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望榆关 (下)
2021-12-23叙事散文野猪皮
下篇:一在凌厉的风势中出门,骑车过辽西最大的运动场,既是一条东西贯通的主街。这一条路,较之我暂住的小区热闹,商铺稠密,行人很多。兴城很有意思,主要街道没有交通岗,也没有警察,毛驴车混迹人与汽车、机动车之间,优哉游哉得得漫步。行人违章不违章……
下篇:
一
在凌厉的风势中出门,骑车过辽西最大的运动场,既是一条东西贯通的主街。这一条路,较之我暂住的小区热闹,商铺稠密,行人很多。兴城很有意思,主要街道没有交通岗,也没有警察,毛驴车混迹人与汽车、机动车之间,优哉游哉得得漫步。行人违章不违章,全靠自己自觉,也不必担心被人罚款。 兴城傍海,一年到头温差不大。按说这样地方的女人应肌肤如玉,容颜佼好,身材也该是一等的窈窕。但我看见的恰恰相反,匆匆而过的女人大多形体像男人一样健硕,四肢粗短,皮肤粗糙暗哑;衣服随意罩在身上,不合体,也不美丽,更没有潜入心怀的幽香----兴城的女子,少施粉黛,敢于青天白日下露一副真面孔。骨子里藏着的,是他人难以觉察的自信。 兴城的男人崇尚实用主义,长相敦厚,体格健壮,声音低沉,绝无油头粉面的小生,甚至看上去有些邋遢、木讷。这样的男人,多能隐忍,具备惊人的耐力,而一旦爆发,则像岩浆乍迸,不可阻挡。 十几分钟后,到达阳光照耀下的东门,城墙耸立,城楼危叠。新城与老城,立时由此区分开来。骑车过城楼,城内的道路呈“十“字伸展,我犹疑片刻,折而沿城墙走东南路。墙下行人寥寥,偶尔有摩托突突急奔,紧贴鳞次栉比的房屋扬尘而去。
老城的房子,是我看到的最奇特的民居之一:弧形的房顶,一栋一栋排开,纵深的重重院落,密实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彼此分割又个个相连。这种格局的建筑,很容易引申出战争场面-----房顶变成通道,攻防自如,进退有招。也可能是风俗习惯,大家关起门过日子,敞开门俨然一个整体,即享有独立世界,又相互依赖。这样的居住方式,符合人类需要群居安全的特性。 二
没有想到的是,在看似普通、奇特的建筑群里,居然还潜隐一座更令人惊讶的处所。它安然与众多的烟火中间,无怒无嘻,带着矜持与孤傲,静静地偏居一隅。我颇是奇怪,曾经一个兵戈相见的险境,它何已无恙留存?是它所宣扬的文化礼法,令人们服从了它的精神统领,甘以牺牲性命捍卫?当我站在孔庙黑色的大门前,望向洞开的里面,好像望见了鲁国的圣人,他额头凸起,素衣木屐,坐在森森的古木下讲学。悉心听讲的,却不是子路颜回,而是无数蓬面的百姓。我忽然扯开了心中的一个纠结------在节节败退的情势下,宁远能够抵得住后金的强大攻势,当然要归功袁崇焕。除此,还应归功伟大的思想家,是他的言论,主宰了人们的心灵,产生明确的价值观。宁远人之所以奋勇抗金,他们的勇气、锐气、其根源都发端于这座不大的院子里。是男人,就该懂得治国齐家平天下,哪怕你是侏儒,在灾难面前挺起胸膛,也成了丈夫。事实上,宁远之战,不仅全城的男人成为丈夫,女人甚至幼老,都成了丈夫。宁远城里,人人是丈夫。 钟鼓楼,位于全城的中心点上。如今有楼无钟,旗帜猎猎,却如无潮的呐喊。朝阳之下,城墙之端,我看见了书生将军袁崇焕,这位初出茅庐的将领,第一次来辽西,就首先发现了宁远的战略价值,并在此施展了优秀的军事才能。他修整宁远城池,亲手建立关宁锦防线,力阻了后金南进榆关的脚步。 城砖上的凹坑还在,越来越多的时间,还会被它们吸附进去,它们是岁月的缩版,如果仔细地看,我上方那些密密麻麻的痕迹,就是战争的证据-----后金铁骑包围了宁远城,袁崇焕号召起全城的力量与之抗衡。他稳稳当当坐在鼓楼,从容指挥,红衣大炮的弹膛射出一发发的炮弹,城外倒下的是后金兵的尸体。后来,他还是在这里,整顿军纪,挥泪斩杀了贪污的将官,安抚军心,遏止了一场可怕的军事哗变。