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春:在漂泊与嬗变中怀旧[原创]
2021-12-23叙事散文聂中民
----读青年作家毛晓春《智者无为》随感只要翻开尘封的往事,每个人都在嬗变的过程中茫然的生存着。不管是物质上的得与失,还是精神思想上的蜕与变,都无时无刻不改变着这个世界的本身。在这个人生及命运的迁徙过程中,惨淡无味或者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与其……
----读青年作家毛晓春《智者无为》随感
只要翻开尘封的往事,每个人都在嬗变的过程中茫然的生存着。不管是物质上的得与失,还是精神思想上的蜕与变,都无时无刻不改变着这个世界的本身。在这个人生及命运的迁徙过程中,惨淡无味或者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与其说是一门艺术,不如说是一个漂泊者对物质家园的精神守望。而这个孤独的守望者,就是“北漂族”之一的作家毛晓春先生。
今年五月十六日,我从兰州拜访完漆子扬及裴正学先生后回老家,天水师范学院的丁胜老弟告诉我有个北京的作家朋友邮了新书给我和他。他一提起毛晓春,我当时问毛姐姐是不是不是美女作家。此话一出,丁老弟嘿嘿的一脸坏笑,险些招来丁老弟的一顿铁拳教训。次日早晨,丁老弟送我去北道赶火车回渝的6路公交车上,正好晓春发短信过来,对我和丁兄几个月折腾出来的天水文学网提出了不少“刻薄“的建议。
晓春是一位天水走出的青年作家,目前生活在让北方山区孩子所向往的北京。虽然他以前出版的《伤逝集》,《生命风景线》我没读过,我觉得该看看前不久打印后的晓春的书稿《智者无为》。
在他乡的一间陋室里,我读晓春的书,似乎能感受到他多年前的困境与挣扎。为了生计和梦想,他曾有过四处漂泊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毛晓春感受到了生命的本真,因此生活的酸甜苦辣在他的笔下显得是那么优雅而刻骨铭心,在晓春写的诸多杂文作品中,很容易感受到一颗愤世嫉俗的心脏的博动。正如他人所评论的,他的杂文作品即有中国传统杂文的深沉厚重,又有新时期杂文锋芒毕露,简洁明快,可以说,读他的杂文随笔,给人有一种沉重中的快感。
在晓春的这本集子中,他的作品大致可分三种题材。以杂文为主,随笔及散文诗兼有之。
读晓春的杂文,有时我为晓春的诸多新颖观点所震惊。他的杂文作品中洋溢着沸腾的激情,针对生活中常见的吃饭这么一件小事,他却能联想关注到伊拉克战火纷飞中流离失所的难民。也就是说,晓春在写作过程中对社会的关注触角延伸到了灵魂的深处。只有一个长期在感受生活之沉痛的人才能享受到幸福像花儿一样盛开的滋味。在漂泊流浪的过程中,晓春过多的收获了生活的伤害,包括长夜中孤独的精神旅程。这份特殊的情感体验对一个人的创作尤为重要,我本人如此,晓春亦如此。谈到晓春的杂文,著名诗人牛汉先生称其是“散淡之中透出深情”。他的杂文写的尖刻辛辣,语言幽默诙谐,很容易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大有鲁迅杂文的风格。在我读完杂文部分后我居然发现另外一个晓春,是真实的,血肉方刚的晓春。他不像一些西部作家的矫揉造作,明明自己父母是农民,他却偏要给别人说是干部。晓春则不然,他是个老实人,爱恨分明。常以说实话,大嘴吧著称。好的现象他会闻声击掌,对于不良陋习他会略带尖刻幽默地炮轰一翻。他胆子大到居然连“刘晓庆、王朔”等名流大家也点名道姓的出现在杂文作品中,这对于一个严谨的青年作家来说,能长久的保存这种敢说敢为的优良品质固然是难能可贵的。此类文字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是信手掂来,文思泉涌,作品中常引经据典。我觉得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贵在语言创新,形成自己的一套风格,如果晓春再加上他那忧郁的笔调,写出的东西肯定更耐读。
晓春的散文随笔中,表达了天水特有的文化情思和风土人情物。晓春的家乡在甘肃天水,说起天水,外地人多以二十年发展看深圳,百年历史在上海,三千历史看陕西,五千年沧桑在山西,八千年历史在天水来形容。天水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是甘肃省的东大门。早在八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就诞生在天水,史有“羲皇故里”、“中华之源”之称。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带。天水作为陇东南腹地的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张力四射。晓春本有先天的文化环境像大多数文人一样随风附雅,写一些余秋雨式的文化散文。可我几乎惊讶的注意到他很少猎涉文化散文,更多的是笔下流淌着生活气息强烈,描述着苦难与新生的陈年旧事,或者是民俗风情、人物杂记之类的抒情散文。在他的身上,多多少少的残存着乡村黄土地上泥巴的清香。至少说晓春还走在刘程亮散文的阴影中,而在写作审美上更多的是追求一种优雅的疼痛。我想这样的文字极容易“痛了自己 ,也容易痛了别人”。有评论家说,晓春的作品中带给人一股西部文人强烈的‘自卑感’和‘孤独感’”,这在《写于送灶神之夜》行文中最为摄人心魄。我的朋友丁胜撰文说“他对乡土文化的追忆便是最明显的,那种对“庙会”、对“碑刻”、对“送灶神”等的深层次的解读,向我们展示了天水文化的厚重感”。
