人们欢天喜地祈雨求福的最好体现,许多美好生动的词语和龙有关。比如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生龙活虎、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盘虎踞等等。甘肃武威黄台企业集团做了一个长大几十米的巨龙,大则大矣,壮观威严,但龙头须两个人推着专门的车辆牵引,缺乏龙活灵活现的活泼劲儿,少了些亲和力和凝聚力,显得呆板,缺乏乡村社火队将龙耍的生动活泼,机灵夸张的劲儿。
社火龙舞的表演形式,一般都是双龙对舞,龙的颜色分青色和黄色(也有单龙,这与当地的庙会活动有关)。比如有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干旱的浅山地区)靠天吃饭,信奉海龙王,为乞求雨水,社火表演中只出一条青龙。民间传说青龙代表主管风雨的海龙王,黄龙代表主管人间国事的帝王。擎青龙盼风调雨顺,舞黄龙祈国泰民安。故在社火队伍的排列上一般都以青龙和黄龙为先导,上书“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的字样。舞龙的关键是龙头,必须有身强力壮的年轻后生双手举起来,并且要模仿怪兽的动作,做出各种花样,或翻腾或跳跃或匍匐或假寐,若是力气小的的人,根本无法举起来。龙头尽管累点,但可以直起身躯,呼吸自如。可以张牙舞爪,随心所欲。可以前来后去,任其施展。而紧跟其后的人则完全是被动的机械的,眼睛有些遮蔽,腰杆还须尽量低下,要亦步亦趋地同步前行后缩,舞上不大一会儿就气喘吁吁,赶紧换人。人们看似轻松简单的许多事情,其实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小溪般的汗水作为代价。
和舞龙一样,狮子舞的形成也有文字考证。有本《社火历史渊源初探》记载:中国原不产这种猛兽,汉代月氏、安息国进狮子给汉王朝,被认为是百兽之王,此后人们便模仿狮子的不同性格和姿态,步舞而成为一种舞蹈。汉代百戏中“若今戏鱼狮子”的“象人”当是狮子舞的皱型。隋代长安中百戏盛会,提到“狻猊弄班足”,唐代百戏中的“五方狮子”,白居易《西凉伎》中的“假面胡人假狮子”,明代《陶庵梦忆》中的“更于其它斗狮子”等都是关于此舞的记载。从白居易的诗中可以看出:早期狮子舞不仅舞狮者顶狮子舞具,连领狮人也是“假面胡人”(当是一种面具)。舞狮有说它是是历代史官的象征,表示天增岁月人增寿,史官又可以书写新的崭新一页;舞狮可以避邪压煞,狮为百兽之王,当避狼、虫、虎、豹等邪物。总之国人认为舞狮能够给人们带来喜气和美好,能够使日子越过越红火。
社火中的狮子分狮子头和狮子皮两部分,最主要还是狮子头。狮子头是一种以塑、壳、画等工艺手段制作的头型舞具。塑是以泥土塑坯,俗称打模子,也叫出相。一个狮子头壳的好不好,出相是关键。出相出得越凶越好,越能显出狮子镇邪压煞的威严。据壳制狮子头的老艺人讲,主要是看凹部能不能凹得下去,凹部凹下去,凸部自然也就凸出来了。其次是凸部呈大小不同的疙瘩状,有额骨一般是以对称的五至七个球状围毛来表现狮子的威严,眉间攥成疙瘩状,眉毛呈连缀的眉球,鼻垂要大,鼻凹要深,颧骨呈横肉疙瘩状,嘴巴越大越好,即所谓血盆大口。一句话,要能充分表现出狮子镇邪压煞的凶猛的威严。塑好坯子,就可以开始用胶浆和纸壳制,接坯第一层最好是用水渗黄土裱糊,以防粘连,中间还要适当夹上麻、布加固。绘画是制作狮子头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凸起和凹部要注意渲染,做到色调分明,切记平涂。
狮子皮制作很简单,一般都是以布或床单为披,缝上染制的大麻即可。龙的制作和狮子基本相同,只是身子要复杂一些。
