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荆:时光隧道里的守望者

2020-09-17抒情散文冉令香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39 编辑

落花不语空辞树,细碎的荆花悄然坠入旧时光那一潭静水,涟漪微漾,淡然扩展,悄悄进入幽深的时光隧道。那儿,一丛丛荆在翘首眺望。镜头转换,进入视野的是漫漫青山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39 编辑 <br /><br />

  落花不语空辞树,细碎的荆花悄然坠入旧时光那一潭静水,涟漪微漾,淡然扩展,悄悄进入幽深的时光隧道。那儿,一丛丛荆在翘首眺望。
  镜头转换,进入视野的是漫漫青山,茫茫林海。镜头拉近,那山崖石壁间隙是一丛丛茂盛的荆棵。
  簇簇丛丛,枝叶葳蕤。枝枝杈杈,藤牵蔓连。荆,这山野的宠儿,或栖身于荒坡陡崖,或盘踞在田边地头,或丛生于湖畔沟岔,凡是目光所及之处,都有它们繁茂泼辣的家族。六、七月份的山坡俨然是荆的世界。满山绿浪滚滚,串串蓝紫色花穗挺出碧绿的叶丛,随山风摇曳。远远望去,花色隐约朦胧,恰似给山披上了淡雅的披风。淡淡的甜香气息在空中弥漫,蝴蝶翩然起舞,蜜蜂穿梭嗡闹,荆以最美的姿色装点着荒山野岭。
  儿时,每次上山割草,都会割几根细荆条编成草帽戴在头上。青枝绿叶间,蓝紫色的花穗迎着凉爽的山风跳跃,摇曳着金黄的阳光粒子闪闪波动。我们满山疯跑,追逐嬉闹,荆也分享着我们的纯真和欢乐。父亲常割下柔韧的荆条,编筐编篮。荆筐那粗糙的怀抱盛放着柴草,盛放着谷米,也盛放进农家生活、乡村日月。也许,那个荆筐依然记得一个孩子稚嫩的肩头。无数个夕阳衔山的傍晚,它肚满滚圆装满青草,重重地搁疼我的肩膀,却不得不忍受着听一路饥饿的肠鸣。那个荆条篮子常挂在堂屋的大梁上,每逢过年过节都装着口酥饼干、绵白砂糖,它又承载了一个孩子多少甜美的想象和期待。那天,我终于抵不住诱惑站在椅子上,把手伸进吊篮里,却只抓到一张油腻腻的草纸和一点儿饼干碎屑。它空荡荡的肚皮,瞬间又填塞了一个孩子多少失落。
  一年年荆花开又落。荆无拘无束地生长,也陪伴着满山疯跑的孩子自由地成长。荆五角枫一样的叶片,也给单调枯燥的生活带来些许抚慰。那些困顿的年月,用干荆叶铺炕,驱赶臭虫虼蚤;点燃干荆叶搓成的火绳,那浓浓的烟气熏得蚊子嗡嗡乱撞,无计可施;头枕装着荆棵种子的枕头入睡,那些溽热的夏夜也变得宁静而清凉,那香甜的睡梦也被淡淡清香浸染得温馨而绵长。就连最不济的枝枝叉叉也能烧开一壶水。生长于穷乡僻壤的荆,从头到根,无怨无悔地为我们贫瘠的日子奉献出每一寸肌肤。荆,如此贴心,抚慰着人们的生活。
  与荆朝夕相处的清苦日子匆匆走过。当我回望过去的时候,荆常常摇曳着淡紫色的花穗浮现眼前。我以为自己有资格审视、打磨一棵荆。殊不知,荆早给人们的行为举止,量身定做了衣衫。一个“荆天棘地”,让人寸步难行。那匝地远天,凝烟带雨、密密搓搓、攀攀扯扯的荆棘岭,“风声飘索索,日影映煌煌”一望无际,让唐三藏大惊失色,就连能腾云驾雾的悟空师兄弟三人也要打探、讨论一番,才有送师傅穿荆度棘的行动计划。岂不知,这霸道颟顸的荆棘,诚心要考验一番师徒四人的斗志,没有披荆斩棘、战胜“九九八十一难”的魄力,哪能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结下正果?一次“班荆道旧”,足见友情至真至纯。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倾诉衷肠。没有奢华宴席的酒肉喧哗,只有恋恋不舍的离情别愁。“负荆请罪”,多么真诚坦荡的画面!一个敢于自我剖析、自我批判的人,能够战胜自我,勇于承担,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荆璞”,贤才有德之人混同于众,非慧眼不能识金。把这么多优秀的品质与朴拙的荆联系在一起,人类绝对是慧眼识“荆”!
  其实,荆和农家妇女最贴心。荆钗布裙,农家日子的味道和心事,自古以来都集中体现在农妇高挽的发髻上。一根荆钗,挽起贫穷散乱的日子,也梳理起心中不息的渴望。纺织井臼,针黹诵读。磨道里旋转着日出日落,碾盘上滚压着琐碎的生活,土灶下燃起岁月的烟尘。每一粒种子都蜷缩在母体里孕育;每一位母亲的汗水,都滋润着子女生长的沃土。“拙荆”、“山荆”、“老荆”、“荆人”、“寒荆”,明明是一双双灵巧的手旋转着时光的轮轴;明明是一颗颗聪慧的心绵延着生活的希望,却被酸儒谦称得如此粗拙。好在勤能补拙,也就没有什么缺憾了。
