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永生的叶子 一方伊人

2020-09-17抒情散文kcwlyhz

永 生 的 叶 子
--读《最后的常春藤叶》伊焕章
他年纪六十多岁,耍了四十年画笔,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一幅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候杰作的落笔,已经有二十五年了。可是始终没有动手,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过量饮酒,酒气扑
永 生 的 叶 子
--读《最后的常春藤叶》 伊焕章 他年纪六十多岁,耍了四十年画笔,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一幅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候杰作的落笔,已经有二十五年了。可是始终没有动手,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过量饮酒,酒气扑人。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这就是美国作家欧.亨利作品中所塑造的一个怪异画家—老贝尔曼。他除了偶尔涂抹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之外,几年来没有画过什么。
他和苏艾、琼珊两位女画家同住一楼,他在楼下底层,那两位女画家住顶楼。琼珊不幸患了严重的肺炎,在高烧中她产生了十分荒唐的想法,在秋季的寒风中,整天数着一株极老极老攀在一栋砖屋墙壁上的常春藤叶子。她告诉苏艾现在只剩下五片了,等最后一片掉下来,我也得去了。苏艾把琼珊的想法告诉了老贝尔曼,她多么担心,惟恐那个虚弱的像枯叶一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牵连,真会撒手去世。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然。他嚷道:“难道世界上竟有这种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落掉而想死,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种怪事。”
欧.亨利在平淡无奇的叙述中,好像老贝尔曼和琼珊的病及病态的想法没有什么关系,好像老贝尔曼没有放在心上。可在作品的结尾处却产生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惊人的艺术效果。“那是最后的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夜它一定会掉落,我听到刮风的声音。它今天会脱落,同时我也要死了。”可是,看那,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一片叶子了。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那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20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奇迹出现了,琼珊说:“冥冥中有什么使那最后的一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
医生宣布,她现在脱离危险了,可以说,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挽救了她的生命。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最后一片叶子,竟然是老贝尔曼一生中用最后的生命时刻画出的一幅举世无双的杰作。就在那晚最后一片子掉落时,他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提着灯笼,搭着梯子爬上离地面20英尺高的常春藤枝条边,饱蘸生命的色彩画上了他一生一世要画出的一幅杰作。这幅杰作不是在画室的画布上画的,而是冒着生命危险,为拯救一个年轻姑娘的灵魂而腾空奋力完成的。衣服和鞋子都被雨淋湿了,冰凉冰凉,他因此患了肺炎。用他的生命换来了年轻姑娘的新生。
看是这样一个落魄失意的老画家,在关键时刻却挺身而出,做出惊人之举,在黑暗中,一个人默默地画着,画出一片栩栩如生的常春藤叶。他为了不让琼珊发现,只有选择暴风雨之夜。因此,为了这幅不同凡响的杰作,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没有属名的举世唯一的杰作。
老贝尔曼曾经感叹道:“天哪,像琼珊小姐那样好的人实在不应该在这种地方害病。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被救的琼珊可以实现她的理想—去画那不勒斯海湾。然而,老画家贝尔曼却如同那最后的常春藤叶子一样,永远凝固在高高的墙壁上,像一幅雕像般凸现着,放射出不朽的生命之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