家乡有句俗语:“清平的狮子大湾的龙,教场的张公背媳妇”,意思是社火队各有绝活。清平的耍武术的人较多,耍狮子需要年轻力壮的棒头小伙,且领狮子的人手里拿着绣球,奔腾跳跃,做出各种耍弄动作,吸引的狮子或张牙舞爪,或趴卧在地,或闪转前扑,或退缩后跳,每每惹得人挤来挤去。狮子忽闪闪跳跃而来,人们立马纷纷向后退缩。出现人山人海的地方,只要狮子一耍,往左右前后跑一圈子,马上就会出现一块空地。狮子威猛是冲天神兽,喻示吉祥瑞寿。北方习俗不生育的妇女和有疾病的人,在龙和狮子底下钻来钻去,可以一年大吉大利万事顺利。所以许多人也会乘机拔几根龙、狮子身上的毛,或者干脆也钻来钻去,图图喜气和热闹。
锣鼓前导,狮子随后,紧紧尾随其后的是执事若干,再接着是东洋车车。里面做着花枝招展,模样娇俏,比春天的花朵还鲜嫩、比公园的水仙还靓丽的巧媳妇,后面由怪模怪样、惹人发笑的傻呆老公推着,而往往在车子的前面则有一位满脸麻子的麻婆开道。那麻婆装扮的怪模怪样,大腹便便,前颠后晃,屁股夸张的大幅度扭来扭去,而她的手里拿着一把破笤帚疙瘩,故意向站在她前面的人扫去。她的头饰插满了粉嫩的桃花、杏花,一扭脸上的麻子乱动着,头上的花枝颤动着,而眉眼和嘴上又全是笑模笑样,每每惹得人开怀大笑。花车里的娘子打扮得比春天的鲜花还鲜嫩还好看还动人——脸上是粉嫩粉嫩的美丽,眉毛像月亮一样的弯,眼睛比秋天里水灵灵的葡萄还鲜亮,嘴唇粉红得比晚霞还靓丽,惹得一些没有结婚的棒头小伙争着抢着追着挤着想一睹风采,领略一下美娇娘的巧模样。
○ 骑竹马、跑旱船
“竹马”在西北社火中称马子。一般都有是以八具马子为一队,号称八骏进行演出。所谓八骏是指古代名将乘骑的八匹宝马良驹。即楚霸王有万里云、关老爷的赤兔马、呼延庆的呼雷豹秦叔宝的黄膘马、薛仁贵的白龙马、薛平贵的红鬃马、李彦荣的火焰驹、霹雳火的乌锥马,在竹马的唱词中还有“万里挑刀,金刀银刀赤铜刀。”和“枪里挑枪,金枪银枪回马枪。”说明骑竹马实际是对古代名将的颂扬。
“竹马”的扮演者都是十多岁的小孩,古代兵勇或武将打扮。兵勇的打扮比较简单,红堂黄边的“勇”字坎肩,四片瓦的腿靠,头戴对称图案的头饰,斜背响铃吵子(即一串虎头铜铃,民间传统的一种走马项饰)前后腰部带马头马尾灯,如乘骑状。武将的装饰比较复杂,除上述兵勇的服装打扮之外,还有前后护心镜,背虎旗(背插的五面小三角形的镶边扎花,且有飞虎图案点缀的彩旗)也有用战袍和战裙的。两鬓插黄表褶叠的表码子为竹马神化的标记。现在装扮的比较简单,但衣服的鲜亮好看是绝对的。马夫是竹马的领队,是竹马表演的主角,一般都是少年武生扮演。现在骑竹马数目视社火队规模的大小、财力的多寡,一般都在十几、二十以上,大多是年轻的后生,有些地方由青春少女甚至年轻媳妇扮演,不用装扮就煞是好看。他们(她们)骑着道具般的竹马,碰到人群或者社火迎头,嘴里高呼着欢快的声音,兴高采烈的样子,好像人人心里喝了蜜似的喜悦,而这些喜悦的神情和举动,像是会感染似和传播似的,把人们的内心深处的不快、郁闷和低沉一扫而光,换成喜形于色的笑模样。假如你的心绪不快的话,看见这些乐呵呵的张张兴奋的脸庞,心中的阴霾自会情不自禁地一扫而光,换成喜形于色的喜悦神情。
西北社火中“船姑娘”的船,按民间传说乃是来自南海普陀山的普渡船。传统的《搬船歌》唱段有“南海岸上两只船,观音菩萨下了凡”之句,连船浆也是说事的:“天上有棵梭罗罗树,搬下两支做浆杆,一支搭在个阴曹府,丢下一支闹十五”的神浆。这艘南海船的法力无穷,“东到东洋东大海,南至南海普陀山,西到西方雷音寺,北至达摩饮马泉。”普渡众生,慈悲无边。
社火中“船姑娘”舞有扮演陈姑娘赶船的秋江船,船中乘坐者扮演陈妙常和潘必正。有表示断桥故事的西湖船,船中乘坐者扮演黑白二蛇和许仙(其中黑白二蛇由一人扮两身)。船的造型相同的叫对船,造型不同的叫鸳鸯船。有顶架,以一色彩绸围裹没底架的叫旱船;即有顶架,又有底架且彩绸上绘有水波纹的叫水船。家乡的社火队里面的基本都是旱船,由一人乘坐,一人当作艄公。旱船由一根彩带牵连,艄公手拿船桨,装模作样地在平地上划来划去。有一年听说一位好久没有生育的年轻媳妇装扮成船姑娘,吸引了不少愣头青小伙挤来搡去,差点没把那“船”挤烂。
