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渐行渐远的家畜们
2021-12-23抒情散文于文华
渐行渐远的家畜们(散文)家畜是乡村的一部分,就像那棵老的不能再老的大槐树,就像那条已经不再流淌河水的河床,就像那些飘来飘去袅袅绕绕的炊烟,就像那些围绕家园和院落的土地,就像那些以土地为安身立命的乡亲们。有了家畜的欢腾鸣叫,才有了乡村的生机……
渐行渐远的家畜们(散文)
家畜是乡村的一部分,就像那棵老的不能再老的大槐树,就像那条已经不再流淌河水的河床,就像那些飘来飘去袅袅绕绕的炊烟,就像那些围绕家园和院落的土地,就像那些以土地为安身立命的乡亲们。有了家畜的欢腾鸣叫,才有了乡村的生机勃勃;有了家畜的繁衍生息,才有了生命的生生不息;有了家畜的装点陪衬,乡村才显得富于活力和动感;有了家畜的兴旺发达,才有了庄户人日子的美满红火。
记忆中过春节贴春联时,必定要给家里的猪舍、牛圈、狗棚处贴上“六畜兴旺”的字样,寓意家族人丁兴旺、吉祥美好。正月初一太阳刚刚露脸时,家乡必定要搞一个隆重而喜庆的“出行”仪式,各家各户有人端着“盘”(蒸好的馒头,作为供品),有人牵着自家的牛、羊、马、驴、骡子等家畜,按照村里老人制定的吉利方位,上香、鸣炮、祈祷。小时不懂乡村文化,以为是封建迷信,愚不可耐,现在方知是古人延续下来的一种对动物的崇拜、对神灵的景仰、对天地的感激。
学历史知道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主要靠采集和狩猎为生。由于工具简陋粗糙,只有石器和木棒等,只能打到少量的猎物,所以生活的艰难而低劣。后来由于人类在劳动中不断摸索,发明了更先进的打猎工具,如长矛、弓箭以及人工去火等,打到的野兽逐渐多起来,暂时吃不完,就把一些活的圈养起来,留到以后缺少食物时再吃。人们发现小野猪比较好养,选择体肥肉多、性情更温驯的野猪繁殖后代,经过人为的一代代地选择和喂养,饲养的野猪变成了我们今日见到的性情温驯的家猪。后来人们成功驯化成功了狗,猪和狗是陪伴人类最早的家畜,也是陪伴人类最长久、最忠实、最可靠的动物。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隋、唐时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前几年的猪价大跌,辛辛苦苦养一头肥猪,不够饲料钱,严重挫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结果导致全国猪肉价格大幅攀升,居高不下。现在我每次去乡下,都要看一看他们的猪舍,以为只要农民养猪多了,就可以缓和猪肉价格。但人们说小猪崽太贵,买不起。饲料价格又一时难以降下来,人们养猪无利可图,农村大规模养猪尚待时日。原现人们养猪不仅是为了赚几个钱,更多的是为了给庄稼积肥。现在新一代农民普遍选用化肥,农家肥费时费力不划算。往年腊月里农村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的胜景,已成为昨日黄花,但丑陋而懒惰的猪是不大会消失的,因为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猪肉的营养与滋补。
相对而言,狗和骡及马的命运就有些岌岌可危。狗是农人看家护院的好助手,昔日的农村几乎家家都养。童年的乡村是牛羊欢腾,鸡鸣狗吠,是家畜与人们和谐相处、生动鲜活的图景。七、八岁时我舅爷家养了头大肥狗,高大威猛,叫人不敢走近他们家。但亲戚家又不得不走动。我发现,第二次去他们家,那狗虽叫唤,但声音里少了些许咆哮的意外。它扑上来像人一样直立起来,一个劲用鼻子闻来闻去,惊吓的我战战兢兢,直往舅奶奶怀里钻。舅奶说不要害怕,它在认你,下次就不会大呼小叫了。果真以后去他们家,一看见是我,那狗立时亲热地摇着尾巴,还扑上来撕扯着我的衣袖,好像是欢迎我的走访,叫人知道狗同人性。记得我们家养过一只黑色的狗,常常跟随在我的屁股后面,是我最忠实的保镖,夏天跟随父亲看麦子,和我到生产队的地里偷青、摸西瓜。