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揭开南诏铁柱的红盖头
2021-12-23抒情散文笑看云飞扬
揭开南诏铁柱的红盖头
笑看云飞扬/文每当言及南诏,现代人都觉得那段历史已经浩渺如烟,已经遥远得永远也不可企及了。有时,我也在怀疑,在大理这片埋藏着深厚历史文化的沃土上,南诏是否真的和强大的唐朝一起来过?是否真的在历史长河里,如北斗星一样璀……
揭开南诏铁柱的红盖头
笑看云飞扬/文 每当言及南诏,现代人都觉得那段历史已经浩渺如烟,已经遥远得永远也不可企及了。有时,我也在怀疑,在大理这片埋藏着深厚历史文化的沃土上,南诏是否真的和强大的唐朝一起来过?是否真的在历史长河里,如北斗星一样璀灿过? 当我站在这棵经历了千年风雨,见证了一个个王朝如行云流水匆匆逝去的南诏铁柱前,面对着这棵如哲人一样沉默着的铁柱,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只手紧紧拽着我,诱惑着我进入那道幽暗的、光怪陆离的历史门扉。 一
南诏铁柱现存于云南大理弥渡县城西5.2公里的铁柱庙正殿内。南诏铁柱柱高3.3米,圆周1.025米,重2吨多。柱顶残缺呈Y字型。从《南诏中兴图传》以及相关史籍的记载看,柱顶原有一个莲花般盛开的饰物。有一个半球体。有一只展翅欲飞的金镂鸟。柱顶上的这三件东西,不知在哪朝哪代的哪一次浩劫中,被损坏掉了。不知是受当时铸造技术的限制,还是出于其他什么用意,铁柱柱身分5段浇铸而成,以“凹”、“凸”状接头式衔接。铁柱中段,铭有楷书阳文:“维建极十三年壬辰四月庚午朔十有四日癸丑建立”。“建极”为南诏十一代王佑世隆年号,建极十三年即唐懿宗咸通十三年,亦即公元872年。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崛起,到弥渡铁柱庙怀古和探秘的人不断增多。众多远道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到了弥渡,都想从弥渡人嘴里掏出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可是弥渡人却在游客如饥似渴的目光中,显得底气不足。众多弥渡人向外人解说南诏铁柱,都要摆出四种“可能”:一,南诏铁柱为南诏蒙世隆所铸,祭之求福,是祭祀柱;二,南诏铁柱为汉代诸葛武侯南征平南蛮后缴兵器所铸,铸柱以纪功,是纪功柱;三,南诏铁柱为诸葛武侯所铸,因岁久剥蚀柱坏,张乐进求思武侯之功重铸;四,南诏铁柱为诸葛武侯所铸,岁久剥蚀柱坏,蒙世隆重铸。”这样的解说显得极为暧昧,令外人疑惑不已。 这些年来,我一直想为南诏铁柱形成史寻找一个立得住脚的理由,可是当我一次又一次面对在弥渡这块土地上矗立了一千多年的这棵铁柱,当我惶惑地、一步步走入历史的殿堂,面对比大海更浩瀚、比天空更辽阔的南诏史,我突然感到自己的力量是多么的微弱。 二 最早的史籍大都是以“白崖”(亦即现在的弥渡红岩)这个名称来标识南诏铁柱的地理区位的。白崖位于弥渡坝子最北端,这里山青水秀,土地丰腴,是一块最适宜人类居住的风水宝地。早在汉朝,“白崖”就像一颗新星,在大汉王朝的天空里冉冉升了起来。相传在白崖这个地方,曾经存在过一个神秘的“白子国”。可是由于天下太大,就千里江山而言,白崖只不过是一块小小的弹丸之地;就天下星罗棋布的城池而言,这个以“国”命名的地方,也仅仅只不过是一个边疆小邑而已。因为当时的白子国只是一个小国,白子国在史籍里出现的时候,就算不懂得驾驭文字的人也绝不可能用重笔渲染,这也正是一些历史研究者在寻遍史籍,只找到一点点蛛丝马迹,最终一厢情愿地彻底否定白子国的存在,把它说成“子虚乌有”的主要原因。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地方,却引起了汉天子的关注——相传汉元狩年间,白崖上空升起了一朵神秘的五色云。借用地理大师的观点,只有王气冲天的地方才会出现这种云,出现这种云的地方将来一定会出帝王。“五色云现白崖”的消息传到汉武帝耳朵里,汉武帝不需强化记忆,就在心里牢牢印下了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他郑重其事地派出使臣,前往白崖进行调查。