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挣脱或者介入
2021-12-23抒情散文仰望或者倾听
挣脱或者介入那年七月,一个闷热的夏日,我去了淄博,一个人。坐的是公共汽车。一路上大口地喘气,到了淄博站,它才稍稍平静了一些。像恋人在电影里告别那样,我很深情地回头凝望:一座白房子,在正午的阳光下,镶金嵌玉般,矗立成了童话里的宫殿。眼睛湿湿的……
挣脱或者介入
那年七月,一个闷热的夏日,我去了淄博,一个人。
坐的是公共汽车。一路上大口地喘气,到了淄博站,它才稍稍平静了一些。像恋人在电影里告别那样,我很深情地回头凝望:一座白房子,在正午的阳光下,镶金嵌玉般,矗立成了童话里的宫殿。眼睛湿湿的。一个转眼间让道路陌生的人,在异乡的街口,他把客车也看成了房子。
现在想来,是我的一篇散文,确定了那年夏天我在淄博的心情。我的散文是《聊斋故里书生梦》。那个暑假,我头昏脑胀,丧失了可以让我清爽的一切心境。我生活的现场阴暗逼仄,一个密不透风的牢房。我不愿呆在学校的单身宿舍里,我2002年向学校交的房款,过了两年,依然没有接到旧单元楼的钥匙。我不想回几十里外的那个家,我不敢面对父母询问的眼神和无奈的表情。我想出去走走。我想把我的身体交给一个陌生的旅店。
聊斋。书生。梦。我是多么地愿意做一个书生啊,一个迂腐木讷穷酸的书生,眼里没有世事。穿过21世纪的别人的千万间广厦,我感觉自己穿着一袭浆白的长衫,头顶的方巾是一朵白云,自楼群浓重的阴影里飘然而出。我想和先生聊一聊啊,他就等在蒲家庄的路边。我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用手绢擦了擦我的皮鞋。
我不相信我的感觉,我以为我中了狐女花妖的蛊惑。很久没有这样沉静了。古旧的聊斋,是横在书生和梦之间的一个开阔地带。三间屋子都静静的,房椽檐瓦都在这静谧的时光里,保持着沉稳和蔼的表情。这就是聊斋吧。一个适合做梦的地方,有一些些亲和力,有一些些书卷气。或许,这样的篷门破庙,就是书生们的桃花源。青灯黄卷,烘托出一张耽于幻想的脸;残砚断墨,鲜活着一群弃绝尘埃的狐仙。只是柳泉,比我想象的要小得多。它,也许在做着“满井”(柳泉的原名)的梦吧。
到淄博是正午。离开淄博也是正午。都是柳泉啤酒,都是两个人面对面坐着,碰杯或者聊天。第一个正午,淄博台的一个文友坐在我对面,他要去北京闯荡,他给我接风,我为他送行。他说这地方太熟悉了,像一出冗长的电视剧,刚看了几集便知道了结尾,没有悬念。他想换一个频道。喝着喝着,我俩都兴奋起来,嗓门高了喘气粗了,我知道这是酒精的作用。啤酒的热情,使原本沉默的酒店变得活跃起来。离开的那天正午,对面端坐着一个淄博女孩,不,是聊斋仙子。浅饮低酌之间,女孩的微笑使我觉得,我的身体已经越过了低低的农舍高高的楼群,我的梦,我的思路,正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我本来想和一位老人喝茶的,想和他聊天,我想知道,一个很书生,一个特农夫,这样的两个语词,怎么就搭配在了一起,成就了一座建筑,在齐文化里长久地静默地立着。老先生睡了。只是因他而得名的柳泉,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我的那些日子里,出现在我以后的生活里。
淄博回来不久,我接到了住房的钥匙,是三楼的,原先选定的是一楼。之前,父亲在电话里说,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我想说,您二老不想爬楼梯也不行了。不知怎的,我没有说,或许一个人常年在外,已经习惯了沉默。放下话筒,我对自己说:三楼吧,就是躺下了,也是三层楼的高度。
那年七月,一个闷热的夏日,我去了淄博,一个人。
坐的是公共汽车。一路上大口地喘气,到了淄博站,它才稍稍平静了一些。像恋人在电影里告别那样,我很深情地回头凝望:一座白房子,在正午的阳光下,镶金嵌玉般,矗立成了童话里的宫殿。眼睛湿湿的。一个转眼间让道路陌生的人,在异乡的街口,他把客车也看成了房子。
现在想来,是我的一篇散文,确定了那年夏天我在淄博的心情。我的散文是《聊斋故里书生梦》。那个暑假,我头昏脑胀,丧失了可以让我清爽的一切心境。我生活的现场阴暗逼仄,一个密不透风的牢房。我不愿呆在学校的单身宿舍里,我2002年向学校交的房款,过了两年,依然没有接到旧单元楼的钥匙。我不想回几十里外的那个家,我不敢面对父母询问的眼神和无奈的表情。我想出去走走。我想把我的身体交给一个陌生的旅店。
聊斋。书生。梦。我是多么地愿意做一个书生啊,一个迂腐木讷穷酸的书生,眼里没有世事。穿过21世纪的别人的千万间广厦,我感觉自己穿着一袭浆白的长衫,头顶的方巾是一朵白云,自楼群浓重的阴影里飘然而出。我想和先生聊一聊啊,他就等在蒲家庄的路边。我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用手绢擦了擦我的皮鞋。
我不相信我的感觉,我以为我中了狐女花妖的蛊惑。很久没有这样沉静了。古旧的聊斋,是横在书生和梦之间的一个开阔地带。三间屋子都静静的,房椽檐瓦都在这静谧的时光里,保持着沉稳和蔼的表情。这就是聊斋吧。一个适合做梦的地方,有一些些亲和力,有一些些书卷气。或许,这样的篷门破庙,就是书生们的桃花源。青灯黄卷,烘托出一张耽于幻想的脸;残砚断墨,鲜活着一群弃绝尘埃的狐仙。只是柳泉,比我想象的要小得多。它,也许在做着“满井”(柳泉的原名)的梦吧。
到淄博是正午。离开淄博也是正午。都是柳泉啤酒,都是两个人面对面坐着,碰杯或者聊天。第一个正午,淄博台的一个文友坐在我对面,他要去北京闯荡,他给我接风,我为他送行。他说这地方太熟悉了,像一出冗长的电视剧,刚看了几集便知道了结尾,没有悬念。他想换一个频道。喝着喝着,我俩都兴奋起来,嗓门高了喘气粗了,我知道这是酒精的作用。啤酒的热情,使原本沉默的酒店变得活跃起来。离开的那天正午,对面端坐着一个淄博女孩,不,是聊斋仙子。浅饮低酌之间,女孩的微笑使我觉得,我的身体已经越过了低低的农舍高高的楼群,我的梦,我的思路,正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我本来想和一位老人喝茶的,想和他聊天,我想知道,一个很书生,一个特农夫,这样的两个语词,怎么就搭配在了一起,成就了一座建筑,在齐文化里长久地静默地立着。老先生睡了。只是因他而得名的柳泉,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我的那些日子里,出现在我以后的生活里。
淄博回来不久,我接到了住房的钥匙,是三楼的,原先选定的是一楼。之前,父亲在电话里说,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我想说,您二老不想爬楼梯也不行了。不知怎的,我没有说,或许一个人常年在外,已经习惯了沉默。放下话筒,我对自己说:三楼吧,就是躺下了,也是三层楼的高度。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