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两个不凡的孤独者的漫步

2021-12-23叙事散文言子
两个不凡的孤独者的漫步言子《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法]让-雅克卢梭著。花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字数1000,000字,定价9.00元。《四季随笔》,[英]乔治吉辛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字数120,000字,定价……
        两个不凡的孤独者的漫步            言子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法]让-雅克•卢梭著。花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字数1000,000字,定价9.00元。    《四季随笔》,[英]乔治•吉辛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字数120,000字,定价1.40元。    我现在要说的,就是上面这两本书。是两个孤独的漫步者。    第一本书,读书人都知道,也读过,就像他的《忏悔录》一样出名,自问世以来,不断地有出版社出版、再版,可以说成为又一版本的——《忏悔录》。第二本书,名气就没有那么大,知道的人可能不多,读过的人可能也不多,却是本好书。可以说,比《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还好,内容更丰富。这也是一个孤独者的遐想,是他居住乡村,四季漫步的自由驰骋。我们从文字里可以闻到青草、鲜花、菜园、大地以及天空的气息。可以看到一个游走乡村的孤独者心灵的丰富和广阔。但吉辛给卢梭不一样。卢梭在当时是被迫的,吉辛是自愿的。《四季随笔》也就比《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更恬淡、宁静。
   这是两个不同国籍不同年代的孤独漫步者。卢梭生于1712年的日内瓦。吉辛1857年生于约克郡的威克维尔特,是英国小说家、散文家。我推测,吉辛是读过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并受其影响,但他在书中从来没提过卢梭。即使吉辛没有读过《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没有受其影响,他们在叙述乡间景色时也有同工异曲之妙。我们知道,在《忏悔录》里,卢梭一再说他不喜欢英国人,不愿和英国人打交道。就是这个卢梭不喜欢的英国人,这个英国作家,在1903年发表了他的《四季随笔》,和卢梭一样成为了又一个不凡的孤独的漫步者,这可能是卢梭没有想到的。    卢梭说蒙田的《随笔录》是写给别人看的,他的遐想录则是写给自己看的。不完全这样,他的这本遐想录同时为自己写,但也是写给别人看的。是《忏悔录》的继续。卢梭虽然隐居乡间,漫步乡间,他的思绪还是没有完全从巴黎、从以前的苦难和恩怨中走出来,没有忘记所遭受的迫害和打击,走在乡间小路上,他还在继续“忏悔”。大自然带给他的宁静是暂时的,灵魂并没有彻底静下来。从不少文字里,我们就可以读到卢梭的痛苦和烦恼,读到他在《忏悔录》里已经讲述过的种种不幸和侮辱。卢梭的一生实在是充满坎坷,在宗教的思想交锋中,作为平民的卢梭,捍卫着自己的尊严和独立,来自教会、上层、公众的打击,成了他一生的烙印,使他不得安宁。卢梭遗忘不了也超脱不了,心灵和思想永远纠缠在那些烦俗的事上,到晚年也不得超脱。这正是卢梭的不幸。卢梭其实也不明智,既然隐居了就让心灵跟着身体一起隐居,安歇,何必再让过去的人和事烦恼自己。卢梭没有做到,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里,我们一方面能读到卢梭亲近自然,与自然愉快交流的恬淡心境,另一方面,我们也能读到他的烦恼和苦衷。他的文字没有带给读者彻底的宁静。或者说,卢梭的心没有彻底安宁。    卢梭被迫去乡村隐居,也是因祸得福。如果他当时不是被迫隐居,就可能没有《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也没有一个每天漫步乡村与自然融合的卢梭。从《忏悔录》里我们读到,卢梭是热爱自然的,对大自然的钟爱从他青年时就开始了。那时他从一座城市去另一座城市,不坐马车,而是长途步行,为的是享受沿途的景色。——我的想象力只有在乡村,在树阴下才能活跃起来,而一坐到屋里,呆在房梁底下,就要凋零,就要死去。我常恨世上没有山林仙女,如果真有的话,我准会在她们中间找到一个可以寄托我的一片深情的对象。这是卢梭在《忏悔录》里说的。在这部文集里,卢梭常常透露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也明白他的一生只能退隐和乡居才会获得幸福。但卢梭为了生存为了功名,不得不让自己耗在上流社会晚宴剧院的光彩夺目的旋涡中,这是他的无奈,也是一个平民文人的无奈。在当时,这种不幸和悲哀是避免不了的。   热爱和渴望乡居生活的卢梭,为什么隐居乡村还不能超脱呢?人的记忆和一些遭遇真的就那么深根地固吗?
