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解词:咫尺天涯

2021-12-23抒情散文江湖一刀

??咫、尺,均为长度单位。一尺十寸,一咫呢,书上说:“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与尺,以英制单位计,都不过三二十厘米;就空间距离言,仅一小步之隔;从人与人关系看,更算得上亲密,甚至私密。所以,“咫尺”就是很近的意思。而天涯,即天……
??咫、尺,均为长度单位。一尺十寸,一咫呢,书上说:“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与尺,以英制单位计,都不过三二十厘米;就空间距离言,仅一小步之隔;从人与人关系看,更算得上亲密,甚至私密。所以,“咫尺”就是很近的意思。而天涯,即天的边缘,犹如“海之角”,其距离之远,几无尽头。在古人心中,或眼底,穷其终生,恐也难企及。所以,咫尺天涯,即是说,彼此相距虽近在咫尺,双方感觉却远在天涯。这样触目惊心的比衬,算得上最辽远、最悲凉的距离了吧。 ??第一次看到“咫尺天涯”这词语,蓦然想起,幼年时在乡下,母亲教的一则谜语:“东一片,西一片,只隔一座山,老死难相见。”那时好强,爱显摆聪明,总想猜出谜底,却怎么也猜不出,直急得抓耳挠腮。母亲笑说:就在你身上啊,刚才你已摸到了的。这才恍悟,是指耳朵。猜出来了,小小的心里,却没有特别的快乐。只隔那样一座“小山”,却老死也难相见,那两只耳朵间,要是有所感觉,或思念,那距离和睽隔,该是多么巨大、遥远? ??四年前某个冬夜,与朋友吃火锅,中途上洗手间,在那家餐馆的简易厕所门板上,看到圆珠笔写着的几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写的人,许是为打发如厕的无聊而题吧。我晃眼看后,大为震憾,温暖的感动中,便将它铭刻心底了。那时,并不知道,它是泰戈尔的诗,也不知道,后面还有不少内容,反复描摹、咏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一直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林林总总的意象中,既有咫尺之近,也有天渊之远,相爱者的间隔和疏离,不只是悲凉落寞,而当是“情何以堪”了。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情形,在小国寡民的农耕时代,极为常见。但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亦然。尤其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世界日益广阔,远行者不断增多,离别,便渐渐成为生活场景之一。“多情自古伤离别”。在中国传统诗歌中,伤怀离别、遣兴伤怀之类的,特别多,其原因盖在于,离别,对古人生活的影响极大,意义极深。那时交通不便,山水隔阻,一时间的挥手告别后,就可能音讯杳无,甚至可能意味着从此阴阳两隔,人鬼殊途,永难重逢。别离的惆怅、伤感、“黯然消魂”的悲苦意味,岂是“天涯”二字可以尽述?那个叫“生离死别”的词,用于此情此境,才是恰如其分。所以古人感叹:“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 ??道路的遥迢,再见的艰难,成语中还有“咫尺千里”。尽管秦时就有“直道”,随后又有“驿递”,靠快马加鞭来传递信息情报,但肌肉运动与机械运动的速度差异,可想而知。有两件事可为一证:394年,晋怀帝司马炽被成汉所俘,解送邺城,当年12月被处决。但直到次年3月,死讯才传回建康的晋王朝。邺城与建康,相隔仅数百里,信息却走了三个多月,怎一个“慢”字了得!隋末唐初,李渊派卫国公李靖攻打萧铣。金陵城被围困数日,而城外不过五十里,就有多于唐军数倍的援军。只因不知道金陵是否已被攻破,援军始终按兵不动。守城者在围困中望眼欲穿,却仍是“眼前水解不了近处渴”,真可谓“咫尺天涯”。 ??看到这个词,总会想起另一个:天涯咫尺。长相很近,状如双胞胎,但二者的意义差别,不啻云泥霄壤。后者的意思是说,即便遥隔天涯之远,也仿佛近在咫尺之间,用王勃的话说,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彼邻。”王勃是安慰、劝解人们不要伤悲:“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但那个“若”字表明,事实上仍在天涯,而非真的就在彼邻。就好比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但事实上却一直在原地踏步。所以人逢离别,仍如柳永那样:“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在多情人眼里,甚至会“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王勃的天涯彼邻,说的是心理感觉。但人不能只靠感觉活着,还希望有更真切的感受和亲近。所以,让天涯成为咫尺,应该是人的梦想之一。 ??《水浒》中,有个“神行太保”戴宗,若腿上绑两个甲马,一日可行五百里;若绑四个,便可晶行一千,夜行八百;有点像现代汽车的发动机,四冲程和二冲程之别。可惜他的“神行法”不能随便传授别人,否则,一百单八梁山好汉,都装备上“甲马牌发动机”,别说南征北战,来去如风,便是要“杀上东京,夺了鸟位”,也不费吹灰之力。无独有偶,古罗马神话里,有个叫墨丘利的神(即古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是宙斯和迈亚的儿子。据说,他常头戴插有双翅的帽子,脚穿飞行鞋,手握魔杖,能够行走如飞,因此成了宙斯的使者和传译,并被奉为商业、旅行和偷窃之神。在九大行星中,因运行速度极快,水星也便由此得名。 ??墨丘利(或赫耳墨斯)和戴宗,相似处在于行动快捷,能迅速缩短彼此间的距离。