○ 黄河灯阵、张公背媳妇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节期是新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而古代称夜为宵,故而叫“元宵节”。又因元宵节的主要节俗活动是施放焰火爆竹、张灯、观灯、赏灯,故俗又称“灯节”。道教则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其他活动有走百病、祀蚕神、迎紫姑、吃元宵等。每年元宵节举办元宵灯会在家乡古浪流传已久,王府营、黄羊川的黄河灯会尤为盛行。
相传燃放灯火之俗,始于汉武帝祀太乙神,佛教传入后,与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之仪融合,又因官方的大力倡导,遂在民间广为流传。此夜,城乡花炮烟火不断,锣鼓喧天,舞龙灯、耍狮子、打腰鼓、扭秧歌、踩高跷、敲腰鼓,百戏社火,热闹非凡。百姓成群结队,走街串巷观灯赏灯,猜谜看戏,嬉戏玩闹直至深夜,可称之为中国民间的狂欢节。历代文人雅士对元宵佳节多有描绘。南宋女诗人朱淑真《元夜》曾吟:“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人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明代画家唐寅《元宵》诗写月写灯写春很是别致:“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黄河灯会一般从农历的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每到夜幕降临,山乡黄羊川变成了灯火的海洋,各家各户的门前彩灯高挂,走马灯、莲花灯、孔雀灯、狮子灯、西瓜灯……盏盏彩灯组成了由彩树、古装戏剧人物造型、飞鸟走兽等组成的各种美好图案,可谓匠心独具,作工精细,堪称一绝。而人们最喜欢、最热闹,也是历年社火中最壮观的还是“九曲黄河灯阵”。
“九曲黄河灯阵”选一块平坦的地面,栽上361根长四五尺的桩,桩距五六尺,横竖各19行,每根桩顶置一盏花灯,相互以绳相连,成几十丈见方的一个灯阵。有365盏灯组成,每盏灯都有一只形状不同的小灯笼,每个小灯笼上都写着诸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不同的祝福语。这300多盏灯分19列、19行的正方行摆放,盏盏相连,再加上灯阵四角与灯阵中心的主杆上相连的春、夏、秋、冬“四季灯”共有365盏。要想逛灯阵,就必须顺着摆放而成的“阵型”按一定方位才能走出。否则,是难以走出“九曲黄河灯阵”这一“迷宫”的。
关于黄羊川的“九曲黄河灯阵”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年旱魃作怪,天气持续干旱不见滴雨,泉水干枯了,庄稼枯焦了,老百姓的日子得非常凄惶。有一位镇关大将,名叫李黑虎,看到这一情景,心里十分难受。为了拯救苦难百姓,他翻山越岭,历经千难万险,找到了旱魃,凭着一腔正义和高超的武艺与旱魃进行了殊死搏斗,终于战胜了旱魃。然而,他的这一义举却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非常生气,旨姜子牙率365位正神,设下了“九曲黄河灯阵”,要斩李黑虎,黑虎有一个小妹,聪明伶俐,智勇双全,她为搭救哥哥的性命,穿阵斩将与姜子牙较量了七七四十九天,恰好在正月十五这天,破了阵败了姜子牙,并把这险恶的“九曲黄河阵”也化作了浩浩荡荡的天河——这就是今天的黄河。自此以后,人们每年元宵节要以灯为神摆阵逛灯来纪念这对仗义的兄妹。
另一传说出自《封神演义》,赵公明的三个妹妹,云霄娘娘、琼霄娘娘、碧霄娘娘(即:三霄娘娘),为报姜子牙杀兄之仇,摆下九曲黄河阵,定要擒杀姜子牙。其阵“内藏先天秘密,外接九宫八卦,其中的玄妙深不可测。”但姜子牙巧妙地走出了黄河阵,战胜了三宵娘娘,救出了众弟子。因此,在后来人们认为能走出“九曲黄河阵”,便可逢凶化吉。
