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琴台路笔记
2021-12-23抒情散文敬一兵
琴台路去过多次,也在我的脑海里像一段丝绸那样铺展过多次。可以说,在琴台路上行走,就如同是手指在肌肤上游弋,熟悉而又清晰的印象,可触可摸。终于禁不住寻找感觉的诱惑,在一个阴霾的早晨,又一次让自己的身体追在眼光的后面,奔赴在了通向琴台的路上。我……
琴台路去过多次,也在我的脑海里像一段丝绸那样铺展过多次。可以说,在琴台路上行走,就如同是手指在肌肤上游弋,熟悉而又清晰的印象,可触可摸。终于禁不住寻找感觉的诱惑,在一个阴霾的早晨,又一次让自己的身体追在眼光的后面,奔赴在了通向琴台的路上。
我在琴台路,寄存了太多的情感,不去,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琴台路的入口处,是一个巨大的、精雕细刻的牌坊,上面集中了中国古建筑的诸多元素,譬如窗体、屋顶、屋梁、宫灯等的设计及各种装饰和雕刻工艺。驮了我思想的目光,先是被牌坊的几根巨大的朱色石柱重重地一挡,习惯了在高楼夹逼下的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行走的姿势,立即就有了停顿的意味,仿佛身临沟堑的边缘,需驻足观望,才能够选择逾越的途径。然后,目光又被牌坊上游走的西汉时代的景象轻轻地牵引掠剪,顷刻便感觉到了历史与现实交融的那种逶迤流淌的动感,恰似初入溪水,周身都被波浪推涌,险些失去平衡。自然,用脑海里旧日的印象来比对眼前的情形,成了我的决定。这样一比对,就有了味道。过去立在牌坊右侧的,仿佛是从地下冒出来的那只腕上戴有手铐,紧握呈拳头状的石雕,现在没有了,被一片小巧玲珑的绿色园艺取代了。确实,流淌婉约爱情故事的韵味,被一只力度十足的拳头在旁边映衬,是有些不伦不类。牌坊也好,雕塑也罢,都是时间的瞬间凝固,倘若反映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硬生生地将其捆在一堆,除了泄露出人为意识干预的痕迹外,丝毫也没有彰显出物的灵性与人的灵性的附着和交融味道。
兴许是天阴的缘故,进出牌坊的人不多,我便有了从容的心态,走在了琴台路的中央。忽地一下,一匹骏马拉了车向我直端端地奔来,车把势安坐在车上撑了的伞下,视而不见。本能地想往路边上避让,可是脚还没有来得急移动,我脸上的笑容却先跑了出来。原来是一尊用青铜浇铸的塑造品。这尊青铜雕塑,过去也是没有的。眼光上上下下搜索了几次,没有看见关于雕塑的文字介绍。这尊铜马车,显然是一件形象作品,逼真的神情,自不用说,要说的,当然是抽象之后,它所具有的意味。意味二字确实不简单,眼光切入的角度不同,审视时的心情不同,自身的素养与文化底蕴不同,各自得出的意味感触自然也就不同。铜马车没有文字介绍,大抵就是作者不愿意用自己的个见,左右他人的观感,任由各人胸臆中的遐想,自由驰跨。平时喜欢玩玩文字的我,不由得心情愉快起来——倘若文学作品也是这般一个风味,该有多好。
尾随在铜马车后面的,是由蝴蝶花,菊花等盆花和灌木纵向排列而成的队伍,放眼望去,宛如长长的绿色飘带,漂浮在块块青石板嵌合成的路上,正在把西汉的爱情故事,接力棒一样地传递。想象中的意味还在发酵,现实中作为安全隔离带标志的警示,却已明确地向我发出了信号。倘若我要继续在路中央行走,已不可能,否则肯定是要触霉头的。这样一来,我不得不择了街道的右侧。靠右行走,这是俗成的习惯,也可以说成是一种传统。传统,是历史的一种延续,活灵活现地以街道两侧屋顶上的青瓦,飞檐吊梁的轮廓,屋檐下悬挂的白肚方形宫灯、双挑仿古“石雕灯”、极具个性的菱形宫灯和圆球宫灯的形式,飞流而至,使我一下子就成了西汉的一个路人。如是感觉,真是爽切。当然,靠右行走,也让我真真切切领略到了街道的另外一个传统:商铺林立。