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命运的河流
2021-12-23叙事散文李云
命运的河流文/李云
一我的目光所能看到的,其实只是它很有限的一小段。而它是无限的,无论从时间概念还是空间感念来说,都是如此。我说的是花溪河。它从这里出发向远方流去,或者说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沿途汇集无数不知名的小溪小沟,然后带着它们一……
命运的河流
文/李云 一 我的目光所能看到的,其实只是它很有限的一小段。而它是无限的,无论从时间概念还是空间感念来说,都是如此。我说的是花溪河。它从这里出发向远方流去,或者说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沿途汇集无数不知名的小溪小沟,然后带着它们一道奔向不可预知的远方。如果把它比喻成人的一生的话,我看到的最多只是它幼稚的童年——天真烂漫的狂想和对未来的永恒的渴求。“从宽敞的窗户通向花钢岩的海洋/白色的船帆依然飞向海的远方,海的远方/不能折断的翅膀。”这样的诗句仿佛是为它而写。我与它的童年相依为命。 我知道它大致的流向:从我面前的那一座大山起源,一路向东,流经吴河,王关,柳江,花溪等乡镇。然后在洪雅大桥下与来自雅安方向的另一条河流汇合,汇入岷江。再然后,我就不知道它的去向了。
二 我对河的概念极为模糊。我分不清河和涧的本质区别。不过在我看来,它顶多只能算是一条山涧。既然大家都这么叫它,我也只好认为它就是一条河了。花溪河,多有诗意的名字。而事实上它两岸的景色也的确能陪得上这样美妙的名字。尤其是在夏天,暴雨到来的雨季,它的丰盈和优美超出我的想象。我喜欢在天降暴雨的时候,站在敞开的窗户前,长时间地打量着它。下雨的时候,总是令人兴奋。特别是经历漫长的炎热以后,干躁的生活一下变得生机勃勃,润泽明朗。不大一会儿工夫,河里就注满了水。浑浊的急流气势汹汹地冲刷着两岸的水草,树木,庄稼,一路呼啸着向下游奔去。透过银色的雨帘,花溪河上空电闪雷鸣,和天地合奏着一曲气势磅礴的命运交响曲。天渐渐暗了下来,两旁的树木在风中痉挛。隆隆的雷声在头顶炸响,让我头皮发麻。这是一幅伟大的场景,大自然总是在适时的时候让人心生敬畏。 花溪河在我的印象中很少给小镇带来灾难。记得有一年发大水,最严重的后果只是冲跨了部分堤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是一条吉祥的河流。也是小镇人的福气。 大部分的日子,花溪河是干涸的。河里布满大大小小的石块,像史前动物留下的蛋。河的两岸长满了各种树木,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它们的茂密的枝叶延伸到河里,像是给花溪河插上了两道极富美感的篱笆。 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刻,打量着眼前的花溪河。与它默默对话,似乎已成生活中的习惯。我与它的距离如此之近,熟悉它像熟悉我身上的每一块巴痕。而它的确给我带来过许多的乐趣。
三 河边有一棵高大的椿树。这是一种落叶乔木。春天发芽,到了冬天就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我只喜欢它夏天的饱满和丰盛,像一个情欲旺盛的少妇。这是一棵很普通的树,但已经上了一些年纪。几丈高的枝干,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站在河边。它有着屈曲盘旋的虬枝,夏季的时候,上面长满密不透风的叶子,有许多蝉儿伏在上面咿咿呀呀地唱。一个夏天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被它们唱完。我第一次看到这棵树的时候,就从心里深深喜欢上了。它长在我房间的对面,当我向河里凝望的时候,目光须穿过它的树身,这就使眼前看到的一切更具美感。夜晚来临的时候,我读书或是写字累了,推开窗户,一眼就感觉到它的存在。在黑暗中我仿佛看到它睁着双睿智的眼睛向我微笑。 有一次刮大风,把它的一根枝条折断了,落了一地的叶子,让我心疼了好几天。冬天到来的时候,它像老人一样谢了顶,一声不吭地对抗着河边吹来的寒风。为此我为它写下了一篇文字:《秋天像一件忧伤的衣裳》。这是我网络散文中较为满意的一篇。