  吉辛就不同。   吉辛一生都是一个不得志的作家。   1876年,吉辛因偷钱救助一个妓女被判处短期徒刑,在朋友的帮助下遣往美国,在芝加哥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回英国后经历了两次不幸的婚姻,这个有天赋和学问的小说家,为养活自己和家人一生都在写廉价小说,用他的话说是文字工作而不是文学,沦为一个低俗文字的苦役者,生活的烙印应该说也是深入骨髓。在《四季随笔》里,我们看到了吉辛过去的生活,却看不到悲苦、穷困打下的烙印,吉辛在叙述和回忆这些时是恬适的宁静的,甚至是甜蜜的。   《四季随笔》又名《亨利•赖伊克罗夫特杂记》。    吉辛借这个人之口,写他晚年得到一笔遗产,离开伦敦去英格兰乡村生活。这当然是吉辛一生都渴盼的。他要用写字谋生,这样的愿望就难以实现,只能住在英国的城市。有了这笔遗产,吉辛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不用每天卖文为生,独自在乡下过起了悠哉游哉的生活。这本随笔集也是一本遐想录,分为春夏秋冬,写他在四季里的漫步,漫步时的愉快和遐想。所思所想有他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的艰苦生活,也有关于英国的政治、战争、文化、工业、农业、农民、饮食、服饰等等,并预言了科学对人类对自然的后患。吉辛躲避着现代和科学的统治,过着自然的古典的闲适生活,叙述了不同季节的乡村景色,以及他在景色中的种种乐趣和以前艰难、贫困的生活。吉辛在回忆这些时,没有半点抱怨和烦躁,痛苦不堪的生活他回忆起来是愉快的。仿佛他经历的那些不幸也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令他回味无穷。这与卢梭不同,卢梭在回忆不愉快的事时,还有些微的抱怨和烦恼,我们从他的文字里读得出来。吉辛是安宁的、满足的、幸福的、甜蜜的,每一个文字的叙述,他都在告诉我们他的恬淡、舒适,以及大自然带给他的恩惠。在英格兰的乡村,我们和他一起漫步,一起享受大自然的愉悦,也和他一起怀念科学还不曾侵犯人类和自然的牧歌似的旧时代,那还是农业社会,是安宁的田园生活,还没有工业革命。有了工业革命,很多自然的东西就被破坏,就消失了。    吉辛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在寂静的天空下冥想,一小时接一小时长途跋涉。雨天,他也不停止散步,在寒雨中散步回去,一杯热茶使吉辛通身温暖。喝茶时刻,他环顾周围的书册与图画,领略安静地占有他们的幸福。吉辛一天中最舒适的时刻之一是下午散步归来的时候,这时他走进四周有树阴和菜园的小屋,脱掉长靴换上拖鞋,脱掉出外穿的上衣换上舒服、随便、破旧的短上衣,坐在深深的有着柔软扶手的安乐椅上,等待着佣人端来茶盘……这是怎样一个安宁、满足、幸福的吉辛,他那内心的快乐都展现在那张宁静的脸上。在花园在夜晚的阅读,让吉辛更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那是他进行思想交流的最好方式,也是他的乐趣之一。吉辛说:“在这个盛夏季节,我想起了有些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他们按照自己的选择整日在大城市生活,他们群集在客厅高谈阔论,在公共的餐厅欢宴,在戏院的强光照耀下满身流汗。他们把这叫做生活,他们把他称为享受……想到自己绝不混迹在那些衣冠处处的人们当中,我就心情宁静,深深感谢上苍”。吉辛,一个摆脱了喧嚣生活,进入宁静乡村的归隐者。一个从灵魂到心灵都快乐、满足的人。
   卢梭经过长期的抗争,无望后,成了一个乡村孤独的漫步者。这是卢梭一直想要的在当时又得不到的生活(他要为功名忙碌)。走在乡村,卢梭的心得到了安宁。这才是他要的生活,他的一颗痛苦的心虽还有烦恼,却渐渐的安静下来。——我也曾长期抗争,但无济于事。我这个人既无睿智,又乏心智;既无城府,又欠谨慎;口无遮拦,毫无防人之心,焦躁易怒。我越是挣扎,却只能越陷越深,不断地给人提供新的把柄,而他们绝不会放过。最终我意识到我的所作所为全是徒劳,徒然自苦,于是采取了唯一可取的办法,就是听天由命,不再给这种必然对抗。这种顺从倒让我获得了宁静,与长期痛苦却又徒劳的抵抗不可同日而语,我也就在这顺从中找到自己所有苦难的补偿。卢梭如果早一点醒悟,他的一颗心就早享受安宁。但他最后毕竟获得了安宁。并在安宁中尽情享受生活和自然,灵魂处在任何人所不可能有的最奇特的处境之中。孤独沉思的时刻是他一天中唯一完全自在之时。    卢梭和吉辛,这两个孤独的漫步者,这两个热爱乡村和自然的漫步者,能说他们是孤独的吗?他们灵魂的内在的精神生活比谁都丰富。    还有一个不凡的孤独漫步者,那就是美国的亨利•戴维•梭罗。他生于1817年的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845年7月4日,他住到了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他孤独漫步时结出的果。    这三个孤独的漫步者离我们很远,他们都生活在遥远的年代,但他们比我们智慧。就像我们古代的一些智者,现代人和他们比有些愚蠢。在灵魂和精神上,没有他们的慧根。他们,比我们富有。    梭罗说:时间只是我垂钓的溪。         2006年6月18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