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解词:不共戴天
2021-12-23叙事散文江湖一刀
??2006年全球的最后一件大事,当算萨达姆被绞死。尽管他被称为暴君、独裁者,但我仍觉得悲剧。作为主权国家曾经的总统,69岁高龄的倔老头,最终以那样的方式死去,委实不够公平、体面。在强权当道时,他敢于站出来,螳臂当车一样说“不”;在法庭上……
??2006年全球的最后一件大事,当算萨达姆被绞死。尽管他被称为暴君、独裁者,但我仍觉得悲剧。作为主权国家曾经的总统,69岁高龄的倔老头,最终以那样的方式死去,委实不够公平、体面。在强权当道时,他敢于站出来,螳臂当车一样说“不”;在法庭上,他敢于针锋相对,慷慨赴死,这让我多少有些由衷的同情和敬重。而他的临终遗言:“为国家而牺牲,请忘记仇恨”,更增添了这同情和敬重的份量。
??随后一段时间,央视正好热播《卧薪尝胆》,边看,边想老萨,颇有感慨。
??这也是一个关于仇恨的故事。一连串的仇恨。循环往复的仇恨。先是阖闾趁越国新丧,发兵攻打。没想吃了败仗,自己也中箭死去。临死时,他对儿子夫差说:“勿忘报仇。”为记住仇恨,夫差叫人经常提醒他。每经过宫门,手下人都扯着嗓子喊:“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吗?”夫差流泪说:“不,不敢忘。”他发誓要消灭越国,为父报仇。并在三年后,亲率大军攻越。越国大败后,勾践派文种求和,并最终获得夫差的仁慈。勾践降吴后,和妻子一起,看守阖闾的坟墓兼为夫差养马。夫差出游,勾践便拿着马鞭,恭恭敬敬跟着。夫差有病,勾践亲尝大便,以判断夫差的愈期。夫差认为勾践已诚心归服,便放他们回国。
??勾践回国,也立志报仇雪恨。“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并自问“你忘了会稽之耻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像当年在会稽一样卧于薪草之上。为使越国强大,他和夫人一起耕田织布,虚心纳谏,安抚穷苦。经过十年生聚,越国由弱而强,最后兴兵攻吴,大败吴国。夫差被俘,想效仿当年勾践求和……但,勾践已毫无怜悯之心。夫差不堪其辱,羞愧自杀。
??此事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后人概括为“卧薪尝胆”,并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有关该剧的宣传说:这是一部难得的具有史诗品格的力作。它描写一种国家精神、民族精神,一种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勾践的忍辱负重、韬光养晦,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最有生命力、最富人文价值的本质。并夸奖勾践:“尝粪问疾,卧薪尝胆二十年,忍人所不能忍之辱,受人所不能受之苦,他创下了人类君王史的奇迹!”这似乎也是“卧薪尝胆”的精神内核。像众所周知的那幅对联所说: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看这部电视,始终想着一个词:不共戴天。戴,用头顶着。字典说,不愿和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并存。这仇恨,当然够深。语出《礼记》:“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白虎通》有类似表述,并作补充和延展:“父之仇,不与共天下。兄弟之仇,不与共国。朋友之仇,不与同朝。族人之仇,不与共邻。”类似的词还有:深仇大恨、势不两立、刻骨仇恨等。
??关于仇,字典解释说:“乃二人相对之义。仇则势难两立。”势难两立,则意味着你死我活的斗争,意味着血腥的杀戮和报复。所以《语言大典》说:“复仇,即对仇人进行报复。”复仇或报仇,实际上就是血腥和野蛮的象征。由于其无理性的行为指向,往往给社会带来极大破坏。以现代刑法注重宽容和人权保障看,是容不得复仇观念的。但说来奇怪,一向讲究中庸、大同的汉民族,在仇恨这件事上,却走到了极致: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公羊传》说:“君杀,臣不讨贼,非臣也。父杀,子不复仇,非子也。”把是否复仇,作为判定一个人是否为合格的臣、子的标准。连一向讲究温良恭谦让的孔子,在谈到仇恨时,也格外坚决、凌厉。《礼记·檀弓上》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占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曹,不反兵而斗。”路上遇见,甚至不必回空取兵器,先斗杀一番再说。其情形,倒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究其原因,有专家以为,是儒家对家族血缘关系的重视。因此而将为亲属、尊长、故旧报仇,视作君子必备的品德。基于礼义的仇杀,也被称为“宜杀”或“义杀”。