四 我在拙作《花溪河边的落日时分》中,详细描写过我在河边的生活。 学校就坐落在花溪河边,离镇上只有一里之遥。然而学校已不是当初的学校,老师也不是当年的老师,学生们来来去去,换了一届又一届。真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我于1997年从下游的一所中学调到这里来教书的时候,还是一个血气方刚富有激情的小伙子,几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的生活我的身体我的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至少送了三届毕业生。他们之中有的毕业后回到农村,重复着他们的父辈曾经走过的道路,一年又一年地在坚硬的土地上掘着生活的希望;有的上了高中,后来考上了大学,把他们的户口从农村中艰难地拔出。他们摆脱了出生在花溪河边的命运,让自己跨入城里人的行列,不管他们后来混得如何,总是让他们的同龄人心生羡慕。 我当初在这所学校教书的时候,有许多学生对读书的目的还不是非常明确。现在情况有了好转,大部分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他们明白,不读书,自己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就没有立足之地。 总体来说,我大体还算是一个比较称职的老师。不管别人如何评价我,我对此深信不疑。一个老师能为学生的终身负责,我认为这样的老师就是称职的,就是值得肯定的,就是有良知的。而要具备这样的良知,起码他必须要有良心。多年的师范教育,已使我具备这样的素质。 我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传递我的人生经验。当然,我不会把自己的消极的思想传授给他们。我明白我的角色,我知道对他们应该说怎样的话。我喜欢同学生一道探讨人生的意义,而关于人生永远也没有尽头。再大的专家也不敢说是人生的专家。我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一道成长。我不认为我是成功的,所以我常常给学生们讲述我的失败经历,希望他们以我为戒,踩着我的教训,或许能少走一些弯路。 近十年的时间,我目睹了社会的变化,学校的变化,还有我自身的变化。我渐渐去掉了身上一些浮躁的东西,趋向接近生命的本真。我在教书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虽然我感到生命在一天天老去,但我的心依然年轻。 我在花溪河边生活,我估计这辈子可能会在这里一直生活下去,直到老死。
五 在2005年到来之后,我明显感到了河边人家的变化。先是大家多年赖以为生的小煤窑陆续被关闭了,经济一下变的萧条起来。接下来,人们陆续踏上了外出打工的旅程。小镇顿时变得冷清许多。我无意指责政府关闭小煤窑的举措,我也认为这是必要的。它对生态的破坏和对生命的威胁太大,据不完全统计,自从小煤窑开采以来已经夺去了两百多条人命,惨痛的教训让政府不得不痛下决心。但很多人都不理解,先前许多人家都靠挖煤为生,一下子没了收入,生活顿时变得很困难。而他们中很多人都没有别的谋生手段。他们在心里咒骂着,又不得不接受重新寻找工作的现实。年轻的一批批外出,忍受着漂泊的孤独。此种情况,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学校的老师们高兴地看到,这几年辍学的学生少了,学习风气也比往年明显好转。即使是非常困难的人家,也要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学校念书。很多人认识到,小镇将来的发展很缓慢,没有什么值得开发的资源,读书走出去是惟一的出路。 我在小镇生活多年亲眼目睹了这种变化。先前这里是全县的一个重镇,经济十分活跃。人们的购买能力很强,每逢赶集,人山人海,各种物品销售一空。而现在,人们的购买能力明显不如以前。这是经济转型时期必然要经历的阵痛。但是还是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别的不说,单是丰富的林木资源和药材资源,再加上古镇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就能使古镇重新恢复昔日的繁荣。 而花溪河静静流淌,见证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六 我的命运和花溪河,和小镇息息相关。我的母亲,还有我的岳父一家,我的妹妹,他们依然住在小镇上破烂的房子里面。我在镇上的中学教书,用微薄的工资喂养生活。我无数次梦想他们能比我生活得更好。我还希望,我的后辈,都能走出花溪河,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去寻找生存的空间。 我如此渴望远行,渴望看到花溪河是怎样一步步流向大海,它流经的城市和村庄,像一幕神话剧一样诱惑着我。当青春的梦想渐渐褪色以后,我陷在它编织的网里,甘心被它束缚。 我在我的文字中多次提到它,可我还没有完成对它的书写。我有个小小的心愿,当我死后,我会嘱咐我的亲人,将我的骨灰撒在花溪河上,随水流动,延续今生还没有完成的梦。
七 我又看到花溪河边的落日了,残阳如血。周围的片片云彩倒映在水中。浪花激越。 一条河流其实就是时间的迷,在命运之中,在命运之上。 花溪河,流动的血脉,跳动的心脏,还是我的粗糙的皮肤。沿着河流奔跑的方向,我必将抵达。 李云
