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宫廷乐事

2021-12-23抒情散文半瓢秋水
宫廷自古以来都是花团锦簇、缀金镶玉的温柔富贵之所。闲暇之余,帝王将相便聚集一起饮酒论事。其间有乐师抚琴击鼓,佳人曼舞笙歌,体味着无穷的乐趣。宫廷虽为高雅音乐为主,其间却也夹杂着平俗的音乐。而民间虽为平俗音乐为主,其间亦夹杂着文人音乐。这样的……
  
  宫廷自古以来都是花团锦簇、缀金镶玉的温柔富贵之所。闲暇之余,帝王将相便聚集一起饮酒论事。其间有乐师抚琴击鼓,佳人曼舞笙歌,体味着无穷的乐趣。宫廷虽为高雅音乐为主,其间却也夹杂着平俗的音乐。而民间虽为平俗音乐为主,其间亦夹杂着文人音乐。这样的相辅相成,便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整体,使之更加完美。宫廷雅乐,乃祭祀、朝圣、宴饮之用乐,属各朝典章制度,显示不出太多的闲情。而宫廷俗乐,做为娱乐的音乐,更能体现宫廷玩乐的风貌。高楼晓影,对酒吟歌,清风明月,尽现宫廷一片繁华似锦的景象。.   黄帝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天神,他不但是一个民族的造就者,还是一个作曲家。相传他在泰山顶上会合天下众神时,作了一曲《清角》,此曲悲凉感人,婉转动人。据说晋平公曾让师旷弹奏此曲,初时师旷不允,后无奈晋平公一再要求,只好从命。不料音乐刚起,空中即乌云翻滚,狂风暴雨大作。后才得知,此曲乃为天神所作,非人间乐曲,人间欲奏,必遭天之惩罚。这虽只是一个传说,却说明了在我国社会之开端,音乐便被上层社会所利用。的确,游艺抒意、娱乐升平乃中国历史上多朝皇帝所追求的惬意人生,酒、色、乐构成了一些帝王、君主之主要生活内容。   周代是我国音乐艺术较为发展的时期。音乐在当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属于礼仪的一部分,即所谓的“礼乐”,甚为后世推崇。礼乐包括各种宫廷乐舞、房中乐、堂上乐等,其中有一种礼乐是在大型宴会上演奏的,称为“燕乐”。燕乐自产生起,一直是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帝王都喜欢它,使其不断地发展提高。燕乐分乐工表演和帝王自娱两部分。乐工表演的部分结构比较庞大,有较固定的程式,诸如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坐部伎与立部伎的表演。其人数多达一百八十人,音乐气势宏大,响震四方。帝王娱乐的那部分自娱性较强,虽然常常带有一定的喻意和表志的性质,却是把此寓于娱乐之中。比如在帝王自娱的燕乐中有一种形式称即兴歌,是主宾之间的对歌。形式是由主人演唱《诗经》中的歌曲,后再由宾客相对。这种演唱称之为“歌诗必类”。歌诗必类又有极强的等级制度,天子唱什么诗歌,诸侯唱什么诗歌都有所规定,不能随意冒犯。在歌诗必类中,其唱词是有喻意性的,往往是体现各自的心愿与意志。但却把这种意与志表现于娱乐之中。歌诗必类即此以对歌的形式表其心志的做法,使其成为了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南朝后主叔室喜爱音乐,整日游乐不休,风月无边。他大造楼阁,招纳宫女,习歌习舞,为其娱乐共欢。后隋文帝攻克建康,陈后主自投枯井未死,做了隋朝的阶下囚。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盛世。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艺繁华,歌舞升平,乃一片繁华景致。大唐天子唐玄宗,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而又称唐明皇。即位初期,他曾任贤能,治弊政,开创了著名的开元之治。