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浴火重生的德累斯顿

2020-09-15抒情散文芳菲
回到瑞士有一段时间了,热巧克力的香气仍然在我鼻端缭绕,雄伟的圣母大教堂、著名的布吕尔观景平台、王宫中奇异的珍宝、王宫博物馆中精美绝伦的瓷器、奢华的森帕歌剧院、蜿蜒的易北河以及古老的奥古斯都大桥仍然慢镜头般常在我梦中交错。一、战争与和平
历史


回到瑞士有一段时间了,热巧克力的香气仍然在我鼻端缭绕,雄伟的圣母大教堂、著名的布吕尔观景平台、王宫中奇异的珍宝、王宫博物馆中精美绝伦的瓷器、奢华的森帕歌剧院、蜿蜒的易北河以及古老的奥古斯都大桥仍然慢镜头般常在我梦中交错。
一、战争与和平 历史上很多城市遭受过自然或人为的毁灭。德累斯顿未曾幸免。除洪水及火灾之外,二战结束时的毁灭性轰炸令所有人措手不及。1945年情人节的凌晨,恋爱中的人们正在梦中计划着意外的惊喜,英美空军联合发动了对德累斯顿中心城市的大规模空袭,上千吨高爆炸弹和近两百吨的燃烧弹,将整个古城的文化建筑尽数摧毁,2.5万平民死于轰炸。而那些美妙的梦境也随着这场爆炸灰飞烟灭。 车载着我们前往宾馆,一路幻灯片一般切换着异域风情。大片的葡萄田,是著名的德累斯顿红酒的原料。德国人喜欢别墅,并且认为每一个家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故而这里的别墅设计风格每一幢都各有千秋,每一幢都用心设计建造,每一幢都能看出主人的用心,每一幢都是一件艺术品。 大巴绕着古城转一圈,经过帕森歌剧院和茨温格宫,最后将我们送至古城中心的INNSIDE宾馆。这是一间六层的现代化宾馆,酒店一楼有家电影院,每周两次向宾客免费开放,并赠送爆米花。站在顶楼的空中酒吧,美轮美奂的圣母教堂近在眼前,高大的穹顶散发着神圣庄严的光。 晚上出门觅食。古城笼罩在昏黄的光晕里。我们被让进饭店专门辟出的大房间。石墙上挂着古剑、盾牌和将军的画像。一行二三十人刚落座,两名穿着萨克森传统服装的年轻女子欢快地舞了进来。黑白相间的裙装,扎着白色的头巾。一个弹吉他,一个对着男人们唱黄曲儿,逗得众人前仰后合,权当餐前开胃小食了。出门旅行不能委屈自己。前餐正餐点了一大堆。宾客们吃饭聊天,两女子则用歌声不停地挑逗男人们的神经。有主的男人们憋着笑,唯一的单身比亚特被众人隆重推出,在俩女子豪放的攻势下节节败退。 吃过晚餐,我们在古城广场上散步。二战期间,德累斯顿是各个国家的谍报聚集地。也是德国东部重工业的研发中心。战后的那场轰炸在德累斯顿的历史上是一场令世人难以置信的梦魇。此刻,灯光辉映下的德累斯顿古城,静谧神秘。游人在石子铺就的广场上闲庭信步,享受着远离尘世的放松。
二、奇闻轶事 旅游服务中心居于大型购物商城的显眼位置。我在这里买到一本中文版地图。城市导游正集结人员准备出发,我们赶紧买了票。男导游中等个,短须,说话带笑, 不说话立即严肃的表情,像个酷酷的孩儿他爸。他说,“我的声音够响亮,不需要装置。你们跟近点就行。” 后来证明确实如此。即使中午12点时,教堂的钟声震响,他的嗓音突然拔高,依然清晰有力,并不突兀。 挖掘一座城市的奇闻轶事是导游吸引游客的不二法宝。古城区的每一幢房屋都有故事。最有趣的则来自塔申伯格宫,现如今颇为高档的五星级宾馆。这是强力王奥古斯特于1706年为他最宠的爱妾考泽尔夫人建造的宫殿。强力王奥古斯特不仅以他强有力的领导能力著名,还有他对女人的宠爱有加而出名。他一生中宠幸了无数的女人,据说留在后世的儿女有385个!他与这位考泽尔夫人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传奇。 强力王奥古斯特崇尚文化娱乐,他让每位宫廷成员讲述亲身经历的爱情故事,命专人将这些故事编成喜剧演出。等大家讲完自己的爱情故事,强力王又让他们把小妾的故事讲来听。大臣考泽尔却一直没有作声。强力王问,“ 你怎么不讲呢?” 考泽尔说,“该讲的都讲过了。” 强力王说,“每个小妾都是不同的,肯定还有很多故事的。” 考泽尔则说,“我拥有全世界最美的女人,哪里需要小妾。” 这句话勾起了强力王的好奇心,他提出与考泽尔夫人见一面。这一见不要紧,强力王被深深吸引住了。他想方设法纳入自己的妻妾群里。强力王当时也是波兰国王。他不断将考泽尔派去波兰委以重任,并安排美女陪伴。自己想方设法讨好考泽尔夫人,赠送贵重礼物,其中便包括塔申伯格宫。强力王甚至为她专门打造了由这座宫殿直接进入王宫的入口,并许诺娶她。这位考泽尔夫人亦是个有野心的人。她恃宠而骄,逐渐开始插手宫廷政务。插手政务触了强力王的逆麟。他将这位野心勃勃的夫人关进选帝侯施托尔潘堡的一座塔楼。考泽尔夫人活到85岁,人生的最后49年作为囚犯度过。 经过古老的竞技场胡同,一幅占据整面墙壁的瓷砖画出现在众人眼前。多看几眼,或许可以保佑我们在德累斯顿逗留的日子顺利平安!因为这是一幅神奇的壁画,居然在经历了大轰炸后完好无损!壁画全长101米,高10米,这就是欧洲最长,世界著名的壁画,王侯出征图(Der Fürstenzug)。用2.5万块麦森瓷砖制作。画上展示了从1127年到1876年萨克森的三十五位统治者骑马出行的场景,雕像的下端标有他们的姓名,另有随行的科学家、艺术家、工匠、士兵、儿童和农民,总共九十四人。 登上圣母教堂塔楼,城市全景一览无遗。我们在天主教堂寻找强者奥古斯特的心脏的摆放位置。不知道我们走过的时候,不服输的他的心脏会不会再次跳动起来?!
