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民族学院毕业的(之二)
2021-12-23抒情散文言子
民族学院毕业的(之二)言子
??
?? 有人告诉我他是北京民族学院毕业的,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民族出版社,不习惯北方的饮食,又回到甘南放牧,几年后是一个喇嘛。这个舍弃都市生活,舍弃出版社工作的人就是合作寺院的大管家。见到他是在饭桌上,他不吃猪……
??
?? 有人告诉我他是北京民族学院毕业的,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民族出版社,不习惯北方的饮食,又回到甘南放牧,几年后是一个喇嘛。这个舍弃都市生活,舍弃出版社工作的人就是合作寺院的大管家。见到他是在饭桌上,他不吃猪……
民族学院毕业的(之二)
言子 ??
?? 有人告诉我他是北京民族学院毕业的,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民族出版社,不习惯北方的饮食,又回到甘南放牧,几年后是一个喇嘛。这个舍弃都市生活,舍弃出版社工作的人就是合作寺院的大管家。见到他是在饭桌上,他不吃猪肉,地质队的领导吩咐厨师给他加了两大碗牛羊肉。我第一次看到什么叫大块吃肉。他吃得非常痛快,胃口极好,难怪他身强力壮,结实的肌肤,黑里透红的脸颊,让一些瘦弱的男人自卑。后来我们就在一个黄昏走进了他的小院。狗的叫声引来了他的脚步声,他为我们开了院门。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管家的居所,在城市恐怕有好些富人都不及。我再一次领略了什么是深藏不露。甘南藏民的院子也是深藏不露,在外面,只能看到一圈土墙,这些漂亮的木质结构的瓦房就藏在不起眼的围墙里。有一个年轻妇人正在打扫小院,厨房里传来舀水的声音。一起来的人告诉我说前几天管家家里的人来了。家里人包括管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他们来看望管家和他住在一起。这是一座三合院,我们穿过院子拾级而上坐在正房的屋檐下,管家为我们泡了茶。我打量着精致寂净的小院,种了一些花草,其中有一株是腊梅,花期已过,枝桠上挂着绿叶。两翼的平房呈对称的长方形,比正房低几级台阶,专门供管家家里人来看他时住的。再望屋顶,全是一根根粗大的密密的原木,这样结实的木屋,不知要居住多少代人,一年又一年承受得住世间的风风雨雨,在内地在都市,再有钱的人都住不上这样的木屋,只能“望房兴叹”!管家领着我们进了他的卧室。除了一张大床,一幅茶几,一具铁炉,没有多余的东西,简洁又干净。炉子也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丝灰尘也看不到。我坐在床沿上,墙很低,窗口几乎就在床上。我从窗口望见了草山和天空。在外面是看不到里面的,坐在床上,从窗口可以望尽一切风景,情不自禁发出感叹。有人说嫁到甘南来吧,嫁到这里就可以享受这样的生活。管家听了呵呵呵笑,脸上的皱纹像明朗的阳光。 ?? 有这样的院子这样的木屋,这样悠闲宁静的生活,北京和出版社还有多大的魅力! ?? 管家从北京辞职回来还没有这些,那时只有天空和草地,他回来又开始了一个牧民普通的生活。他回到甘南不是为了这些。从繁华的都市再一次回归空旷的草原仅仅是因为饮食不习惯吗?我一直认为不是那么简单。多年后,我才理解了管家回归的真正原因,那是我真正理解了生命,才理解了一些牧人为什么要从都市回归自然。不止是管家,有些牧人考上大学,读了一段时间就回来了,又骑上马拿起牧鞭奔驰游走在草地上。牛羊吃草的时候,他们躺在草地上望蓝天白云,望一只苍鹰从阳光下悠悠飞翔。青草的低吟把他们的情思带入空阔无边的天空。躺在草地上,他们也在远游——自由、散漫、漫无边际游走。 ?? 他们,才是真正懂得生命的人,在甘南,听说有好些个这样的牧人从都市回归自然。 ?? 寺院的活佛是个十二岁的孩子,我们拜访他时他的老师正在给他上课。他很平静,言语不多,老成持重。这个十二岁的孩子是受人尊敬的活佛,能见到他我们都很高兴,后来能同他合影更是我们的幸运。那是值得珍藏的一张照片,我和他站在米拉日巴佛阁下,他的老师远远地看着,进入了我们的镜头。老师也是个言语不多的,我知道真人都是这样,他们不像有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急于向众人表白他的博学,哗众取宠。我至今还记得活佛和他老师那双沉静又平易的眼睛,端庄又谦逊的面容,没有一丝的居高临下,不可一世。那时正午的阳光照在米拉日巴佛阁,清风吹拂经幡。我知道,一些牧民这个时候正躺在草地上,静静享受着高原的宁静和悠远,他们的四周是散漫的牛羊。 ?? 风从天空吹过,我闻到了青草的香味。它们在阳光下弥漫高原。 ??