那个时候,他已离任数年,刚刚重返辽西战场,看到的是当年建立的防御体系被瓦解的景象。他心中的那种痛,不是今天的我所能理解,那种痛是稠密的,绵长的。他无奈重新理顺,再推行军制。而睿智的他却不知道,耗干心血的忠诚,换来的是当众磔刑。 我不忍穷极想像,穿过岁月的烟云看到淋漓场景。仅仅在钟鼓楼下站立几十秒,便向北驰去。走到一条小巷,意外看到专为袁崇焕修建的纪念宅院。门面狭小,红柱飞檐,不算气派,也不威严,倘若不是钉在壁上的一块牌匾,更像一户殷实人家的私产。这么一处占地有限的宅子,比起街坊四邻,有些孤零、冷清清的氛围。没有游客,没有面无表情,趴桌子打瞌睡的工作人员。只有一棵老槐树,将枝桠探出墙。
三
自行车在方形青砖转动,擦过城墙下栽种的瓜类植物,携带起的风,拂过巴掌大的叶子轻微摇摆。小巷里很静,仿佛所有的人都出门去。不知道那些老的居民哪里去了,如果遇到,我想到他们门口坐坐,聊聊,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事情,他们一定清楚,一定说得头头是道。他们是这里的土著,最有说话的资格。 我就听说,当初兴城划分身份的时候,非常有趣,政府把老城里的人划为市民,凡居住在城外的,一律属非市民。这样的划分,显然是掺入心理和情感因素的。起码,表明了某种意义上的尊重和敬佩。这种双重意义,既有人格的感怀,有是对历史的追溯。更多的,是对老城的缅怀。 步行街是典型的商业区,在这条街上,伫立两座特殊的建筑-----祖氏石牌坊。 这两座牌坊,是明朝专为镇守宁远建立功勋的祖大寿修的。前后间距上百米,一为青石,一为黑石。雕刻的内容也极特别,手法让我想到古希腊或印第安的图腾,朴拙、粗矿、象形而传神----骑马或徒步的人,头戴帽盔,手持弓箭、长枪,做出各种的姿势,战争就这么凝固在一瞬间。 祖大寿是幸运的,这位土生土长的兴城人,作为副将,保卫宁远立功,于是得到额外的恩典,在这里永享朝拜。袁崇焕死后,祖大寿投降后金三次,第一次,他答应皇太极里应外合攻陷锦州,如果说,这一次是他的障眼法,第三次,他是真的投降了,因为他对明朝不再抱有任何希望。这件事情,从人性角度讲,他属识实务者,从贞节上讲,他是失节。那么,石坊立在这里,依我看,就像个极大的讽刺,沉重的投影折射出处置袁崇焕的不公允。石牌坊,与其说是千秋荣耀,倒不说是无声的蔑视和反抗。 四
终于登上了城墙。在长长的,一米多宽的甬道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青砖、垛口、排水沟,还有龟裂的纹脉,全都次序呈现给外来者的眼睛。这样的地方,不及热门旅游景区,当然就没有络绎来往的客人。最大的益处是,没有了摩肩接踵的喧嚷,一个人完全可以不疾不徐,脚下缓缓移动,任思想肆意汪洋。 环视方圆数里的城郭,布局严谨,巷陌纵横。我猜测,这是遵照了原先的设计理念。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军务署、居民、兵营、兵器库已无从区分,一概成为市民住房的基础。即便如此,无论从地理学,还是建筑学讲,老城也比外城规划得合理。从垛口望出去,新兴的城市像巨大的杂物间,塞满高低不一的水泥钢筋的混合体。空中线缆交错,蛛网似的罩在头顶,让人产生压抑感-----利益化的现代城市,破坏了整体的美与和谐。急于追求原始资本的积累,使人们失去最小的耐心。好在兴城还没有什么像样子的工业,若不然,空气的清洁度不知打多少折扣。 一条笔直的道路从南门的孔洞穿过,后面遥对祖氏牌坊,前面是兴城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叫卖、音乐、车流、人群彼此混合。站城墙俯视,有人举起相机,仰角拍摄楼上留存的红衣大炮。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的身份,兴城的人,想必早司空见惯了。