后来黑狗老了,父亲找了条绳子,拴在庄院的土墙上,吊起来,让我往狗的嘴里灌水,活活把它呛死了。肉被全家解了馋,狗皮却一直当作宝贝地用着,可以隔潮去暖,现在依然铺在我的床上。后来家里养过一头黄色的狗,机灵活泼,但经常和猪抢食吃,被父亲一榔头打死了。再后来我家好像没有怎么养狗,而各家养狗也成为了稀罕。人们的生活节奏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快了,平和恬静的乡村岁月,狗被一天天地遗忘在村庄之外。农村狗日益减少了,城里的宠物狗反到多起来。
记忆和梦幻中,有时自会不经意地闪现出童年的一幕幕场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这些半大不小的半劳力,在星期天尤其暑假,成了生产队放牲口的主要人手。队长一般派一个饲养员协助我们,三四个半大小子,从饲养场的牲口棚里驱赶出几十头牲畜——骡子和马一见开了大门,仿佛迫不及待、急不可耐的样子,一下子撒开蹄子就跑,全然不顾我们的吆喝。紧跟其后撒欢的是几头驴子,本来还盘算着要骑它们去放牲口,这下打了水瓢(回来时一般会如愿以偿地骑驴而归),唯有那些老成持重、慢条斯理的牛们,保持着一贯的绅士风度和高压气质,慢吞吞不慌不忙地走向野外,走向天然“草场”。
天蓝蓝的,蓝的叫人心痒痒的,真想跳起来摸一把;柔风轻轻地吹着,那么柔美、那么纾缓,吹得小小人儿神清气爽、空灵澄净。北部沙漠边缘,长了大片大片的杂草,有水蓬、灰条、曲曲菜和一尺多高的青草。马和骡子性子急躁,像极了调皮的我们,边玩边吃。有一匹灰色的老马,像村子里满腹见识的老人,一口一口仔仔细细地啃吃着。我和小伙伴们都知道,马在生产队可不能忽视,它们可以拉田、播种、驮东西、运输粮食,而且队里的新娘都是年轻漂亮的枣红马驮来的。在电影中的骑兵多么威武、多么厉害,幸亏有威风凛凛的战马。少数民族的进攻中原,忽必烈的威震世界,还不是一半凭那些马的功劳。灰老马可是我们队里的重要角色,每逢队里拉田(无论麦子、豆子、谷子和糜子),那辆铁轱辘大车,装的像小山似的,老马就驾在车辕里,外面套着两匹骡马。颤巍巍的庞然大物被它们拉到麦场上,再由或马或驴或牛组成的磙子队打碾完毕。可惜的是那匹老马后来实在太老了,无法驾辕。闲置了一年多,队长请示公社和大队两级,才在一个静静的黄昏,找了个屠户宰杀了它。那天下午家家户户都按人头分到了几斤老马肉,对一年四季除了春节才吃肉的乡村,无疑是一大福音,人们兴高采烈地把肉甚至连骨头带血都分的一干二净,队里只留下了那张马匹却不得而知。据说养马最初是为了食肉,殷代曾用马作祭品。战国时中原各国为了对付北方骑马民族,纷纷改战车为骑兵,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即其显例。甘肃的山丹是国家的军马养殖基地,但随着军队中骑兵军种的退出历史舞台,马只会越来越少。武威因出土了“铜奔马”(郭沫若先生誉为天马)而扬名天下,但现在马的踪迹是一日不比一日。在乡村,农业机械化的加快,农民的日益富裕,马的运输、拉东西、播种的功能几乎荡然无存(可能除了旅游和拍摄电影电视),马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
马和骡子嘴巴急匆匆地抢掠似地啃吃,它们吃到的是最鲜嫩的草。驴子和牛吃草时一般是一坨一坨向前推移,它们吃到嘴的虽则是那些已经被马和骡啃吃过一嘴的草,但依然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地咀嚼着。后来实行承包责任制时,生产队的牲畜都作价处理。我们家没有多少现钱,只买了头老驴——可以播种、驮水、运输,可以拉着石磨推磨,甚至可以找个伴儿犁地。多么好!只是那断时间可苦了我,早上起来得铲上半背篼的青草,下午放学后,书包一摔,就须骑上嗷嗷待哺的它去放牧。星期天早早爬起来,脸都不用洗,就喊上几个玩伴,骑上它们四处找草吃。我们像电影里的骑兵队伍,使劲打着驴屁股,要它们一个劲骠起来。