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湘西凤凰散记(之一)

2020-09-17叙事散文刘彦林
去湘西,寻找久远的梦 在学生时代,我就读到了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对他笔下诞生过傩送和翠翠爱情故事的湘西,对充满神秘色彩的凤凰吊脚楼和发生在沱江之畔的离奇故事,以及苗族特有的婚丧嫁娶等习俗,都有着魔幻般的迷恋。故而,凤凰古城如梦一般萦绕


去湘西,寻找久远的梦 在学生时代,我就读到了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对他笔下诞生过傩送和翠翠爱情故事的湘西,对充满神秘色彩的凤凰吊脚楼和发生在沱江之畔的离奇故事,以及苗族特有的婚丧嫁娶等习俗,都有着魔幻般的迷恋。故而,凤凰古城如梦一般萦绕在脑海且撩拨人心,那根彩色绳结时不时在心之湖面拂动,激荡出意欲掰开橘子品尝其味的心理。可是,时光晃晃荡荡地远走了二十多年,那个愿望还在窖藏般生发着醉人的芬芳。“寻访湘西”的念头,也总在心头之上萦绕……
也许冥冥中存在着某种机缘,女儿在参加高考之后,竟然被第四志愿的湖南中医药大学录取。当得知这一消息时,埋藏在心中多年的夙愿又异常葱茏且满树繁花。九月初,送女儿至长沙岳麓山下的大学报到。一应手续办理妥当,距一月多前购买到的火车票上返程的日子还有三天时间。到长沙走走,瞧一瞧,也是我和妻子共同的心愿。可是,这么大的长沙,有着诸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长沙市内的橘子洲、岳麓山、爱晚亭、天心阁,以及汉代简牍博物馆,也是早就有心目睹的景观;与长沙较近的岳阳楼、洞庭湖、湘妃祠、柳毅井、飞来钟、小乔墓,南岳衡山的南岳大庙、南天门、半山亭、祝融峰、祝融殿、万寿大鼎,常德陶潜笔下卓然生花的桃花源,韶山市的刘少奇、毛泽东等伟人故居,都以不同的方式在心间跳跃,而在湖南境内较远的有自然风光奇绝无比的张家界,再就是以苗家风俗和异域风情著称的凤凰古城。权衡之下,还是注重了内心的呼唤。于是,选择了湘西凤凰,也就有了和凤凰的相遇……
9月8日,早上5时,就被手机铃声从梦中喊醒。洗漱刚毕,昨夜与我们谈妥旅游之事的谭先生,电话告知已在我们下榻的长沙市岳麓区含浦镇联丰路的志兴旅馆下相侯。在六点前,我们等712路公交车。翘首多时,车来。上车后,数着一个又一个站名。6时40分,在雨花亭北路换乘7路公交车。终于,在7点过5分,来到火车站。但导游告知的集合地,却在火车站斜对面的阿波罗广场肯德基门口。有谭先生的领路,终于在10分钟后站在了导游吴湘美举着的“诚心旅游”的蓝色旗子下。此时,忐忑的心才归于平静。因为,和谭先生签了合同并付给300元定金回到旅馆,无端多出了被骗的担忧。好在,事情如愿以偿。也在心中感叹,不论在什么地方,还是有以诚信为重的好人!