他生于斯而长于斯,写自己生存着的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不是遮遮掩掩的写,而是潇潇洒洒的写,集中地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理想的追求,对故友的怀念及亲人的缅怀。他的散文作品通对过去苦难的描写,宽泛的抒写了对未来的憧憬。在有些作品中,晓春通过对故乡人事的追忆,深刻反映了农村的宁静纯朴、城市的班驳流离、生活的忧乐悲欢、表达了晓春强烈的故土意识和乡土情节。在《善存婆》中,作者用柔和平静的抒情手法,温馨的倾诉了乡土情结,深切的缅怀已故家父及幼弟。跳跃在文字中的少年时的天真淘气活泼,蕴藏着童年无忧无虑的梦幻,充盈着浓郁深长的故土乡情。诸如“捕鸟要下了大雪才行,鸟儿在田野很难觅食,便飞到村落里来。坐在暖暖烘烘的炕头,将绳子从窗格里伸出去,绳头一端系了木棍,扫出一块空地,将竹箩用短棒支起来,下面撒些米食,看鸟儿从树枝上飞下来,钻到下面,只须将绳子轻轻一拉,鸟儿便罩在下面了。这和鲁迅所描写的捕鸟方法一样……见《梦中的故乡》。”我在《分粮》、《换粮》等篇什中感受到了晓春乡土散文语言之魅力,且看“扬麦---就是将麦皮和麦粒借助风势分离出来。这只有‘扬手’才能做到,每到这时,场院中总有一道长长的麦墙。扬手赤着脚,挽着裤腿,拿着木掀,先侧着头,抓起一把麦粒,扬在空中。试试风向,拿好架势,乘风一口气的扬起来。高明的扬手,那木锨翻花一样,翻来覆去,上下飞舞。其动作的熟练,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庄子的《疱丁解牛》。见《分粮》一文”。这样的场景属于每一个在西部长大的人,而这样精彩的语言却只能永远属于晓春,只有他才能写得出来这么地道的文字。他的散文主要采用叙事和描写手法,以自己经历的人生苦难为依托,描绘了生活的千姿百态。
和杂文相比,我比较看重晓春的散文随笔。晓春主要是以写杂文为主的,却写出这么多让人读来动情的散文随笔作品,这是我替他高兴之事。多年来,晓春对文学的追求孜孜不倦,而且小有建树了。可以说他是一位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的青年作家。写下这篇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拙文,谨祝晓春在文学路上一路走好。
2006年6月18日凌晨草成于重庆 博客:http://tszhongmin.blogms.com/ [url]http://blog.sina.com.cn/u/1458772563
]
今年五月十六日,我从兰州拜访完漆子扬及裴正学先生后回老家,天水师范学院的丁胜老弟告诉我有个北京的作家朋友邮了新书给我和他。他一提起毛晓春,我当时问毛姐姐是不是不是美女作家。此话一出,丁老弟嘿嘿的一脸坏笑,险些招来丁老弟的一顿铁拳教训。次日早晨,丁老弟送我去北道赶火车回渝的6路公交车上,正好晓春发短信过来,对我和丁兄几个月折腾出来的天水文学网提出了不少“刻薄“的建议。
晓春是一位天水走出的青年作家,目前生活在让北方山区孩子所向往的北京。虽然他以前出版的《伤逝集》,《生命风景线》我没读过,我觉得该看看前不久打印后的晓春的书稿《智者无为》。
在他乡的一间陋室里,我读晓春的书,似乎能感受到他多年前的困境与挣扎。为了生计和梦想,他曾有过四处漂泊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毛晓春感受到了生命的本真,因此生活的酸甜苦辣在他的笔下显得是那么优雅而刻骨铭心,在晓春写的诸多杂文作品中,很容易感受到一颗愤世嫉俗的心脏的博动。正如他人所评论的,他的杂文作品即有中国传统杂文的深沉厚重,又有新时期杂文锋芒毕露,简洁明快,可以说,读他的杂文随笔,给人有一种沉重中的快感。
在晓春的这本集子中,他的作品大致可分三种题材。以杂文为主,随笔及散文诗兼有之。
读晓春的杂文,有时我为晓春的诸多新颖观点所震惊。他的杂文作品中洋溢着沸腾的激情,针对生活中常见的吃饭这么一件小事,他却能联想关注到伊拉克战火纷飞中流离失所的难民。也就是说,晓春在写作过程中对社会的关注触角延伸到了灵魂的深处。只有一个长期在感受生活之沉痛的人才能享受到幸福像花儿一样盛开的滋味。在漂泊流浪的过程中,晓春过多的收获了生活的伤害,包括长夜中孤独的精神旅程。这份特殊的情感体验对一个人的创作尤为重要,我本人如此,晓春亦如此。谈到晓春的杂文,著名诗人牛汉先生称其是“散淡之中透出深情”。他的杂文写的尖刻辛辣,语言幽默诙谐,很容易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大有鲁迅杂文的风格。在我读完杂文部分后我居然发现另外一个晓春,是真实的,血肉方刚的晓春。