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兰田西江河(两篇)

2020-09-17叙事散文康乔华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8 编辑

兰田西江河 (两篇) 康乔华踏上兰田瑶乡这块土地,西江河就最先进入我的视野,她静静地躺在崇山峻岭中像躲藏在深闺中的美人。她的周围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8 编辑 <br /><br /> 兰田西江河 两篇)
康乔华
踏上兰田瑶乡这块土地,西江河就最先进入我的视野,她静静地躺在崇山峻岭中像躲藏在深闺中的美人。她的周围是层峦叠嶂的群山,是大片大片的绿色,绿色笼罩的地域太广了,以致视野里见不到什么村庄。西江河一直陪伴着我,不管我走到瑶乡的哪个地方,都能感受到她温馨的气息。西江河还是曾被人们称为“华南第一湖”的青狮潭水库的三大源泉之一。进入瑶乡腹地,与她耳鬓厮磨,感受兰田这块土地的悠久和沉静。人们在这里临水而居,依水而作,寄托某种信仰和志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我在这里,看到了西江河流经瑶乡的快乐和澄净。

于是,我毫不犹
地把自己的时间交给了西江河,融入到兰田瑶乡山光水色和民俗风情之中。这里地处灵川的西北部,距桂林市区58公里。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兰田瑶乡那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西江水的衬托下,却显得格外醒目。江洲坪,板垒界,仙女沟、西洲壮寨、红水河、锅底塘等地方不仅令人景仰迷醉,还会让人有一种寻踪感悟。几天里,我在这些地方马不停蹄地看,就像在不断阅读瑶乡的精神地图。可以说,精神地图上的西江河是兰田瑶乡浓缩的经典,它折射出这里千百年来的人文风土。我从内心认识和感知这块土地,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西江河水,它启动了我的行踪,让我对瑶乡有了深深地向往。

现在我来到了这里,近距离端详兰田瑶乡这块土地。我发现,在我还没来之前,原先误以为深藏在西江边的那片绿色花草树木,实则是一片以竹子为主的世界。这里竟是桂北有名的毛竹之乡,它连绵几百里,面积达十多万亩。这些葱葱郁郁,刚劲挺拔的青竹们,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如今,瑶乡人已经利用起了这些丰富的毛竹资源,把它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产业。当地一家名叫鑫源竹制品加工厂的企业就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它经过多年的发展,由原来的小小竹制品厂已经变成了占地面积6000多个平方米的大厂。它生产竹筷、竹勺等10多种毛竹产品,产品出口美、澳、日及东南亚各国市场。这家企业的负责人阳小岳告诉我,他将依托兰田丰富的毛竹资源,致力于开发具有竹乡气息的高科技、高品质、高性能的绿色环保竹产品,带动更多的乡民致富。这是许许多多瑶乡人当中创业致富的“典型代表”。


竹林边有很多田地,有的种了稻谷,有的种了水果和蔬菜。远远望去,一片绿色亮亮的艳艳的在阳光里闪,走近前去,衣衫和脸庞都被映出了色彩。在那个名叫大庙山的地方,瑶乡人根据山区自身特殊的气候特点,发展了猕猴桃这项新的产业。走进这个产业基地,一排排用水泥柱支起的架子上长满了茂密葱翠的叶片,就像一个个大棚掩映在植被间,显得十分壮观。这个时节,不用说桃树已经挂了果,单是看它们那些挂在支架上繁茂枝叶洒洒脱脱遮阴挡雨的样子,还有纯天然的品质就已经令人好生欢喜。当到了成熟期,摘下熟透的桃子咬一口,你一定会不由自主发出舒心的甜美赞叹。看到成群的乡民来到果园采摘桃子的火热场景,你的内心也一定会被触动,感受到瑶乡人与众不同的生活色彩。