唐玄宗的音乐造诣极深,集作曲、演奏为一身。他最擅长奏羯鼓。羯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出自西域。南北朝时,龟兹乐、疏勒乐、天竺乐等西域音乐传入中原,羯鼓即随之而传入,并成为隋唐燕乐中的主要乐器。羯鼓音乐变化丰富,表现力极广。《羯鼓录》描述:“其言焦杀鸣烈,尤宜急曲促破,作战杖连碎之声,又宜高楼晓影,明月清风,破空透远,特异众乐。”为此好羯鼓者众多,成一时之风尚。唐玄宗乃其中之一,只更有过之而已,他视羯鼓为八音之首。唐玄宗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并作有羯鼓数十首。《春光好》是唐玄宗作的一支羯鼓曲。一次唐玄宗在宫中设宴,兴致极高,他令侍者取出羯鼓,自己奏将起来,当时院内雨过初晴,柳芽吐翠,杏花含苞。据传他演奏完毕之时,柳芽却已展开了绿叶,杏花也已开放。唐玄宗高兴之极,连声喊出《春光好》。唐玄宗除作羯鼓曲外,亦作其他乐曲,中国有一首著名的乐曲,称《霓裳羽衣曲》,为此曲所配舞蹈,称霓裳羽衣舞。相传这首乐曲为唐玄宗所作。一次,他登三乡驿,面对女儿山,忽然想去月宫听音乐,并幻觉到了月宫音乐的美妙之声。回宫后,即把这一幻觉写出来,就在还未完成之时,西凉节度使杨敬述献给唐玄宗一首乐渠,称《婆罗门》,是一首印度乐曲。唐玄宗觉得《婆罗门》与他未完成之作风格极为近似,就把这首乐曲作为自创曲的后半部分,并取名为“霓裳羽衣曲”。这首乐曲轻盈、淡雅,宛若一群仙女临风飘然,美不胜收。   在中国绘画史中,五代时期的画风沿袭唐代风格,其内容多以描写宫廷贵族官僚士大夫们的生活情态。因其据有极强的纪实性,使其不但具有美术价值,同时也具有了解当时宫廷生活的史料价值。在众多画卷中,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五代宫廷音乐生活的极好途径。顾闳中乃五代南唐画院待诏,这幅画的创作,是他奉后主之命,夜入韩宫,偷观了韩熙载之夜生活之后而描绘出的纪实性画卷。韩熙载本为北方官吏,后唐时中进士,在京洛一带小有名气。后因家中遭难,其父被杀而逃往南方。他一心想在南方施展政治抱负,曾向中主进谏,进行北伐以统一全国。因当时朝中结党相争,意见不合,其建议未被采纳。为此韩熙载对朝政失去信心,一头扎入声色之中。他整日里听歌观舞,纵情欢乐。后主有意任他为相,他却不屑一顾,使得后主派顾闳中暗中监视,亦不曾想这举动却为后人留下了一幅价值连城的画卷。   该画卷以连图结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韩熙载夜宴生活。全卷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从内容上来说,音乐歌舞为夜宴生活之主要内容。听乐一段是听琵琶的演奏。韩熙载坐在正中,周围围着众宾客与侍者,他们聚精会神之神态,不同人物间的不同动作与不同的表情,屏风后面女侍者的探头观望,象是音乐进入了极美妙的境界,一下子把所有人都吸引住了。琵琶演奏者那一丝不苟的表演,似乎使人听到了他当时的阵阵悦耳之声。从琵琶演奏的姿势上看,演奏者属于宫廷中教保守的演奏风格。琵琶,魏晋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原,开始为横抱,用拨子弹奏。到唐代,著名琵琶演奏家裴神符始弃拔而改用手弹,并变横抱为竖抱,进行了琵琶演奏法上的第一次革命。唐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琵琶演奏一直是拨弹与手弹、横抱与竖抱的并存。在宫廷中多为拨弹、横抱,而在民间多为手弹、竖抱。第二段观舞,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场面。琵琶演奏者已经扛起琵琶,在正要离去之时却与送茶的侍者说着什么。舞蹈者已经舞动起来,一个宾客正用拍板为舞者伴奏,其他宾客也合掌拍手。