四川洪雅县高庙中学校
邮编:620365
邮箱:gmzxliyun@163.com
文/李云 一 我的目光所能看到的,其实只是它很有限的一小段。而它是无限的,无论从时间概念还是空间感念来说,都是如此。我说的是花溪河。它从这里出发向远方流去,或者说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沿途汇集无数不知名的小溪小沟,然后带着它们一道奔向不可预知的远方。如果把它比喻成人的一生的话,我看到的最多只是它幼稚的童年——天真烂漫的狂想和对未来的永恒的渴求。“从宽敞的窗户通向花钢岩的海洋/白色的船帆依然飞向海的远方,海的远方/不能折断的翅膀。”这样的诗句仿佛是为它而写。我与它的童年相依为命。 我知道它大致的流向:从我面前的那一座大山起源,一路向东,流经吴河,王关,柳江,花溪等乡镇。然后在洪雅大桥下与来自雅安方向的另一条河流汇合,汇入岷江。再然后,我就不知道它的去向了。
二 我对河的概念极为模糊。我分不清河和涧的本质区别。不过在我看来,它顶多只能算是一条山涧。既然大家都这么叫它,我也只好认为它就是一条河了。花溪河,多有诗意的名字。而事实上它两岸的景色也的确能陪得上这样美妙的名字。尤其是在夏天,暴雨到来的雨季,它的丰盈和优美超出我的想象。我喜欢在天降暴雨的时候,站在敞开的窗户前,长时间地打量着它。下雨的时候,总是令人兴奋。特别是经历漫长的炎热以后,干躁的生活一下变得生机勃勃,润泽明朗。不大一会儿工夫,河里就注满了水。浑浊的急流气势汹汹地冲刷着两岸的水草,树木,庄稼,一路呼啸着向下游奔去。透过银色的雨帘,花溪河上空电闪雷鸣,和天地合奏着一曲气势磅礴的命运交响曲。天渐渐暗了下来,两旁的树木在风中痉挛。隆隆的雷声在头顶炸响,让我头皮发麻。这是一幅伟大的场景,大自然总是在适时的时候让人心生敬畏。 花溪河在我的印象中很少给小镇带来灾难。记得有一年发大水,最严重的后果只是冲跨了部分堤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是一条吉祥的河流。也是小镇人的福气。 大部分的日子,花溪河是干涸的。河里布满大大小小的石块,像史前动物留下的蛋。河的两岸长满了各种树木,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它们的茂密的枝叶延伸到河里,像是给花溪河插上了两道极富美感的篱笆。 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刻,打量着眼前的花溪河。与它默默对话,似乎已成生活中的习惯。我与它的距离如此之近,熟悉它像熟悉我身上的每一块巴痕。而它的确给我带来过许多的乐趣。
三 河边有一棵高大的椿树。这是一种落叶乔木。春天发芽,到了冬天就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我只喜欢它夏天的饱满和丰盛,像一个情欲旺盛的少妇。这是一棵很普通的树,但已经上了一些年纪。几丈高的枝干,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站在河边。它有着屈曲盘旋的虬枝,夏季的时候,上面长满密不透风的叶子,有许多蝉儿伏在上面咿咿呀呀地唱。一个夏天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被它们唱完。我第一次看到这棵树的时候,就从心里深深喜欢上了。它长在我房间的对面,当我向河里凝望的时候,目光须穿过它的树身,这就使眼前看到的一切更具美感。夜晚来临的时候,我读书或是写字累了,推开窗户,一眼就感觉到它的存在。在黑暗中我仿佛看到它睁着双睿智的眼睛向我微笑。 有一次刮大风,把它的一根枝条折断了,落了一地的叶子,让我心疼了好几天。冬天到来的时候,它像老人一样谢了顶,一声不吭地对抗着河边吹来的寒风。为此我为它写下了一篇文字:《秋天像一件忧伤的衣裳》。这是我网络散文中较为满意的一篇。
四 我在拙作《花溪河边的落日时分》中,详细描写过我在河边的生活。 学校就坐落在花溪河边,离镇上只有一里之遥。然而学校已不是当初的学校,老师也不是当年的老师,学生们来来去去,换了一届又一届。真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我于1997年从下游的一所中学调到这里来教书的时候,还是一个血气方刚富有激情的小伙子,几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的生活我的身体我的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至少送了三届毕业生。他们之中有的毕业后回到农村,重复着他们的父辈曾经走过的道路,一年又一年地在坚硬的土地上掘着生活的希望;有的上了高中,后来考上了大学,把他们的户口从农村中艰难地拔出。