而他们都被重用,既表明大家的喜欢,也包含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但直到近代,尤其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后,人自身运动的速度,才得到有效的加快。蒸汽机车呼啸奔驰,远洋轮船破浪前进,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电报电话即时传递,怎一个“快”字了得?我清楚记得,读初二时,班里组织春游,从学校到县城,不足60里地,我们走了将近7小时;而2003年12月,我从北京到莫斯科,上万里行程,8小时多点,就到了谢捷梅列沃2号机场大厅,比戴宗和墨丘利,都快了许多。 ??但,这还不算最快的。如今的网络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提升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更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BBS,QQ,MSN,视频。信息的传递,情感的表达,不仅由语言到声音,再到容貌。速度也更为迅疾、即时。哪怕在大洋彼岸,也仿佛近在咫尺。世界变小了,地球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天涯咫尺”,真正成为现实。 ??我当然知道,在汉语里,“咫尺”也好,“天涯”也罢,其所指,往往并非物理空间,而是心理距离。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而感情与空间,关系似乎并不密切。换句话说,感情与距离的远近,并不成正比,或反比。唐代女诗人李冶有《八至》诗说:“至远至近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远与近,深与浅,亲与疏,都是辩证的,因而也充满变化。 ??其实,若从感觉或感情角度讲,“天涯咫尺”,无论在我们,还是古人,都易如反掌。苏东坡在词中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试想,举杯邀月,思念的亲人便仿佛与自己,同在一轮明月之下,或醉酒,或沉吟,或同样也在思念,心中温情顿涌,思念的千“丝”万楼,也早伸向远方,紧紧绾住亲人,纵然远隔天涯,不也近在咫尺?只是在今天,这词语仿佛被抽去了灵魂。人心都塞得满满的,被价值、竞争、自我、灯红酒绿。没有人会只为一怀思念,便在古槐下沏茶,在月光下饮酒。偶尔想起亲朋好友,温一温“电话煲”,或打开电脑一上网,全部OK。如此简单便捷,思念也便如白开水般乏味。前一秒还远隔天涯,下一秒却可近在咫尺。不再有梦寐、期望、感叹,不再有隽永、美丽、凄凉。脱去了古典的背景和气氛,抽空了情感的细腻和温婉,一切都变得肤浅、干涩。天涯咫尺,便不再有古人意念中,那样的浪漫,有情有味。 ??世界上最远的,不是物理距离,而是心灵距离。我们可以轻易改变物理距离,却难以缩减心灵距离。现在,我们随时可以“天涯咫尺”,但与曾经的情感厚度和丰富体验,“咫尺天涯”。用《古诗十九首》说,“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如此远距离的心灵沟通,是“天涯咫尺”。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如此近距离的感情交流受阻,是“咫尺天涯”。 ??感情交流的阻力,除客观的外界干扰外,更多的,还来自彼此的心灵。两个人,即使朝夕相处,耳鬓厮磨,也可能两心远隔,形如陌路,甚至素昧平生。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踩同一块土地,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感受着同样的阴晴,但彼此心灵不再相通,偶尔的碰撞,泛闪出的,也不再是温馨、默契与了解,而是埋怨、责怪和仇恨。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相逢无笑,相对无语,同床异梦,伸手触摸到的,不再是温暖的亲近,而是冰凉的空气,这,该怎样令人心酸、寒凉? ??生活在林立高楼的城里人,更是如此。周围有很多人,我们可能认识,但并不了解。很多时候,遇到烦恼或困难,想找人倾诉,才发现竟没有一个人可找,于是茫然孤独。这不就是所谓的“咫尺天涯”?相反,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在网络上,与一些不明就里的符号攀谈,交往;因为陌生,所以彼此坦诚,因为遥远,所以感觉安全,甚至最终,心生莫名的依靠,牵挂,思念,这不就是所谓的“天涯咫尺”? ??即便毗邻而居,也老死不相往来,这几乎已是众生相,或浮世绘了。记得以前那小区,楼下一对小夫妻,时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火爆的时候,还会往外扔东西,从衣物到家具,到小电器。我们早就熟悉了彼此的声音,也能认出彼此的身影,但擦肩而过时,我们并不微笑示意,甚至比陌生人还陌生,连视线都不轻易逗留。现在,家住顶楼,有露台,种着花草,常在那里休闲。隔壁也是新住户,只一墙之隔,时常听得见彼此的声息,听到器物撞击响,但我们并不相互走动。偶尔在楼道里遇见,最多微笑点头,便不曾有更多言语。我们之间的距离,岂不正是咫尺天涯? ??绕来绕去,解这个词,让我有些惶惑,迷糊,甚至凉薄。我只约略知道,也许,有的距离,很难用眼睛和尺子去测量,而只能用心。而心灵之间的距离,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咫尺天涯”,或“天涯咫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