  顺着荆枝伸手一捋,冷不防揪到“荆”的老底。荆,形声字,从“艹”,从“刑”,其本义竟是一种刑鞭专用灌木。荆子,荆条作的挞具。荆朴,鞭笞,杖击。荆革,荆条皮鞭,鞭笞用的刑具。这坚韧的荆条、荆棍,在施邢者手中呼啸生风,威慑着受皮肉之苦的获罪者,但愿也能惊醒那些思想麻痹者。“黄荆棍下出好人,”可怜天下父母心。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一条荆棍,竟然一直横亘在某些恨铁不成钢的家长心头。到底如何管教子女成人?一根细细的荆条,何以能背起如此沉重的教育责任?
  最令人感慨万分的还是荆根。荆生命的精华都浓缩进了根部。生长于石罅缝隙的荆,即便很小的一株,你也休想将它拔出。它执着的根紧扼命脉,早已扎进了岩缝深处,虽经雷劈、火烧、蚁蚀、刀砍,也从未屈服,依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贫瘠的岩缝光照不足、缺土少水,荆根依然随夹缝的空间盘曲扭结,年年膨大。岩缝石隙决定了荆根的伸展方向,每一棵荆根就因山体赋予的生存特性,而具有了独特的生长姿态。
  荆根虔诚地聆听岩石与岩石的对话,感受岩缝怀抱的紧密挤压,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或如蛟龙出海,或如神仆骁将,或如灵猿眺望,或如马如禽如兽……极尽模拟世态物象之事。有些根部姿态奇异的百年老荆,常被挖出岩缝,搭好骨架,栽植于盆中,其柔韧的枝条经过修剪、蟠扎,应和着人们的意愿生长,成为理想的盆景造型。故曰:荆根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古、怪为美,新、常则无态。而唯有见到荆根的横截面,你才会读懂它丰富的内心世界:那坚韧的质地,细腻如丝般的纹理,蛋黄般艳丽的色泽,无一不是时光精雕细琢的印痕,岁月潜心镌刻的记忆。此时,你才会哑然惊叹,大自然这位全能造物主的伟大杰作!
  而今,我又掀开繁密的荆枝绿叶,追根溯源。荆属于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有牡荆、黄荆、紫荆等种类。黄荆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地南各地。荆楚之地,因多荆而得名。牡荆多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等省、区。荆的果实、根、茎、叶皆可入药。《唐本草》载:“黄荆子,也称牡荆子、小荆,性温,主祛风,祛痰,镇咳,行气,止痛,镇惊安眠,用于咳嗽、哮喘、感冒、风痹、关节痛、头晕、失眠、神经衰弱等症”。《本草纲目》、《福建中草药》、《千金方》等国学药典对荆的药用价值均有详细记载。而我老家俗称蔓荆、荆棵者,该属于牡荆类。一棵微不足道的荆,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刻,总是奋不顾身真诚奉献。
  “千年锯不得板,万年架不得桥”,永远也长不大的荆,一年年过去了,似乎依旧是老样子。今年比去年,看不出长粗、长高了多少。荆四、五十年的老干,直径还不足10厘米!它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简直是虚度光阴。然而,每当春回大地,荆依然故我,蓬蓬勃勃,自由生发。荆的根扎到哪里,植株就分生到哪里;种子撒播到哪里,子孙后代就繁衍到哪里;一根枝条折断了,将会有数根枝条萌生。荆坚韧而漫长的生存之旅,你根本无法想象。正是经历了千百年的修炼,荆才显现出朴拙、随和、淡然的性情,才修炼成了豁达坚韧的品格。
  岁月更迭,物是人非,千百年光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荆花落尽旧时梦,时光隧道里默默守望的,依然是荆。
  2015-2-28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