不管它们有多荣耀的历史,在今天,也已慢慢平淡,化做城市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成为日常的一部分。 我走近前去,抚摸竹节似的炮筒,炮身上系的红绸,在阳光中明媚耀眼。这些哑了喉音的大炮,当年由袁崇焕亲自布防,奇迹般的重创后金劲旅,是何等的威风。如今炮犹在,一代儒将骨殖成灰,坟冢无存,孤魂无依。所以,常使英雄泪沾襟的不是壮志难酬,而是伤感人世间不容义理,专司奸罔。 想当初,袁崇焕镇边守辽,不得回乡,老父病亡,要回家奔丧,路费拿不起,要向同僚借;再次调任时,为稳定人心,把家室从东莞搬来同住孤城。袁崇焕死后,没有人提及他家室的下落,他的个人遭际,也成了难解之谜。一位史上罕有的清官,与国家与民族功不可没,竟落得难书难诉的凄惨下场------在历史已经无法还原的时候,我这个卑微的人,除了心底一声叹息,再流不出一滴眼泪。 走走停停,一直走到钟鼓楼。半个小时的体力消耗,按说于我不是难事,却觉得腿软腰酸。于是在鼓楼破损的青砖台阶坐下,看小学校的孩子在阳光中做操。那些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做着笨拙可爱的动作。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是宁远人的后裔,我想待有了稍强的理解能力,他们的生活课本上,就会排印出关于这座城的文字,供他们阅读和铭记。也许还可能有位语文老师,在课堂卷着一叠书稿,面含悲怆地念一句纳兰性德的词:山一更,水一更,身向榆关那畔行。 宁远,榆关,北京,榆关一手扯起宁远,一手扯起北京,一脉相连,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正因为宁远,才有了袁崇焕,袁崇焕为宁远,为榆关和北京而生,也为这三地而死。人生天地间,说到底这就是命运。冥想至此,我站起来,默然凝望兴城的西南。而身边风吹,墙外的榆树随风摇晃,淡黄的榆钱蝉翼一般,凌空飞舞,有一些扑在我脚下,停顿片刻,又翻滚向前。五月的榆钱落了。
一
在凌厉的风势中出门,骑车过辽西最大的运动场,既是一条东西贯通的主街。这一条路,较之我暂住的小区热闹,商铺稠密,行人很多。兴城很有意思,主要街道没有交通岗,也没有警察,毛驴车混迹人与汽车、机动车之间,优哉游哉得得漫步。行人违章不违章,全靠自己自觉,也不必担心被人罚款。 兴城傍海,一年到头温差不大。按说这样地方的女人应肌肤如玉,容颜佼好,身材也该是一等的窈窕。但我看见的恰恰相反,匆匆而过的女人大多形体像男人一样健硕,四肢粗短,皮肤粗糙暗哑;衣服随意罩在身上,不合体,也不美丽,更没有潜入心怀的幽香----兴城的女子,少施粉黛,敢于青天白日下露一副真面孔。骨子里藏着的,是他人难以觉察的自信。 兴城的男人崇尚实用主义,长相敦厚,体格健壮,声音低沉,绝无油头粉面的小生,甚至看上去有些邋遢、木讷。这样的男人,多能隐忍,具备惊人的耐力,而一旦爆发,则像岩浆乍迸,不可阻挡。 十几分钟后,到达阳光照耀下的东门,城墙耸立,城楼危叠。新城与老城,立时由此区分开来。骑车过城楼,城内的道路呈“十“字伸展,我犹疑片刻,折而沿城墙走东南路。墙下行人寥寥,偶尔有摩托突突急奔,紧贴鳞次栉比的房屋扬尘而去。
老城的房子,是我看到的最奇特的民居之一:弧形的房顶,一栋一栋排开,纵深的重重院落,密实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彼此分割又个个相连。这种格局的建筑,很容易引申出战争场面-----房顶变成通道,攻防自如,进退有招。也可能是风俗习惯,大家关起门过日子,敞开门俨然一个整体,即享有独立世界,又相互依赖。这样的居住方式,符合人类需要群居安全的特性。 二