??在金庸小说里,仇,尤其是杀父之仇,已成为他构建其武侠世界的核心要素。袁承志的父亲袁崇焕被刚愎自用的崇祯所杀,袁承志为此切齿腐心;杨过的父亲杨康在偷袭黄蓉时中毒身亡,杨过得为此涕泗横流;商剑鸣滥杀无辜被胡一刀诛杀,其子商宝震长大成人后,得知胡一刀已死,致使他报仇无望而哀哭不已;张无忌的父母被不明真相的正道人士所逼而自杀,更使意在行侠的张无忌有仇难报,罢剑长叹……如此种种“杀父之仇”,虽起因不同,情状有异,结果有别,但“仇”的本质一样。
??因此,在金庸笔下,没有一个后代不为“弗与共戴天”的父仇奔走。复仇成了他们人生的要义,成了他们孜孜以求的事业。他们都是喝着仇恨的狼奶长大,在对敌人的假想中、预设中成人。而一旦他们学成绝世武功,基于那“似是千年万年,永恒的诅咒”般的仇恨,江湖就会掀起惨烈的血雨腥风。他们“以杀止杀”地行侠仗义,剪除恶人,或搭救孤寡。但以杀止杀,真就能报仇雪恨?这就像砍下身体的左边,去解救身体的右边那么荒唐。最终的结果,是因为他们的复仇,造成更多、更新的孤寡。以致越杀,“仇人”越多。如《圣经》所言,大家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冤冤相报,难有了结。因此,江湖上永远有风云再起,永远有流血冲突。
??《雪山飞狐》中,胡范苗田四家的恩怨,就是明证。这四大家族,在一百年间,报复仇杀此起彼伏。一代接一代,均忙碌于报仇雪恨的事业,这甚至成了他们各自家族的使命。而当谜底揭穿,他们才发现,一切仇恨,不过起源于一个天大的误会。那时,幸存者的追悔和懊恼,自是难以言说,而为仇恨献身的人,却连追悔和懊恼的机会,也不能再有了。
??尽管在金庸笔下,这种家仇常常与国恨联系在一起。比如说,郭靖的父亲是被金兵杀死,因此,金兵既是郭氏的私仇,同时,又是大汉民族的公敌。公私两仇集于一身,学成绝世武功的郭家后人率众抗金,便赢得了合理性;郭靖与黄蓉死守襄阳,更是金庸着力渲染的核心主题。因此,郭靖超越了一己恩仇,因而被美化为“侠之大者”。但,仇杀的血腥和惨烈,并未因此而有丝毫减少。死者无以应,但生者的血,却仍在不断地涌流着,惨红着,凝结着,暗黑着。
??这就不免要让我暗想:真有那样大的仇恨吗?真有必要那样冤冤相报?真有必要那样让仇者痛,亲者也痛?我不知道答案。我只明白的一个道理:在仇恨中长大的人,为报仇不择手段的人,其心必然冷酷,残忍。随之而来的,则是人性的泯灭,良善的沦丧。恻隐之心和宽悯之怀不复再有,锱铢必较、睚眦必报,便成了他们心灵中最黑暗的部份。
??勾践灭吴后,每当夜深人静,仍会光着身子,在宫中爬行,学狗叫。他忘不了曾经遭受的耻辱,他因此变得异常暴戾,嫉恨成仇。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血洗羞耻上。他痛杀夫差的忠臣伯嚭,烧杀吴国城邦;他杀了越妃,又杀自己的女儿。十年“卧薪尝胆”,他心里装满仇恨,最终也只有仇恨。他几乎成了冷血动物。因此,无论基于什么角度,我对“卧薪尝胆”这个词,也包括“不共戴天”等类似的词语,都不喜欢。卧薪尝胆的精神,及由此而产生的创造力,或许值得肯定,但嫉恨成仇的复仇心理,血腥惨烈的复仇行为,我永远没法认同。
??宣传《卧薪尝胆》的话中,还有一句:“卧薪尝胆的典故,被称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经典中的经典,勾践的超人意志或许更有人类意义!”前一句,我相信,后一句,我实在怀疑。像勾践那样的人,狠到什么都可以豁出去了,这世界上也就没有再能拦住他、再能让他有恻隐、怜悯之心的事情。这样的人,这样的心,这样的人心,这样的世界,无论怎么说,都太可怕了。
??想要重解“不共戴天”这个词,还得感谢我的输入法:我想打“堆”字,于是敲下FWYG,没想到出来的却是极罕见的一个成语:戴盆望天。翻字典,说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意思是头上顶着盆子看天。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达到。再看勾践,“卧薪尝胆”成就了他的霸业,却也彻底泯灭了他的人性。夫差自杀了,文种被他赐死了,范蠡和西施逃走了。面对重新繁华的宫殿,他的心里,会不会感觉到一种彻骨的寒冷和荒凉?
??世间所有人,与我们的关系,不外乎朋友和敌人。朋友往往不多,敌人可能不少。如果我们,与谁都不共戴天,那么,我们到底还能和谁,共戴一片天空?或者说,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头上,都顶着一只仇恨的盆子,我们是否还能望见真正的天空?
??我想起智利女诗人米斯特拉尔的几句诗:“哀乐中年,我悟出这一真理/它像花朵那么清丽/生活有麦穗的金黄甜美/恨是过眼云烟,爱才广阔无垠。”和她的心地一样,这几句,朴挚,真诚,良善,涵蕴深广,让人每每想起,都不禁愀然动容。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