那次下一个大土坡时,小“骑兵们”再次吆马驰骋时,我一个趔趄摔下来,右胳膊被利利地摔断,害的我疼痛了好多天。再后来,我们家的老驴宰杀后,骨头被奶奶晒干,全家吃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美味佳肴”。我们家在老驴宰杀后,又陆续换过几头驴。前几年,我父亲找我借钱,说要干什么买卖。我没有理会,心想:你直接要就成了,何必拐弯抹角地借。再说,父亲向儿子借钱,能主动还吗?父亲气得破口大骂,说谁都可以向你借钱,也三百五百地借了,就我你这样?我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辩解。只给了他老人家二百元,让他先回去,以后再说。谁知我父亲把家里唯一值钱的家畜——那头驴拉到大街上的农贸市场,卖了八百元钱,领着母亲去了兰州卖菜,呆了两年血本全亏,才由我把父母接回老家。
散文家周同宾先生在他的《骡马、牛驴及其他》一文中,以真切的笔触,赞美了那些和庄院、田野、农民相互厮守的骡马、牛驴,尤其说“牛驴都吃苦耐劳,一如吃苦耐劳的庄稼人。驴的形象本身就带有乡土味、人情味,就让人切切地依恋祖辈开辟的家园。驴在,乡亲们就都在。有驴,就意味着有饭吃。有驴,苦日子也有温馨。村头拴了头驴,风景就活了。土路上走头驴,田野就生动了。驴的引吭长鸣,高亢,粗狂,和广袤的平原,寥廓的天空,庄稼人的简朴生活,千古不变的农家岁月,相当吻合。”现在的农民置办下摩托车、三轮车、四轮车,才是值得夸耀的东西,至于镟根机、播种机、收割机……更是争先恐后地比着购置,昔日驴的欢腾嘶鸣已成为历史。
牛在远古时代被用作祭祀的牺牲。老子去函谷关,乘坐的座骑就是牛车,汉代以后开始用牛耕作,以后“二牛抬杠”成为我国南北普遍采用的生产方式。播种可以用牛,也可以使唤骡马,但在过去犁地必须得牛!(没有拖拉机的时代)因为牛的力气持久,有后劲,不像骡马急躁,不大会使用力气。生产队所有的地块,在收割后要一块不剩地犁完,失去坚韧不拔的牛的勤快耕耘,怕不会在大冬天及时犁净。现在在乡里,人们养育的都是肉牛和奶牛。而且奶牛一般仅仅养在城郊地带,方便和利于销售,如果去乡村,可以看见牛的身影,但大多被静静地拴在槽头圈养。这些生物与人亲近惯了,不会使人产生敬畏的感觉,只是和谐亲切自然。有时看着它们就温暖、就幸福,如同晒着午后的阳光一样,心里踏踏实实。
羊在乡村一直陪伴着农民,无论贫穷亦或富裕。其肉食和毛皮是古代草原人民生活衣食的主要保障。远古最高规格的牺牲和祭祀是“三牲”——即牛头、羊头、鸡头。旧时供祭祀和宴会用的羊牲,一般都经过催肥,称为“栈羊”。 “六畜”中现在乡村最活跃、最欢迎的恐怕就是羊了,它吃的不多,成本不高,好伺候,不像马、骡子和驴须时时照料,(有的大牲口还须精饲料)羊随时添些草料即可,一年下来收入可观。现在有些人家养一种小尾寒羊,一胎产至少两只小羊,一年产几次,且细腻鲜嫩的羊羔肉颇受城里人青睐,养羊的人几乎是供不应求,乡村的小道上,经常可以看见回民捎的羊羔子,忙的不亦乐乎。
乡下人起床很早,天不亮就可以听见家畜的声音,自然鸡狗相闻,接着就可以看到炊烟缭绕,新的一天就开始了。乡村里曾经威风十足的骡子,一天天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接着是马,接着是驴和牛。以后如果要看一眼昔日的这些家畜,恐怕就得到城里的动物园去看了。
毋庸置疑的是,每一个生命都是高贵的,它的存在都有其必然的理由,这应该是崇拜与尊重生命的出发点。应当承认:我们的前辈和家畜浴血流汗,矢志拼搏,为农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中华文明的鼎盛和灿烂,离不开无数家畜的艰辛付出。但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科技化时代的到来,作为小农经济产物的家畜们不能不受到冲击和制约。如今人们需要为提高身体素质,补充营养的优质的肉、蛋、奶,而不再役使家畜进行生产劳动,一家一户分散饲养的家畜,很难满足日益扩张的市场需求。规模化养殖、科学化管理、公司化的批量生产,成为趋势和潮流,家畜只能在一些偏远山区生存,耕牛与马车,已经成为历史,被时代封存在积尘日厚的卷柜里。