这件事,古籍这样记载:“武帝元狩间,五色云见白崖。遣使迹之,至云南县”。又载:“元狩间,常羌治滇池,仁果治白崖。武帝嘉仁果,恶常羌,册果为滇王,仍号白国”。传说诸葛武侯南征的时候,也曾“回驻白崖,立铁柱镇诸蛮”。可见,白崖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些名气。 三 翻开史籍,并不难发现“铁柱者,诸葛武侯所立 ”这样的记载。要探究诸葛武侯是否真的在弥渡立过铁柱,恐怕还先得去回望一下诸葛武侯挥师南征的那段历史: 赤壁之战后,刘备进入益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攻取汉中。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刘备在成都称帝时的局势,可谓风雨飘摇,群雄逐鹿,纷争不断。历史的风暴把众多的地方当权者卷到十字路口,历史逼迫着这些在变幻莫测的局势面前摇摆不定的当权者对何去何从作出明确回答。可是这些凡夫俗子谁也辨不清,将来统一天下大业的权柄究竟会落在谁手里?当时的局势,恰如骄横无比的益州耆帅雍闓在致都护李严的信中所言那样,“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主,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三月,诸葛武侯挥师直指南中,意在剪除异己,把那些左右摇摆的地方当权者收归蜀汉帐下。武侯南征,生死未仆。临行前,参军马谡对诸葛武侯说:“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图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窥吾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诸葛武侯采取“离间”的办法,把雍闓这个强大的对手剪除掉了,可是雍闓的部下孟获并没有被诸葛武侯的力量吓倒,他在诸葛武侯“斩雍闓”后,迅速收归残部坚决与蜀汉抗衡。诸葛武侯采取马谡的“攻心”策略,七次擒到孟获,又七次都把他放了。最后这次,一直想与蜀汉血拼到底的孟获终于被诸葛武侯的七次不杀之恩感化。诸葛武侯放他走的时候,他向诸葛武侯叩首道:“丞相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诸葛武侯平定南中后,将南中分为七郡(史称“南中七郡”),并把统治各郡的大权,交给了地方上的大族。对这样的人事安排,众大臣颇有非议。诸葛武侯说:“吾筹此熟矣。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无所食,一不易也;蛮新破伤,父兄死丧,若留外人而无兵,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蛮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留外人,终不能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不留兵,不运粮,而纪纲粗定,汉彝相安故尔。” 有人说,诸葛武侯南征并没有抵达弥渡白崖。他们的理论依据是诸葛武侯发兵南中的时候,分兵三路,他亲自帅主力征讨越巂,走益州道的是李恢而不是他。但是,持“诸葛武侯没有抵达白崖”观点的“反对派”却没有留意到,到了五月,诸葛武侯紧跟着进入了益州。这有史籍可考:“五月,丞相渡泸水,进益州,师次白崖 ”。到十二月,诸葛武侯才回师成都。无论从南征的路线和时间看,诸葛武侯都有可能抵达弥渡白崖。因此,“抵永昌,断九隆山脉,以泄王气;回驻白崖,立铁柱镇诸蛮”之说是可以立住脚的。
由此可见,在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这棵南诏铁柱之前,应当还另有一棵铁柱曾经在弥渡这块土地上,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倘若诸葛武侯没有在弥渡白崖“立铁柱镇诸蛮”,那众多史籍里所说的“岁久剥蚀重铸”又该作何种解释呢? 四
