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红门(下)

2021-12-23叙事散文野猪皮

6从佛阿拉随父搬迁到赫图阿拉,皇太极还是个十二岁的少年。他可能对佛阿拉没留下太深的印象,那个时候他小,不像其兄长那样握有兵权行军打仗,为父立功。他得父亲喜爱,多半仰仗母亲而爱屋及乌。所以他的福祉在赫图阿拉,在这块平原高冈,随着年龄的增长,……
6
  从佛阿拉随父搬迁到赫图阿拉,皇太极还是个十二岁的少年。他可能对佛阿拉没留下太深的印象,那个时候他小,不像其兄长那样握有兵权行军打仗,为父立功。他得父亲喜爱,多半仰仗母亲而爱屋及乌。所以他的福祉在赫图阿拉,在这块平原高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军事和管理才能渐渐展露,赢得父亲的宠信,独立统领正白旗,直至继承父亲的汗位。不过他的继位,是胜者王侯败者寇式的手段大比拼——竞争与公平,有时是截然对立的。   正白旗衙门在老井坎上,门口竖立一块无字影壁,西边生长的一棵榆树,曲干虬枝,树身布满拳头大小的疖疤。离地一米多高围裹层层的红布条,年头久远的褪成白色,近期挂上去的色彩鲜艳。我对树下摆摊算卦、小贩卖的刀枪模具提不起兴趣,对正白旗衙门也提不起兴趣。我知道皇太极的军务署没有这么规矩、气派,顶多就是房屋大些,卫兵多些,院子里绝对不种植玫瑰月季,剑戟刀叉一统天下。还有墙壁罗列的图片,说明文字,箭囊,紫红案几,混杂一室,都让我感到不舒服。我觉得这是对皇太极智慧的愚弄----他若沉湎花草,就该吟风弄月,美女抱怀,快乐逍遥去了。就不会有逼朝鲜结盟,松锦之战和屈死的袁崇焕。   我感兴趣的是,皇太极在生母死后,如何与大他两岁的阿巴亥相处,如何短短十年时间在战将如云,子嗣成群的赫图阿拉脱颖而出,跃居到四大贝勒之列的。但赫图阿拉复制的太完美,完美的又过于虚假,装腔作势——草地、花朵、绿树、琉璃瓦、方砖道路,规整得没有一寸裸露的泥土。而泥土,总是叫人亲近。没有泥土,我就等于被现实击败,眼睛里处处是商贩,宾馆,电瓶车,受特殊待遇来往的汽车(赫图阿拉城里不允许车辆进入);“农家小院”的水豆腐,苏子叶饽饽,黏豆包,玉米饼子,游人扔掉的卫生筷,塑料袋,食品包装,苍蝇,跑马场的音乐,满族舞的鼓声……人和声音和物质,遮蔽了后金,切断了线索。想找一找阿巴亥的生活轨迹,皇太极的生活轨迹,完全是枉然的徒劳。   漫游葱茏的草木间,我揣摩一个失去母爱的少年,眼看着大自己两岁的女人接连生下三个弟弟,这个女人又是在母亲离世后,最受父亲喜爱的妃,使他产生怎样的心理?极大的可能是,他心里已经有些东西萌芽、膨胀,到父亲死后,暗生的杀机终于暴露;兄长们个个能征善战,他怎样寻找机会,一展身手,少年弱冠上战场,二十出头独立执掌正白旗,麾下牛马成群,士兵千万。他什么时候开始预谋整合力量,对付长兄,逼他自己跳出来,把头颅伸向刀下——赫图阿拉,自从修成了大清王朝的后花园,好看是好看了,也变成耗资巨大的废墟。这里,只是垒砌的毫无价值的建筑,如同给老祖母擦了一脸的脂粉,装扮得妖气,俗气,独独断了生气。我甚至咬着牙根想,莫不如让沙俄焚烧的灰烬留下,让原先的居民留下,最起码,在创伤当中,后金尚存一息脉搏。   7