原定7:30分出发,由于零散旅客组团,等了几位要去湘西凤凰的游客。不到8点,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已经载着五十多人奔驰在和长沙相背离的公路上。也许是路况好,一路上只在停车点停车两次。下午2点前,我们的脚步已经踩在了凤凰古城外的门票购买处。
湘西,我终于闯进了你的大门;凤凰,我即将揭开你神秘的面纱,近距离洞察你迷人的美丽,也和你实现期盼了成千上万个日子的相遇……

在虹桥上,注目于沱江和沿岸的吊脚楼

2:40分,我们已经踏上了凤凰古城的第一个景点——虹桥。大抵是像一条彩虹,横跨在流水逐波而行的沱江之上吧。后来,我们泛舟沱江,从虹桥下逆流而过时,也证实了我的猜想——虹桥,以江中心的桥墩支撑着桥身横卧江面,将南北两岸贯通和连接起来。
虹桥的特别,除了作为一座用来通行的桥梁之外,桥面上还修建着两层阁楼式建筑——风雨楼。此为凤凰虹桥东路的起点。从远处走近,正中醒目地刻着“虹桥”两字,楼门中间稍大,两侧楼门较小,左右悬挂黑底绿字的长联,上联是:“五筸男儿拥后生情投烈火涅槃飞腾等闲恩怨笑抚简册乐奏傩骚雾山来”,下联为:“凤凰重镇仰前贤妙想架霓虹横江左右坐览烟霞拍遍栏杆神随帝于云梦去”。风雨楼一楼,主要是行人通行。沿着木质楼梯,登上二楼,登高望远,又是另一种景致。向东,两面青山向两侧打开,沱江就是从两山腾挪出的峡谷舒缓而来,在不远处以直角拐向正西,在沱江水分开的江岸,正面可以望到江水与江堤相接处,矗立着一座七层尖顶翘角的六角形古塔,塔后是沿着江的走向曲度一绺排开的吊脚楼,楼后还是随着山势增高的吊脚楼,最后在树木繁密的山腰处戛然而止;江的右侧,是沿江修建的密不透风的吊脚楼。再转换到靠西的窗格,宽阔的江面直向西去,直抵千米以外的拐弯处。两岸的吊脚楼,将古老而沧桑的身影倒影江中,随波晃动,如梦似幻,而稀疏的船只,载着游人,在悠然而迷离的江面上缓缓而行……
其实,匆匆的一瞥,并不能触及虹桥的内质。这座虹桥,以及她所背负的风雨楼,才最能见证千百年来的历史云烟,以及在沱江沿岸发生的那些充满诱惑的故事。谁说不是呢?这道风景,是由六百多年的光阴焊接起来的。据说,这座桥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颇信风水的凤凰人都说,这座桥斩断的是一条龙颈,令一条巨龙身首异处。起因是,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听信从昆仑山开始追索一支龙脉,经云贵高原来到五寨司城的阴阳先生的之言,说这儿屏立南郊气势非凡的南华山和与之一脉相承一头扎入沱江的奇峰,就是他要寻找的龙头。并由此推断这地方会有人出来问鼎中原,真命天子将出。那位朱皇帝心怀担忧,对山头朱笔一勾,龙颈被斩断。于是,虹桥诞生了。而桥下的那条潭,自古就叫“回龙潭”。民间还传说,虹桥的三个桥拱各垂一把利剑,被斩的蛟龙依然想苦心修炼,意欲回归大海,无奈有三把利剑威逼着,它一动就疼痛难忍,于是天泼大雨。传说只能是传说,但民国3年(1914年),沱江的确涨了一次三百年未遇的洪水,虹桥受到重大创伤。风雨楼,也便名副其实。如今,我所走过的虹桥,是当时新任湘西镇守使的凤凰人田应诏主持修复,“虹桥”二字即为他的手书,建筑风格更为完善,雅宏雅致。
尽管这里还蕴藏着更多的历史事实,而我匆忙的行走怎能允许细细研赏呢?于是,又在匆匆一瞥间,将虹桥的背影留在了身后……

在东门城楼上,来不及发思古之幽情
在虹桥的不远处,我们拐上了向西的街道,寻索的脚步和沱江并排而行,只不过中间隔着密集的吊脚楼,和同吊脚楼心脉相通的古城墙,而与古城墙紧紧相依的,即为站立约有500多年的凤凰古城楼——东门城楼。
东门城楼,位于凤凰古城沱江河南岸,东正街东侧,元、明时为土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改为砖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又改为石城。按照东南西北开设四个大门,各建造巍峨的城楼,东门称“升恒门”,南门曰“静澜门”,西门叫“卓城门”,北门为“壁辉门”。北门城楼与东门城楼之间城墙相连,既有军事防御的作用,又有防洪的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东门城楼,为两层谯楼。楼内圆柱无斗拱,直接支承层顶。梁架结构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构架,大梁为“九架梁”,出檐柱承托挑檐檩,无脊瓜柱,以花板承重传予“三架梁”,梁架上有花虫鸟兽作装饰。顶楼以悬臂梁柱作平衡支架,结构巧妙异常。楼外,脊上龙吻兽饰,屋角飞檐凌,气势雄壮。城楼正殿当中,塑有关云长像,神龛两旁塑关平捧印,周仓持刀立像,龛上悬底金字匾额一块,书“刀侔笔”。关公神龛两旁塑有佛像二尊。顶楼有二十八宿木雕神像。此楼风格高古,富有南方古建筑特点。后来,新增明城沙盘模型和古炮台。