他不像一些西部作家的矫揉造作,明明自己父母是农民,他却偏要给别人说是干部。晓春则不然,他是个老实人,爱恨分明。常以说实话,大嘴吧著称。好的现象他会闻声击掌,对于不良陋习他会略带尖刻幽默地炮轰一翻。他胆子大到居然连“刘晓庆、王朔”等名流大家也点名道姓的出现在杂文作品中,这对于一个严谨的青年作家来说,能长久的保存这种敢说敢为的优良品质固然是难能可贵的。此类文字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是信手掂来,文思泉涌,作品中常引经据典。我觉得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贵在语言创新,形成自己的一套风格,如果晓春再加上他那忧郁的笔调,写出的东西肯定更耐读。
晓春的散文随笔中,表达了天水特有的文化情思和风土人情物。晓春的家乡在甘肃天水,说起天水,外地人多以二十年发展看深圳,百年历史在上海,三千历史看陕西,五千年沧桑在山西,八千年历史在天水来形容。天水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是甘肃省的东大门。早在八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就诞生在天水,史有“羲皇故里”、“中华之源”之称。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带。天水作为陇东南腹地的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张力四射。晓春本有先天的文化环境像大多数文人一样随风附雅,写一些余秋雨式的文化散文。可我几乎惊讶的注意到他很少猎涉文化散文,更多的是笔下流淌着生活气息强烈,描述着苦难与新生的陈年旧事,或者是民俗风情、人物杂记之类的抒情散文。在他的身上,多多少少的残存着乡村黄土地上泥巴的清香。至少说晓春还走在刘程亮散文的阴影中,而在写作审美上更多的是追求一种优雅的疼痛。我想这样的文字极容易“痛了自己 ,也容易痛了别人”。有评论家说,晓春的作品中带给人一股西部文人强烈的‘自卑感’和‘孤独感’”,这在《写于送灶神之夜》行文中最为摄人心魄。我的朋友丁胜撰文说“他对乡土文化的追忆便是最明显的,那种对“庙会”、对“碑刻”、对“送灶神”等的深层次的解读,向我们展示了天水文化的厚重感”。
他生于斯而长于斯,写自己生存着的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不是遮遮掩掩的写,而是潇潇洒洒的写,集中地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理想的追求,对故友的怀念及亲人的缅怀。他的散文作品通对过去苦难的描写,宽泛的抒写了对未来的憧憬。在有些作品中,晓春通过对故乡人事的追忆,深刻反映了农村的宁静纯朴、城市的班驳流离、生活的忧乐悲欢、表达了晓春强烈的故土意识和乡土情节。在《善存婆》中,作者用柔和平静的抒情手法,温馨的倾诉了乡土情结,深切的缅怀已故家父及幼弟。跳跃在文字中的少年时的天真淘气活泼,蕴藏着童年无忧无虑的梦幻,充盈着浓郁深长的故土乡情。诸如“捕鸟要下了大雪才行,鸟儿在田野很难觅食,便飞到村落里来。坐在暖暖烘烘的炕头,将绳子从窗格里伸出去,绳头一端系了木棍,扫出一块空地,将竹箩用短棒支起来,下面撒些米食,看鸟儿从树枝上飞下来,钻到下面,只须将绳子轻轻一拉,鸟儿便罩在下面了。这和鲁迅所描写的捕鸟方法一样……见《梦中的故乡》。”我在《分粮》、《换粮》等篇什中感受到了晓春乡土散文语言之魅力,且看“扬麦---就是将麦皮和麦粒借助风势分离出来。这只有‘扬手’才能做到,每到这时,场院中总有一道长长的麦墙。扬手赤着脚,挽着裤腿,拿着木掀,先侧着头,抓起一把麦粒,扬在空中。试试风向,拿好架势,乘风一口气的扬起来。高明的扬手,那木锨翻花一样,翻来覆去,上下飞舞。其动作的熟练,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庄子的《疱丁解牛》。见《分粮》一文”。这样的场景属于每一个在西部长大的人,而这样精彩的语言却只能永远属于晓春,只有他才能写得出来这么地道的文字。他的散文主要采用叙事和描写手法,以自己经历的人生苦难为依托,描绘了生活的千姿百态。
和杂文相比,我比较看重晓春的散文随笔。晓春主要是以写杂文为主的,却写出这么多让人读来动情的散文随笔作品,这是我替他高兴之事。多年来,晓春对文学的追求孜孜不倦,而且小有建树了。可以说他是一位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的青年作家。写下这篇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拙文,谨祝晓春在文学路上一路走好。
2006年6月18日凌晨草成于重庆 博客:http://tszhongmin.blogms.com/ [url]http://blog.sina.com.cn/u/1458772563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