路边有商铺或是客栈,这本不足为怪,只是在这条盈满了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弹筝起舞、共开一家酒铺演绎爱情生活的浓郁情味的琴台路上,有档次的名车穿梭而过的马路两侧,家家商铺都装修得奢侈豪华,富得流油的印象,挡都挡不住地袭入眼帘,怎么看都有一种不协调的气息。文学底蕴的纤弱,构成了空间的乏味,更没有了剪纸、葫芦雕刻、草织藤编、糖画面人、漫画速写等供人观赏把玩,然后争相购买的情趣。苦笑之后,我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天一直是灰蒙蒙的,少了一些诗情画意,这并不影响我对琴台路景致的观赏雅兴。
如果说牌坊,铜马车,绿色园艺,宫灯和横贯在整条街道路面上的汉画像砖带是固定的风景,那么,从我身边走过的女孩子,就是琴台路上一道亮丽的、流淌的风景线。总是觉得,琴台路的属性,与在这条路上走过的女人的魅力有关。古时有“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的卓文君在这条路上行走,今有自秦蜀太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之后,成都地区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水土滋润得灵秀无比的女孩走过。难怪,在气候、环境和时光的打磨下,琴台路始终涌动着如涧水一样阴柔的韵味。让人明眸善睐的美女,是这里可观赏但却不可移植的风景。
一眨眼,就走过了一半的路程。
想去看看街尾的琴台路的主题雕塑,不料从我的右侧,递来一条岔道,循道转入,眼光就与“文化公园”这几个字遇了个正着。以前从琴台路上走过几次,或许是匆匆,不曾注意到这里还有个公园?进了大门,隔了一池湖水,《灯会溯源图》的大型浮雕墙,就托举了栩栩如生的动感,乘了绿水泛起的涟漪,翔泳到我的面前,颇有层次。感觉这是一种文化的势态,就连湖边的曲栏,也被这样的势态浸润到一幅写意的画卷中了。如是势态,只适宜远观,近看不得。整个公园的景点,是沿水而建的,于是,我又一次选择了环湖右行的路线。路线的起点,是一处曲径通幽的园林小道。小道的两侧,种满了紫罗兰,万年青,蔷薇,苏铁和矮小的棕榈树,剩余的空间,也被绿草勾连,密密麻麻,即使是晴天,估计光线也很难透入。布局充满了匠心,这自不用说。但是,我以为,自然与人为,是应该相互借鉴的,所谓疏密有序,错落有致,就是这个道理。再者,苏铁与棕榈种在一处,各自的风韵,在纠缠中被逐一抵消,确实不太妥帖。近观不得的念头,再次油然而出。
穿过园林小道,视野就明亮了。一株拔地而起的玉兰树,枝叶茂密,托举着天空倾斜而下的阴霾,映衬青瓦木屋的一角,倒也别有风味。木屋是对称构建的,镶有许多小格子的木窗中间,是双扇对开的木门。从木门处望进去,先是一个堂屋,很大,摆放有许多的木桌和竹椅,堂屋的对面,还是对称排列的木窗木门,再向那扇木门望出去,就是一个郁郁葱葱的天井。该不会是一处世外桃园吧?听说这里每天晚上都要上演四川的民俗精粹,主要节目有开场茶艺表演,民乐演奏,川剧,高胡,木偶戏,手影戏,吐火,变脸,滚灯等。只可惜我来的时候,是上午时间,没有名家绝活表演。唯一上演的节目,是从茶社室内蔓延到室外的家人,或者亲朋好友围成一桌,不分老少,闲坐喝茶,摆龙门阵,搓麻将,斗地主,小孩子则坐在路边的小手工坊里填陶泥画、做陶艺、玩彩绘玩具,抑或就干脆在草地上打滚。这应该是一幅成都的真实生活画面。真想伸出手去,触摸一下画面里的人物,体会一下凸凹的起伏感,沾染一些在巴山蜀水的背景之上,和着成都欲罢不能的美食、生动鲜活的龙门八卦语言、恬淡怡然享受中庸平和的生活滋味。确实没有想到,文化公园里的茶社,竟然让我拥有了既没有远离人世,又可暂避人世,梳理晨有观点、夕有情感的纷乱思绪的机会。