或许,这个时候你还会发觉自己其实是置身在西江河边的“天然绿肺”地带,这里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每块景致都散发出润湿的光泽。极目远眺,满目苍翠,清爽的空气沁人心脾,还带有水的味道,增添了西江河几分朴实的厚重感。这份厚重感承载着瑶乡的细部景色,它们宛如人体上的经络血脉,交错密布,点缀着这里的山水。其中的仙女沟、龙潭、大岩山、黄板等瀑布带,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它们是西江河的知音,伴有大地物语的和声。怀着对西江河的这种美妙愿景,我去了仙女沟看瀑布,惊叹于它恬淡的整体风韵,心灵被它那种宁静、淡泊的意蕴氤氲得化不开。看那些灵动而纯净的水流,在峡谷河床上展示着一个又一个形态相异的瀑布。置身其间,我仿若走进了一条长长的画廊中,一幅幅绝美画面栩栩如生地映入我的眼帘,装进了我的心里。


在下黄皮江村,我看到了板垒界上瑶家的吊脚楼和梯田。那些吊楼屋顶多为歇山式,楼檐翘角上翻,远远望去如林海中大鸟展翼欲飞。木楼傍山顺坡而建鳞次栉比,与周围的林木幽深的环境天然般的和谐。而那些盘山而上的梯田,层层叠叠,曲折有致,好比登天的梯子,把天空拉近了大地。它们是瑶乡人世世代代辛勤耕耘的杰作,它们系着山、峦着水,在西江河边,掩映着瑶乡人生活的纯朴内涵。在这里,我还认识了一个山歌手赵桂兰,这个三十多岁的瑶家妇女,白皙、清秀,头发打着马尾辨,身着浅蓝色的粗布衣裳,透出一种瑶家女纯朴的气质。在吊楼前她为我们亮起了一段一段地山歌,嗓音唱得清亮、委婉、柔美,还带有一种质感。没想到,她一出口竟迷住了在场所有的人,那是一种原汁原味的瑶乡人的唱腔,充满了感情的真挚。


“江洲坪上望得宽,三县风光在眼前,群山环抱风水好,碧玉镶嵌我兰田。板垒界上人朝阳,阳光照遍万重山,南坳竹海画眉叫,七彩长虹挂天边。唱了山高唱流水,西江流过我门前,母亲怀抱好温暖,清纯入口好甘甜……”赵桂兰唱的就是西江河,这个土生土长的瑶家女子,对西江河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她的即兴歌词触景生情,歌由心生,自然、热烈和率真,表达着瑶家人的自豪与自信。她的歌声把兰田瑶乡宣扬得淋漓尽致,让我认识了深层次的西江河。天生自然万物,代代生生不息,然而是真正的雨露雾霜、日月精华汇成的西江河,日夜无声滋润着瑶乡田园,繁衍着人间烟火,慰藉着瑶乡的父老乡亲。于是,在我的心里,西江河是博大无私的,她流淌的是兰田瑶乡的乳汁,并以母爱般的胸怀包容和滋养着这里的一切,让我产生一种难以抑制难以言表的感恩情感,以及无尽的敬畏。
西江仙女沟
正午时分,我来到兰田的西江边。夏天的阳光变得火辣,把人的皮肤烤的生疼,天空一片纯净,没有什么人影和声音。群山安静得像一个梦。那些山峦、丛林、峡谷以及田野山岗层层叠叠,茂密葱翠,它们聚拢在一起,共同构成西江水更为深邃的灵动。我在这片灵动里,寻幽探秘,感到西江有一种秘不示人的东西在招摇着。它的那种野性和纯然,质朴又动人,已足以令我心生荡漾。


站在铁索吊桥上,远离人来人往的县城,所有的细节都填满了慵懒和悠闲。我仔细看西江水映照每块山岭树木的脉络,端详每一片绿影,它们有的疏朗,有的繁密,有的亭亭如盖,有的屈曲多姿,仿佛我人生中相遇的图腾。我要守着这条西江水,领会和读透它深厚的内涵。我这样做只是想对兰田瑶乡了解得更多一些。除此之外,我还要看看西江水是如何将一路景致串联起来,彰显山水风情的。因此,当我长久地流连在瑶乡的时候,西江河,请你一定要在意我,把你最新鲜、最独特的东西展现给我,让我在你的内涵里培育纯净、清澈的情感。