遗憾的是在1940年,国民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以“城堡一旦落入敌手,反攻不易,且不利于空袭疏散”为由,下令将所有城墙拆除。而凤凰东、北二门,因防洪需要,仅拆除城垛碉楼。沿着台阶登上门楼,顺着回廊走了一圈,并在楼内看到了锈迹斑驳的土炮,想必在防御外患和抵御外敌侵袭中,门楼上的大炮是发挥过不小作用。但抚摸炮筒,冰冷的铁体上,没能感触到遗留至今的余温。三楼上,我们没有亲去目睹,估计也是沧桑满眼。再看木柱和栏杆,都裸露着岁月剥蚀的印痕,或许隐藏着太多的风雨,甚至是血腥和杀戮的污迹,使我不敢有把栏杆拍遍的冒昧。姑且不说城砖,承载了多少历史的云烟,而在古砖与石块之间的缝隙处,却滋生着生命力顽强的杂草,呈示着健康和盎然的苍翠。的确是,尽管有多么悲壮和艰辛的过往,而生命却能在哪怕异常恶劣的境遇里,仍然不改生的初衷和信念,以及对美好生存境况的追寻。在自然面前,人也自愧弗如。
或许,久远的岁月,伴随着沱江水带走了许多的美好。这不,就连我们看到的东、北城楼和连接其间的古城墙,如今只剩下残缺的部分。作为匆匆过客,真的来不及追思过往,并构想发生在门楼周遭的战事,却让接踵而来的叹息在心间升腾,如古城墙一样斑驳,如沱江之水似的迷幻……
在崇德堂,目光流连于众多的牌匾
从紧依沱江的古城墙上下来,又拐上一条窄窄的石板街。路的两侧,满是时光流逝后留下的斑驳,街道上的坑坑洼洼,像是历史的足迹踩踏出的足印。在被青山抱的凤凰古城,时间仿佛静止,甚至时光轮返逆流而上。在街巷勾肩搭背的房屋上,我读到了满脸沧桑和一派的寂静。除了我们的脚步声,除了隐约而来的流行音乐声,这里恍若是置身在千百年以前……
拐了几个弯,我们的脚步已经打破了崇德堂庭院内的恬静。走进大门,我们被引领到一座阁楼式的戏台前。穿着戏装的解说员,右手执着一把折扇,用她扭捏出妩媚的腔调做简要的介绍。她的脸上,有着岁月烙上去的黄斑,也没有纤细和高挑的身材,普通的就像崇德堂遗留下来的看守庭院的丫环。俄顷,一段音乐响起,戏台上的两个小伙和两个姑娘,演绎了一段有着爱情成分的舞蹈。
随后,我们走入一座座房屋,从这个门内进入,又从另一个门内出来,以仓促的行走打量这座位于凤凰古城史家弄街已存在了二百多个年岁的宅院。据知,崇德堂是由江西丰城人裴守禄,于1884年修建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院,建筑为上下两层,将起居与待客的公共区域与主人卧室等私人区域合理划分。而且,崇德堂的主人中过进士,有许多很有价值的匾额可为印证。后来,主人辞官归隐,做起了生意,也发了不小的财。裴守禄40岁时,已经成为凤凰城中的首富。因此,在他人生最辉煌的年月出资修了崇德堂。
在崇德堂内,尽管能摄入记忆的东西是那么的少,但我还是把那古旧的戏台,把旧迹残存的宅院,以及悬挂在墙上的那么多牌匾的映像带走了。在宽阔亮堂的室内,我和妻子偷偷坐在雕刻着花纹和图案的木椅上,感受崇德堂曾经的繁华、富有和高贵。那时,耀眼的阳光透过木格窗子漏进来,映照得室内光明而温暖,仿佛这里的主人才携带着一身荣华刚刚离开。而且,在那架在凤凰古城的街道上碾动过多少尘埃的马车上,我也约摸可以感知这里曾经的人丁旺盛、生意兴隆;还有那一顶可以昭示荣光,可以彰显主人家财万贯、身份显赫的木轿,如今似乎还能触摸到刚刚离去的主人留下的体温。可是,一切都被过往的风云掠走了许多,包括崇德堂的后来者,也不会避免地消失了身影。而牌匾,还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在沈从文旧居,虔敬地拜谒大师