  我站在努尔哈赤的出生地,就像重返自家的老房子,婉伤是亲情的婉伤,忧郁是刻骨的忧郁。我不知道努尔哈赤回到赫图阿拉,带着什么样的情绪踏进自己降生的草房,从十岁被迫离家的男孩到十九岁分居单过至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从赤手空拳到统帅千军,从一贫如洗到拥有辽阔沃土,其间的时空跨度太大,付出的也够多——冲锋陷阵,困苦磨难,甚至婚姻都是以征服或收买为前提。他个人的,儿女的,大臣的,哪一桩不与王图霸业勾连呢。他想到这些的时候,兴许流下两行热泪,痴痴凝视故国旧家:宅院破旧,野草丛生,空无一人。他徘徊黄昏或月光之中,想念起生母,父亲与祖父,及至刻薄的继母,熟悉的往事,猛地一下碰疼了岩石般的心肠。就在那一瞬间,他决定不翻建,也不扩建祖宅。而是选择祖宅西边修筑了全新的都城,以祭奠往日的林林总总。   ——塔克世故居,与汗王宫和正白旗衙门两两相望,这里隐去了狼烟烽火,还原了建州女真的日常生活。这种生活,是辽东百姓家居方式的模板,时光流逝几百年,我看到的仍然与幼年的印象一一对应。   七十年代,村庄房屋是统一的建筑模式,房顶覆盖厚厚的茅草,草把做房脊,两根横木椽收紧。石头累叠的墙壁,里外抹黄泥伴草,烟筒单独竖立,石头,黄泥和草砌成上尖下粗的形状,上面倒扣一只杏条筐,防备雨雪渗漏,浸湿了烟道。这样的建筑风格,就是建州女真生活的遗留,是活着的,不衰竭的资产。   我记得,我们家的荤油坛子是褐色的瓷制品,粗陋的很,放在进门即见的锅台上面。煮菜的时候,我奶奶揭开盖子,铁勺子伸里面舀一点猪油倒入菜锅,非常的方便。这几乎是我们家定式的习惯,多少年不曾改变过。来赫图阿拉之前,我还坚持认为,荤油坛子之所以不放在仓房或其他的地方,一是怕北方冬季寒冷,冻坏坛子;二是怕野猫老鼠之类的动物偷吃了油;三是怕哪个刁钻顽劣的邻居给兜了底。要知道,物质缺乏的年代,油比金子还贵重。等到了塔克世故居,到了努尔哈赤的诞生地,我才恍然明白,原来我们日常的点点滴滴,都是种族习性的继承。   努尔哈赤家厨房里的磨盘,也和我旧时家里的一致,水缸上头的豆腐架子,连木卯的位置都和我记忆中的一样。这些与时光链接的家什叫我恍惚,我抚摸青石磨盘,仿佛看见自己以腹推顶磨杆,环绕磨道一圈一圈地走,奶白色的豆浆,在嗡嗡地磨擦声中,顺着凹槽,缓缓流下来。然后是蒸腾的热气,头发凝结的细小水珠,摇晃的豆腐架子,麻布包,滚烫的豆浆,像游鱼一样在脑海里漂浮。
  我记得最真切的,要数我们家南北炕的木柜。它几乎促成了我的怪癖:不管现代家具多么好看,我也持鄙夷的心理。我从来不认为,刨花板,细木板,三合板等等我说不出明确名称的现代工业制造品能与一锛子一斧子不投机取巧的工匠们抗衡。钉子和胶水,比不过木头做的碶子;人造的花纹,比不过木头的自然纹理。实际上,我的固执除天性使然外,也有着事实依据。因为我奶奶的柜子,经受住了时间考验。而她使用的柜子,无论是外形还是技术,都与后金时期的毫无二致。也就是说,我奶奶的柜子,就是后金的乃至清朝的柜子的延续。   而我的忧郁也在于此,努尔哈赤的柜子也好,我奶奶的柜子也好,在一个时代结束之后,免不了使用价值的终断,随之而来的命运是劈裂烧火;放置角落里发霉。侥幸保存的,唯一的用途是供人偶尔念想——辨不清颜色的底漆,黄铜锁甲,黄铜的插棍,封闭了时间细微精密的肌理,让人无所适从。   8
  有一年秋天,我住宿赫图阿拉的宾馆。晚上九点多钟的时候,突然断电了。我睡不着,一个人趴在窗台,隔着纱帘看秋夜。窗外的地上亮晶晶的,菠菜和小白菜的叶子闪烁微茫,像是披一层白霜,仔细端详又不是。菜畦边的小路上,太阳花和波斯菊的花朵在月光下婆娑,纤细的影子在微风里招摇。整座城都是安静的,宾馆毗邻的寺庙隐隐传出诵经之声,音调格外悠长,缓慢。   我拉开了窗户,躺回床上在月光中倾听着诵经声,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那是一夜好睡,早晨,我还没有苏醒,寺庙悠扬的钟声就在耳边响起。洗漱完毕,我出去散步。走上石阶,就是寺庙的广场。寺庙不很大,广场自然也小,我从这头踱到那头,要不了几分钟,再从那头折回来。前一天夜里的确降了霜,栽种的小花小草都蔫了,又放了浓雾,浓雾里停泊一两俩出租车,那些都是到寺庙进香的香客,早早的来,做法事清净,从容。   