在南诏历史上,“铁柱会盟”这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其吸引力并不亚于“火烧松明楼”。“铁柱会盟”为后来南诏第四代王皮罗阁统一洱海区域的“六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关于“铁柱会盟”,《南诏野史》载:“奴罗素有祥异,会唐封首领大将军建宁国王张乐进求,以诸葛武侯所立白崖铁柱,岁久剥蚀重铸之。因社会祭柱,柱顶故有金镂鸟,忽能飞,集奴罗左肩,相诫勿动,八日乃去。众骇异,谓天意有属。进求遂妻以女,举国逊之。” 《南诏野史》里的这段文字虽然被众多史学家频繁引用,但只要稍懂一点南诏历史的人,看了都会疑窦丛生。姑且不论“岁久剥蚀重铸”铁柱的人是不是张乐进求,仅以柱顶那只没有生命的金镂鸟,突然飞起来落到细奴罗肩膀上,过了八日才离去这件事,就足以令“无神论”者狐疑不已。 张乐进求的祖先仁果时在白崖建白子国,传位到十七世龙佑那。诸葛武侯平定南中,封龙佑那为酋长,并赐姓“张”。当王位传到龙佑那第十七世孙张乐进求的时候,这宝座已经坐不安稳了。尽管如此,若不到万不得已,张乐进求是不会轻易把他的王位拱手相让给别人的。这可是老祖宗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无论谁随随便便把它让给别人,老祖宗在阴曹地府里都会骂这个人为“败家子”。然而,民间野史却把这件火药味很浓的事情搞得如此轻松,仅仅轻描淡写地用“逊位”两个字,就把一切屈辱与心灵的挣扎,都轻轻松松地一笔勾销掉了。 从历史记载看,当时白子国下属的各部落的势力已经不断做大,尤其是细奴罗统领的那个部落的势力已如日中升,远远超越了其他各部落,细奴罗的威望甚至已经超过了张乐进求。张乐进求也已经意识到,这白子国的王位,他是无法再赖着坐下去了。既然这个王位张乐进求是没有能力再继续坚守了,他肯定会在他退位之前,在铁柱面前,在他心中的神灵面前,作个郑重的交代。于是,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张乐进求举行了隆重的“铁柱会盟”。“铁柱会盟”后,张乐进求这个人从此真的从史籍中淡化出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于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建立大蒙国、以奇嘉王著称的南诏第一代王细奴罗。 五 南诏铁柱柱身铭文显示,南诏铁柱是公元872年铸造的。有的史籍却说它是“岁久剥泐,乐进求重铸”。张乐进求和细奴罗是同时代的人,张乐进求什么时候去世不清,但南诏第一代王细奴罗公元674年去世,现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果铁柱真的是张乐进求重铸,那岂不是说张乐进求至少活到了公元872年,有这种可能吗? 在元代郭松年的《大理行记》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县西石崖斩绝,其色如雪,故名白崖,赤水江回环曲折经于其中。县西南有古庙,中有铁柱,高七尺五寸,径二尺八寸,乃昔时蒙世第十一世主景庄王所造。”据南诏史的研究专家们考证,南诏第十一代王是佑世隆,佑世隆袭位时称景庄王。因此,重铸铁柱的人,应当是佑世隆无疑了。 佑世隆为何要重铸铁柱,难道他重铸铁柱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岁久剥蚀重铸”吗? 要解开这个疑问,还得耐下性子,继续回过头去看一看那段历史: 佑世隆袭位前,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南诏与唐朝的关系较为融洽。可是到南诏十三代王的时候,因佑世隆的名犯讳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大唐让佑世隆改名,佑世隆坚持不改。他不改名,唐朝皇帝就不册封他。佑世隆一生气,就自称“景庄皇帝”,于公元860年改元为“建极”,改国号为“大礼”,并开始与唐朝对抗,大肆兴兵与唐朝争夺地盘。