他们摆脱了出生在花溪河边的命运,让自己跨入城里人的行列,不管他们后来混得如何,总是让他们的同龄人心生羡慕。 我当初在这所学校教书的时候,有许多学生对读书的目的还不是非常明确。现在情况有了好转,大部分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他们明白,不读书,自己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就没有立足之地。 总体来说,我大体还算是一个比较称职的老师。不管别人如何评价我,我对此深信不疑。一个老师能为学生的终身负责,我认为这样的老师就是称职的,就是值得肯定的,就是有良知的。而要具备这样的良知,起码他必须要有良心。多年的师范教育,已使我具备这样的素质。 我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传递我的人生经验。当然,我不会把自己的消极的思想传授给他们。我明白我的角色,我知道对他们应该说怎样的话。我喜欢同学生一道探讨人生的意义,而关于人生永远也没有尽头。再大的专家也不敢说是人生的专家。我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一道成长。我不认为我是成功的,所以我常常给学生们讲述我的失败经历,希望他们以我为戒,踩着我的教训,或许能少走一些弯路。 近十年的时间,我目睹了社会的变化,学校的变化,还有我自身的变化。我渐渐去掉了身上一些浮躁的东西,趋向接近生命的本真。我在教书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虽然我感到生命在一天天老去,但我的心依然年轻。 我在花溪河边生活,我估计这辈子可能会在这里一直生活下去,直到老死。
五 在2005年到来之后,我明显感到了河边人家的变化。先是大家多年赖以为生的小煤窑陆续被关闭了,经济一下变的萧条起来。接下来,人们陆续踏上了外出打工的旅程。小镇顿时变得冷清许多。我无意指责政府关闭小煤窑的举措,我也认为这是必要的。它对生态的破坏和对生命的威胁太大,据不完全统计,自从小煤窑开采以来已经夺去了两百多条人命,惨痛的教训让政府不得不痛下决心。但很多人都不理解,先前许多人家都靠挖煤为生,一下子没了收入,生活顿时变得很困难。而他们中很多人都没有别的谋生手段。他们在心里咒骂着,又不得不接受重新寻找工作的现实。年轻的一批批外出,忍受着漂泊的孤独。此种情况,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学校的老师们高兴地看到,这几年辍学的学生少了,学习风气也比往年明显好转。即使是非常困难的人家,也要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学校念书。很多人认识到,小镇将来的发展很缓慢,没有什么值得开发的资源,读书走出去是惟一的出路。 我在小镇生活多年亲眼目睹了这种变化。先前这里是全县的一个重镇,经济十分活跃。人们的购买能力很强,每逢赶集,人山人海,各种物品销售一空。而现在,人们的购买能力明显不如以前。这是经济转型时期必然要经历的阵痛。但是还是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别的不说,单是丰富的林木资源和药材资源,再加上古镇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就能使古镇重新恢复昔日的繁荣。 而花溪河静静流淌,见证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六 我的命运和花溪河,和小镇息息相关。我的母亲,还有我的岳父一家,我的妹妹,他们依然住在小镇上破烂的房子里面。我在镇上的中学教书,用微薄的工资喂养生活。我无数次梦想他们能比我生活得更好。我还希望,我的后辈,都能走出花溪河,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去寻找生存的空间。 我如此渴望远行,渴望看到花溪河是怎样一步步流向大海,它流经的城市和村庄,像一幕神话剧一样诱惑着我。当青春的梦想渐渐褪色以后,我陷在它编织的网里,甘心被它束缚。 我在我的文字中多次提到它,可我还没有完成对它的书写。我有个小小的心愿,当我死后,我会嘱咐我的亲人,将我的骨灰撒在花溪河上,随水流动,延续今生还没有完成的梦。
七 我又看到花溪河边的落日了,残阳如血。周围的片片云彩倒映在水中。浪花激越。 一条河流其实就是时间的迷,在命运之中,在命运之上。 花溪河,流动的血脉,跳动的心脏,还是我的粗糙的皮肤。沿着河流奔跑的方向,我必将抵达。 李云
四川洪雅县高庙中学校
邮编:620365
邮箱:gmzxliyun@163.com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