三、博物馆与巧克力 古城的重建使用了当地特有的砂岩石。经过三十年的风雨,这些砂岩石渐渐变成灰黑色,赋予了古城原有的风味。在我的眼中,因为首先复原了重要的历史性建筑,古城显得更为整齐有序。其中茨温格宫占据古城中较为重要的位置。如今成为国家博物馆。 走进王宫大门,有种进入故宫的感觉。这感觉并非来自相同的风景,而是敬畏的心。这座皇宫里里外外的全盘西式。内院超大,足以容纳两只足球队同时比赛。站在楼上的天台向下望,阳光下的内院散发着祥和的气息。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大人孩子在装饰着无数精美的人物和动物的雕像喷泉周围散步玩耍。 楼上的平台十分宽阔,边缘每隔一段有一个大型人物雕像,想来每一个人物都有个故事。平台差不多能够绕整个皇宫一圈。在平台上行走,恍然走在西安古城墙上。俯身望,墙外是一条平缓的护城河,一座小桥跨河而过,连接王宫上方的平台。这里真是悠闲度假的好去处。 内院有四道门通向外面。每一个方向的建筑物里都布置了不同的展览。瓷器展厅里可以看见来自中国或日本的不同朝代的精美瓷器。大小不一,作用不同。人物或花鸟的全都细腻传神。我们慢慢走细细看,仿若行走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欧洲展厅则是另一番景象。各种大型动物白瓷雕像给人印象十分深刻。 古代兵器、作战船舰及兵甲展览复原了古代战争的残酷。战争不应该存在,却从古至今难以避免。为了尽量减少牺牲,兵士们穿着用铁钩制出的战服,骑在同样穿着铁质战服的马背上。人民群众的智慧本应用在如何丰衣足食上,却不得不为战争腾出一席之地。 奥古斯特国王喜欢收集各种珍宝,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欣赏着绿穹博物馆里坠着钻石的项链、扣子,玲琅满目的精美摆设。它们占据了一层的八个房间,二层则展示特藏珍品。这些珍宝也曾令某些人眼馋。2019年11月一日的凌晨,用钻石做成的首饰、波兰白鹰勋章、军服肩章以及一把用770多颗钻石妆点的佩剑被盗,成了珍贵藏品的隐痛。 我们从平台另一侧拾阶而下,汇入市井的匆匆人流。我们的头脑里填满了文化信息,天空飘起细雨,深深呼吸一口湿润的新鲜空气,循着热巧克力特有的甜香,我们走进坐落于古城小街转角处的巧克力博物馆。 原本以为巧克力是瑞士的发明,此时才知晓,巧克力是19世纪中后期在德累斯顿发明的。不过,据说,最初使用的是羊奶,与牛奶巧克力的味道大不相同。博物馆分成品部和茶点部,中间有小门相通。成品部的货架上从上至下摆满各种包装各种配比各种形状的巧克力至少六、七十种。我流连于众多的巧克力中间难以挪步。 大杯热巧克力和一块本地著名的蛋白糕被送到桌上,抿一小口,一种无比柔滑的暖落进心里。头脑里的文化风暴这才慢慢沉静下来。我和先生对视一眼,颇有默契的露出满意的表情。我们靠在柔软的沙发靠背上,仿若坐在自家客厅中,相互依偎,温习着恋爱初始的味道,下午的时光总是令人感觉慵懒,喝着热腾腾的巧克力,竟然有种醉酒后的微醺。 此后的几天,我们每天下午到访一次这家巧克力馆,坐在相同的座位上,点一杯散发着浓香的热巧克力。让一天的视觉震荡得到些许缓冲。