自公元860年至870年,南诏与唐朝发生了多次激战。870年攻打成都这一战,战争进行得极为惨烈。12月佑世隆回师的时候,四方夷民都认为佑世隆能平安回来,一定是佛祖在暗中保佑。于是,整个南诏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建成了大、小寺庙1100多座。南诏铁柱也是在这种寺庙遍布各地、国人都以敬佛为首要事务的时候重铸而成的。 六 如果说诸葛武侯立铁柱是为了“纪功”,随着时光推进,铁柱的“祭祀”功能日益凸现。到了元代,南诏铁柱已经纯粹变成一棵祭祀柱了。元代郭松年的《大理行记》已经说得十分明白:“土人岁岁贴金其上,号天尊柱,四时享祈,有祷必应。”特别是到了清朝,弥渡的历史档案里也留下了众多的笔墨。南诏时期是否有铁柱庙,至今还没有比较有权威的史籍可以证明,但到了元代,铁柱庙已经有了,而且用郭松年的话说,铁柱庙已经是一座“古庙”了。
到了清朝,铁柱庙已经有了“庙会”,弥渡的史料里有这样的记述 , 每年正月十五铁柱庙会,彝族农民都要“停止劳作,拼柴置酒,迎神赛会,打歌三日,以祈一年清吉”。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的弥渡名人李彪为铁柱庙撰写过一幅楹联:“芦笙赛祖,毡帽踏歌,当年柱号天尊,金镂翔环遗旧垒;盟石掩埋,诏碑苔蚀,几字文留唐物,彩云深处有荒祠。”“芦笙赛祖,毡帽踏歌”说的就是铁柱庙会的盛况。到了现代,每年正月十五这天,弥渡、巍山、南涧等地的彝族群众都会云集到铁柱庙赶“庙会”,场面极为热闹。 近年来,有人撰文提出“南诏铁柱是男性生殖崇拜”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大概把南诏铁柱与剑川石宝山的“阿央白”女性生殖崇拜完全混为一谈了。这样的观点,完全割裂了南诏铁柱的形成史,把历史研究搞成煮稀粥了。 我们在一点点揭开南诏铁柱形成史的谜团后,有一些迷至今仍然没有解开,譬如南诏铁柱为什么不立在当时的白子国的故地,而是建在了离白子国故地相隔几公里远的铁柱庙里? 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靠更多热心地方史的人去孜孜不倦地探究了。
笑看云飞扬/文 每当言及南诏,现代人都觉得那段历史已经浩渺如烟,已经遥远得永远也不可企及了。有时,我也在怀疑,在大理这片埋藏着深厚历史文化的沃土上,南诏是否真的和强大的唐朝一起来过?是否真的在历史长河里,如北斗星一样璀灿过? 当我站在这棵经历了千年风雨,见证了一个个王朝如行云流水匆匆逝去的南诏铁柱前,面对着这棵如哲人一样沉默着的铁柱,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只手紧紧拽着我,诱惑着我进入那道幽暗的、光怪陆离的历史门扉。 一
南诏铁柱现存于云南大理弥渡县城西5.2公里的铁柱庙正殿内。南诏铁柱柱高3.3米,圆周1.025米,重2吨多。柱顶残缺呈Y字型。从《南诏中兴图传》以及相关史籍的记载看,柱顶原有一个莲花般盛开的饰物。有一个半球体。有一只展翅欲飞的金镂鸟。柱顶上的这三件东西,不知在哪朝哪代的哪一次浩劫中,被损坏掉了。不知是受当时铸造技术的限制,还是出于其他什么用意,铁柱柱身分5段浇铸而成,以“凹”、“凸”状接头式衔接。铁柱中段,铭有楷书阳文:“维建极十三年壬辰四月庚午朔十有四日癸丑建立”。“建极”为南诏十一代王佑世隆年号,建极十三年即唐懿宗咸通十三年,亦即公元872年。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崛起,到弥渡铁柱庙怀古和探秘的人不断增多。众多远道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到了弥渡,都想从弥渡人嘴里掏出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可是弥渡人却在游客如饥似渴的目光中,显得底气不足。众多弥渡人向外人解说南诏铁柱,都要摆出四种“可能”:一,南诏铁柱为南诏蒙世隆所铸,祭之求福,是祭祀柱;二,南诏铁柱为汉代诸葛武侯南征平南蛮后缴兵器所铸,铸柱以纪功,是纪功柱;三,南诏铁柱为诸葛武侯所铸,因岁久剥蚀柱坏,张乐进求思武侯之功重铸;四,南诏铁柱为诸葛武侯所铸,岁久剥蚀柱坏,蒙世隆重铸。”