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童年时那些自己做的玩具

2020-09-17抒情散文雨兰
我的童年时代,没有公园、游乐场,没有洋娃娃、小汽车,也没有变形金刚、魔方,当然,更没有让现在的孩子们沉迷的各种千奇百怪的电子游戏……但,那时,田野就是我们最大的公园、游乐场,玩具呢,当然也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了,很多很多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小


我的童年时代,没有公园、游乐场,没有洋娃娃、小汽车,也没有变形金刚、魔方,当然,更没有让现在的孩子们沉迷的各种千奇百怪的电子游戏……但,那时,田野就是我们最大的公园、游乐场,玩具呢,当然也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了,很多很多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玩具。

城市里的孩子有手工课,课堂上有老师教。乡村的孩子没有手工课,“老师”却也不少,父母、祖父母、叔叔伯伯、哥哥姐姐、一块儿玩的小伙伴们等等,都可以是称职又耐心的师傅,手把手地教你,包教包会。

用纸张叠制玩具最是简便易行。一张废作业纸可以叠成纸飞机、纸船、纸青蛙、纸三角、纸方片……常常是,一个小伙伴折叠出了新花样,一群小伙伴们不一会儿就都学会了。记得那时叠纸船,可以叠成船里有一个“人”的,也可以叠成船里有两个、三个“人”的,把叠好的纸船放进小河里,纸船就在水面上漂啊漂,顺着缓缓的河水漂向远方。叠成的纸青蛙,对着它吹口气它就真的蹦了起来。纸方片是男孩子最热衷于玩的纸玩具,形状为正方形,我们小时候叫它“pia”,很有点《山海经》里所说的其名自呼的意味。用厚硬一些的纸叠成的方片最威风,一个一个在地上摔得啪啪响,可真是够劲儿。玩方片是两个人玩也行,三四个人也热闹,热火朝天。第一个把方片摔在地上,第二个玩的人用自己手中的方片使劲摔,把第一个方片震动得挪了位置或者翻了个面儿就算赢了,如果没有反应,另一个再继续,如此反复。这么玩能够赢,一是自己的方片要好,二是摔时要有力度,三是也要注意技巧。赢了的开开心心,神气十足,口袋里装着的一厚叠方片仿佛就是多么珍贵的财宝。输了的也没关系,想办法找厚点硬点的牛皮纸、外包装纸再叠就是。

自制的小玩具大都就地取材。像玻璃瓶上没有用的橡皮塞,插进去一根火柴,就做成了最简易的陀螺,放在桌子上或者光滑的石板上,用手捻动露出一小截的火柴棍,陀螺就转了起来,两个人就可以比赛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最简单的是,从母亲的针线筐里扯出一根细麻绳,两端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圆,然后在十个手指上绕来绕去,能让两个女孩子兴致勃勃地玩上很大一阵子。一小段圆木头,两头用刀子削得尖尖的,我们叫它“杒”,玩的时候选一个空阔的场地,把杒放在地上,抡起手中的短木棍照着耳尖一击,杒就嗖的一下飞出去了,几个人轮流着击打,比赛谁击打得远。

乡村的孩子们在泥巴地里摸爬滚打,最不缺少的玩具材料就是泥巴了。普普通通的泥巴也能玩出很多花样。一团湿的泥巴可以玩,一个人可以玩,两个人可以玩,三五个人也可以玩。玩湿泥巴的最简单有趣的玩法是摔泥巴。一人手里一大团湿泥巴,在石板上揉搓揉搓,捏成薄薄的小碗的形状,然后手臂高高扬起,把手中的泥碗摔在地上,泥碗就摔出了大洞,对方就用自己的泥巴捏成薄薄的泥片去修补。摔来补去,就有一方把手中的泥巴输光了。大方的孩子会把泥巴再分成两份继续玩下去,小气的不甘心的,可能就会为一团泥巴吵起来,吵得脸红脖子粗,然后分手了不玩了。放心,两个娃子吵过一架后,过不了一两天就会和好了,依然在一起快快乐乐地玩。把湿泥巴进行简单的加工,也能制作出花样繁多的玩具。有一种泥巴我们叫它胶泥,颜色微红,非常柔韧,一点也不松散,能够挖到这种胶泥很开心,仿佛挖到的是团金子,宝贝着呢。把一团胶泥在青石板上揉面团一样揉来揉去,揉成熟泥,做成“泥圈”——圆圆的、厚厚的、中间有圆孔的玩具,把泥圈晒干后用细麻绳穿起来,铜钱串一样,哪家的小孩子都会有几大串的。冬天的时候晒着太阳,大家聚在一起,找一个有小斜坡度的地方滚泥圈玩,输输赢赢,热热闹闹。我喜欢玩胶泥,特别喜欢用胶泥捏制泥娃娃、泥公鸡、泥鸽子、泥哨子等,捏制好了放在家里的矮墙上晒,有的晒干了还很好,可以给妹妹当玩具玩,有的就被太阳给晒裂了。如果有时下大雨忘了收,那些精心捏制的泥娃娃、泥鸽子、泥青蛙等,可就被淋成了一堆泥巴浆,算是从土里来又回归于土。那些晒干后依然还很完整好看的泥娃娃、泥鸽子等,我就挑拣出来,然后偷偷地用父亲工具盒里的颜料,给这些泥制品染上红的绿的颜色,颜色晾晒干后再放进灶膛里烧……程序上有点像唐三彩的制作,当然,这纯粹是巧合,一个乡村的小丫头哪知道什么唐三彩。