渐行渐远的家畜们
家畜是乡村的一部分,就像那棵老的不能再老的大槐树,就像那条已经不再流淌河水的河床,就像那些飘来飘去袅袅绕绕的炊烟,就像那些围绕家园和院落的土地,就像那些以土地为安身立命的乡亲们。有了家畜的欢腾鸣叫,才有了乡村的生机勃勃;有了家畜的繁衍生息,才有了生命的生生不息;有了家畜的装点陪衬,乡村才显得富于活力和动感;有了家畜的兴旺发达,才有了庄户人日子的美满红火。
记忆中过春节贴春联时,必定要给家里的猪舍、牛圈、狗棚处贴上“六畜兴旺”的字样,寓意家族人丁兴旺、吉祥美好。正月初一太阳刚刚露脸时,家乡必定要搞一个隆重而喜庆的“出行”仪式,各家各户有人端着“盘”(蒸好的馒头,作为供品),有人牵着自家的牛、羊、马、驴、骡子等家畜,按照村里老人制定的吉利方位,上香、鸣炮、祈祷。小时不懂乡村文化,以为是封建迷信,愚不可耐,现在方知是古人延续下来的一种对动物的崇拜、对神灵的景仰、对天地的感激。
学历史知道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主要靠采集和狩猎为生。由于工具简陋粗糙,只有石器和木棒等,只能打到少量的猎物,所以生活的艰难而低劣。后来由于人类在劳动中不断摸索,发明了更先进的打猎工具,如长矛、弓箭以及人工去火等,打到的野兽逐渐多起来,暂时吃不完,就把一些活的圈养起来,留到以后缺少食物时再吃。人们发现小野猪比较好养,选择体肥肉多、性情更温驯的野猪繁殖后代,经过人为的一代代地选择和喂养,饲养的野猪变成了我们今日见到的性情温驯的家猪。后来人们成功驯化成功了狗,猪和狗是陪伴人类最早的家畜,也是陪伴人类最长久、最忠实、最可靠的动物。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隋、唐时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前几年的猪价大跌,辛辛苦苦养一头肥猪,不够饲料钱,严重挫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结果导致全国猪肉价格大幅攀升,居高不下。现在我每次去乡下,都要看一看他们的猪舍,以为只要农民养猪多了,就可以缓和猪肉价格。但人们说小猪崽太贵,买不起。饲料价格又一时难以降下来,人们养猪无利可图,农村大规模养猪尚待时日。原现人们养猪不仅是为了赚几个钱,更多的是为了给庄稼积肥。现在新一代农民普遍选用化肥,农家肥费时费力不划算。往年腊月里农村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的胜景,已成为昨日黄花,但丑陋而懒惰的猪是不大会消失的,因为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猪肉的营养与滋补。
相对而言,狗和骡及马的命运就有些岌岌可危。狗是农人看家护院的好助手,昔日的农村几乎家家都养。童年的乡村是牛羊欢腾,鸡鸣狗吠,是家畜与人们和谐相处、生动鲜活的图景。七、八岁时我舅爷家养了头大肥狗,高大威猛,叫人不敢走近他们家。但亲戚家又不得不走动。我发现,第二次去他们家,那狗虽叫唤,但声音里少了些许咆哮的意外。它扑上来像人一样直立起来,一个劲用鼻子闻来闻去,惊吓的我战战兢兢,直往舅奶奶怀里钻。舅奶说不要害怕,它在认你,下次就不会大呼小叫了。果真以后去他们家,一看见是我,那狗立时亲热地摇着尾巴,还扑上来撕扯着我的衣袖,好像是欢迎我的走访,叫人知道狗同人性。记得我们家养过一只黑色的狗,常常跟随在我的屁股后面,是我最忠实的保镖,夏天跟随父亲看麦子,和我到生产队的地里偷青、摸西瓜。后来黑狗老了,父亲找了条绳子,拴在庄院的土墙上,吊起来,让我往狗的嘴里灌水,活活把它呛死了。肉被全家解了馋,狗皮却一直当作宝贝地用着,可以隔潮去暖,现在依然铺在我的床上。后来家里养过一头黄色的狗,机灵活泼,但经常和猪抢食吃,被父亲一榔头打死了。再后来我家好像没有怎么养狗,而各家养狗也成为了稀罕。人们的生活节奏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快了,平和恬静的乡村岁月,狗被一天天地遗忘在村庄之外。农村狗日益减少了,城里的宠物狗反到多起来。