??
言子 ??
?? 有人告诉我他是北京民族学院毕业的,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民族出版社,不习惯北方的饮食,又回到甘南放牧,几年后是一个喇嘛。这个舍弃都市生活,舍弃出版社工作的人就是合作寺院的大管家。见到他是在饭桌上,他不吃猪肉,地质队的领导吩咐厨师给他加了两大碗牛羊肉。我第一次看到什么叫大块吃肉。他吃得非常痛快,胃口极好,难怪他身强力壮,结实的肌肤,黑里透红的脸颊,让一些瘦弱的男人自卑。后来我们就在一个黄昏走进了他的小院。狗的叫声引来了他的脚步声,他为我们开了院门。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管家的居所,在城市恐怕有好些富人都不及。我再一次领略了什么是深藏不露。甘南藏民的院子也是深藏不露,在外面,只能看到一圈土墙,这些漂亮的木质结构的瓦房就藏在不起眼的围墙里。有一个年轻妇人正在打扫小院,厨房里传来舀水的声音。一起来的人告诉我说前几天管家家里的人来了。家里人包括管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他们来看望管家和他住在一起。这是一座三合院,我们穿过院子拾级而上坐在正房的屋檐下,管家为我们泡了茶。我打量着精致寂净的小院,种了一些花草,其中有一株是腊梅,花期已过,枝桠上挂着绿叶。两翼的平房呈对称的长方形,比正房低几级台阶,专门供管家家里人来看他时住的。再望屋顶,全是一根根粗大的密密的原木,这样结实的木屋,不知要居住多少代人,一年又一年承受得住世间的风风雨雨,在内地在都市,再有钱的人都住不上这样的木屋,只能“望房兴叹”!管家领着我们进了他的卧室。除了一张大床,一幅茶几,一具铁炉,没有多余的东西,简洁又干净。炉子也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丝灰尘也看不到。我坐在床沿上,墙很低,窗口几乎就在床上。我从窗口望见了草山和天空。在外面是看不到里面的,坐在床上,从窗口可以望尽一切风景,情不自禁发出感叹。有人说嫁到甘南来吧,嫁到这里就可以享受这样的生活。管家听了呵呵呵笑,脸上的皱纹像明朗的阳光。 ?? 有这样的院子这样的木屋,这样悠闲宁静的生活,北京和出版社还有多大的魅力! ?? 管家从北京辞职回来还没有这些,那时只有天空和草地,他回来又开始了一个牧民普通的生活。他回到甘南不是为了这些。从繁华的都市再一次回归空旷的草原仅仅是因为饮食不习惯吗?我一直认为不是那么简单。多年后,我才理解了管家回归的真正原因,那是我真正理解了生命,才理解了一些牧人为什么要从都市回归自然。不止是管家,有些牧人考上大学,读了一段时间就回来了,又骑上马拿起牧鞭奔驰游走在草地上。牛羊吃草的时候,他们躺在草地上望蓝天白云,望一只苍鹰从阳光下悠悠飞翔。青草的低吟把他们的情思带入空阔无边的天空。躺在草地上,他们也在远游——自由、散漫、漫无边际游走。 ?? 他们,才是真正懂得生命的人,在甘南,听说有好些个这样的牧人从都市回归自然。 ?? 寺院的活佛是个十二岁的孩子,我们拜访他时他的老师正在给他上课。他很平静,言语不多,老成持重。这个十二岁的孩子是受人尊敬的活佛,能见到他我们都很高兴,后来能同他合影更是我们的幸运。那是值得珍藏的一张照片,我和他站在米拉日巴佛阁下,他的老师远远地看着,进入了我们的镜头。老师也是个言语不多的,我知道真人都是这样,他们不像有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急于向众人表白他的博学,哗众取宠。我至今还记得活佛和他老师那双沉静又平易的眼睛,端庄又谦逊的面容,没有一丝的居高临下,不可一世。那时正午的阳光照在米拉日巴佛阁,清风吹拂经幡。我知道,一些牧民这个时候正躺在草地上,静静享受着高原的宁静和悠远,他们的四周是散漫的牛羊。 ?? 风从天空吹过,我闻到了青草的香味。它们在阳光下弥漫高原。 ??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