没有想到的是,在看似普通、奇特的建筑群里,居然还潜隐一座更令人惊讶的处所。它安然与众多的烟火中间,无怒无嘻,带着矜持与孤傲,静静地偏居一隅。我颇是奇怪,曾经一个兵戈相见的险境,它何已无恙留存?是它所宣扬的文化礼法,令人们服从了它的精神统领,甘以牺牲性命捍卫?当我站在孔庙黑色的大门前,望向洞开的里面,好像望见了鲁国的圣人,他额头凸起,素衣木屐,坐在森森的古木下讲学。悉心听讲的,却不是子路颜回,而是无数蓬面的百姓。我忽然扯开了心中的一个纠结------在节节败退的情势下,宁远能够抵得住后金的强大攻势,当然要归功袁崇焕。除此,还应归功伟大的思想家,是他的言论,主宰了人们的心灵,产生明确的价值观。宁远人之所以奋勇抗金,他们的勇气、锐气、其根源都发端于这座不大的院子里。是男人,就该懂得治国齐家平天下,哪怕你是侏儒,在灾难面前挺起胸膛,也成了丈夫。事实上,宁远之战,不仅全城的男人成为丈夫,女人甚至幼老,都成了丈夫。宁远城里,人人是丈夫。 钟鼓楼,位于全城的中心点上。如今有楼无钟,旗帜猎猎,却如无潮的呐喊。朝阳之下,城墙之端,我看见了书生将军袁崇焕,这位初出茅庐的将领,第一次来辽西,就首先发现了宁远的战略价值,并在此施展了优秀的军事才能。他修整宁远城池,亲手建立关宁锦防线,力阻了后金南进榆关的脚步。 城砖上的凹坑还在,越来越多的时间,还会被它们吸附进去,它们是岁月的缩版,如果仔细地看,我上方那些密密麻麻的痕迹,就是战争的证据-----后金铁骑包围了宁远城,袁崇焕号召起全城的力量与之抗衡。他稳稳当当坐在鼓楼,从容指挥,红衣大炮的弹膛射出一发发的炮弹,城外倒下的是后金兵的尸体。后来,他还是在这里,整顿军纪,挥泪斩杀了贪污的将官,安抚军心,遏止了一场可怕的军事哗变。那个时候,他已离任数年,刚刚重返辽西战场,看到的是当年建立的防御体系被瓦解的景象。他心中的那种痛,不是今天的我所能理解,那种痛是稠密的,绵长的。他无奈重新理顺,再推行军制。而睿智的他却不知道,耗干心血的忠诚,换来的是当众磔刑。 我不忍穷极想像,穿过岁月的烟云看到淋漓场景。仅仅在钟鼓楼下站立几十秒,便向北驰去。走到一条小巷,意外看到专为袁崇焕修建的纪念宅院。门面狭小,红柱飞檐,不算气派,也不威严,倘若不是钉在壁上的一块牌匾,更像一户殷实人家的私产。这么一处占地有限的宅子,比起街坊四邻,有些孤零、冷清清的氛围。没有游客,没有面无表情,趴桌子打瞌睡的工作人员。只有一棵老槐树,将枝桠探出墙。
三
自行车在方形青砖转动,擦过城墙下栽种的瓜类植物,携带起的风,拂过巴掌大的叶子轻微摇摆。小巷里很静,仿佛所有的人都出门去。不知道那些老的居民哪里去了,如果遇到,我想到他们门口坐坐,聊聊,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事情,他们一定清楚,一定说得头头是道。他们是这里的土著,最有说话的资格。 我就听说,当初兴城划分身份的时候,非常有趣,政府把老城里的人划为市民,凡居住在城外的,一律属非市民。这样的划分,显然是掺入心理和情感因素的。起码,表明了某种意义上的尊重和敬佩。这种双重意义,既有人格的感怀,有是对历史的追溯。更多的,是对老城的缅怀。 步行街是典型的商业区,在这条街上,伫立两座特殊的建筑-----祖氏石牌坊。 这两座牌坊,是明朝专为镇守宁远建立功勋的祖大寿修的。前后间距上百米,一为青石,一为黑石。雕刻的内容也极特别,手法让我想到古希腊或印第安的图腾,朴拙、粗矿、象形而传神----骑马或徒步的人,头戴帽盔,手持弓箭、长枪,做出各种的姿势,战争就这么凝固在一瞬间。 祖大寿是幸运的,这位土生土长的兴城人,作为副将,保卫宁远立功,于是得到额外的恩典,在这里永享朝拜。袁崇焕死后,祖大寿投降后金三次,第一次,他答应皇太极里应外合攻陷锦州,如果说,这一次是他的障眼法,第三次,他是真的投降了,因为他对明朝不再抱有任何希望。这件事情,从人性角度讲,他属识实务者,从贞节上讲,他是失节。那么,石坊立在这里,依我看,就像个极大的讽刺,沉重的投影折射出处置袁崇焕的不公允。石牌坊,与其说是千秋荣耀,倒不说是无声的蔑视和反抗。 四