记忆和梦幻中,有时自会不经意地闪现出童年的一幕幕场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这些半大不小的半劳力,在星期天尤其暑假,成了生产队放牲口的主要人手。队长一般派一个饲养员协助我们,三四个半大小子,从饲养场的牲口棚里驱赶出几十头牲畜——骡子和马一见开了大门,仿佛迫不及待、急不可耐的样子,一下子撒开蹄子就跑,全然不顾我们的吆喝。紧跟其后撒欢的是几头驴子,本来还盘算着要骑它们去放牲口,这下打了水瓢(回来时一般会如愿以偿地骑驴而归),唯有那些老成持重、慢条斯理的牛们,保持着一贯的绅士风度和高压气质,慢吞吞不慌不忙地走向野外,走向天然“草场”。
天蓝蓝的,蓝的叫人心痒痒的,真想跳起来摸一把;柔风轻轻地吹着,那么柔美、那么纾缓,吹得小小人儿神清气爽、空灵澄净。北部沙漠边缘,长了大片大片的杂草,有水蓬、灰条、曲曲菜和一尺多高的青草。马和骡子性子急躁,像极了调皮的我们,边玩边吃。有一匹灰色的老马,像村子里满腹见识的老人,一口一口仔仔细细地啃吃着。我和小伙伴们都知道,马在生产队可不能忽视,它们可以拉田、播种、驮东西、运输粮食,而且队里的新娘都是年轻漂亮的枣红马驮来的。在电影中的骑兵多么威武、多么厉害,幸亏有威风凛凛的战马。少数民族的进攻中原,忽必烈的威震世界,还不是一半凭那些马的功劳。灰老马可是我们队里的重要角色,每逢队里拉田(无论麦子、豆子、谷子和糜子),那辆铁轱辘大车,装的像小山似的,老马就驾在车辕里,外面套着两匹骡马。颤巍巍的庞然大物被它们拉到麦场上,再由或马或驴或牛组成的磙子队打碾完毕。可惜的是那匹老马后来实在太老了,无法驾辕。闲置了一年多,队长请示公社和大队两级,才在一个静静的黄昏,找了个屠户宰杀了它。那天下午家家户户都按人头分到了几斤老马肉,对一年四季除了春节才吃肉的乡村,无疑是一大福音,人们兴高采烈地把肉甚至连骨头带血都分的一干二净,队里只留下了那张马匹却不得而知。据说养马最初是为了食肉,殷代曾用马作祭品。战国时中原各国为了对付北方骑马民族,纷纷改战车为骑兵,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即其显例。甘肃的山丹是国家的军马养殖基地,但随着军队中骑兵军种的退出历史舞台,马只会越来越少。武威因出土了“铜奔马”(郭沫若先生誉为天马)而扬名天下,但现在马的踪迹是一日不比一日。在乡村,农业机械化的加快,农民的日益富裕,马的运输、拉东西、播种的功能几乎荡然无存(可能除了旅游和拍摄电影电视),马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
马和骡子嘴巴急匆匆地抢掠似地啃吃,它们吃到的是最鲜嫩的草。驴子和牛吃草时一般是一坨一坨向前推移,它们吃到嘴的虽则是那些已经被马和骡啃吃过一嘴的草,但依然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地咀嚼着。后来实行承包责任制时,生产队的牲畜都作价处理。我们家没有多少现钱,只买了头老驴——可以播种、驮水、运输,可以拉着石磨推磨,甚至可以找个伴儿犁地。多么好!只是那断时间可苦了我,早上起来得铲上半背篼的青草,下午放学后,书包一摔,就须骑上嗷嗷待哺的它去放牧。星期天早早爬起来,脸都不用洗,就喊上几个玩伴,骑上它们四处找草吃。我们像电影里的骑兵队伍,使劲打着驴屁股,要它们一个劲骠起来。那次下一个大土坡时,小“骑兵们”再次吆马驰骋时,我一个趔趄摔下来,右胳膊被利利地摔断,害的我疼痛了好多天。再后来,我们家的老驴宰杀后,骨头被奶奶晒干,全家吃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美味佳肴”。我们家在老驴宰杀后,又陆续换过几头驴。前几年,我父亲找我借钱,说要干什么买卖。我没有理会,心想:你直接要就成了,何必拐弯抹角地借。再说,父亲向儿子借钱,能主动还吗?父亲气得破口大骂,说谁都可以向你借钱,也三百五百地借了,就我你这样?我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辩解。只给了他老人家二百元,让他先回去,以后再说。谁知我父亲把家里唯一值钱的家畜——那头驴拉到大街上的农贸市场,卖了八百元钱,领着母亲去了兰州卖菜,呆了两年血本全亏,才由我把父母接回老家。