韩熙载已站在大鼓的左面,双手持槌正在击鼓。连一和尚亦为其击鼓之技巧而赞叹。更有趣者,击拍者、鼓掌者、击鼓者均已张手未合,明显为节拍之中的后半拍。其节奏之准确,合奏之默契,也使人赞叹不已。第三段歇息,站立击鼓也并非轻易之事,一段乐舞完毕自然需要休息片刻,洗手、饮茶、谈笑,这乃第三段之内容。第四段清吹,这是箫和笛的合奏。韩熙载正在告知乐官想听什么曲目,小侍者高兴得情不自禁地向后面站着的年长侍者看去,情趣倍至。第五段散宴。韩熙载拿着鼓槌正在离开夜宴之地,那神情象是夜宴生活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欢笑。   清朝的王家贵胄对戏曲,特别是京剧倍加喜爱。光绪帝自己亦打得一手好板鼓。早期,在清宫廷内,设有掌管戏曲的衙门——教坊司。至雍正七年,教坊司合并到和声署,作为外廷机构,承应掌管雅、俗乐,戏曲演出教于南府管理。南府隶属内务府。在当时的宫廷中,有内学与外学分担演戏之事,内学由习、艺太监承应。乾隆十六年,皇帝下谕诏苏州籍艺人进宫当差,主要习昆曲,此为外学。内学在南府内,外学在景山内。内、外学共千余人,所承之事有:九九大庆、即祝寿之仪式。各种喜庆,月令承庆,取每月份内的故事来扮演。朔望承应,每逢初一、十五均有大型演出。   乾隆皇帝也算是一位有道之君,曾为清王朝带来了一度的繁荣。殊不知,这位君王还是一位极端的享乐主义者。他的享乐,除对物质的需求外,对精神的需求也是极为丰富的。尤其对中国戏曲之爱好,也可算作戏迷之行列了。他曾六次下江南巡察,所到之处无不要求当地选最好的剧种、剧目及演员为他演出,看后喜欢者他还特意招进宫演出。乾隆五使五年,这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正直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庆祝寿辰,他招集了江西、安徽、陕西、湖北等戏班进京,在京城形成了花、雅众戏争相斗艳的局面。后来汉班及西秦腔互相结合,创立了一种新的剧种——京剧,成为中国的新国戏。京剧形成后,受到了清宫廷的王公帝后们的喜爱。他们在宫廷及主要活动场所大造戏楼,招艺人进宫当差,整日醉心于皮黄之中。   坐落在北京什刹海附近的清代恭王府,素有大观园之称。府中水榭楼台、翠竹芳草,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王府。在府中有一座大戏楼,规模庞大,为府中主要建筑之一,显示了当年王府中莺歌燕舞之情景。不仅如此,在该府中还流传着中国民族器乐特有的合奏形式——弦索乐。弦索乐因其使用的乐器均为弦乐器而得名,有琵琶、三弦、二胡等。清代文人荣斋编有一本弦索乐曲集,名为《弦索备考》。集中收有合奏曲十三套,曲名为《合欢令》、《将军令》、《十六板》、《琴音板》、《清音串》、《平韵串》、《月儿高》、《琴音月儿高》、《普庵咒》、《海青》、《阳关三叠》、《松青夜游》、《舞名马》。这十三首乐曲在恭王府中得以真传。当时该府中夜夜灯火通明,戏楼锣鼓喧天,昆弋杂唱。茶楼轻音序奏、音声袅袅,好一派王府夜宴。王公们不但听艺人们演奏,还让自己的后代们学习,以陶冶未来统治者之性情,难怪清皇族后裔个个琴棋书画皆是全能。   随着年代的更迭,红墙碧瓦的深宫大院已不复当年的繁华生动,帝王将相的生活也成了过往的历史。梨园子弟散落于民间,寄栖于市井勾栏一些清冷的角落。宫廷的乐事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地被人遗忘,我们只能凭借一些古老的书籍,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古老乐器,凭借一些珍藏的画卷,去追寻曾经有过的灿烂辉煌,去追寻他们把盏笙歌的闲雅乐趣。但是古人为中国戏曲增添的剧种文化会依然流传下去,宫廷乐事会风雅每一个明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