寺庙的门两两洞开,我信步走进去,一个年轻和尚在打扫院子,他先撒些清水,趁一趁,再拿起竹扫把,慢悠悠地一下下扫。到我跟前,他停下来,身子稍稍后撤,仍是垂着头,低低问一句,施主,有事吗。我说,没事,随便走走。他说,哦,那施主请便吧。我从前殿走到后殿,连两边的配殿也看得细致,出来的时候,年轻和尚端碗在吃饭,饭食很简单,一碗米饭,一碗炒青豆。他见了我,又说,施主,要不要在这里吃饭?我迟疑了一下,当时,我确是想在寺庙里吃饭的,可又怕咽不下那几粒寡淡,想了想,就谢绝了。   后来,我再没有遇到那个年轻和尚,大约是他走了,到别的寺庙里去。再以后,寺庙归了传悟师傅管。传悟师傅我也是见过几面的,红光满面,耳轮肥厚,很像一位得道的僧人。传悟师傅买断了寺院,又善于经营,一年二载就把寺庙搞红火了,法会,传道,人来人往从无间断。寺庙也扩大了,盖了整整两趟厢房,供长期在庙里的义工和信徒居住。   06年的夏天,我想到寺庙里住几天,静静心。于是简单收拾几件衣服,到庙里去找传悟师傅,请他帮助安排。我想,那么多的房子,总会有我住的一间吧。不料他不在,他忙得很,小和尚说去白马寺了。他还问我,找师傅干么。我说,想来住几天。小和尚说不行。我问,为什么不行。小和尚说,你事先没申请,师傅也没交代。我说,我认识你师傅。小和尚说,你带身份证了没。我还真是没带身份证。小和尚说,那更不行了。我们这里挺紧张的,各地来的香客都有,腾不出闲房子。   寺庙当然没住成,心里有股火,又想不出哪里不对。有一天跟朋友讲了,朋友说,你什么时候想去,我找传悟。我说,算了,我一点也不想去了。我就不懂,一个出家修行的地方,怎也讲究起来,还要什么身份证。还要预约。朋友乐不可支。我愤慨,笑个头啊,当初努尔哈赤花三年功夫建起来的家庙,他可从来没想到要卖给哪个和尚做私产,人家建一个寺院群,初衷也不是拿寺院来赚钱的。朋友讥我,你知道的,原先的寺院早毁了,这个只不过是照葫芦画瓢的样品,你干么非要较劲。我一想也是,我这半辈子,都毁在较劲上了。   9
  小仙女衣袂飘飘,心情忐忑地目送姐姐飞走,直到化作两团艳丽的彩云,她还伫立在原地,腮边滚落两颗眼泪¬——她飞不回天宫了,在湖中沐浴的时候,她吞下了一只鸟衔来的红果,那枚奇异的红果落入腹内,她怀孕了。小仙女在镜子一样明亮的湖畔住下来,饿了采野果,渴了饮山泉。寂寞的生活,使她格外想念姐姐们,但是姐姐们再也没有飞来,小仙女的肚子却在一天天鼓胀。她时常抚摸着肚子暗自伤怀,不知道将来产下什么样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儿。要是他(她)不会飞,只好把骨肉留在人间——小仙女注定要回到天宫的。   秋去冬来,长白山一片冰雪世界;转眼又是春天、夏天、秋天,一年后,小仙女在晨日初升的早晨生下一个男孩。她怜爱地看着健壮的儿子,心里一阵悲凄——母子诀别的时候到了。小仙女亲吻儿子,为他取名叫“布库里雍顺”。 “布库里雍顺”被母亲放进桦皮小舟上随水漂流,小仙女依依不舍飞回天庭……   与很多的民族一样,满族钟情于把自己的身世来历披上神秘面纱。这段神话讲得是满族的起源,小仙女名叫佛库伦。湖是镜泊湖。这段神话在荒蛮时代口口相传,直到用文字完整的记录下来。
