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泪沾衣襟悼陈杰

2021-12-23叙事散文大漠风
2006年7月7日上午,正为拙作《活在路上》和《揭秘》两本书的出版去银行汇寄托运费,手机响了,“陈杰先生逝世了”我蓦地怔住,心里咯噔一下缩成了团。先生去了吗?!就这样去了吗?!无边的痛周身漫延开来。泪,无声滑落。佩服先生是因为先生的大作《大……
  2006年7月7日上午,正为拙作《活在路上》和《揭秘》两本书的出版去银行汇寄托运费,手机响了,“陈杰先生逝世了”我蓦地怔住,心里咯噔一下缩成了团。先生去了吗?!就这样去了吗?!无边的痛周身漫延开来。泪,无声滑落。

  佩服先生是因为先生的大作《大染房》。当时,电视里已热播很久,温度不降。我没看。这几年很少看电视剧,一是时间太紧张,看了头儿看不了尾,心里不爽,特别是大部头。二是我对时下电视剧之粗制滥造驴唇难对马嘴而深恶痛绝。三则电视节目多多,真想在有限时间内淘到赏心悦目的精神食粮在我看来不亚于大海捞针。所以,我只看经过时间沉淀公众都说好的作品。
  《大染房》是我淘到的这样的作品。购来碟片看完,意犹未尽,又借了书看,厚厚的一本,读了三遍。感觉很棒。后传出先生又创作《大磨坊》及央视开拍先生新作《旱码头》的消息。对先生的感佩之情更加浓烈。
  我不是文学评论者,先生的作品已有公论,不易添足。单书上寥寥数语的作者简介已让我心生佩服。上书:陈杰,1956年生,上过三年小学,16岁入济南市邮政局做工,后弃工从商,现为某大公司首席执行总监(CTO)。不好上学,好乱读书。

  敬重先生是因为请先生为拙作题字时与先生的一面之缘。去年底,拙作《活在路上》杀青,因仰慕先生已久,诚想结交先生讨些批评意见及日后涂抹文字的教诲,当然,坦白说我还想为拙作出版多往脸上贴点粉儿,遂萌生请先生题写书名的想法儿。
  托了关系去问,被告之先生很爽快的应了,只是正在患病治疗,出院后便写,可能要晚些时候。方知先生得了重症,心里隐隐地悔起来,怕累了先生。
  孰料,尚不到一周时间又被告知:字写完了。于是相约了朋友兴冲冲去取。那天是2005年11月24日。车进济南打电话徇问时才知先生再次入院接受又一疗程的治疗。病床上,先生极瘦,朋友告诉我先生病前体态约相等于眼下先生两倍。先生谴了太太回家取字,我和朋友便同先生在病房攀谈。先生精神不错,健谈,只是言语间显出虚弱,话一多便有些气粗,担心得不行,我劝先生休息,先生笑笑说不要紧。先生问起我写得什么?我不好意思地说是诗歌、散文、小小说等等的大杂烩。先生便给我谈古典诗与现代诗、谈大陆诗人与台湾诗人十四家,不时饱蘸深情吟出几首。你读谁的散文?先生问。我很窘。说不上来,读得少,也杂。先生便说读读贾平凹季羡林汪曾祺邵燕祥冯骥才吧。先生还列举了一些名字,我读书少,记不住了。说起小说创作,先生就谈到了中外名著,并声情并茂地背诵起《三国演义》来。先生之博学、随和自是颇令我感佩了。先生说多读些总是很好的。可是时下书这么多,我都不知道从哪儿读起。我说。先生舒了口气说,是了,都读是指定读不完的,要淘,从浩如烟海的书中淘出好的书来读。这样吧,你的书出来后,给我送来,我也该病好了,到时候我给你圈一下你该读的书目,这样会好些。先生对我这个后学晚辈的热忱怎不令我心生感念与敬重呢?眼睛便很是潮了起来。开始期待与先生的下次重逢。
  字取来了,展开来,甚是洒脱。先生却说,因为病着,写字没劲儿,写得不好。则让我感动到无言了。

  可是,未曾想到拙作的印刷却费了太多周折,足足拖了七个多月,直到我的第二本集子交付出版还是迟迟未能成书。现在书已出版。可是先生,我却再也无缘面领您的教诲了。晴天霹雳,悲情如潮。先生,您会感知么?一面之交,受益已无穷。先生,您还会记得一个您曾予以关爱鼓励的后生么?
  先生,走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