这样的解说显得极为暧昧,令外人疑惑不已。 这些年来,我一直想为南诏铁柱形成史寻找一个立得住脚的理由,可是当我一次又一次面对在弥渡这块土地上矗立了一千多年的这棵铁柱,当我惶惑地、一步步走入历史的殿堂,面对比大海更浩瀚、比天空更辽阔的南诏史,我突然感到自己的力量是多么的微弱。 二 最早的史籍大都是以“白崖”(亦即现在的弥渡红岩)这个名称来标识南诏铁柱的地理区位的。白崖位于弥渡坝子最北端,这里山青水秀,土地丰腴,是一块最适宜人类居住的风水宝地。早在汉朝,“白崖”就像一颗新星,在大汉王朝的天空里冉冉升了起来。相传在白崖这个地方,曾经存在过一个神秘的“白子国”。可是由于天下太大,就千里江山而言,白崖只不过是一块小小的弹丸之地;就天下星罗棋布的城池而言,这个以“国”命名的地方,也仅仅只不过是一个边疆小邑而已。因为当时的白子国只是一个小国,白子国在史籍里出现的时候,就算不懂得驾驭文字的人也绝不可能用重笔渲染,这也正是一些历史研究者在寻遍史籍,只找到一点点蛛丝马迹,最终一厢情愿地彻底否定白子国的存在,把它说成“子虚乌有”的主要原因。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地方,却引起了汉天子的关注——相传汉元狩年间,白崖上空升起了一朵神秘的五色云。借用地理大师的观点,只有王气冲天的地方才会出现这种云,出现这种云的地方将来一定会出帝王。“五色云现白崖”的消息传到汉武帝耳朵里,汉武帝不需强化记忆,就在心里牢牢印下了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他郑重其事地派出使臣,前往白崖进行调查。这件事,古籍这样记载:“武帝元狩间,五色云见白崖。遣使迹之,至云南县”。又载:“元狩间,常羌治滇池,仁果治白崖。武帝嘉仁果,恶常羌,册果为滇王,仍号白国”。传说诸葛武侯南征的时候,也曾“回驻白崖,立铁柱镇诸蛮”。可见,白崖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些名气。 三 翻开史籍,并不难发现“铁柱者,诸葛武侯所立 ”这样的记载。要探究诸葛武侯是否真的在弥渡立过铁柱,恐怕还先得去回望一下诸葛武侯挥师南征的那段历史: 赤壁之战后,刘备进入益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攻取汉中。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刘备在成都称帝时的局势,可谓风雨飘摇,群雄逐鹿,纷争不断。历史的风暴把众多的地方当权者卷到十字路口,历史逼迫着这些在变幻莫测的局势面前摇摆不定的当权者对何去何从作出明确回答。可是这些凡夫俗子谁也辨不清,将来统一天下大业的权柄究竟会落在谁手里?当时的局势,恰如骄横无比的益州耆帅雍闓在致都护李严的信中所言那样,“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主,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三月,诸葛武侯挥师直指南中,意在剪除异己,把那些左右摇摆的地方当权者收归蜀汉帐下。武侯南征,生死未仆。临行前,参军马谡对诸葛武侯说:“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图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窥吾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诸葛武侯采取“离间”的办法,把雍闓这个强大的对手剪除掉了,可是雍闓的部下孟获并没有被诸葛武侯的力量吓倒,他在诸葛武侯“斩雍闓”后,迅速收归残部坚决与蜀汉抗衡。诸葛武侯采取马谡的“攻心”策略,七次擒到孟获,又七次都把他放了。最后这次,一直想与蜀汉血拼到底的孟获终于被诸葛武侯的七次不杀之恩感化。