赫图阿拉百米画廊初建的那年,新涂的油彩还散发着化学分子刺鼻的异味,我就有幸去观赏了。长廊的第一幅画,既由仙女沐浴开始,接下去按顺序讲述满族的发展史。坦白地讲,我不喜欢墙壁上的画,画家缺乏艺术眼光,技艺也蹩脚的很。横观数百米长卷,人物线条僵直,动作生硬,面容呆板。美丽的小仙女佛库伦,更是被糟糕的手笔勾勒得一塌糊涂。   我曾经毫不客气地指出,如果我接受几天专业训练,也不会画出这等江湖匠画。其实,我不过是一时情绪罢了,退一步说,就算我有这样本事,人家也未必肯用。即便用了,也未必肯给那么大的价钱。赫图阿拉是一个存在,它的局部或者整体,不因哪个人的不适而改变。譬如当初,在专家学者的一片反对声中,隆隆的铲车起降铁铲,将残剩的原址荡得一干二净。 学术与执政,一个文绉绉,一个硬梆梆,两者之争,败的是前者。   但学术若叫起真来,它的严谨和探究性质,总还是令人佩服的。有一年,我陪同几位研究满史的学者参观,在第一幅壁画前面,他们就开始争论。争论的对象就是满族祖先“布库里雍顺”。依据他们的观点,“布库里雍顺”有着双重意义,它即是人名,又是地名。而且,“雍”是个错误的写法和读法。实际上,这个字正确的写,应该是“依”。我被他们的争论搞得糊涂,问道,为什么是“依”,而不是“雍”? “布库里雍顺”已得到广泛的承认,这么一改,岂不是不好统一了。满史研究家说,你不知道,在满语中,“布库里”的意思是“湖”; “顺”是“太阳”; “依”是语气助词“的”,三个词连起来,是“湖边的太阳”。 “雍”字显然犯了语法的毛病。   我一时呆在那里,一句话也没说出来。我没想到“布库里雍顺”的译音如此的诗意,“湖边的太阳”,一个多么含蓄的短句。被我们篡改得似是而非。继而,我觉得悲哀,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有它本身的美。从韵律到音节到发音,乃至它的含义,都有它自身的规律。这些基本的概念里面,反映的是人类的创造史和生活史。换一句说,语言是人类文化生长的脐带。但社会跋涉到今天,“文明”与“文化”同室操戈,“文明”挥起剪刀,剪断了“文化”的生命线——大“文明”,同化了某一个民族的“文化”,促使它丧失发育的子宫,剥夺了它的生命权——当我们众口一致,使用同一种语言表述自己的时候,民族文化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断层。   随之而来的,就是“伪民族文化”,诸如赫图阿拉的满族舞蹈、满族老街,婚俗表演,到处是过于招摇的柔美,受利益驱动的复古。   10
  七月终于下雨了,不是追命的急躁,是不紧不慢,细细滋润的速度。雨下的清凉舒爽,人长精神,庄稼复苏。我上班的时候,一路上途径的稻田流水涓涓,秧苗葱绿。干渴了四十多天的豆子舒展叶片,几天功夫猛窜出一截子。沟渠和路旁的青草恢复了鲜嫩,牲畜们在天然的草场争相掠食。   适宜的温度给赫图阿拉带来生机,它的周围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云杉不再干戗戗的沉闷,杨树和柳树枝叶扶疏,那些花儿----努尔哈赤雕像下的那些花儿,紫色的,白色的,粉色和红色的,开得楚楚动人。努尔哈赤胯下的那匹青马,也像是一通畅饮后神气倍增,头高昂,蹄奋起。它的主人握一柄长刀,朝向西方----对于他来说,西方意味着萨尔浒、沈阳、辽阳、榆关乃至北京。   我还注意到,来赫图阿拉的游客明显增多了。停车场排放各种的车辆,游人陆续从老远的地方赶过来,想看看这一个偏僻的高冈究竟藏有何等魔力,酝酿并发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风暴----这一块狭小的辽东平原,构成了迫切的向往,促使一批又一批的人来到。   但我很怕他们在走遍赫图阿拉城之后,失望地说,这不是风云突起、八旗变幻的建州,而是浅草繁花,歌舞生平的中原腹地。因了这一点不自信,我多有冲动,想拦住他们,请他们跟我走,我带领他们去揭开一个秘密-----打开汗王宫那扇小小的红门,只要一打开这扇门,一个凛然彪悍的后金立即蜂拥而出:在潮湿阴暗的地下洞穴里面,藏着一段后金的墙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