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红裙妒杀石榴花

2020-09-17叙事散文雅兰
红裙妒杀石榴花文/雅兰 天清日明,适合踏春,适合出游。 来到一个小村,被眼前的一大片石榴花吸引住了,石榴花开得正繁茂,忍不住驻足,来到石榴花前,看着那胜过女子红裙的花朵,不由得想起一句诗来: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这句“红裙妒杀




红裙妒杀石榴花文/雅兰 天清日明,适合踏春,适合出游。 来到一个小村,被眼前的一大片石榴花吸引住了,石榴花开得正繁茂,忍不住驻足,来到石榴花前,看着那胜过女子红裙的花朵,不由得想起一句诗来: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这句“红裙妒杀石榴花”,既是写人也是写花,把女子和花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首诗的出处是唐代诗人万楚的《五日观妓》,这里妓字通伎,在这里,伎字指的是乐伎,相当于现在的歌星。五日指的是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大家一起去看了一场演唱会,看到台上的女歌星很漂亮,西施、碧玉、丽华都是代指古代美女,一个个争奇斗艳,一个比一个漂亮,女歌星眉毛用萱草的颜色画的,一袭红裙子让石榴花都忍不住嫉妒了想自杀,一首新歌唱罢,女歌星妩媚的拢一下头发,抬起芊芊玉手,看着手上的五彩线,然后娇嗔的来上一句谁说手臂上缠着的五彩线就能续命,难说我今晚就死在你家呢?这样子的撒娇,有几个男人能抵抗呢?全都丢盔弃甲了吧。唐代端午节这天,有赛龙舟,吃粽子,饮菖蒲酒,艾蒿插门,用五彩丝拴在手臂上用来辟邪续命的习俗,也有在这一天呼朋唤友,宴饮取乐的。这首诗,就是万楚在这样的一个情形下写成的。这首《五日观妓》的原诗是这样子的: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仔细玩味,“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这两句为全诗的精华所在,两句话,道出了一个女子的美艳来。萱草,类似现在的植物染吧,当时的女子眉黛上的颜色,比萱草的还要美丽。红色,也是最夺人心魄的颜色,当然也是最喜庆和吉祥的颜色,从前的洞房花烛夜,新人穿的喜服一定是大红色的,只是后面随着西风东渐,这新娘的衣服才变成了白色的婚纱,象征着纯洁的爱情。不论是红裙还是白纱,无非也是希望爱情圆满,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罢了,可愿景是一样的。
这万楚的诗,还有一首大气磅礴的《骢马》,或许男人气太重,我反而特别喜欢他的这首《五日观妓》,因为他写出了石榴花和女子的美来。 站在石榴花下,仔细的看那花,就花形而言,石榴花算不上好看,花朵是一朵至数朵生于枝顶或叶腋,花萼钟形,单瓣或重瓣,那皱褶像极了女子的红裙,婀娜多姿的摇曳在眼前,最是那一团夺人心魄的红,牢牢抓住人的心。石榴花是单性花,一棵树上的花有雌花和雄花之分,雌雄花都很好看。雄花的基部较小,侧面成钝角三角形,花后会脱落,雄花当然是只开花,不结果。雌花的基部有明显的膨大,开花时就能看出来,只有雌花会结果。石榴花可谓是植物界的雌雄同株了,其花语为:成熟的美丽 、富贵 和子孙满堂。


说完石榴花,怎么能不说说石榴裙呢?“石榴裙”一词,最早出于南北朝时梁元帝萧绎所著《乌栖曲》,其中“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之句,用来形容美丽女子亭亭玉立的迷人风韵。开创了以石榴裙代指美女的先河,后来,“石榴裙”便成美女的代名词。 古代贵族年轻女子穿裙子时,多喜欢石榴红色,而当时染红裙的颜料,据说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古代受染色技术的限制,艳色是不容易得到的,所以艳丽夺目的石榴红裙是非常珍贵的,一般人家的女子是难得穿这样的红绫裙的。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久而久之,“石榴裙”也就成了古代年轻女子的代称。 石榴裙也是古代女子非常青睐的一种裙子样式,这种裙子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像石榴籽那样的红,穿着它让女子一步一摇,步步生姿,更加显得高贵,风姿绰约美丽动人,甚至要美过石榴的本色。所以叫石榴裙,这石榴裙呢,据说还有一个典故和杨贵妃有关呢。世人只知道她爱吃荔枝,却不知道杨贵妃非常的喜欢石榴花,不但爱吃石榴,也爱穿石榴裙。唐玄宗为了投其所好,就在皇宫、华清池等地种上石榴,以供杨贵妃游玩欣赏。由于唐玄宗有了杨贵妃后,只顾和杨贵妃恩恩爱爱,不理朝政,大臣们就怪罪杨贵妃,见了杨贵妃都不施礼。有一天唐玄宗宴请大臣,让杨贵妃跳舞助兴,杨贵妃就跟唐玄宗撒娇说大臣们见了我都不施礼,我才不愿意为他们跳舞呢。唐玄宗一看美人不高兴了,于是降旨:以后无论将相大臣,凡见娘娘不行跪拜礼者,以欺君之罪严惩。这还得了,不拜可是掉脑袋的事情,从此,大臣们见到杨贵妃都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因为杨贵妃爱穿当时非常盛行的石榴裙,所以那些大臣们私下都以“拜倒在石榴裙下”来自我解嘲。后来这句话便渐渐地从宫廷传到民间,并逐渐演变成为男子被女子的美丽所征服,就称其“拜倒在石榴裙下”。
说完石榴裙,再来说说石榴籽。成熟的石榴籽通体透红,璀璨夺目,像极了红宝石。小时候,这石榴由于家附近栽种的不多,石榴自然金贵,难得得到一个石榴,掰开后,一粒一粒的石榴籽透着诱人的光泽,舍不得大口大口的吃,就拿小指头一粒一粒的小心翼翼的抠出来,就这么一粒一粒的吃,记得小时候的石榴,貌似不是纯甜的,是那种酸酸甜甜的,多汁的,也是纯美的,温暖的。
小时候,偷偷藏下两粒石榴籽,当做自己的红宝石,瞒着大人,藏在一个小盒子里,真是好看啊,那红彤彤的样子。以为可以一直藏下去,谁知道,第二天打开盒子时,那璀璨的光泽黯淡了,水分没了,红宝石干瘪了,于是偷偷的哭,为什么美好的东西都留不住呢?
开花就会期待着结果,不晓得到了中秋时,这小山村的上百亩软籽石榴,可会甜过初恋?

文章评论