散文家周同宾先生在他的《骡马、牛驴及其他》一文中,以真切的笔触,赞美了那些和庄院、田野、农民相互厮守的骡马、牛驴,尤其说“牛驴都吃苦耐劳,一如吃苦耐劳的庄稼人。驴的形象本身就带有乡土味、人情味,就让人切切地依恋祖辈开辟的家园。驴在,乡亲们就都在。有驴,就意味着有饭吃。有驴,苦日子也有温馨。村头拴了头驴,风景就活了。土路上走头驴,田野就生动了。驴的引吭长鸣,高亢,粗狂,和广袤的平原,寥廓的天空,庄稼人的简朴生活,千古不变的农家岁月,相当吻合。”现在的农民置办下摩托车、三轮车、四轮车,才是值得夸耀的东西,至于镟根机、播种机、收割机……更是争先恐后地比着购置,昔日驴的欢腾嘶鸣已成为历史。
牛在远古时代被用作祭祀的牺牲。老子去函谷关,乘坐的座骑就是牛车,汉代以后开始用牛耕作,以后“二牛抬杠”成为我国南北普遍采用的生产方式。播种可以用牛,也可以使唤骡马,但在过去犁地必须得牛!(没有拖拉机的时代)因为牛的力气持久,有后劲,不像骡马急躁,不大会使用力气。生产队所有的地块,在收割后要一块不剩地犁完,失去坚韧不拔的牛的勤快耕耘,怕不会在大冬天及时犁净。现在在乡里,人们养育的都是肉牛和奶牛。而且奶牛一般仅仅养在城郊地带,方便和利于销售,如果去乡村,可以看见牛的身影,但大多被静静地拴在槽头圈养。这些生物与人亲近惯了,不会使人产生敬畏的感觉,只是和谐亲切自然。有时看着它们就温暖、就幸福,如同晒着午后的阳光一样,心里踏踏实实。
羊在乡村一直陪伴着农民,无论贫穷亦或富裕。其肉食和毛皮是古代草原人民生活衣食的主要保障。远古最高规格的牺牲和祭祀是“三牲”——即牛头、羊头、鸡头。旧时供祭祀和宴会用的羊牲,一般都经过催肥,称为“栈羊”。 “六畜”中现在乡村最活跃、最欢迎的恐怕就是羊了,它吃的不多,成本不高,好伺候,不像马、骡子和驴须时时照料,(有的大牲口还须精饲料)羊随时添些草料即可,一年下来收入可观。现在有些人家养一种小尾寒羊,一胎产至少两只小羊,一年产几次,且细腻鲜嫩的羊羔肉颇受城里人青睐,养羊的人几乎是供不应求,乡村的小道上,经常可以看见回民捎的羊羔子,忙的不亦乐乎。
乡下人起床很早,天不亮就可以听见家畜的声音,自然鸡狗相闻,接着就可以看到炊烟缭绕,新的一天就开始了。乡村里曾经威风十足的骡子,一天天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接着是马,接着是驴和牛。以后如果要看一眼昔日的这些家畜,恐怕就得到城里的动物园去看了。
毋庸置疑的是,每一个生命都是高贵的,它的存在都有其必然的理由,这应该是崇拜与尊重生命的出发点。应当承认:我们的前辈和家畜浴血流汗,矢志拼搏,为农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中华文明的鼎盛和灿烂,离不开无数家畜的艰辛付出。但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科技化时代的到来,作为小农经济产物的家畜们不能不受到冲击和制约。如今人们需要为提高身体素质,补充营养的优质的肉、蛋、奶,而不再役使家畜进行生产劳动,一家一户分散饲养的家畜,很难满足日益扩张的市场需求。规模化养殖、科学化管理、公司化的批量生产,成为趋势和潮流,家畜只能在一些偏远山区生存,耕牛与马车,已经成为历史,被时代封存在积尘日厚的卷柜里。
渐行渐远的家畜们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