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州皮影戏
2021-12-23叙事散文文者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 在古城秦州,皮影因其材料多用牛皮制作,故秦州皮影戏又被称为“牛皮灯影子戏”。据相关史料记载,皮影戏起源于汉,兴于明,繁荣于清中叶,鼎盛于清末民国初年。秦州是秦人的发祥地,是秦文化的源,据专家……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 在古城秦州,皮影因其材料多用牛皮制作,故秦州皮影戏又被称为“牛皮灯影子戏”。据相关史料记载,皮影戏起源于汉,兴于明,繁荣于清中叶,鼎盛于清末民国初年。秦州是秦人的发祥地,是秦文化的源,据专家考证,秦州皮影戏形成于秦时期,盛行于明,广播于清,唱词和唱腔主要以秦腔为主。因此,以秦腔为主调,皮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天水民间艺术,便在秦州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扎下了根基。
秦州皮影戏大约在明清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的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制作时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待牛皮煮熟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后即可制作。制作时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看上去整体效果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关于皮影的传统雕刻技法和过程,艺人们归纳为顺口溜说:"先刻头帽后刻脸,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装发须一身全,最后整装把身安,刻成以后再上色,整个制作就算完"。在有些地方也有用硬纸片制做的皮影,但那种皮影挑动不太灵活,而且保存时间不常,几年下来着色容易脱落,浸水容易腐蚀变形,在箱子中收拾不当还容易弄断压褶。因此,秦州早期的材料多数是用牛皮制作,偶尔也用驴皮、羊皮做的,但质量都没有牛皮的坚韧、耐用。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一则关于皮影戏幕后整理存箱的流传:说是皮影戏晚上演完后,有时因为演出时间紧,皮影的四肢可以整体存放,但是头部必须单独拆下来,不然这些皮影们晚上会在戏箱子里面闹腾,搞的大家都不能正常地休息。
皮影戏的表演一般是在晚上进行(也有在白天表演的,但其效果就没有晚上那么逼真),台子的搭建相对比较简单,通常是用木头或钢管固定成“井”字形,上面铺上木版,顶部盖上棚布,表演时在台子前方绑上一片不到3平方米的白布或纱布,用灯光照射用牛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只有6平方米大小的后台,一般只需二三个演员操纵皮影,其他几名演员除了各自手里的乐器外,还要照顾到一边放着的锣或镲,时而还要在声响的配合下,和着挑动皮影的艺人按照不同的角色,装扮成生旦净丑的腔调唱着秦腔。说起皮影,后台看到的皮影颜色暗淡,被夹在一个个大布面夹子里,或者挂在绳子上,演员则根据剧情随时取下来舞动,然而当灯光穿过皮影,白布另一侧显现出来的人物、房屋、用具颜色却异常明艳。虽然如此,可观众对幕后的兴趣非常的大,整个表演过程中,不断有人掀起后台的围帘探头探脑往里看,特别是小孩子,看皮影戏的表演,大多是冲着幕后这个神秘的地方而来。 皮影戏的唱词唱腔主要是以秦腔戏文(折子戏)为主,但唱法略有不同,戏文有暗示人们生活中要从善做人,不要做伤天害理的坏事,不然死后要受到阴间种种惩罚的剧目《游十殿》;有歌颂美满幸福的爱情剧目《花亭相会》;还有大人小孩子爱看的古典打斗剧目《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连营、草船借箭”,《封神榜》中的“黄河阵”等。有的班子在刚开场时,还采用民间曲子、秧歌中“极兴”的腔调,有时还带有搞笑、娱乐的情节。如在城郊周边流传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是某村请了一家戏班子,晚上演出前戏子被派到村民家吃饭,有户人家怕戏子过年太油的东西吃腻了,为了表达热情,就特意漏了一顿锅鲰(面鱼),谁知戏子没有理会对这户人家的意思,晚饭没吃饱,便在皮影开始的对白中唱到:“来到了xx的xx村,锅鲰漏了几盆盆,… …”等等,结果惹的双方都不高兴。这里引用,只是说明皮影戏中的“极兴”表达形式,没有半点褒贬的意思。