物转星移、时代变迁。时至今日,黄羊川的黄河灯会,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取伪存真,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思想,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融合,使其与时代同步,焕发着无限的活力。现在家乡的元宵会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的大型激光灯、火箭登天灯等,使黄河灯会的规模和档次提高了一个水平。走进“九曲黄河灯阵”,象征着一年365个日月充满光明与希望的365盏灯笼、变幻莫测的现代高科技技术的霓虹灯互相照应,强大的灯笼阵容与天空中的皓月交相辉映,蔚为壮观,山乡如同白昼。欢快的锣鼓声、唢吶声此起彼伏,观灯的人流如潮水一般拥来,整个灯会变成为人的海洋、欢乐的海洋。灯节最为壮观的活动,要数“黄河九曲灯”了。黄河九曲灯,是黄河流域各省仿制黄河雄姿所制灯阵,而形成规模巨大的群众性风俗活动,又称“转九曲”、“转黄河”、“九曲黄河阵”。明清之际北京已流行这一活动,《帝京景物略》记载:“每逢正月十一至十六,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径曲黠,藏三四里,入者不得径,即入迷不出,曰黄河九曲灯也。”阵内道路看似四通八达,实则迂回曲折,既互相连通,又复杂多变,进口处搭起高大的牌楼,上挂三盏圆形门灯。灯阵只有一个进口,一个出口,进去稍不留意就会处于欲进不能、迷途难返的迷阵之中,只得徜徉回转,尽情欣赏各盏花灯的形制和精妙。各地制灯各有绝活,灯上有图有文,图有飞禽走兽、鱼虫蜂蝶、人物故事,文有吉利话、灯迷,供人欣赏、猜射。转灯不单是走,还是歌舞活动。转灯一开始,锣鼓唢呐奏起秧歌调,腰扎红绸,头包白毛巾的秧歌队则扭进灯阵,给转灯的人们,传递着“转了九曲黄河阵,一年四季顺上顺”的祝愿。有一年家乡王府营摆了黄河灯阵,一下子走进去十几支社火队,只听见锣鼓声声,笑语声声。可以看见对面的踩高跷、耍狮子的,就是不会碰面。人们在灯阵里挤着看着说着笑着,互相祝贺着生活的美好,祝愿着明天的好日子如影相随。
若说黄河灯阵是一幕浓墨重彩的大剧正戏的话,家乡社火有出张公背媳妇(听说有些地方装扮成猪八戒背老婆)的可以说是独具特色的单本剧,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张公,背着如花似玉、粉嫩鲜亮的年轻儿媳妇,一步三摇,颤颤巍巍地行走在大街小巷,招惹得围观的人们纷纷前来观看。这出戏完全由一人装扮,猜不出究竟张公是真的,还是儿媳是真的。人们只是看到进入眼睛里面的形式的东西,而对其实质的含义和这出戏所要传达的用意却知之甚少。听我父亲讲,很早很早以前,有个地方生活着一对夫妇,丈夫名叫张德富,勤勤恳恳,安分守己,日子不甜也不咸地过活着。只是眼看已到四十多岁还未生育,才开始发愁。他们遍求名医,吃尽了土方,就是不见任何效果。听说华山有处娘娘庙的香火旺盛,尤其不生育的妇女,只要心诚,虔诚许愿,就会心想事成。两口子立马千辛万苦赶到华山烧香许愿,回来后果真如愿生下了虎头虎脑的儿子,取了个吉利的名字叫张宝。两人含辛茹苦,硬是把儿子拉扯大,并且给她娶了一位贤惠的妻子。没料到儿子在成亲几天后上山砍伐柴禾时,不小心被一根木头击中,拉到家里就咽了气。做妈妈的听到好不容易长大成人的儿子发生意外,夜不能寐,不思茶饭,郁郁寡欢,病倒在床,不一日也追赶儿子而去。家里剩下了年老的公公与年轻的儿媳妇相依为命。做公公的见儿媳尚年轻,极力劝说她改嫁他人。但儿媳死活不听从公公的建议,认为如果自己另找男人,年老体弱的公公生活根本无法自立。再说老妈妈在临烟气时托付一定要去华山还愿。由于一只忙于生计,当初在娘娘庙许下的愿没有及时还,可能是神仙的怪罪,才使好不容易化来的儿子远走他乡。儿媳想去遥远的华山还愿,做公公的自然不放心。而把公公撇在家里,儿媳也是不忍心。于是两人结伴而行,吸引的路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儿媳全然不管不顾,只是向华山赶去。两人风餐露宿,走了九九八十一道山岭,跨越七七四十九条河流,非只一日,路上的辛苦自不必说。这儿媳是小脚,走几里就要停歇一番。好在公公也不急于赶路,由着儿媳的心思和精力。