终于登上了城墙。在长长的,一米多宽的甬道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青砖、垛口、排水沟,还有龟裂的纹脉,全都次序呈现给外来者的眼睛。这样的地方,不及热门旅游景区,当然就没有络绎来往的客人。最大的益处是,没有了摩肩接踵的喧嚷,一个人完全可以不疾不徐,脚下缓缓移动,任思想肆意汪洋。 环视方圆数里的城郭,布局严谨,巷陌纵横。我猜测,这是遵照了原先的设计理念。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军务署、居民、兵营、兵器库已无从区分,一概成为市民住房的基础。即便如此,无论从地理学,还是建筑学讲,老城也比外城规划得合理。从垛口望出去,新兴的城市像巨大的杂物间,塞满高低不一的水泥钢筋的混合体。空中线缆交错,蛛网似的罩在头顶,让人产生压抑感-----利益化的现代城市,破坏了整体的美与和谐。急于追求原始资本的积累,使人们失去最小的耐心。好在兴城还没有什么像样子的工业,若不然,空气的清洁度不知打多少折扣。 一条笔直的道路从南门的孔洞穿过,后面遥对祖氏牌坊,前面是兴城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叫卖、音乐、车流、人群彼此混合。站城墙俯视,有人举起相机,仰角拍摄楼上留存的红衣大炮。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的身份,兴城的人,想必早司空见惯了。不管它们有多荣耀的历史,在今天,也已慢慢平淡,化做城市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成为日常的一部分。 我走近前去,抚摸竹节似的炮筒,炮身上系的红绸,在阳光中明媚耀眼。这些哑了喉音的大炮,当年由袁崇焕亲自布防,奇迹般的重创后金劲旅,是何等的威风。如今炮犹在,一代儒将骨殖成灰,坟冢无存,孤魂无依。所以,常使英雄泪沾襟的不是壮志难酬,而是伤感人世间不容义理,专司奸罔。 想当初,袁崇焕镇边守辽,不得回乡,老父病亡,要回家奔丧,路费拿不起,要向同僚借;再次调任时,为稳定人心,把家室从东莞搬来同住孤城。袁崇焕死后,没有人提及他家室的下落,他的个人遭际,也成了难解之谜。一位史上罕有的清官,与国家与民族功不可没,竟落得难书难诉的凄惨下场------在历史已经无法还原的时候,我这个卑微的人,除了心底一声叹息,再流不出一滴眼泪。 走走停停,一直走到钟鼓楼。半个小时的体力消耗,按说于我不是难事,却觉得腿软腰酸。于是在鼓楼破损的青砖台阶坐下,看小学校的孩子在阳光中做操。那些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做着笨拙可爱的动作。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是宁远人的后裔,我想待有了稍强的理解能力,他们的生活课本上,就会排印出关于这座城的文字,供他们阅读和铭记。也许还可能有位语文老师,在课堂卷着一叠书稿,面含悲怆地念一句纳兰性德的词:山一更,水一更,身向榆关那畔行。 宁远,榆关,北京,榆关一手扯起宁远,一手扯起北京,一脉相连,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正因为宁远,才有了袁崇焕,袁崇焕为宁远,为榆关和北京而生,也为这三地而死。人生天地间,说到底这就是命运。冥想至此,我站起来,默然凝望兴城的西南。而身边风吹,墙外的榆树随风摇晃,淡黄的榆钱蝉翼一般,凌空飞舞,有一些扑在我脚下,停顿片刻,又翻滚向前。五月的榆钱落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