诸葛武侯放他走的时候,他向诸葛武侯叩首道:“丞相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诸葛武侯平定南中后,将南中分为七郡(史称“南中七郡”),并把统治各郡的大权,交给了地方上的大族。对这样的人事安排,众大臣颇有非议。诸葛武侯说:“吾筹此熟矣。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无所食,一不易也;蛮新破伤,父兄死丧,若留外人而无兵,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蛮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留外人,终不能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不留兵,不运粮,而纪纲粗定,汉彝相安故尔。” 有人说,诸葛武侯南征并没有抵达弥渡白崖。他们的理论依据是诸葛武侯发兵南中的时候,分兵三路,他亲自帅主力征讨越巂,走益州道的是李恢而不是他。但是,持“诸葛武侯没有抵达白崖”观点的“反对派”却没有留意到,到了五月,诸葛武侯紧跟着进入了益州。这有史籍可考:“五月,丞相渡泸水,进益州,师次白崖 ”。到十二月,诸葛武侯才回师成都。无论从南征的路线和时间看,诸葛武侯都有可能抵达弥渡白崖。因此,“抵永昌,断九隆山脉,以泄王气;回驻白崖,立铁柱镇诸蛮”之说是可以立住脚的。
由此可见,在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这棵南诏铁柱之前,应当还另有一棵铁柱曾经在弥渡这块土地上,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倘若诸葛武侯没有在弥渡白崖“立铁柱镇诸蛮”,那众多史籍里所说的“岁久剥蚀重铸”又该作何种解释呢? 四
在南诏历史上,“铁柱会盟”这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其吸引力并不亚于“火烧松明楼”。“铁柱会盟”为后来南诏第四代王皮罗阁统一洱海区域的“六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关于“铁柱会盟”,《南诏野史》载:“奴罗素有祥异,会唐封首领大将军建宁国王张乐进求,以诸葛武侯所立白崖铁柱,岁久剥蚀重铸之。因社会祭柱,柱顶故有金镂鸟,忽能飞,集奴罗左肩,相诫勿动,八日乃去。众骇异,谓天意有属。进求遂妻以女,举国逊之。” 《南诏野史》里的这段文字虽然被众多史学家频繁引用,但只要稍懂一点南诏历史的人,看了都会疑窦丛生。姑且不论“岁久剥蚀重铸”铁柱的人是不是张乐进求,仅以柱顶那只没有生命的金镂鸟,突然飞起来落到细奴罗肩膀上,过了八日才离去这件事,就足以令“无神论”者狐疑不已。 张乐进求的祖先仁果时在白崖建白子国,传位到十七世龙佑那。诸葛武侯平定南中,封龙佑那为酋长,并赐姓“张”。当王位传到龙佑那第十七世孙张乐进求的时候,这宝座已经坐不安稳了。尽管如此,若不到万不得已,张乐进求是不会轻易把他的王位拱手相让给别人的。这可是老祖宗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无论谁随随便便把它让给别人,老祖宗在阴曹地府里都会骂这个人为“败家子”。然而,民间野史却把这件火药味很浓的事情搞得如此轻松,仅仅轻描淡写地用“逊位”两个字,就把一切屈辱与心灵的挣扎,都轻轻松松地一笔勾销掉了。 从历史记载看,当时白子国下属的各部落的势力已经不断做大,尤其是细奴罗统领的那个部落的势力已如日中升,远远超越了其他各部落,细奴罗的威望甚至已经超过了张乐进求。张乐进求也已经意识到,这白子国的王位,他是无法再赖着坐下去了。既然这个王位张乐进求是没有能力再继续坚守了,他肯定会在他退位之前,在铁柱面前,在他心中的神灵面前,作个郑重的交代。于是,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张乐进求举行了隆重的“铁柱会盟”。“铁柱会盟”后,张乐进求这个人从此真的从史籍中淡化出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于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建立大蒙国、以奇嘉王著称的南诏第一代王细奴罗。 