沿湖慢行,移步换景的味道没有出来,虽然曲栏和绿色植物组成的矮墙都是入得画卷的,让我不觉得是界限。脚下的水泥小径转一个左弯,就可以把我送到那面大型浮雕墙前。沿路摆设的麻将桌,都有人头在攒动,并一路与我随行,像一条蠕动的蚯蚓那样,在浮雕墙处搭了一个巨大的塑料棚下,密集汇聚,水泄不通。成都这座城市,或许是风水的缘故吧,有潜质成为大资的人应该不多,大概这就是闲适与慵懒形成文化公园独特的麻将风景的由头。有为了一张牌吵闹的声音掷来,音符自然是八面出锋,很不耐听。俨然感觉,这样的声音,就是一种无形的界限。闲暇搏彩逸情,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上升到了为赌博唇枪舌箭的地步,确实有些煞风景。把我的视线,像蚕丝那样拉得又细又长地瞄了几眼浮雕墙,我便草草完成了文化公园走马观花的仪式。
出公园大门,右拐,我又走在了琴台路上。
一步一步走去,一面是众生、汽车、现实的景象,与一面是青瓦、古人、梦境的韵味,继续水乳交融,柔软缠绵。愈接近街的尾部,风姿卓然的感觉就愈是浓郁,晃悠悠的。忽然想起曾经看过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云上的日子》里的一组镜头:一个男人走过一座座陌生的城市,他一直在寻找着什么。现在我才渐渐明白,他要找的是一种适合的情调,最典型的法国式的情调。情调对我来说有点奢侈了,我想我在琴台路上要寻找的,应该是感觉。虽然这种感觉,先前一直仿佛是没有写好的文言文,读来读去都不顺。芙蓉都开到我梦里了,是谁又种下了这么多藤蔓,让路过的我,迷途,不知返……如是留白的感觉还在酝酿中,我已经来到了那座置身在一对灵鸟盘旋上空,漂游吟唱,淡淡哀伤氛围里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弹筝起舞的雕塑前。雕塑的线条很干净,不繁琐,也不做作。雕琢采用的是抽象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述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甚至,就连司马相如抚琴而出的那曲“凤求凰”的音符,也是栩栩如生的,让人恍然行走在千年的往事里。怀古,是今人的一份感情的宣泄,也是对前人的一份敬仰。厚重的文化,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从怀古生发的感念之中走出来的。
琴台路的延伸势头,在这里被日夜奔流的府南河一挡,一分为二地岔进了通向杜甫草堂、青羊宫、百花潭、文化宫等古文化遗址的方向。立在被水声和琴声滋润的琴台路的尽头,我留连依依。如果承载了天府之都千年历史的都江堰,是孕育这座城市的温床,那么横亘城中的府南河边上的琴台路,便是陪伴和见证这个城市兴盛与繁华的绣枕,让轻憇两岸的尘世男女,如同雕塑中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虽然生活清苦了点,但两人却是幸福美满,丝毫不为世俗所累那样,怡然自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如果可能的话,我还真想变成一块铺设在琴台路上的青石板,与我早先寄存在这里的情感一道,让司马相如抚琴而出的那曲“凤求凰”的音符,把我编织成一个永恒的符号。
府河两岸的绿柳扶疏,闲散慵懒,舒卷随风。每一片树叶都掩映着历史的脉络。有历史的城市是一本厚重的书,我可以边走边读。琴台路,应该就是我在这本书里阅读到的一行文字,有滋有味。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