秦州皮影戏在天水六七十年代特别盛行,大凡庙会和节庆期间,在南乡和城郊区域一带,各村都要请最好的皮影戏班来唱几天,一来是图个热闹喜气,二来也是展示自己村子经济实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八九十年代的秦州农村经济还不太富裕,逢年过节、庙会期间能够请的起大秦腔班子的乡镇不多,而皮影戏以它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表现手法和经济实惠的表演酬劳,赢得了农村老百姓的普遍接受和欢迎。每年的春节和农历五月五“端阳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皮影戏便在这里成了重头戏。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全村都沉浸在一种喜庆、祥和的气氛中,此时,男女老少都提着凳子早早的占好位置,只等待皮影戏开演的锣鼓声。正所谓是“你村唱吧转我村,一村唱完走邻村”,皮影班子往往是忙个不亦乐乎,如若那个村的会长宴请动作稍微迟缓一点,戏班子来村时间紧,错过好日子,这个村也就只好等来年早早下帖了。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和建设新农村政策的实施,秦州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像彩电、音响、VCD、DVD等家电设备的普及和mp3、电脑等高科技的配置,使人们对皮影戏的喜爱逐年减少,绝大部分的观众群也由传统的秦腔、皮影戏,转到看电视,听流行音乐,上歌舞厅,欣赏美国大片,观看韩国悲喜剧。除了很少一部分中老年人还对皮影戏的表演有着怀旧地感情外,这种带给人们吉祥和喜庆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和魅力,正在面临生存和发展双重地冲击和挑战,其前景也越来越受到限制,甚至说还有可能濒临失传的迹象。 目前,导致秦州皮影艺术日渐衰弱地原因很多。一是真正掌握传统皮影制作的老艺人和喜爱皮影艺术的传人是越来越少,对于青年人来说,学皮影远不如出外打工挣的钱多,远不如在外发展事业更受人们的尊重。二是皮影戏的唱词、剧目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其传统地秦腔唱法在保持传统艺术不被影响的前提下,急需寻求表演形式上较大的突破(比如对剧目的换代更新、唱词的编写)。另外,一场大约一两个小时的皮影戏演出,人物对白不被人们所看懂、理解也是一个原因,为了照顾观众,演出时最好在屏幕下方打上唱词,这样也许会受到部分观众的亲赖。
皮影戏的表演是一种双重的艺术,一方面它需要表演者要有娴熟的动作技术和灵活自如的形体分解,需要按照剧情的发展和乐器的节奏来恰如其分的达到表演的目的。另一方面,表演者需要有深厚的秦腔功底,所谓是皮影戏的表演好不好,主要是要看挑动皮影者的表演动作好不好,秦腔的调子响不响,能不能让欣赏皮影戏的观众,真正感受到皮影艺术带给他们生活的乐趣和精神享受。一种文化形式是和一种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中国的大多数民间艺术形式与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分不开。当各地都奔着更发达的生活方式前进时,注定要使非物质的、没有现实的使用价值的艺术进入困境。 近年来,有些地方还把皮影艺术希望通过申报加入“人类非物质形式文化遗产”的行列来予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非文字的,以人类口传方式为主、具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但是,这种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如果没有人来热爱,没有人来继承和发扬,就算是取得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权,然而光靠国家的资金补足,这种民间艺术的生存还是空中楼阁,空罐子一个,因为它需要的是有人从根本上去传承,去延续,并不像物质性的文化遗产一样,是可以用金钱来修复和保护的,这才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
如今,秦州每到庙会和节庆期间,虽然各种文艺节目的表演吸引了一大批热心地观众,但是皮影戏的表演还是以它饱满地激情,妙趣横生的表现手法博得了人们的掌声和认可,也给人们带来了节日的喜庆和满足。秦州皮影戏以其独特地魅力,永远根深蒂固地扎根在“羲皇故里”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日久不衰,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一种希望。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