走过了那座铁索吊桥,直往群山深处进发,果真就看到了西江河边最新鲜、最独特的东西,那是一条沟壑,名叫仙女沟。不光名字好听,而且它的样子也好看。就像仙女甩出的水袖婀娜地飘在群山峻岭中。水总是跟女子有关,人说女子是水做的。听到仙女沟这个名字,令人自然联想到那些生活在兰田的瑶家女子,你会感到她们精美绝伦,体味奇妙无比。还有人说,仙女沟是因了瑶家女子才有了故事。它是千百年前一位瑶家仙姑的化身。那位瑶家仙姑性情柔静,秉承孝道,喜绣善织,升天成仙后,常飘于兰田山间。如今,她的柔软细腻蜿延流向西江河的阔朗清亮里,令人引发无限遐想。我在其间行走,依着仙女沟看峡谷溪流一段一段地打开自己,然后又一段一段地激荡出片片水幕,或优雅从容,或如帘轻泻,或如玉珠飞溅,展现出它的万方仪态。


在这里,没有拘泥、羞怯与不安,更多的是单纯、优雅、洁净、自由、坦荡。漫山漫谷的绿色在这里铺张,草叶叠起忽浓忽淡的清香。那些树木蔓滕,溪流峡谷是水点染的着装,或者它在为我一个人袒露柔和的情感。仙女沟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中渐渐显影,仿佛一切更清新,又更古旧。这时水成为眼前画面的主题,我感到了它幸福的律动和湿润的快乐。它开始与我无声的交流,把我的心思融在了一片清幽里。我看着溪水,在峡谷崖石间尽情撒欢,它们在往低处流去时,就把高处的东西抛在了身后。阳光从云间洒落下来,沿着曲径通幽的沟壑望去,可看到阳光照射或照射不到的片片花草,置入其中,芬芳的气息沁人心脾,胸间变得清爽而明澈。


我从仙女沟的起点走到终点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瀑布,组成了一条画廊,栩栩如生地映入我的眼帘,让我从中体验自然的蓬勃生机。人在峡谷中行走,好似一枚小小肉丸被大山噙着。有鸟在山涧有限的天空飞,蝉虫时鸣时歇,牵人心目。这里的风是潮湿湿的,迎着峡谷吹到哪里,哪里就呈现凉泠泠的一片。这时,人与仙女沟亲近,山水相依,就有了恬淡的生活情趣。在这里,溪水日夜流淌,未曾片刻滞留。它们在峡谷中流动的声音,或偏偏低吟,或淙淙高歌,仿佛天籁在我的耳际、心间萦回。这时,面对满溪流水和瀑布以及那些峡谷树木花草,我觉得仙女沟充满了野性美、自然美,这个尚未开发的旅游胜景,已经让好多人慕名而来,他们在这里拥抱大自然,表白心声,释放生命的乐趣。


我羡慕兰田瑶乡有这样一块天然纯净的地方,它空气清新,使人脱离尘嚣。欣赏它的自然天籁,就味意着赞赏峡谷里那一帘又一帘的溪流叠瀑,它们在仙女沟里选择自已展演的空间,呈现生命的光华声色。它们没有磅礴气势,也没有惊涛骇浪,更没有如雷吼声,始终以自己的柔软和轻灵细音,传递着大自然的声息和脉动。那些水流与瀑布交融的声响,如一组组圆脆的钢琴音符,弥漫在山林峡谷间,让仙女沟显得与众不同。可以说,这里的淙淙飞瀑,潺潺溪流是仙女沟丰富而又灵变的内涵,它们形美、色美、声美融为了一体。这正体现出仙女沟所蕴含的那种柔软的女性之美。


于是,在这里寻访,我感到仙女沟就是一片温柔乡,它深情地与我融合起来,心灵的焦躁被它的明澈、悠远抹掉,从而获得极大的精神慰藉。站在峡谷边,品味着这里的一景一物,我还把自己的爱人联在一起想象,竟乐不思蜀移情忘归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