四、以布吕尔平台为起点 布吕尔平台位于奥古斯特和卡罗拉大桥之间的一座前堡垒之上。平台长约500米,上面有咖啡厅,饭店,国家美术学院,甚至还有一片遮荫蔽日的巨树林。俨然自成一个世界。一侧的台阶正对王宫大院。站在这个号称“欧洲的阳台”上举目四望,奥古斯特大桥横跨静静流淌的易北河,两艘泊在岸边的巨型游船正准备出发,对岸的新城与我们遥相对望。易北河谷的绿洲仿佛一幅绒毯铺展向更远处的红顶黑塔市政大楼。静静的流水给这座城市平添了一份鲜活气息。 国家美术学院有着巴洛克风格的圆形穹顶,学院前的地面上用纯铜铸出五个智画智语吸引了先生和我的目光。我绕着它们仔细研究。土星上画着麦穗,写着“收获智慧,需要一年的成熟期”;元素汞上画着钥匙和钱袋,写着“差劲的交易双方都不会盈利”;木星上画这皇冠、鹰和剑,写着“众神不会把货物交给懒惰的人”;月神上画着一轮弯月,写着“狗在吠叫我在乎什么呢”;太阳,画面好像捂住半边脸,写着“我只工作,不说话”。它们与房顶上的金色人物雕像一道,彰显着这座学院浓郁的艺术气息。 我们走上奥古斯都大桥。这座德累斯顿历史最古老的桥梁,修建于1907年至1910年期间。大桥跨越易北河,连接北部的新城和南部的旧城。大桥正在维修,周围拦起来,没有了汽车,行人步行不受打扰。这座桥因为一幅油画而闻名世界。 沿着混合着细沙的鹅卵石走下河床,穿过弧形的桥洞,来到易北河边。今年欧洲干旱,桥下的水退向后面,清晰可见往年的水线。河水清澈见底。站在河边望向老城,布吕尔平台,巴洛克风格的房屋和教堂的尖塔层次分明,散发着神秘与古旧的气息。刚刚进入秋天,水清凉却并不寒冷。一名女子在与爱犬玩耍。女子不停地将水球扔向河水深处,狗儿游过去咬住球,回到主人身边不停地摇尾巴。 缓步新城。新城大多为现在化建筑。新城的地标,一座巨大的金色雕塑矗立在广场前。广场上正热闹着,这是瓷器的集市。各种各样的瓷器,粗犷细腻纤小高大中规中矩奇形怪状的什么都有。颜色也是红黄蓝绿青白紫一应俱全。草绿色,深蓝色,红色居多。转了一圈准备离开的时候,我的目光被一串蓝色瓷项链吸引住。 这项链是将细细的瓷管儿串在银色的链子上,瓷管儿透着蓝莹莹的光,令人联想到夜晚的萤火虫。戴到脖子上试过就不想再摘下来,我笑着对老公说,“付钱!” 老公也不矫情,拿出钱包付账。
五、重建的思考 我们在老城西北角的森帕歌剧院门口与同伴们再次不期而遇。彼此相视一笑。这将是我们离开德累斯顿的最后一站。森帕歌剧院的正面如同一柄巨型的金色折扇在我们面前展开。这座剧院同样没有逃脱被毁灭的命运。重建之后,歌剧院内部看得见的部分与过去分毫不差,一些重要部分却包含了机巧。譬如舞台的换景装置更现代化,进深好几十米的舞台,可以容纳各种布景,演出时更换大型复杂的场景更为安全快捷。 我们走进这座堪称帝国极品的歌剧院。立即被演奏厅内富丽堂皇,奢华恢宏的气度所震撼。五层的半圆形座位能、高大的圆弧形穹顶可以让令人在任何一个位置听到美妙的声音。壁画、金色大吊灯、第一层的红绒座椅。剧院内部用了大量的麦森瓷器、金箔和黄铜做装饰。触目所及金光灿烂。天花板上的绘画,舞台上厚重的幕布上个性鲜明的人物图案仿佛从历史中向我们走来。 象征着德国巴洛克建筑之最的德累斯顿曾经美得让人惊叹。它的灾后重建,为世人留下思考。首先经过公民投票。其后以蚂蚁搬家的精神,通过各种方式募集基金,直到1990年后,开始对一些地标性建筑,一点一点进行复建还原。 圣母教堂的再现辉煌是重建的典范。建筑师以德国人特有的严谨,用三维电脑技术对比旧照片和每一块残留的碎石。重建时三分之一的石头来自原教堂废墟,每块石头均置于原有的位置。如今,圣母教堂墙体上斑斑点点的灰黑色伤疤,与圣母大教堂旁刻意保存的一段残垣断壁一道,提醒着人们这座城市曾经遭遇的劫难。 厚重的历史,战争的创伤,赋予浴火重生后的德累斯顿更为丰富的内涵,它被誉为易北河畔的明珠,德国的佛罗伦萨。建议被工作与生活压力困扰的你们,到德累斯顿走走。白天在古城的街巷、博物馆、易北河畔。夜晚,看一场歌剧,喝一杯热巧克力。与我们共同享受那难以言说的舒适与微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