女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是踢毽子。毽子都是自己做的,我们自己制作毽子叫“挤毽子”,也可能是“系毽子”,材料是一个两个铜钱板或者圆圆的带孔的铁片,家里织布剩下的短线头,把一根一根的短线头系在铜钱上,密密地系上一圈线头,然后再用大剪刀把线头剪得齐齐整整,一个漂亮的新毽子就系好了。那时谁的家里都会有一些青铜钱,就是中间有方孔外面圆的那种。系毽子比较麻烦,但小孩子们有的是时间,几个要好的女孩子可以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整理线头,有的负责往铜钱上系,毽子做好了一块玩。线头是五颜六色的,系成的毽子也是五颜六色的,煞是好看,新系好的毽子,你摸摸我摸摸,心里也都宝贝着呢。纯用一色的线头系成的毽子踢起来也好看。大红的毽子像一团火焰,粉红的毽子像一朵粉嫩嫩的花,白色的毽子像一团雪。过年时杀鸡,公鸡身上的漂亮长羽毛当然是要央求大人留下来的,可以做成鸡毛毽,色彩斑斓又有点亮光光的鸡毛毽,踢起来可神气了。做鸡毛毽子要用花布把铜钱包起来,用针线缝得平平整整,再把插了漂亮鸡毛的圆筒另一端小心剪开,剪成三部分,分别缝到包好的铜钱上,算是比较细致又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活了,手笨的是做不出漂亮的鸡毛毽子的。

沙包也是经常玩的,多少算是女孩子的专用玩具。沙包当然也是自己动手缝,因为大人们都忙于生计,才没有空闲管小孩子的闲事呢。一个沙包需要用剪刀裁出六块同样大小的方方正正的布片,先把四片布片缝在一起,再分别把剩下的两片边对边地分别缝制在一起,最后留下一条缝,以便于把露着针脚的一面翻到里面,然后装上谷粒或其它东西,最后把这道敞开的缝缝合,一个沙包就做成了。本来方方正正的沙包,里面装上谷粒等东西后就变成了一个方中见圆、圆中见方的了。不少布料是分反正面的,缝制的时候就要注意。手巧的女孩子缝制的沙包也好看,布料花色搭配得和谐耐看,针脚细密。手笨的女孩子缝的沙包针脚大小不一,歪歪扭扭,皱皱巴巴,还经常会漏。五六岁、七八岁的女孩子学着缝制沙包,也算是乡村女孩子学做针线活的启蒙。沙包里面装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谷子、玉米粒、黄豆粒等,装上粮食的沙包晚上要放好,如果不小心就会被狡猾的老鼠盯上了,辛辛苦苦缝制的沙包,可能一夜之间就被俐齿伶牙的老鼠啃得七零八碎。农村里老鼠多,防不胜防,为了避免劳动成果被老鼠破坏,我们就开始琢磨在沙包里面装小碎石头、炭渣等老鼠不感兴趣的东西。漂亮的碎花布片搜集,也是一个艰难又有趣的过程,那时候大人孩子穿的衣服都是自家织的老粗布,一年里难得做一件县城里百货大楼买来的漂亮花布衣裳,谁手头有几块漂亮的花布头简直就是奇货可居。经历花布搜集、裁剪、缝制后,终于有了一个漂亮的沙包,嘿,心里那个自豪、那个美呀!当然,大家一起玩起来,更是快乐多多。

男孩子制作玩具,大多是展示力度和技术性,女孩子制作玩具,展示的是心灵手巧,孩子们制作玩具、玩各种游戏,想想也是成人前的劳动预演,甚至可以决定后来的职业走向。我的一位童年玩伴,心灵手巧,小时候喜欢制作种种木头玩具,自己玩也帮别的伙伴制作,后来成了技艺不错的木工师傅。另一位小伙伴,特别喜欢用泥巴、面团捏制小动物、小人儿,经他的手捏制的小东西,栩栩如生,富有神采,后来考上一所机械制造类的中等专业学校,分配到国营企业里,成为了一名模具师。

自己制作玩具,也是乐趣无穷。
[ [ 本帖最后由 李兴文 于 2014-6-23 08:32 编辑 ] 散文, 雨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