最难的是跨越没有桥梁的小河时,公公见儿媳不敢下河,自己挽起裤腿,背起儿媳。起初儿媳死活不肯,不要说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古代,就是现在儿媳被公公背在肩上,也会被人说三道四。但要想完成婆婆的心愿,实在没有办法,自己又从小就怕水,只得顺从地趴在公公宽阔的背上,一路东行,总算抵达娘娘庙,在慈善美丽的娘娘庙里,儿媳长跪不起,想起刚刚成亲就去世的男人,想起朝夕相处、相濡以沫而今却驾鹤西去的婆婆,想起以后不知怎么面对的生活,竟然泪水涟涟,一旁的公公也是触景伤情,不觉长叹一声,淌起心酸的泪水。然后公公与儿媳顺着原路返回,遇到实在无法行走的地方和小河陡峭的地方,就背起儿媳。他们的互相勉励互相照顾互相体恤互相团结的故事,尤其是儿媳为了照料年迈体弱的公公,自愿替丈夫养老送终的感人情怀,被历代的人们所传诵和颂扬。而人们借助社火这一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形式,将艺术和生活有机结合,既是孝亲敬老传统习俗的传承,也是对年轻人的一种很好的规劝和效法。但越到后来,人们只是对表层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真假难辨的艺术感兴趣,对蕴藏其中的深刻含义却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知晓。 ○ 扭秧歌、敲腰鼓
扭秧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流行于我国南北广大地区。据说它是南方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说: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形式,并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逐步演变成灯会、年节中必须表演的习俗。清初,北京正月到处都有“秧歌小队闹春阳”,围观的人摩肩接踵,妇女们连头上的金钗都被挤掉了,达到盛况空前的程度。湖州的灯节,每夕各坊市都必须伴唱秧歌。《柳边纪略》中记载了当时黑龙江边缘地区的元宵节,人们组织起秧歌队,伴以锣鼓,“舞毕乃歌,歌毕乃舞”,通宵达旦。
秧歌队的表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扭,表演者手持扇子、手帕、采绸等道具,踩着锣鼓点,口中唱着当地文人流行的秧歌词,步履轻盈,边扭边舞。二是走场,一般开始和结束时为大场,中间穿插为小场。大场是边走边舞的各种队形组合的大型集体舞,表演出“龙摆尾”、“双过街”、“九连环”等各种图案的舞蹈。小场是由两三人表演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如“刘海英戏金蟾”、“车幺妹”、“跑旱船”、“傻子接媳妇”等。三是扮,舞者扮成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中的各种人物,类型有文武公子、少妇、丑婆、货郎、渔翁和小孩等。四是唱,伴随着唢呐、锣鼓声,由歌者演唱当地的民间歌谣。秧歌队的人数可多可少,少则几人,多则八、九十人。既可以统一表演一个大型节目,也可以分别表演各自准备的小节目。秧歌队的领头叫“伞头”,是这支秧歌队的总指挥,现在往往是手持彩扇,嘴里由哨子同一指挥。而演唱的任务由后面的人完成。有人手持一把黑伞,跟在锣鼓后面,边走边唱,唱的内容基本上是即兴发挥,也有当地民间小调。再后面跟着装扮成男女老少和丑角类的各种人物,走出各种队形。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边扭边舞。那些动作诙谐有趣、朴实可爱,具有广泛的娱乐性和群众性,很受人民大众的欢迎。