五 南诏铁柱柱身铭文显示,南诏铁柱是公元872年铸造的。有的史籍却说它是“岁久剥泐,乐进求重铸”。张乐进求和细奴罗是同时代的人,张乐进求什么时候去世不清,但南诏第一代王细奴罗公元674年去世,现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果铁柱真的是张乐进求重铸,那岂不是说张乐进求至少活到了公元872年,有这种可能吗? 在元代郭松年的《大理行记》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县西石崖斩绝,其色如雪,故名白崖,赤水江回环曲折经于其中。县西南有古庙,中有铁柱,高七尺五寸,径二尺八寸,乃昔时蒙世第十一世主景庄王所造。”据南诏史的研究专家们考证,南诏第十一代王是佑世隆,佑世隆袭位时称景庄王。因此,重铸铁柱的人,应当是佑世隆无疑了。 佑世隆为何要重铸铁柱,难道他重铸铁柱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岁久剥蚀重铸”吗? 要解开这个疑问,还得耐下性子,继续回过头去看一看那段历史: 佑世隆袭位前,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南诏与唐朝的关系较为融洽。可是到南诏十三代王的时候,因佑世隆的名犯讳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大唐让佑世隆改名,佑世隆坚持不改。他不改名,唐朝皇帝就不册封他。佑世隆一生气,就自称“景庄皇帝”,于公元860年改元为“建极”,改国号为“大礼”,并开始与唐朝对抗,大肆兴兵与唐朝争夺地盘。自公元860年至870年,南诏与唐朝发生了多次激战。870年攻打成都这一战,战争进行得极为惨烈。12月佑世隆回师的时候,四方夷民都认为佑世隆能平安回来,一定是佛祖在暗中保佑。于是,整个南诏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建成了大、小寺庙1100多座。南诏铁柱也是在这种寺庙遍布各地、国人都以敬佛为首要事务的时候重铸而成的。 六 如果说诸葛武侯立铁柱是为了“纪功”,随着时光推进,铁柱的“祭祀”功能日益凸现。到了元代,南诏铁柱已经纯粹变成一棵祭祀柱了。元代郭松年的《大理行记》已经说得十分明白:“土人岁岁贴金其上,号天尊柱,四时享祈,有祷必应。”特别是到了清朝,弥渡的历史档案里也留下了众多的笔墨。南诏时期是否有铁柱庙,至今还没有比较有权威的史籍可以证明,但到了元代,铁柱庙已经有了,而且用郭松年的话说,铁柱庙已经是一座“古庙”了。
到了清朝,铁柱庙已经有了“庙会”,弥渡的史料里有这样的记述 , 每年正月十五铁柱庙会,彝族农民都要“停止劳作,拼柴置酒,迎神赛会,打歌三日,以祈一年清吉”。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的弥渡名人李彪为铁柱庙撰写过一幅楹联:“芦笙赛祖,毡帽踏歌,当年柱号天尊,金镂翔环遗旧垒;盟石掩埋,诏碑苔蚀,几字文留唐物,彩云深处有荒祠。”“芦笙赛祖,毡帽踏歌”说的就是铁柱庙会的盛况。到了现代,每年正月十五这天,弥渡、巍山、南涧等地的彝族群众都会云集到铁柱庙赶“庙会”,场面极为热闹。 近年来,有人撰文提出“南诏铁柱是男性生殖崇拜”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大概把南诏铁柱与剑川石宝山的“阿央白”女性生殖崇拜完全混为一谈了。这样的观点,完全割裂了南诏铁柱的形成史,把历史研究搞成煮稀粥了。 我们在一点点揭开南诏铁柱形成史的谜团后,有一些迷至今仍然没有解开,譬如南诏铁柱为什么不立在当时的白子国的故地,而是建在了离白子国故地相隔几公里远的铁柱庙里? 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靠更多热心地方史的人去孜孜不倦地探究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