对湘西凤凰的向往,更多的源自对现当代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崇拜。他的小说《边城》,我在八十年代读小学时就有幸读过。只不过,那时被文中所描写的奇特的环境,以及主人公翠翠、傩送生活地域的奇异民风习俗所吸引。后来,在大学教材中又对《边城》有了更深的体认和解读。当然,在得到女儿录取在湖南长沙的消息后,还特意借来一本《沈从文传》,算是对沈从文的一生有了粗略的了解,而崇拜的心理更被撩拨的升温,要去拜谒的心愿也更加强烈……
于是,寻访的脚步才有机会靠近文学大师的旧居。他的故居,地处凤凰县八关山麓福山路3号,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系木结构四合院建筑。1902年12月28日,一声婴儿洪亮的啼哭,世为苗族的沈家,又添上了一个可爱的男丁。这个男孩,被父母起名岳焕。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就在这凤凰古城度过。14岁那年,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并改名沈从文。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著有《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在《沈从文传》中,我了解到他在从军的那些年里,以一种自立自强的不懈劲头自学成才,这为他后来走上文学之路奠定了基础;他在为军队首领管理文物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对文物的鉴赏知识,这为他建国后进行中国古代服饰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当然,他和张兆和的相遇、相识、相爱,以及他和丁玲等人的交往,不仅构成了他的生活主线,也为他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积累了创作的素材。前不久,我还读到了一篇分析沈从文为什么在他文学事业最辉煌的时刻,突然改行专事中国古代文物和服饰的研究的文章——主要是沈从文曾对郭沫若的文章做过毫不留情,甚至是苛刻的批评,而多年之后做了文化部长的郭沫若,以一篇批评文章之力,几乎让沈从文走上自杀之路。虽然沈从文的文学事业过早画上了休止符,但还是以灼灼的鲜亮的奇异之光芒,被中外文学界所公认并推崇。拜谒沈从文,也就是我多年来不可更改的夙愿。
而今,我终于站在了这位文学大师的旧居前。这座故居,是清朝晚期的建筑,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分为前后两进,中间一个小天井,左右配以古色古香的厢房。飞檐矗立的屋架和灰色牢实的墙体融为一体,苍老的板壁和门窗,已经油漆剥蚀脱落,显示出这里的陈旧与古老。据传,当年沈从文的祖父辞官回归故里,在中营街的中段买下了这块地皮,修建了这座四合院式的楼房。前后经历了三代,风雨沧桑几十年,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已成过眼烟云。但让人稍感安慰的是,这原属故主的古老楼房,建成了沈从文生平事迹展室。
走进陈列室,一张张珍贵的图片,记录着沈从文一生的艰难历程。檀木方桌,藤编靠椅,古老的木质架子床,都是他当年使用过的实物。睹物思人,眼前恍如出现他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在聆听他的教诲:“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尤其是他给人们留下了900余万字的文化遗产,不仅树起了一座中国现当代的文化丰碑,也让几千里之外寻踪而来的我,不由生发了更多崇敬和拜谒的理由。从凤凰返回后,我才从资料上得知,他病逝后骨灰被葬于凤凰的听涛山下。当时,我却对此一无所知,也就无缘去他的墓前,为他虔诚地磕一个头,点燃香烛,奉上一个后学真诚的叩拜。这是多么大的遗憾啊。
好在,在他故居外的门匾下,有一张我和这座故居的合影,我还让妻子把我和大师的石膏像,定格成了一种永久的纪念,而且,我在导游的催促声中,购买了盖着五个纪念图章的《沈从文精选集》,也算对不安的内心有了些许的安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