扭秧歌的类型可划分为“地秧歌”,踩着高跷表演的叫“高跷秧歌”。许多地方大都以表演“地秧歌”为主,尤其是中老年妇女,在闲暇时节的广场、活动中心、社区,只要有空闲的地方,差不多都有她们愉悦活动的身影。而且加入了许许多多时尚的秧歌动作,每逢一些重大节日,都有秧歌队靓丽活泼的演出。“秧歌舞”的难度不大,动作简单,诙谐有趣,既不需要多大的体力,还可以通过这种娱乐活动舒松筋骨,深受人们的青睐和欢迎。逢年过节,只要一听秧歌队来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跟着扭起来。而社区和企业不需要排练,就可以随便拉出几十人的秧歌队,只要提供服装(人人手中都有平时练舞的彩绸和彩扇)和响器,稍稍加以彩排,就可以风风火火地拉出去表演。有一年北京市的一帮老太太,在过新年时竟然将秧歌舞扭到了纽约大街,吸引外国人的翘手称赞,夹道欢迎。现在,扭秧歌这一民间舞蹈,已成为节日喜庆的必演节目。它不但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也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和吉祥。
除了扭秧歌是新型时髦且备受人们喜欢的样式,敲腰鼓也是一种国人爱看社火比演的形式。关于腰鼓的起源,有人说是古代先民对祖宗、神灵的崇拜与祭祀的结果。有人说是时古代每逢日食月食时人们以为时天狗吃了太阳月亮,就使劲敲打一些器具,慢慢演变成为锣鼓来敲打。有人说是在古代战争时为了鼓舞士气,激励将士奋勇杀敌而演化而来的。有人说是东汉年间,王昭君被汉元帝选入王宫,不久匈奴主单于入朝求和亲。王昭君为了祖国和匈奴的友善关系,自愿嫁给匈奴王。王昭君很受单于的宠爱和信任。单于虽和汉结亲,却仍在秣兵励马加紧练兵。王昭君在王宫里,常听到演兵的击鼓声。为此,她忧虑不安。一次单于见昭君悉眉不展,忙问缘由。昭君叹口气说:“近日忽闻演兵场战鼓咚咚,我被这声音惊得犯了病。”单于说:“那就把演兵场移到远处。”昭君连连摇头说:“我是担心这种擂鼓练兵的做法,会引起汉朝的怀疑和误会……”昭君提议把战鼓改成腰鼓,让士兵打着腰鼓去向皇帝进贡,以消除汉皇帝的怀疑。单于听了昭君的话,果然把战鼓改为腰鼓,让士兵们挂在腰间打击表演。演练好后,单于借前往汉朝进贡之机,随身把腰鼓带去为汉皇帝表演,极受汉皇帝称赞,腰鼓渐渐地也在汉朝民间流传开来。
因此,新年一过,冬闲的农民便以打腰鼓为乐,逐渐成为习俗,继而发展成文艺表演。腰鼓队可大可小,少的十多人,多的可达数百人,队伍庞大,动作齐整,花样翻新,彩绸飞舞,鼓声震天,十分壮观。现已成为各种集会上的广场集体文娱形式,也是中老年人娱乐、锻炼身体的活动。
看,远远的地方,一支年轻后生和娇俏少女组成的腰鼓队来了,伴着“叭叭咚叭咚叭”的强烈节奏和激越声音,我们似乎可以领略他们的那股虎劲、那股猛劲、那股狠劲、那股狂股、那股野劲,那种勇不可当的宏伟气势和激情魅力,那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小康社会的无限憧憬似乎淋漓尽致地发泄出来了!快看!鼓声急,槌绸飞,小伙子俏少女们腾空飞跃,胯下击鼓的一刹那,是那样的威武雄壮,那样的威风凛凛,那样的雄姿英发,那样的激情昂扬![/size]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